首頁財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9日
滙控上季多賺1.3倍遠勝預期 重組計劃今明兩年分別減3億和15億美元成本
【有線新聞】滙控上季按年多賺1.3倍,表現勝預期。 上季列帳基準稅前盈利有22.7億美元;淨利息收益跌1.1%;費用收益淨額升8%;預期信貸損失多三成二;第4次中期息派36美仙,多一成六。 去年全年多賺6.4%,至323億美元;淨利息收益跌8.5%;連同特別息,全年派息87美仙。 滙控指新一輪股份回購規模20億美元,會於公布首季業績前完成。集團簡化架構重組計劃,目標今年及明年分別減少3億和15億美元成本,期間將承擔18億美元遣散和其他預付支出,料未來三年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約15%,但利率前景依然波動,目標今年淨利息收益約420億美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9日
恒生銀行去年多賺約3% 不良貸款比率升至6.12%
【有線新聞】恒生銀行去年多賺約3%,盈利升至183億元;淨利息收入跌逾4%,至307億元;非利息收入升26%,至107億元;第四次中期股息每股3.2元,按年持平。 恒生指去年第3季開始利率開始下調,而且貸款需求疲弱,導致淨利息收入下跌。不過集團加強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推動非利息收入增長,恒生部分本港房地產客戶要求延遲還款,截至去年年底,不良貸款比率為6.12%,較中期業績的時候上升0.8個百分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預算案前瞻|會計界料財赤逾900億元 倡檢討稅制擴闊稅基 學者:儲備或降至近5,000億元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出爐,有會計師預期未來一至兩年本港仍要面對財赤壓力,有學者估計財政儲備有可能降至近5,000億元水平。 本港財政狀況很大機會連續三年「見紅」,綜合德勤、安永及羅兵咸永道三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估算,今個財政年度政府赤字將會超過900億元。有會計師預期,財赤短期內難以扭轉,起碼要延續一至兩年時間。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因為始終經濟增長最重要是帶動包括所得稅、利得稅收入,我相信可能要花一兩年時間,但是看到整體情況,香港只要繼續可以開源節流,相信可以面對這些挑戰。」 開源難免要擴闊稅基,他認為本港是時候展開大規模稅制檢討,研究引入新稅項或調整現有稅項,令更多人或項目納入稅網。歐振興:「是否可以在私家車,例如高檔、包括應貨稅值超過百萬元以上,會不會有豪華汽車稅,變相來說可以增加收入。包括機場離境稅,2003年到現在都沒有加過,120元,我們也有研究過如果只要加到180元,加一些的話,其實已經是每年可以給政府加多10億元稅收。」 截至去年底,本港的財政儲備已降至6,641億元。有學者認為儲備有可能進一步下跌至接近5,000億元水平,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但相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7日
習近平召開民企座談會 馬雲、雷軍等列席 分析:科網業受重視 反擊西方打壓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民企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與會者包括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等多位科企巨頭,習近平指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有分析認為反映科網行業在今後國家布局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上午於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民企負責人代表發言後發表重要講話.根據央視片段,與會的企業代表包括阿里巴巴的馬雲、美團的王興、華為的任正非、比亞迪的王傳福以及小米的雷軍,以及機械人初創公司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 有分析認為習近平今次主動召見科網企業代表,展現他對有關行業的重視。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今次習主席高調接見民營企業以及高科技企業巨頭,實際上是要駁斥美、西方對中國政府的批評,表明日後民營企業,特別是科技巨頭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特別是爭取科技自主的過程中,也要扮演重要角色。」 總理李強及副總理丁薛祥亦有出席座談會,主持會議的是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2018年至今,習近平最少有3次舉行民企座談會,但邀請科網企業參與的情況以往相對較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財智商傳|鄧希煒:港現「結構性」財赤難靠經濟復蘇解決 籲政府加快削支、長遠研新稅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快將出爐,有學者認為解決財赤不能單靠經濟復蘇,必須加快縮減政府開支,長遠亦要研究引入新稅項。 本港很大機會連續三年錄得財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今個財政年度赤字將少於1,000億元。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如果沒有土地基金的1,000億元轉讓、沒有發債那1,200億元,實質財赤是頗大的,差不多接近3,000億元。這件事值得大家去深思,在支出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持續入不敷支已令本港出現結構性赤字,難以單靠經濟復蘇改善,必須切實開源節流。「財政司司長也提過,希望每年可以縮減政府支出約1%,我覺得這個數字可以進取一點。1%可能要十多年才減到,如果減2%甚至3%每一年,可能五、六年左右。即使我們經濟未如預期復蘇,收入未因賣地收入增加而增加,至少可以靠近做到平衡。」 開源方面,他認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並不適合貿貿然引入新稅項,但長遠必須研究擴闊稅基。「一年前開始我在報章提過,可以考慮銷售稅,當然我提出後有很多人反對,說現在經濟那麼差。但長遠來說例如五至十年,我看不到有一個地方可以不靠消費稅、銷售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3日
香港5富裕家族上榜亞洲20大 排名區內第二多
【有線新聞】香港有五大家族入選亞洲二十大最富裕家族榜,是區內第二多的經濟體,由於撇除創業的第一代家族,長和李嘉誠和恒地李兆基家族均不在榜單內。 彭博2025年亞洲二十大最富裕家族排名,香港上榜家族有5個,是區內第二多的經濟體,僅次於印度的6個,數目與年相同。排名普遍較去年下跌,第5位的新鴻基地產郭氏家族,估計身家356億美元,較去年升一成。新世界發展鄭氏家族排12位,會德豐、中電及李錦記亦入選二十大。 由於排名撇除創業第一代的家族,上榜名單沒有香港知名富豪,長和李嘉誠和恒基地產李兆基家族、內地科網巨頭創辦人馬化騰、馬雲亦不在名單內。 隨著印度經濟加快發展,是最多富裕家族入選二十大,信實工業的安巴尼家族以905億美元財富排名榜首,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煉油設施,並向科技、零售、金融等業務擴張。東南亞地區的泰國有3個富裕家族上榜。 彭博指出隨特朗普重新上任美國總統,並推行多項挑戰,現有政治經濟局勢的政策將影響亞洲區富裕家族身家,及持有資產的業務表現,估計未來4年均會波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3日
蘋果串流電視服務擴展至Android系統
【有線新聞】蘋果串流電視服務首度擴展至Android系統。 彭博報道指蘋果今次罕有地向其他作業系統開放服務,旨在吸納更多串流媒體用戶,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Android設備用戶周三開始可以免費下載蘋果電視應用程式。 蘋果2019年推出電視服務,但從未披露過用戶數量或收入等數據。報道引述行業分析指,蘋果電視的用戶數目至今仍然遠低於Netflix等大型串流平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3日
財金百科|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
【有線新聞】內地智能人工模型DeepSeek不單只一夜爆紅,連帶公司創辦人梁文鋒成為網絡紅人,關注他的身家背景。 梁文鋒年約40歲,出生於廣東湛江。他從小是尖子生,特別擅長數學,曾以當地高考狀元身份考入浙江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修讀碩士時期的他已經對人工智能有濃厚興趣,梁文鋒與朋友成立團隊收集金融數據,開始用機器學習技術,探索全自動化交易。 畢業後他沒有如其他人一樣找一份程式員的工作來做,而是選擇創業,2015年創立對沖基金「幻方量化」,透過人工智能進行量化投資,只是用了6年時間,基金管理規模突破逾千億人民幣,躋身國內量化私募領域的「四大天王」之列。 之後更由量化投資場景拓展至更廣闊的大模型領域,在2023年底創立DeepSeek,專注於大模型與通用人工智慧研究,並於第二年發布與公司同名的首個大型AI語言模型,以高性能、低成本見稱,實現與OpenAI等巨頭相媲美的性能,挑戰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在科技界一鳴驚人。 而在DeepSeek推出後,梁文鋒上月更獲邀出席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的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就《政府工作報告》發表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恒指收市升563點近全日高位 見逾4個月高
【有線新聞】港股大升逾500點,以近全日高位收市,恒指及成交均創4個月高,上升股份有接近1,100隻,成交持續活躍,連續4日超過2,000億元。 AI相繼有利好消息,又傳內地出手救助萬科,資金繼續流入港股,將大市推高至逾4個月新高。恒指高開超過200點後愈升愈有,最終收市升563點,報21857點,以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成交增加至2,871億元,亦見4個月最多。 大聖資產管理投資經理李明德:「一日較一日成交多,是次都是那句,看到有成交,即是指除北水外,或香港本地的錢外,有機會有外資或其他地方資金真的回來港股,說來說去港股都是便宜,計入這段時間的升幅,10倍市盈率左右。」 有傳蘋果跟阿里巴巴合作開發iPhone版AI功能,阿里股價升逾8%,失落合作的百度曾跌逾4%。京東進軍外賣業務,股價先升後跌,對手美團更逆市跌逾4%,藍籌中最差。 比亞迪全系車型搭載智駕,比亞迪破頂升穿350元,比亞迪電子連升三日,藍籌中升幅第二大。中芯季績及收入均超預期,收市升逾半成。港交所同樣升逾半成收市,舜宇已連升8日。 據報萬科獲內地「出手」相助,股價爆升16%,融創中國、龍湖等股份午後抽升,收市分別升2成及8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9日
財智商傳|港投公司:管理約8億元「投資移民」資金 將投資「垂直應用」項目
【有線新聞】香港投資管理公司表示,正管理約8億元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資金,又指今年公司的投資目標將包括「垂直應用」項目。 俗稱「投資移民」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規定在至少3,000萬元的投資當中,必須有300萬元投放在由港投公司管理的「投資組合」。「我們看到從我們開始預計可能有3至4.5億元資金,到截數後具體的金額其實有逾8億元,所以看到香港是很有吸引力,整個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反應非常之踴躍。」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表示,已委託4名基金經理打理有關投資,今季可以展開工作,資產配置選項會比較有創意。 至於港投公司本身的投資,她表示目前已有超過80個項目以硬科技、生命科技,以及綠色科技三大範疇為目標,又指去年集中投資「平台型」企業,今年開始會有更多「垂直應用」方面的投資。陳家齊:「如人工智能方面,我們常常說投資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模型是不同人工智能,不論在各行各業都是基本,但我們今年會隨著人工智能的賽道在不同領域愈來愈深化,我們會就著人工智能做得更加多在不同產業下的應用。」 港投有份投資的項目大多承諾首選在港上市,陳家齊指如屬「平台型」企業,考慮到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