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月底審議改議事規則 立法會7至10月照放暑假 黎棟國:花時間外訪去說好香港
【有線新聞】立法會月底審議修改《議事規則》,令新制度下的立法會可照樣7至10月暑期休會。 內務委員會通過在本月28日的立法會大會動議修改《議事規則》,刪除同一會期內兩次會議相隔不得超過6星期的規定。上屆立法會在2021年延任,其後選舉改制,新議會會期改由1月開始、到12月結束,有別於以往10月開始、7月結束,維持原有「放暑假」的安排就會與原有條文出現矛盾,有關修改獲得多名議員支持。 選委會界別(新民黨)黎棟國:「行政長官常說要說好香港故事,我們要花時間外訪去說好才行。」 飲食界(自由黨)張宇人:「其他的議會、全世界的民主議會都沒有我們立法會大會開得頻密和次數多,由10月開到7月沒暫停。其他的議會、我熟悉的美國議會真的兩三個月就暫停,一年都沒有開三四、四五個月。」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教局發國安法自學教材 倡學生暑假日做一題MC 問及華東水災、97金融風暴
【有線新聞】港區國安法頒布三周年,教育局向中小學發出為期九星期的自學教材,鼓勵學生在暑假每日上網做國安選擇題,增強國家歸屬感。 教育局星期四致函中小學提供網上暑期自學教材,鼓勵他們善用假期自主學習,有九個星期、每星期七條選擇題。第一條關於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在香港提出哪一個制度,符合國家、香港及民族根本利益?二戰令中國傷亡3,500多萬人,問美國向日本哪個地方投擲原子彈?1991年香港籌了多少錢援助華東水災災區?還有問香港政府在亞洲金融風暴動用幾多億元外匯基金,成為國際炒家「致命一擊」,年份寫錯了做1988年。 局方說網上系統能自動核對答案,建議老師要跟進學生自學進度。教育局又建議學校於早會及講座等講解國安法的重要性,列出「講解重點」說香港近日舉辦國際盛事吸引旅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中心地位,證明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新征程,形容「香港的未來一定更加美好」,作為社會一分子學生要守法守規,做好本分、認真學習。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醫療券|擬准夫妻共用 議員憂免證明已婚或濫用 李夏茵:會監管不尋常情況
【有線新聞】醫療券將容許夫婦共用,長者只需要在首次求診時申報一次婚姻狀況,毋須出示結婚證明就可以互用,有議員擔心出現濫用。 醫療券下個月起容許夫婦共用,初步構思雙方只需要在任何醫療醫構登記一次,就可以將戶口連結。 楊永杰(九龍中):「申報婚姻狀況是否一定需要結婚證明書,有些長者可能過去未必一定有結婚證書。」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長者只要申報即可,毋須出示文件真的已婚。」 選委會界別陳凱欣:「有否預防機制,即可能他不記得,或者可能有人用他身份證登記了幾次,都要有一個預防濫用情況。」 張宇人:「登記了幾個老婆?」 李夏茵:「每次長者看醫生,如果用配偶的錢,要出示配偶的身份證副本,這是第一。第二,每次用完有短訊發送予使用者及其配偶。第三,在衞生署背後有數據檢視,尤其是不尋常情況,例如一個長者一年登記兩、三次,即不可以有幾個(老婆)。」 張宇人:「即你另外告他,不可以登記幾個、重婚。」 李夏茵:「現時婚姻制度只可登記一個 ,一年不可以換很多次,這些不尋常都會監管 。」 醫療券目前在內地只可於港大深圳醫院使用,李夏茵說會物色更多合適的內地醫院,但強調必須是港式管理,符合規管要求。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江西大專食堂有學生吃到老鼠頭 校方堅稱鴨脖 數日後再爆出菜品內藏綠色蟲
【有線新聞】江西南昌一間大專食堂早前傳有學生吃到老鼠頭,但校方堅稱是鴨脖;數日後再有人稱吃到綠色大蟲;還有大批學生網上發文聲援,炮轟食堂衛生一向惡劣,每月大量投訴,校方都視若無睹。 大專食堂職員說:「這是鴨肉……鴨肉……鴨肉那個……裏面的……裏面的那個肉啊。(這不是鼻子?這不是牙齒嗎?)這個不是,這是鴨肉裏面的(肉),哪來的牙齒啊?一塊塊的鴨肉。」拍片的人聲稱,自己是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當日他吃飯期間突然吃到疑似老鼠頭,於是和職員對質,怎料對方堅稱只是鴨脖肉。 片段傳出後,有不少網民對比之下發現,職員所謂的「鴨脖肉」不但有牙齒和毛髮,連其他結構和老鼠頭部非常相似;不過校方之後發聲明澄清,再加上當地市監局派員巡查後,都表明是鴨脖肉。 正當事件告一段落,該食堂一星期後又再爆出衛生問題。 有學生說:「是我前面那個同學,吃飯的時候吃出了那個疑似毛毛蟲嘛,兩厘米左右。那個同學比較內向,他當時也是被嚇到了,食堂有個(職員)就立即把菜端走了。」該學生稱,有食堂職員跟事主說會作出賠償和跟進,後來卻不了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2元乘車優惠|周永新倡限次數、平均每日4程 稱改動惠民措施不能單看財政負擔
【有線新聞】長者2元乘車優惠濫用問題受關注,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建議限制乘搭次數及設立政府補貼上限。 周永新在報章撰文提出三個優化方案,包括建議限制合資格人士每月最多享用120程2元優惠,即平均每日4次;第二個方案是每名合資格人士每月車費補貼上限定於720元 ;第三個方案規定每程補貼不超過10元,餘額由長者自行支付,目的是解決「長車短搭」的問題。 周永新說2元乘車優惠是重要的惠民措施,改動不能單看財政負擔,亦不能因為少數違法情況令政府顯得寒酸和吝嗇,認為樂悠咭全面實行後濫用情況才會收斂。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16名不認罪被告表證成立 林卓廷、何桂藍等13人下周一起作供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法庭裁定全部16名不認罪被告表證成立,最快星期一進入辯方案情,林卓廷、何桂藍等13人計劃作供。 審訊來到第64日,三位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李運騰和陳仲衡,考慮控方案情,以及辯方中段陳詞後,裁定不認罪的全部16名被告表證成立,需要答辯,稍後會書面解釋原因。 表證成立,意味之後的審訊輪到辯方開啟案情,可傳召被告或者辯方證人作供,再接受控方盤問。法官在庭上詢問各被告作供意向,16名受審被告,有13個計劃作供,包括黃碧雲、林卓廷、何桂藍等,當中梁國雄、鄭達鴻、施德來和李予信或會另外傳召多一名證人,彭卓棋和李予信也會另外呈交文件作證。剩餘3名被告,除了吳政亨未確定意向,楊雪盈和余慧明都表明不會作供。 過去六十多日審訊,不時都有被告因醫療需要,或者法官有案在身等原因,只開半日庭,或者暫停聆訊一日,中間因雙方要準備陳詞,爭議控方可否引用「共謀者原則」而休庭兩星期,法官也曾嚴厲斥責控方,盤問證人的時間超出預期。綜合各辯方團隊在庭上的說法,三名法官預計需要39日才完成所有辯方案情,意味案件審期由原先估計的90日,增加到過百日,之後也要另定日子作結案陳詞和裁決。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黃鴨|霍夫曼:冀帶來雙重幸運 明起展出兩周 旅客:讓我想起小孩子的天真無邪
【有線新聞】兩隻黃色巨型橡皮鴨,在添馬公園對出維港,展出約兩星期。藝術家說世界受疫情和戰爭影響,希望兩隻鴨能帶來雙重幸運。 兩隻橡皮鴨拖着手與香港人迎接星期五早晨,它們前一晚完成充氣,留在灣仔會展對出海面。 創作者荷蘭藝術家霍夫曼近中午主持啟航儀式,兩隻18米高橡皮鴨之後「游」向添馬公園對出,暫時「分手」。船員用纜繩將它們連着領航船,市民在灣仔一帶海濱長廊見證,當然少不了打卡。每隻鴨各有兩隻船,一前一後帶領。其中一隻似乎迷路,去了尖沙咀星光大道對出,之後兩隻鴨團圓,一齊拍住上。 巨型橡皮鴨對上一次來香港是十年前。荷蘭藝術家霍夫曼:「此刻在這個世界,我們受疫情、戰爭和政治形勢影響,我想這是合適時機帶來雙重幸運。」 游了約一小時到目的地,有人趁中午放飯和鴨仔聚一聚。黃小姐:「其實十年前很可惜我未有看過,今天是專程過來看。」鄧小姐:「這次寬敞得多,我較喜歡這樣,上次很擠迫,好像談戀愛後回來,下一次應帶同兒子一起來。」Yumi:「因為我十年前比較矮,所以覺得鴨仔很大,有如高樓大廈般巨大。但現在十年後回來,就覺得好像細了一點。」 他早上由菲律賓乘飛機到香港,一落機立即過來,說橡皮鴨幫他找回初心。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牛池灣女子捱斬|消息:事主下班時遇襲、不認識兇徒 警追緝在逃中年漢
【有線新聞】牛池灣昨晚發生傷人案,一名非華裔女子遭人持刀襲擊,手腳中刀送院,消息指事主下班時遇襲,暫時沒資料顯示與兇徒相識,警方正追緝一名中年男子。 大批警員趕到現場,封鎖案發的一段行人隧道,隧道牆身、地下都有血跡,現場留下了一把刀、包裝完好,警員檢走作為證物,又在附近的草叢蒐證,反恐特勤隊在場戒備。警員持盾牌帶同警犬到附近的街市調查,查問店舖的職員。 小巴站站長溫小姐:「當時乘客排隊,我們在工作,然後聽到有人叫救命,以為是搶劫,原來是斬人,見到有人衝下去(行人隧道),其他市民就衝上來(衝下去的是哪位?)應該是女士,衝下去時已受傷。我聽到警察說,剛才在街市那邊,四樓有人追着女人斬,一直追斬至隧道口,疑兇之後逃去。」 街市食肆員工古小姐:「只聽到有尖叫聲,聽到『嘩』一聲我們走出去,我也叫員工看看發生什麼事,出到去已不知道是什麼事。」 事發晚上7時許,在牛池灣至彩虹邨的一段行人隧道,一名43歲、在附近菜檔工作的女子,下班後被一名中年男子持刀襲擊,手腳、背部中刀、清醒送院,兇徒逃走。消息指暫時沒資料顯示事主與兇徒相識。連接彩虹站C1出口、行人隧道口亦拉起了封鎖線。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國際龍舟邀請賽|本月24、25日維港復辦 總會:爭取世錦賽2027年重返香港
【有線新聞】停辦四年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本月24至25日在維港舉行,旅發局形容是全面通關後首項國際體育盛事。龍舟總會就說去年因為檢疫安排遭泰國奪走世界龍舟錦標賽主辦權,會爭取2027年賽事重返香港舉辦。 國際龍舟邀請賽由於反修例事件及疫情停辦四年,旅發局及龍舟總會安排賽事本月24及25號重返維港,超過160支隊伍參賽,總獎金超過100萬港元。為吸引更多市民和旅客參與,旅發局本月19日起在星光大道擺放龍舟選手造型的卡通裝置;尖東一帶超過16間餐廳,本月22至25日會配合龍舟賽提供堂食優惠低至75折,啤酒還有買一送一。 龍舟界的盛事還有今年8月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原本由香港主辦,大會去年宣布因為香港檢疫隔離安排較嚴格,改由泰國舉辦。香港龍舟總會秘書長鍾志樂:「去年大家都很清楚,其實對香港比較可惜,其實我們已經向大會,國際龍舟聯合會作出一個申辦,但今次申辦是要2027年,我相信香港一定可以成功舉行世界龍舟錦標賽。」他說龍舟總會8月到泰國參賽時會跟大會開會商討。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尖沙咀海防道塌樹壓毀私家車 司機不適送院 專家料根部長期受壓發霉致倒塌
【有線新聞】尖沙咀海防道塌樹壓著一架私家車,35歲司機報稱胸口痛及頭暈送院。有樹木專家稱這棵是石栗,樹齡超過五十年,估計是根部長期受壓,失去養分發霉倒塌。 大樹高超過10米,向馬路倒塌,橫跨海防道兩條行車線,壓著一架私家車,車頭擋風玻璃碎裂。消防員用工具移開樹枝,又用電鋸鋸斷樹幹,當局派人用繩索固定樹幹,又拍照存檔。 現場是海防道近漢口道燈位,一棵樹下午兩時半左右突然倒塌。目擊者劉小姐:「很大聲、真的很大聲,我在這邊都聽得到,然後砰一聲就跌下來。這是馬路十字路口位置,經常都很多人行過,當時跌下來已經很多人圍觀。」 這一排樹都生長在大約兩米高過一個人的石牆上,倒塌時沒有擊中行人,直接壓向馬路。司機報稱胸口痛及頭暈,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 翻查倒塌的樹,未見載列在樹木登記冊,有樹木專家就說這棵是石栗,估計樹齡超過50年,相信因為根部長期受壓失去養份,發霉枯萎。教大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現在建了大平台,把大部份斜坡不單密封,還用200噸的泥石壓住它,然後平台頂部加了混凝土密封,新的水和空氣無法滲入,根被壓住後就會慢慢缺水、氧份和空氣,就會一直衰落。」他說石牆上一排樹都有倒塌風險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過渡性房屋|元朗恒莆新苑收逾300份申請 最快11月入伙
【有線新聞】元朗過渡性房屋項目恒莆新苑招租,收到超過300份申請。 恒莆新苑位於元朗錦田恒基兆業租借地皮,由新界社團聯會營運,距離港鐵錦上路站3分鐘路程、提供1,028個一至四人單位,可以容納2,800人,面積介乎165至333平方呎,月租2,400至4,900元。每個單位有獨立洗手間、浴室及煮食空間。第一輪申請月底截止,預計最快11月入伙。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福島核廢水|謝展寰稱若日本排放核廢水 將限制福島等高風險縣份食品進口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物流局局長謝展寰說如果日本排放核廢水到大海,會限制可能受影響的日本食品進口。 謝展寰在報章撰文說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強推福島核廢水排放到大海,危害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是一個負責任國家的行為。如果日方排放核廢水,政府必定會採取嚴厲措施禁止福島的食品,包括蔬菜及水果、奶類等進口本港,也會對其他高風險縣份的食品實施進口管制。 他又說食安中心4月中開始加強對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檢測,政府亦會與本地相關食品進口業界和餐飲業界保持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