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3年05月25日
長沙灣七旬翁被的士撞倒重傷昏迷 79歲男司機涉危駕被捕
【有線新聞】長沙灣一名男子過馬路時被的士撞倒昏迷送院,司機涉嫌危險駕駛被捕。79歲男司機在警車上協助調查,的士車頭凹陷、擋風玻璃破裂。凌晨近12時,一輛的士沿長沙灣道往旺角方向行駛,駛至近昌華街時,撞倒一名70歲男子,他重傷昏迷,送往明愛醫院治理。警員封閉一段路面,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3年05月25日
闊別10年 巨型黃鴨「攜伴」再訪港 下月公布展出詳情
【有線新聞】闊別十年的黃色巨型橡皮鴨重臨香港,今次更有同伴。兩隻黃鴨一同在青衣試水,何時及何處正式展出會在下月一日公布。 黃色巨型橡皮鴨重臨香港,今次還有同伴。黃鴨高18米,比十年前長高了1.5米。同樣在青衣這個船廠,工作人員用吊機固定,之後分別用船拖出去準備試水。青衣海面變成黃鴨的浴缸,先後經過汀九橋及青馬大橋。橡皮鴨何時正式亮相、停靠在何處、留港多久,要等下月一日公布。 橡皮鴨由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創作,構思是要放大童心,建立治癒的力量;自2007年起到訪世界各地,包括日本東京、南韓首爾、台北及澳洲等。對上一次來港是2013年,在尖沙咀海旁展出一個多月,當時成為熱門景點,期間曾遇上惡劣天氣一度漏氣,要拖回船廠打打氣再繼續展出。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公屋|房委會收緊富戶政策 每兩年申報有否持本地物業 暫准居住期縮至四個月
【有線新聞】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租戶須每兩年申報有沒有持有本地物業,富戶遷出期限亦縮短至四個月,期間不會再審核,必須遷出以避免轉移資產。 過去三年,涉及濫用公屋要收回的單位每年約1,300個,本年度截至二月就已收回逾1,900個。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加開會議,通過多項打擊濫用措施,最快今年十月起分階段實施。新規定要每兩年申報一次有沒有持有本地物業,拒絕申報會被終止租約。 至於要遷走的富戶現時可獲批暫准居住證,最長一年,期間只要重新通過審查就可繼續居住。這做法被指容許富戶轉移資產、持續霸佔公屋資源,新規定將期限縮短至四個月,租戶之後亦必須遷出。 公屋加戶政策亦面臨修改,新措施下,年長的公屋租戶只可將一名成年子女加入戶籍,以履行照顧父母的責任。另外,曾經因虛假陳述被取消公屋申請的人以及因濫用公屋被勒令遷出的人,一律規定五年內不得再申請。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公屋這些資源很珍貴,我們覺得合理運用公屋資源非常重要,反而能騰出多少單位不是我們這次修改措施的目的。問我力度大不大,我覺得力度是適當的。」新安排下申報量將會大增,黃碧如指房委會團隊富有經驗,加上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今年首四月11名警員涉犯刑事罪被捕 卓孝業:繼續鞏固誠信、公正等價值觀
【有線新聞】今年一至四月有11名警員涉嫌干犯刑事罪行被捕。 署理保安局局長卓孝業書面回覆議員質詢,說過去4年,每年有24至42名警員被捕。警隊2020年成立「誠信審核行動小組」,主動調查警員涉嫌嚴重違規違紀,甚至違法行為,及早辨識有潛在風險工作流程,加強對警員操守監察及監管,會繼續鞏固誠信、公正、無私、專業等價值觀。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港大推傑出醫科學人計劃 表現突出者可提早畢業 醫學院:與人手荒無關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下學年推出傑出醫科學人計劃,讓部分醫科生可以提早一年畢業。校方說與人手荒無關,強調醫生質素不受影響。 目前港大醫科課程要讀六年,首兩年臨床前課程,第三年增潤學年可以到不同地方交流、研究、實習或服務,最後三年為臨床課程。新的傑出醫科學人計劃容許表現較突出的醫科生,首兩個學年抽時間提早完成增潤學年,第三年直接修讀臨床課程,最快五年就畢業,醫學院說不會影響質素。 港大醫學院副院長梁嘉傑:「轉為334學制後,大學醫科由五年變成六年,所謂多出來的一年其實用來作增潤年,本身醫科那五年(課程)仍然充當著醫科教學工作。我們不是讀少一年,是讀快一年、將所有事濃縮一年,與讀少一年是兩碼子事。」 醫學院稱新計劃與本港醫護人手短缺無關,因為提早畢業的醫生只佔少數,希望計劃讓醫科生更好規劃職業發展。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大家都身邊都有些同學或者朋友,未必讀完整個中學都可以考公開試。認真有能力、做得到的,為何不讓他們早些服務市民?原意就是讓這些有能力的同學發揮。」醫學院預計每年有約20至30名學生符合新計劃的要求,如果醫科生修讀期間覺得計劃不適合自己,可以轉回六年制課程。 有關注病人組織支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輸入外勞|料下月公布特別計劃引入逾萬人 涵小巴司機、機場地勤 勞工界憂損本地工福利
【有線新聞】消息指政府最快下月中公布循特別計劃輸入外勞,涵蓋建造業、小巴司機及機場不同工種,合共逾萬人。運輸及物流局說正檢視運輸業人力,目標年中前提出初步建議和措施。 消息指繼早前宣布輸入3,000名護理員後,將會再透過「特別計劃」,毋須經勞顧會審批,輸入數百名旅遊巴和專線小巴司機、數千名紮鐵、搭棚等建造業工人;另外機場地勤行李搬運員、飛機維修員等,同樣涉及數千人。整體透過「特別計劃」計劃輸入過萬名勞工,方向是外勞工資不低於行業入息中位數,部分工種需要接受培訓。 有運輸業界代表同意輸入外勞解決短期困難,航運交通界(自由黨)議員易志明:「整個航運交通界,不論海陸空都嚴重缺人。有航空公司代理反映他們申請今年冬季航班表,申請飛來香港,民航署已批准,但飛不到,因為替他做地勤服務的公司說『對不起、我無人手』。」 有勞工界議員就認為即使輸入外勞,都應按現有機制。選委會界別(勞聯)議員林振昇:「我們擔心會否大門一打開,各行各業都有輸入外勞計劃,有數萬名外勞來到香港工作,會否不尊重勞顧會?如果真的大量輸入外勞,僱主就不會再有誘因提升本地僱員的福利待遇。」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男警偷女網友信用卡、盜竊等五項罪成 判囚兩年
【有線新聞】一名男警被控盜竊、勒索及拒捕等五項罪名成立,判監兩年。 27歲警員去年一月與女網友到屯門一間酒店,及後聲稱拍下性行為過程,勒索對方兩萬元,又涉嫌偷去對方信用卡,先後消費約1,100元。他承認盜竊、勒索及拒捕等五罪,裁判官判刑時形容被告行為卑劣,令事主非常困擾,甚至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判他監禁兩年。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新型肺炎|有議員要求重設指定診所 醫衞局考慮增加普通科門診名額
【有線新聞】新型肺炎及流感夾擊本港,有議員要求重設指定診所,醫務衞生局說指定診所是針對大型疫情,但會考慮增加預約普通科門診的名額。 九龍中楊永杰︰「無論是預約普通科門診經常爆滿,或者私家醫生即日籌也沒有,我想問政府現時正值流感、新冠高峰期,會否重啟指定診所接收病人?」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流感或者普通上呼吸道病很少用指定診所,為甚麼?我們覺得應該全民皆兵,70幾間普通科門診應該要看這些病症,所以不會特定有,18個地區的診所看病症,所以策略是高峰時理論上應增加籌額診症偶發性病人。」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器官捐贈︱林定國指現討論是否違法言之過早 會先了解撤銷申請原因
【有線新聞】取消器官捐贈申請大增,政府懷疑不尋常要求警方調查,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說會先了解市民撤銷的原因,現階段講違反甚麼法律是言之過早。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有些人撤銷自己的同意,甚至有些情況可能他沒有申請到、但都撤銷,我們很想希望了解整件事的原因,當然現階段只是『了解階段』,了解情況後究竟行為有無不恰當,甚至會否嚴重至觸及一些法律問題,這一刻是言之過早,未有足夠資料讓我們作出判斷。」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國泰歧視風波|平機會朱敏健稱未能說出「毛氈」英文就不派發 或構成間接歧視
【有線新聞】國泰空中服務員涉嫌因內地乘客未能講出「毛氈」的英文,不向該乘客派發毛氈,平機會主席朱敏健認為可能構成間接歧視。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這對於某一個背景的顧客可能不公平,最大問題是這個要求沒有憑據,作為服務提供者,需要盡量知道、滿足顧客需要,這才是待客之道。單方面由你自己的標準,說不出所謂『魔法字眼』就不提供服務,很明顯完全是不近人情、不合道理。」
- i-Cable
- 2023年05月24日
本港首季錄800宗投資騙案 涉款逾4億元 有受害人被騙逾120萬
【有線新聞】本港今年首季投資騙案有超過800宗,詐騙總額超過4億元,其中有79宗是以投資內地股票來詐騙,比去年同期只有一宗大幅飊升,涉及7,000多萬元。警方提醒市民透過持牌券商投資,不要輕信可以「走捷徑」。 李先生今年1月收到聲稱是投資公司職員的訊息,指可以投資到香港人無法購買而又高回報的內地股票。受害人李先生(化名)︰「起初都只是投資了少許金錢,見到有少許利潤於是再入錢,亦見到所買的股票可以升到停板,10%、10%的利潤,所以我就不斷存入很多錢到戶口。」 直至上個月,李先生想取回賺到的錢,才發覺受騙。李先生(化名)︰「不斷聲稱有各種原因,如系統問題等阻止我提款,我開始發覺有問題,對方還要我多存入十多萬元才可開通戶口,我便再存入才恍然自己已『中招』。」最終,李先生前後被騙超過120萬元。 警方說單是今年首季已有79宗涉及投資內地股票的騙案,相比去年同期只有1宗大幅飊升。騙徒一般會冒認是持牌的本地股票經紀,再在社交平台尋找獵物,之後聲稱有內幕消息,要求下載虛假投資應用程式開戶及存錢到指定的個人銀行戶口。 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柯詠恩︰「如何發現被騙,通常是受害人想取回款項,因為見到戶口升
- i-Cable
- 2023年05月23日
器官捐贈︱醫管局指兩地名冊資料不互通 稱本港輪候病人眾多 器官輸出機會甚微
【有線新聞】醫管局上周率團到內地就器官移植交流考察,說內地與香港的輪候名冊獨立資料不會互通,而內地每年有約1,100個不同器官未能配對到病人;相反香港輪候名冊長,相信有剩餘器官輸出的機會甚微。 醫管局率領多名器官移植專家上星期到廣東省考察,與當地專家交流。醫管局說內地每年有超過17,000宗器官移植手術,有約1,100宗不同器官就未能成功配對到病人;而本港的輪候冊單是末期腎衰竭病人就超過2,200個,過去數年遺體捐贈腎臟只有約40個,相信本港有剩餘器官輸出的機會甚微。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顧問醫生李錦滔:「可以簡單想像一位病人可能等50年,期間有些病人等不到已經過身,所以過去幾年香港腎臟捐贈、每一個捐贈腎臟都是用在香港所有病人身上,基本上沒有用不到的腎臟,其實怎會有機會送上其他地方。」 醫管局又說香港及內地使用獨立器官輪候名冊,資料不會互通。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顧問醫生陳智仁:「在香港輪候名冊上的病人資料與內地輪候名冊上資料獨立運作,簡單而言,香港病人資料不會傳送到內地,同樣內地輪候器官移植名冊上病人資料也不會傳送來港。」 他又說內地都關注器官販賣,設有中央系統實時記錄全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