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輸入外勞|院舍護理員名額擬增至萬五 業界歡迎 工會質疑配足取代本地員工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再增加8,000個外勞配額,令配額總數增至15,000個,工會質疑配額之多足以取代本地護理員。 勞工及福利局建議「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第三季起再新增8,000個護理員外勞配額,首兩年各3,000個,第三年提供餘下2,000個,整體配額增至1.5萬個。現時本港院舍共有約18,000個護理員職位,勞聯指計劃原有的7,000個名額已計及人手比例增加及新增院舍所需的人手;從業員工會則指額外的配額足以取代現有的本地護理員。 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我們認為空缺最多有約二、三千個,這些空缺可以透過現有機制、補充勞工計劃去輸入,或加強本地培訓及招聘,希望能夠補充到。我們就認為很奇怪,為什麼突然又會多了8,000個名額?」政府就解釋,原有7,000個配額去年6月推出,目前已經用盡;早前接獲的申請有約2,200個因配額不足而未能獲批,有需要再加名額。 香港安老及復康服務聯會就歡迎建議,主席李伯英:「整個行業的需求這麼大的話,單是合約院舍都會加開50間,另外私人院舍亦要發展。真是說供求,就不能說現在的情況會多,我們可否看得更遠?你有足夠的護理員,才能夠做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合乎氫能發展策略|謝展寰:短期內不會大規模使用 需覓合乎效益行業再訂法規
【有線新聞】政府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在不同行業推行氫能試驗計劃。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短期內不會大規模使用,需要找到合乎成本效益的行業。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在本台節目認為,本港煤氣管道成熟,未來可以考慮送氫氣到家居使用。 氫能發展策略提出研究制定有關法規,計劃明年提交立法會。同時在不同行業推行氫能試驗計劃,包括交通運輸、加氫設施、工地發電等。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計劃希望找到合適行業使用氫能,再研究制定標準、法規。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現階段氫氣價錢昂貴,需要找合乎成本效益在香港大規模發展,對香港有實際益處的地方,而不是普遍鼓勵大規模使用氫氣。確定這些使用場景可以在香港安全使用,制定標準、操作過程的守則。」 試驗計劃暫時未有涵蓋家居應用。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認為,本港煤氣管道分布廣,未來氫能發展成熟,可以考慮透過現有管道送氫到家中,再加裝設備就可將氫氣轉為電能。選委會界別議員陳紹雄:「(家用)煤氣的組成部份有百分之五十多是氫氣,本身已經有氫氣成份在內,可以考慮利用管道送到每家每戶。屆時市場上可以有產品讓消費者選擇,例如通過氫氣轉化為電力,甚至推動電熱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東九龍線|申撥2.6億勘查 有議員倡放棄一公里隧道段 指2033年落成目標太保守
【有線新聞】政府就東九龍智慧運輸系統勘查及設計,向立法會申請2.6億撥款,在立法會工務小組,有議員促請系統早日建成,政府指2033年是最遲完工日期,如果營辦商能更早完工,回標的競爭力會更大。 政府提出的東九龍線,計劃由彩虹東經順利、秀茂坪、馬游塘前往油塘東,全長7公里,勘查設計估算要用2.6億元。預計2026年招標,2033年或之前落成,有議員質疑時間太保守。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現在內地的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署長也提到是用組裝合成法處理,他們標榜快,你2027年(批出合約)花多久也好,用三年也能完成七公里。」路政署署長邱國鼎︰「我想到時回標有不同營辦商會有快有慢,視乎他們的技術及設計,給多些自由度用自己的技術。我認為是有機會更快,及如果你做得快,能在2033年前,例如2032年早些落成,在回標時競爭性會大很多。」 馬游塘至油塘一段,政府建議用一公里的隧道接駁,斟察時會作地質評估。選委會界別陳紹雄︰「擬議走線是否堅持一定要建隧道?能否放棄長達一公里隧道段?」邱國鼎︰「初步看如果不走隧道,就要經連德道、碧雲道,較狹窄及近民居,正正我要看能否透過擋土設施、護土設施,可加建但不會影響民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今年29宗致命工業意外 議員質疑刑罰過輕 孫玉菡承諾明年審視職安健修例成效
【有線新聞】去年4月立法會修訂職安健條例後,至今年5月共有29宗致命工業意外,其中一宗判罰5萬元。多名議員質疑欠缺阻嚇力,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承諾明年會再審視修例成效。 過去一年致命工業意外頻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覆議員質詢時說,立法會去年4月通過修訂職安健條例,至今年5月錄得29宗致命工業意外,引用新例向其中8宗提出檢控,一宗循簡易程序檢控後判罰5萬元。 多名議員都質疑修例提高罰則,但實際判刑過輕,達不到修例原意。選委會界別(勞聯)議員林振昇:「這是否符合當初修例原意是為增加阻嚇力?就算是有阻嚇力都可能是狐假虎威,人們未必是怕勞工處的罰則,而是怕發展局,因為屋宇署可在承建商名冊除名。」孫玉菡:「每宗個案向法庭提交檢控要求時都清楚解釋給法庭聽,法例已修訂。最終每宗個案罰多少,以及是否判罰,這仍然是由法庭決定。」勞工界(勞聯)議員周小松:「如此明顯的輕判,政府都沒有提出上訴,你如何證明政府有決心打擊職安罪行?」孫玉菡:「法庭判決沒有原則上犯錯,判罰金額沒有很明顯的不足。所以我們與律政司商討後都謹慎地認為,似乎政府沒有有力理據提出上訴或覆核。」 孫玉菡承諾會在修例兩年後,即明年再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房協4月收緊富戶政策 12戶交還單位 首5個月收150宗濫用公屋舉報
【有線新聞】房協今年4月起收緊富戶政策,受影響租戶須每兩年申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房協總監潘源舫表示,今年4月發出近2,000份申報表,已收回約99%。當中有2戶申報擁有住宅物業、已遷出單位,另有10戶因家庭入息超出限額等原因願意交回單位。 潘源舫又說去年收到85宗舉報濫用公屋的個案,今年首5個月已收到150宗舉報,房協會跟進調查,目的是希望公屋資源得以善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土瓜灣酒樓女工遭絞肉機夾手 消防花一小時拆機件 終連人帶機送院
【有線新聞】土瓜灣有酒樓女工遭絞肉機夾著手,要連同機器送院。 該女工的右手遭絞肉機夾緊,不能移動。消防用了大約一小時拆除了部份機件,最終女工要連同機器一起送到伊利沙伯醫院處理。現場是土瓜灣道一間酒樓,上午9時許,女工在廚房清洗絞肉機,期間機器突然啟動,右手手掌遭夾著。消防出動災難應變救援隊到場,醫管局亦派出醫護人員協助,案件列作工業意外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普京相隔24年再訪北韓 金正恩凌機場迎接 據報兩國將簽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北韓展開國事訪問,是他相隔24年再次到訪。領袖金正恩在機場迎接。兩人下午會談,據報兩國將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俄羅斯總統普京乘坐的專機凌晨降落平壤國際機場,領袖金正恩到場迎接,普京落機後與金正恩握手擁抱,感謝他的熱情接待。兩人之後與雙方的隨行人員握手問好。陪同普京到訪的包括外長拉夫羅夫和防長別洛烏索夫等多名官員,普京之後金正恩繼續在停機坪交談,之後一起乘坐私家車,在大型車隊護送下前往普京下榻的酒店錦繡山迎賓館,兩人親切交談深入交換意見。 普京原定周二抵達平壤展開為期兩日的國事訪問,但他昨日突然到訪俄羅斯聯邦遠東地區的薩哈共和國,停留數小時參觀學校和與當地領袖會面,磋商遠東地區發展,令他較原定遲了一日才去到北韓。 北韓官方朝中社報道,普京此行反映俄羅斯和北韓之間的友好關係逐漸成為維護國際正義和平與安全的強大戰略保壘,再次彰顯兩國團結友誼的牢不可破和鞏固性,雙邊關係將進入全新和全面的發展軌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9日
遊歐洲30免簽國將有新要求 掃指紋影相、先網上申請 一類旅客禁入境 即睇詳細要求
【有線新聞】歐洲30個國家秋季起入境時會登記旅客指紋和臉部影像,明年起再實施新入境系統,持有特區護照的香港旅客,出發前也要預先提供個人資料,每項申請7歐元。歐盟駐港澳辦事處指,香港和歐洲關係,近年因政治因素受影響,但強調香港免簽證地位不會變。 香港人持特區護照到歐洲旅行,不少國家都毋須簽證,但明年起出發前要做多一步。30個歐洲國家包括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瑞士等,將實施「旅行資訊及授權系統」,免簽證旅客出發前要先在網上填寫申請表,提供姓名、地址、旅遊證件等資料。 每名旅客要交一份申請,成人申請要支付7歐元、即約59港元,18歲以下和70歲以上免費。只能透過網上支付,完成申請後會收到確認電郵,每份申請有三年有效期。 歐洲旅行資訊及授權系統外展主管Izabella Cooper:「被發出旅遊警告的旅客,如果資料庫顯示該人有問題,他們將被禁止前往歐洲。這項措施旨在改善歐盟安全,並為真正的旅客提供更安全的歐盟。」 歐盟指系統並不是新概念,美國、加拿大和澳洲多年前就已經有相近系統,歐盟制訂系統時都參考了他們。 另外,今年秋季起30國會實施新入境系統,旅客入境時會被掃描指紋及臉部影像,提防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8日
為中小學校長主講外交國安講座 崔建春批岑耀信違法官操守
【有線新聞】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批評辭任終院非常任法官的岑耀信違反操守,認為法律是否有問題應該由立法機構處理,他又認為海外法官制度有利香港營商環境,仍然值得保留。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上任兩個月,為70多名中小學校長主講外交國安講座,會後不點名批評早前辭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的岑耀信,質疑他對香港法治的批評有違法官操守,不過崔建春認為終院海外法官的制度目前仍然值得保留,「我們希望用這種制度向世界宣布,我們的普通法制度是利於香港商業城市,但今天有人說制度有問題,恰恰不是我們的老百姓,恰恰是我們的法官,這是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我覺得這個體系、制度隨時代發展的話,能夠展現出香港的魅力,我覺得為何不堅持?除非有一天說這個制度不適合我們一國兩制了,一國兩制那個時候變也不遲。」 他又指香港為了聚焦發展經濟訂立國安法,並就23條立法是無可厚非,要勇敢面對西方批評,「包括給我們提意見,跟我們不同意見也好,比方說我們認為他犯法了,他們認為是民主運動家,可能出現這些不同觀點看法,但我覺得主流,我們要有自信.這些總領事沒有一位說香港不適合居住、香港不安全,他們都覺得香港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非常好,適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8日
小蠔灣污水廠奪命工傷|監工就工程記錄説辭不一 死者夫質疑為何不看閉路電視
【有線新聞】2021年小蠔灣污水處理廠多名工人維修渠管時被困,一死三傷,死因研訊繼續,有監工說當日沒有維修工程記錄,才批准啟用脫水污泥離心機,另一名監工就說有同事在事故翌日要求補寫記錄。 法庭繼續傳召廠房多名監工,有證人說事故當日是星期四,脫水污泥離心機通常不會「行機」,如果附近有沙井工程更會「鎖機」,避免有毒氣流出,當日有學生來取污泥樣板,按程序通知當值職員後開機。 機電工程署監工莫偉強說廠房日誌沒紀錄有沙井工程,上更同事亦無交代,當他收到開機通知沒有查詢沙井是否有工程。死者王喜梅的丈夫當庭質疑為甚麼不查看閉路電視了解,莫偉強說當時閉路電視已壞了近一個月、無法查看。渠務處一名監工就說離心機控制室設有訪客登記簿,事故翌日,另一名監工陳偉樂要求他在事故當日補寫「樂通知回流井有工程」,他有照做。另一名渠務處監工說回流井工人曾致電通知會落井工作,但他當時在忙,只派下屬查看,知道有人暈倒時已立即趕往現場取風機通風。 審訊星期三繼續,預計傳召案發時救護員、消防員等作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8日
港大風波|李家超:副校長懸空多年不理想 王沛詩稱暫不回應:繼續支持港大
【有線新聞】政府就港大管治風波成立的調研小組,已約見校長張翔及校委會主席王沛詩,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初步見到有副校長崗位懸空多年情況不理想。王沛詩主持監警會會議後見記者,不回應事件。 政府因應港大校政風波成立調研小組,事隔一星期,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小組已約見校長張翔及校委會主席王沛詩等人校對記錄、查找事實,初步見到有副校長崗位懸空或暫任超過五年,有崗位在四年間更換五個人。 李家超:「這些是不理想的,這沒有可能對整體行政工作不受影響。而且我覺得如果大家同意港大利益是首位,我看不到有何事情不能解決,是意願問題。」 被問到甚麼情況下會收回對港大的撥款,李家超說撥款中有問責協議,確保公帑用得其所,提升大學管治問責,他已要求小組定出工作優次,盡快完成接見相關人士。李家超:「我們見不同人士期間,我們會問清楚事實真相。校委會主席及校長都已經表示歡迎工作小組成立以及會配合,所以我希望他們真真正正地配合工作,以香港大學利益為首位。」 身兼監警會主席的王沛詩主持監警會會議後見記者,被多次問到港大風波與校長張翔有什麼分歧、事件會否影響港大聲譽,她拒絕評論。王沛詩:「多謝關心香港大學,今天是開監警會會議,請大家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8日
大成小學停辦|有家長稱不捨:真的是噩耗 孔教學院:盡力處理善後⼯作
【有線新聞】黃大仙大成小學停辦風波,教育局委任校董加入學校法團校董會,校長歡迎教育局介入。有家長表示不捨得學校,辦學團體孔教學院指盡力處理停辦的善後⼯作。 大成小學停辦一事,辦學團體與學校各執一詞。教育局多次與雙方溝通仍未能就過渡方案達成共識,將委任校董加入校董會協助履行職責。校長袁潘淑嫻歡迎局方介入,重申問題在於辦學團體孔教學院未有就計劃廣泛諮詢。校長袁潘淑嫻:「孔教學院又拒絕遵照學校管治架構召開校董會會議,公開透明討論事件,整件事與學校恆常管理沾不上半點關係。希望教育局釐清管理失效是甚麼意思,以免有心人士大做文章,混淆視聽。」 孔教學院發聲明,反駁校方說法與事實不符。校監湯偉倫早於4月向包括校長的八名校董,交代停收小一學⽣及轉型決定。6月亦兩次約見校董會成員,又指曾透過學校邀請家長出席家長會,但遭受阻攔。孔教學院期望各持分者均以學生福祉為首,會盡力支援學⽣及家長,包括為轉校學生發一萬元助學金。 家長林女士:「一萬元就想打發我們。一萬元能在外面找到這樣有心的學校、老師嗎?老師特別有愛心,校長承諾的事會做到,小一免收學費真的有做到。他們很喜歡上學,我第一次聽到小朋友說很喜歡上學。」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