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i-Cable
- 2023年02月01日
大灣區九城市GDP出爐 總額逾十萬億人民幣
【有線財經】大灣區九個城市最近公布了去年的生產總值,總額超過10萬億人民幣、其中有四個城市的GDP平均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及東莞。但有分析認為各地增長速度有落差,反映灣區城市之間互補優勢仍有待加強。 廣東省衛健委及醫保局等多個部門,近日推出有關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方案,擴大服務範圍。經家庭醫生轉介的居民,可優先就診及檢查。而醫院亦會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家庭醫生,預留3成門診名額。
- i-Cable
- 2023年02月01日
恒隆地產去年基本盈利跌近4% 看好內地今年業務前景
【有線財經】去年受人民幣匯兌及疫情影響,令整體收入只得輕微增長,恒隆地產相信內地疫情衝擊已過去,商場人流及銷售都多過預期,看好今年內地經濟及業務前景。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當局疫情後非常熱衷於重振經濟,不單是消費,也有製造業,所以這是對經濟的全面提振,所以這當然會利好消費。尤其是奢侈品零售,那是我們的領域,我認為我們的領域很有可能超越整體經濟。」 集團又指本港零售市道逐步復蘇,但仍要觀望租戶擴充及回流情況,評估增長勢頭會否持續,會繼續留意物業投資機遇入市競投。 恒隆地產行政總裁盧韋柏:「我們覺得我們計到數,知道商業模式如何做,我們就會很清晰地,亦很清醒地入標。會否為了便宜而買?是要適合我們的策略才會做,所以不會因市道比較淡就要掃平貨。」 恒隆地產去年賺逾38億元,撇除物業重估虧損,基本盈利跌近4%至約42億元,收入大致持平,逾六成來自內地物業租賃。 至於恒隆集團全年賺多近半成至27億多元,基本盈利微升至30億元。
- i-Cable
- 2023年02月01日
美國將淘寶及微信等多間內地電商列假貨黑名單 中方批評做法不負責任
【有線新聞】美國將多間內地電商列入假貨黑名單,當中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以及騰訊的微信等,又指內地是全球主要假貨來源地,部分更是經由香港轉運。中方反駁指,高度重視知識產權,批評美方做法不負責任。 中美再就知識產權問題起爭端,美國指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假貨來源地,呼籲中方加強執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最新一份「惡名市場」報告,列出中國、越南、印度等18個地區的產品侵權情況,包括參與或促成盜版行為,並銷售假貨損害美國勞工利益及經濟安全,當中涉及33個實體市場,以及39個電商平台市場,內地多個電商平台榜上有名,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速賣通,騰訊旗下的微信、百度網盤,以及拼多多等。當局特別點名提到擁有逾10億活躍用戶的微信已建立一個電商生態圈,成為內地最大的假貨平台,因用戶可以輕鬆創立帳戶,再經由微信分銷、售賣,甚至以直播形式宣傳假貨。報告又指,以商品價值計算,美國海關在全球查獲的假貨中,高達75%是來自內地,部分更是經由香港轉運。 中方回應指,不同意美方將電商平台列入名單,批評做法是不負責任,強調中方高度重視知識產權。
- i-Cable
- 2023年01月31日
負資產單季急增逾萬宗 金管局指風險可控
【有線財經】去年樓價經歷1998年金融風暴後,表現最差的一年,伴隨的負資產個案亦急升。 金管局數字顯示,負資產在去年第三季末僅500多宗,相隔一個季度就多了近22倍數量至12000宗水平,為2005年3月以來最多,主要來自按揭保險計劃及銀行職員的按揭貸款。 金管局解釋,去年第四季樓價跌勢加劇,單季度跌7.7%,因此多了個案跌入負資產行列。有學者認為,數字急升只是一次性,相信與內地通關可以令樓價企穩,負資產數字有望回落。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說:「我們需要一段時間累積遊客,即國內遊客到港,我想需到今年年中才會有較可觀的遊客數字,樓價可能會橫行一段時間,到年中反彈會比較大,樓價或在這段時間穩定或微升1至2%,只要保持穩定,負資產數字就不會再上升或大幅上升。」 金管局強調,透過按揭保險計劃「上會」的買家需要符合特定資格,包括通過銀行壓力測試,而截至去年底,按保計劃下的貸款拖欠比率只有0.01%,認為風險可控。
- i-Cable
- 2023年01月31日
IMF: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2.9% 中國增長預測升至5.2%
【有線財經】雖然環球央行,持續收緊貨幣政策,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今年經濟前景較為樂觀。 IMF指出,內地重啟經濟及美國消費持續強勁,決定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是一年以來首次,全球增長預測,由10月時的2.7%,上調至2.9%,美國及歐元區的預測亦分別上調至1.4%及0.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去年第三季經濟增長出乎預期穩健,勞動力市場強勁,私人(消費)需求旺盛,而且比起預期歐洲更能應對能源危機,環球金融狀況已改善,因通脹壓力減弱,美元從11月高位回落,紓緩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的壓力。」組織預計全球通脹,由去年的8.8%回落至6.6%,核心通脹亦跌至4.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大幅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0.8個百分點至5.2%,估計中國及印度,佔全球經濟約一半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當(中國)經濟全面重開,去年供應鏈受阻的情況會減少,當時還有封鎖及限制,所以日後可以擴大生產,而且國內需求亦會增加,內地家庭出外活動復常及消費,看到一些數字,例如旅遊業,將會是令其他國家受惠的動力。」 至於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就下調0.1個百分點至3.1%
- i-Cable
- 2023年01月31日
內地官方製造業PMI升至4個月高位
【有線財經】隨著內地逐步對外通關,放寬防疫限制。 製造業表現好轉,一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0.1,重回擴張區間,為4個月高位,按月升3.1,符合市場預期。以企業規模分類,大型企業PMI升至52.3,高於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升至48.6和47.2,仍然處於收縮區間。新訂單指數為50.9,按月升7。 有經濟師認為內需好轉,繼續支持製造業PMI回升,但外圍需求仍然疲弱,將限制改善幅度,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通關加上本地(內地)防疫措施放寬,相信會使製造業短期內有反彈的情況出現,雖然未來幾個月或會較波動,但整體而言,或會往較好的方面發展,未來幾個月,即使看到本地的需求反彈,但亦可能受全球需求減弱情況,抵消部分的正面影響。」 國統局指,隨着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生產及生活秩序逐步恢復,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8個高於上月,製造業景氣水平較快回升。另外,反映商務活動的非製造業PMI,大幅回升至54.4,高於市場預期的52,為2022年6月來高位。
- i-Cable
- 2023年01月31日
美國考慮全面禁止當地企業向華為供應設備及技術 傳已暫停批出供貨許可證
【有線新聞】據報美國政府正考慮,全面禁止當地企業向華為供應設備及技術,最快今年五月落實,更有傳華府已暫停批出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 中美科技競爭升溫,美國計劃進一步封殺華為,切斷所有技術供應。彭博引述消息報道,拜登政府有意對華為落實全面禁售,禁止所有美國企業向華為供貨,包括英達爾、高通等晶片公司,但目前討論仍處於初步階段,並商討如何調整禁售政策,但有部分華府官員贊成對華為全面禁售,並最快在五月,即是華為被列入黑名單4周年時,落實新的禁售措施。彭博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對高通、英特爾等主要設備供應商的收入貢獻不足1%,意味切斷華為供應對美國企業的影響有限。 消息又透露,目前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產品需要獲得華府批准,但大部分審批申請都處於停滯不前狀態。英國金融時報亦指,華府已通知部分企業,停止批出向華為出口產品的許可證,變相禁止向華為運送5G級別以下產品及技術,包括4G、WiFi、及人工智能等。
- i-Cable
- 2023年01月31日
國泰:有信心年底客運運力回復至疫情前七成 冀盡快還清優先股本金、利息
【有線財經】國泰表示有信心年底前,客運運力達到疫情前七成的目標,並期望盡快還清優先股的本金及利息。 本港航空客運逐步復常,國泰表示會加強招聘人手及提升運力,提到去年增加逾2000個員工,預期今年再招聘3000多人,目前員工流失率已經回復正常,相信客運運力可按原定計劃恢復。 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我們最新的客運運力,國泰航空加上香港快運其實一月份已逾40%,我們年底的目標繼續希望可達到70%,暫時來看可達到目標。」 至於來往日本的航班近期多次需要取消,國泰指屬於短期問題,期望隨著日本政府盡快解除航班限制,希望3月不用再取消航班,亦有預留其他機位幫助受影響乘客。 國泰在2020年獲政府以優先股方式注資,但已經多次延遲派發優先股股息,林紹波期望可以盡快還清。 林紹波﹕「運力是其中一個指標,但我們的收入、成本及市場情況,暫時未可以完全確定,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才有一個時間表,原則是希望可以盡快將本金及利息歸還予政府。」 他提到去年下半年的現金流已經回復至正數,對今年的業績有信心,對於能否扭虧為盈,他說很希望見到,但目前仍然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