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26日
內地樓市連番減辣 上海成交按周升逾四倍 有分析料銷售反彈難持續
【有線新聞】內地樓市連番「減辣」後,多個城市的住宅成交量顯著增長,重見「金九銀十」的旺市氣氛,但有分析指政策鬆綁力度尚未足夠,銷售反彈未必可以持續。 內地推出「認房不認貸」及下調已承造按揭利率等多項救市措施後,多個城市的住宅成交量按周有顯著增長。內地數據公司諸葛找房的最新統計顯示,多個重點城市的新樓成交量按周急升五成八,其中上海、北京、東莞等地的升幅更逾一倍,但個別城市如南京及武漢成交仍未止跌。 一線城市中,上海上周成交逾3,200間,按周升逾四倍,是年內最大升幅。自從實施「認房不認貸」後,北京新樓成交量亦連升三周,單周成交規模更是年內第二高。但按年計,截至周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當中,只有上海的新樓成交面積高過去年同期水平,按年升逾四成一。二手方面,市場亦有回穩跡象,十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成交,按周升約7%,按年更升超過一成11%,當中以上海及北京表現較好。 有分析指,成交反彈主要受政策支持,但樓市能否持續改善仍有待觀察。中原中國總裁李耀智:「政策對九月、十月(銷售)一定有幫助,但11月、12月可能都要重回基本面,看經濟會否好一點(有否)另外大(規模)政策,特別是『房住不炒』這個大政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26日
黃偉綸:若認為香港出現走資是不了解事實 稱銀行體系穩健、金融發展良好
【有線新聞】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指,本港銀行體系表現穩健,金融市場發展良好,若有人認為香港出現走資,是不了解事實。 面對高息和環球經濟放緩,黃偉綸指本港銀行體系表現仍然穩健,有很強韌性、流動性和資本充足水平都遠高於監管要求,有效支持金融市場運作暢順。 黃偉綸:「高息加上不穩定不友善的地緣政治環境,引發我們很多的恐慌,害怕環球經濟衰退,但平均流動性覆蓋率165%,資本充足率維持在20%的穩健水平,兩者都遠高於監管要求。」 黃偉綸稱經常有人指本港面對資金撤走問題,主要是他們不了解事實,強調對香港金融發展前景仍然樂觀。黃偉綸:「2023年首6個月銀行總存款額上升,雖然不是大幅增加,有0.19%,但仍然有升幅,而2022年增加1.7%,2021年亦上升,若有人指恐怕資金已撤離香港,這是他們不了解事實。」 他又指取消防疫限制後,亦為本港經濟注入活力,無論是訪港遊客數量,或經濟發展都有明顯進步。
- 財經資訊
- 2023年09月25日
每日樓市|放寬樓花按保後首新盤僅沽20% 代理:因市場早已自行「減辣」
【每日樓市】放寬樓花按保門檻的首個周末,首輪開售的屯門凱和山銷情未見受到帶動,代理指原因是發展商早已自行「減辣」。
- 財經資訊
- 2023年09月25日
證監會將發布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申請者名單 行政總裁梁鳳儀:目前有四個平台作出申請
【有線新聞】因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風波,連日被外界質疑透明度不足,甚至衍生監管漏洞的證監會,推出新措回應公眾訴求,當中包括發布,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申請者名單」。目前申請者名單上,只得四間機構。證監會上周曾表示,設立申請名單不太恰當。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有很多不同平台都聲稱自己正申請牌照,或準備申請牌照,至少透過名單可以確立他們是否申請,平台只是在申請,不等於所有事項都符合新監管框架中的所有要求。」 證監會強調,設立申請者名單,旨在方便投資者,核實平台曾否作出虛假陳述,而除了申請者名單,會發布持牌結業及被當作獲發牌照平台,合計四份名單。 證監會早在2022年,已將JPEX列入可疑名單,但為何要到今年九月,才有正式行動?梁鳳儀:「我們直至六月一日,打擊洗錢指引生效後,我們有更全面權力去調查違規違法的宣傳,六月至九月之間這段時間做了很多搜證,搜證過程之中,我們有自己程序 亦要讓對方,被調查的目標有一個時間回應,直至九月,懷疑事件有欺詐成分時,我們就轉介給警方。」 證監會重申,將與警方探討設立專門渠道,分享有關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可疑活動和違規行為的信息,並調查JPEX案件,盡早將違法者繩
- 財經資訊
- 2023年09月24日
財智商傳|政府大力推動夜經濟 美心蕭德威:只要旅客、商業活動回升 就能帶旺整體消費
【有線新聞】疫情後商場、食肆未到晚上十點已關門,為了重振夜經濟,政府啟動「香港夜繽紛」。 美心首席營運官蕭德威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晚間市道淡靜,除了因為疫後大眾生活模式改變,旅客及商務活動減少亦有影響。蕭德威:「如我們陸續回復正常,相信晚上生意會越來越多,(疫情)之前大部分商場,為何提早關舖或很多店舖關門,因少了旅客或商業活動不夠旺,我相信如他們再次回來,我們又把營業時間延長到時香港人都會外出遊玩,可能有很多活動。」 飲食業界面對的另一難題是港府因應核污水,禁止進口日本十個都縣水產,蕭德威說事件,對旗下日本餐廳生意有些微影響。蕭德威:「(生意額)會有一些跌幅,當然我們會盡量減少跌幅,亦透過不同推廣活動,甚至解釋給顧客知,我們的食材是安全的,很多食材本來不一定從日本進口。例如三文魚也不是日本進口,最受歡迎是由挪威進口。」 對於近日不少港人北上消費,他說毋須太擔心,更重要是了解他們選擇北上的原因,再檢視自身的業務,相信可以帶來良性競爭。
- 樓盤傳真
- 2023年09月24日
樓盤傳真 23/9/2023
星期五晚突擊放寬按保,有望刺激市場需求。今集《樓盤傳真》同大家直擊首個受惠新盤凱和山售樓現場。文曜以「蝕本價」推出首批31伙,但業界認為成本價沒有發展商所說的高,分析樓盤開價。多項數據反映出樓市持續受壓,樓價重返2017年水平,發展商劈價買樓,二手業主亦難免遭殃。〈業主新睇驗〉帶大家衝出香港,坐高鐵到約2小時車程的肇慶,參觀「香港城」項目。屋苑周圍加入香港特色元素,建築特色跟唔跟到?
- 財經資訊
- 2023年09月22日
有線財經 22/09/2023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22日
政府加大力度放寬樓按 1,000萬元以下樓花可按九成 3,000萬以下最高可按七至八成
【有線新聞】政府加大力度放寬樓按,按揭保險計劃放寬至未落成的樓花,即日起簽訂的買賣合約,也可申請高成數按揭,業界認為能刺激入市需求,亦有利發展商資金回籠。 繼7月上調樓價上限,按揭保險再度修訂,將計劃擴闊至樓花物業。周五起簽訂的樓花買賣合約與現樓看齊,1,000萬元以下可以按九成;1,000萬至3,000萬元最高可按七至八成。 由2019年林鄭月娥施政報告放寬的「新按保」計劃起,放寬範圍只適用於已落成項目,購買樓花新盤必須選用建築期付款才符合按保資格,這次放寬有望刺激置業需求。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可以增加樓市需求,令價錢較容易企穩,但這不是樓市唯一因素,主要是香港經濟前景,對發展商比較有利,以前要到現樓才繳付(餘款),發展商便收不了餘款,如果現在樓花也造(高成數按揭),發展商就可以早一點收到餘款,對發展商資金流有幫助。」 按證公司指,考慮了物業市場情況及自身的業務及風險,旨在讓按保計劃進一步協助市民置業安居,所以作出是次修訂。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買家都可以多點選擇,可以選擇即供,便不用選擇建築期,可能要承受樓價調整,估價不足的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22日
德勤:本港新股集資額將創11年新低 全球排名跑輸印度印尼
【有線新聞】新股冷鋒持續,有會計師行預計今年本港新股集資額將創11年新低,首三季的全球排名已降至第八位,跑輸印度及印尼等市場。 除了港股成交疲弱,新股市道亦未見起色,會計師事務所德勤估計,今年全年新股集資額有可能只得500億元,見11年新低。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是一些環境因素,包括美國加息預期繼續,維持高息情況一段長時間,變相第四季度也會受影響,資金未必會流入亞洲市場、海外或大型公司,也是靠市場資金流動性支持,也要靠估值重返一個較理想狀態。」 他指今個月主板股份的估值僅11倍,顯著落後2020年的18倍,對部署上市的新股來說欠缺吸引力。總結首三季,本港新股集資額只得247億元、按年跌六成一,全球排名亦由上半年的第六位,進一步下滑至第八位。除了落後內地及美國,更跑輸阿布扎比、印度及印尼交易所。 歐振興:「整體第四季度市場仍會比較大挑戰,相信會比首三季好,因看到內地刺激經濟政策慢慢出台,這會影響到市場信心,人民幣走勢也會影響投資者會否繼續投資內地業務為主公司,因貶值對估值有影響。」他預期第四季在港上市的新股仍會以中小型規模為主,因對資金需求較細,市場有胃納支持他們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