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2日
印度股市市值超越港股 排全球第七 分析:市場潛力大吸引外資注視
【有線新聞】印度股市市值在11月底超越港股成為全球第七,有分析認為當地市場潛力龐大,吸引不少外資注視。 港股走勢疲弱,全球市值排名備受其他新興市場挑戰。世界交易所聯合會最新數字顯示,截至11月底,印度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有3.989萬億美元,較港股多出50億美元,超越港股成為全球第七大股市。 有分析認為印度吸引投資者因市場有龐大增長潛力,但關注估值已偏高。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外資近年喜歡印度市場有數個原因,人口多、潛在市場好大,其次是有能力或機會慢慢取代內地成為製造業生產基地。當然數據上來看,印度製造業仍然比較差,外資大量湧入印度投資生產,數據上暫時見不到太多。股市確實近年持續升,但目前要小心估值,因為印度股市經過多年升幅後估值已有些偏貴。」 印度股市今年越戰越勇,印度指數50今年已累升近16%,有望創下連升8年的成績。反觀港股不斷創今年低位,累跌超過一成五,是亞太區表現最差股市之一。除了股市受考驗,根據兩大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及德勤的最新估算,本港的新股集資額全球排名今年亦很大機會跑輸印度。
- 財經資訊
- 2023年12月12日
中午交易所直播室 12/12/2023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2日
羅兵咸永道料今年財赤達1,100億 賣地收入僅370億 指不應派錢成經常性開支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明年2月28日發表,有會計師事務所預期政府今個財政年度赤字有可能高達1,100億元,賣地收入只得370億元。 受賣地成績不理想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預計2023/24財政年度的賣地收入只有370億元,較政府預計少56%。加上印花稅減少等因素,預計政府將錄得1,100億元財政赤字,較政府預期的544億元,多出超過500億元。不過該行他們認為進一步下調股票印花稅有助刺激港股交投,未必會減低庫房收入。 羅兵咸永道香港稅務合夥人王曉彥:「我以一個數據來看,如果說股票印花稅我們假設一樣的交易量,合計減少0.06%(雙邊稅率),大約的影響是香港政府整體收入的2%,2%是否很高呢?其實如果印花稅可以再調低而刺激流量,其實可能(稅收)在交易量回來。」 就政府應否再派錢或派消費券,羅兵咸認為在千億赤字下,派錢不應成為經常性開支。王曉彥:「如果以去年數據,去年是5,000元(消費券),估計大約是300億元(開支)。如果要派消費券,如果在1,100億赤字情況,就不建議再派消費券,以及希望這種派錢不會成為經常性支出。」 羅兵咸估計截至明年3月底的財政儲備為7,248億元,相當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2日
美商務部長稱不完全禁止對華出售AI晶片 正研究NVIDIA三專供晶片是否合規
【有線新聞】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正與英偉達討論,向中國出售人工智能AI晶片的問題。 雷蒙多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不會完全禁止公司向中國銷售AI晶片,因為大部分晶片是作商業用途,但強調不能夠是最先進晶片。彭博報道雷蒙多正研究英偉達為中國市場而設的三款晶片,確保相關設計不會違反美國出口限制。
- 財經資訊
- 2023年12月12日
開市交易所直播室 12/12/2023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1日
券商寒冬|彭博:最少30間結業 業界指不少經紀被逼轉行 冀發展莊家機制
【有線新聞】港股成交疲弱,中小券商生存困難,彭博統計指今年最少有30家券商結業,有業內人士指不少前線經紀已被逼轉行。 港股市況低迷,日均成交額與過往五年相比平均減少14%,新股市場表現亦是近20年最差,券商經營環境越見困難。《彭博》引述數據顯示,本港繼去年創紀錄有49家證券行倒閉後,今年至今亦有30家券商捱不過行業寒冬而結業。 有業界代表指出不少一向只靠佣金維生,沒有固定底薪的前線經紀已被逼轉行,香港證券商協會名譽會長陳柏楠:「只要客人不買賣(經紀)就沒有收入,因為沒有成交,時間再久一點,他們只是掛牌又沒有活動,如何生存?只好找其他工作。有些識駕車的可能當Uber司機,有些不如自己炒賣(股票)。」 香港證券業協會早前對本地券商的調查亦顯示去年有逾72%券商虧損,至少四分一券商計劃縮減業務規模。有代表中小型證券行的組織香港資本市場專業人員協會近日在港成立,期望為業界爭取更多權益。協會主席葉天賜向《彭博》表示,本港一向傾斜照顧大企業需要,忽略中小規模公司生存空間,以前身為創業板的GEM市場為例,2021年起已沒有新股上市。他認為過去GEM板出現投機活動是因為平台流動性低,強調支持發展莊家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1日
內地通縮市場憂慮 港股全日跌132點守萬六關 李寧挫16%成表現最差藍籌
【有線新聞】內地股市先跌後回升,但港股仍要連續三日下跌,恒指一度失守16000點關口,是今年來首次。 內地通縮問題令市場憂慮,港股要連跌三日,13個月以來首度跌穿過萬六點整數關口。恒指在上午市最多跌過362點,低見15972點。午後內地股市由跌轉升,港股跌幅亦跟隨收窄,收跌132點、報16201點,成交987億元,北水淨流入近56億元。 獨立股評人黃穎輝:「內地房屋的銷售,其實有沒有一個改善房企究竟債務的情況,是否可以妥善處理,這個是第一;第二就是化債,譬如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債務問題是否可以妥善處理呢?再加上通縮,數件事沒有處理好時,指數便落了來,以及有件事我算漏了。本地的藍籌企業都輪流爆雷,所以便這麼快去到萬六關口。」 科技股有份拖低大市,京東主席劉強東承認管理不善,股價急挫6%、失守紅底股。騰訊股價跌穿過300元,見一個月低位後回穩。李寧是表現最差藍籌,購北角商廈作香港總部不被市場看好,股價最多急挫一成六,失守18元,見逾三年半新低。反觀出售物業的恒地就成為表現第二好藍籌。金蝶獲卡塔爾投資局入股,股價逆市造好,收市升超過8%,是表現最好的科指成分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1日
李寧22億購港匯東 分析:「執平貨」不代表市道見底 至少明年減息才好轉
【有線新聞】內地體育品牌李寧以22億元買入北角商廈作為香港總部,有分析認為企業這個時候入市可能想在淡市下「撈貨」,但不代表市道已見底。 商廈市道疲弱,陸續有買家趁淡市「執平貨」。內地體育用品品牌李寧以約22億元向恒地收購整幢北角甲級商廈「港匯東」,作為集團香港總部,成交價較市場估值低大約一成。商廈位於電氣道218號,前身為香港麗東酒店,總建築面積約14.4萬平方呎,包括22層商業及辦公空間,兩層用作零售,以收購作價計每平方呎售價約1.5萬元。證監會早前亦宣布以54億元向太古地產購入港島東中心共12層辦公樓作為證監的辦事處。 有分析認為,即使有大型企業或機構選擇入市不代表商廈市道已見底。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我想最主要是資金充裕的包括證監會、李寧趁現在市況入市,因為投資真的要賺錢永遠都是掉轉做,在市況差的時候入市。整體寫字樓市道暫時我看不到(改善),因為有兩、三單大成交便立刻做到反彈或見底,未必會的,但起碼有很多人會心動想入市。」 他認為本港商廈市道起碼要等到明年開始減息才有機會好轉,翁鴻祥:「如果息口可以有機會看到明顯開始勢頭向下應該就真的反彈,即(商廈)成交量以及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1日
德勤:料香港今年IPO五甲不入輸印度 滬、深囊括冠亞 明年或回升集資額達千億
【有線新聞】本港新股市道疲弱,有會計師行初步估計今年全球新股集資額排名香港將五甲不入,甚至跑輸印度,集資額不足500億元,是近20年來最差成績。 環球息口高企,加上內地經濟復蘇不似預期,影響本港新股集資表現。會計師行德勤估算今年全年新股市場集資額排名香港五甲不入,只得第六,內地上交所及深交所囊括冠、亞軍。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香港資本市場大部分上市的新股都以內地企業為主,內地經濟復蘇程度較想像中慢,變相投資者對估值不太樂觀,以致不確定性較高。估值低了,當然來本港上市集資金額會減少,或有部分未必有機會來港上市。」 德勤推算本港全年只得65隻新股上市,較去年的84隻減少23%,集資額亦減少54%,至458億港元,無論是新股上市數目或集資額都是近20年最少。不過該行預料明年來港上市的新股數量將回升至80隻,集資額升至約1,000億港元。歐振興:「部分中概股若估值合適時,相信有『回流』(機會),亦希望能發行。看到一些公司決定暫緩上市計劃,希望2024年加息見頂時認為資金重新部署,包括中東、歐美資金可以帶動整體二級市場估值,也帶動大型新股發行動力。」 港交所今年3月起將外國企業納入「
- 財經資訊
- 2023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