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總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2日
信銀國際:料中美將透過談判避免關稅加徵至60%
【有線新聞】美國計劃下月開始向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有經濟師認為中美雙方會透過談判避免關稅加徵至劇烈水平。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這方面我們仍相信有一個中美關係談判或重置機會,回顧第一階段特朗普1.0的時候,中美都有貿易協議出台。接著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說過,歡迎中國企業去美國投資來避免關稅作為一個條件。如果大家可以有個溝通、談判,我覺得關稅方面,最壞情況(60%關稅)未必會出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2日
特朗普連3科企宣布數千億美元AI項目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3間科技企業將在AI項目共同投資數千億美元。 特朗普在白宮連同軟銀的孫正義、OpenAI的阿爾特曼及甲骨文的埃里森宣布AI項目將用於建設數據中心及AI園區。孫正義指整個項目將會即時部署1,000億美元,預料投資規模最少達到5,000億美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2日
Netflix上季業績勝預期 用戶淨增加1,890萬創新高
【有線新聞】網上串流平台Netflix季度業績勝預期,單季用戶淨增加數量創新高。 上季多賺近一倍至逾18.6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利4.27美元,高於預期的4.2美元。收入逾102.4億美元,亦高於預期的101.1億美元。上季用戶數量淨增加1,890萬,創單季紀錄新高。全年淨增加約4,100萬,亦創新高,總用戶數目突破3億。集團上調今年收入預測到435億至445億美元,比上次預測調高5億美元,按年升12%至14%,經營利潤率調高至29%,反映業務基本面改善。
- 財經資訊
- 2025年01月22日
開市交易所直播室02 22/01/2025 特朗普重提加中國關稅、中國就貿易釋出善意,中美貿易戰有望緩和?
主持: 黃皓琳 嘉賓: 王榮昆 星漢資產管理行政總裁 莫灝楠 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 開市焦點: 。恒指低開109點報19997點 。中芯高開1.79%最佳藍籌及科指成份股 。新東方低開近15%最差藍籌 。科指低開1%,5成份股不跌 。蔚來低開6.58%最差科指成份股 。融創債券重組計劃通過,高開6.6%
- 財經資訊
- 2025年01月22日
開市交易所直播室01 22/01/2025 特朗普發布AI基建計劃但蘋果遭大行唱淡,美科技股最新投資部署應如何?
主持: 黃皓琳 嘉賓: 王榮昆 星漢資產管理行政總裁 莫灝楠 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 卓亮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 市場焦點: 。特朗普擬向中國加徵10%關稅 。特朗普推5000億美元AI基建計劃 。道指最多飊562點、收漲537點 。蘋果遭降評級和目標價股價逆市跌近3.2%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2日
黃國英:特朗普執政下美元將強勢 港股或受惠人民幣貶值
【有線新聞】特朗普再度執政,有資產管理公司預料環球資金將流向美元資產,但港股主要由「北水」持有,相信影響不大;反而人民幣或加速貶值,可能刺激「北水」流入避險。 特朗普由參選、當選以至就職,市場都關注他的一言一行。有著名基金經理相信,特朗普向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對內地及本港股市影響有限,反而應該關注內地經濟發展。黃國英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關稅方面,(中國出口)對美國的依賴性低了很多,亦會有心理壓力,有氛圍上的影響。重點還是如何激發人民去消費及投資,你看到中國國債孳息率這麼低,反映人們不敢投資或者不想投資,這是比較大的問題。始終大家經歷過去數年(投資)經驗實在太差,寧願放在回報率較低的項目就算。」 他認為,特朗普上場後美國經濟仍可保持韌性,繼續支持美債息升、美元強勢,反而人民幣潛在貶值壓力,不容忽視,但對港股可能是一條出路。黃國英:「他們覺得買港股好過將資金泊在內地,只要他們官方途徑去對沖人民幣的渠道不夠多的話,我們(港股)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去做這件事,我覺得令港股有額外支持力,就是這個環境。」 他預期「北水」今年持續流入港股,恒指表現會跑贏A股,預料恒指在18000至23000點上落。 早
- 財經資訊
- 2025年01月21日
焦點財經 21/01/2025 恒指今年來首企穩二萬點收市 碧桂園復牌指今年能履行財務責任
焦點財經 21/01/2025 。恒指今年來首次企穩二萬點收市,六連升累計升逾1200點 。碧桂園:今年能履行財務責任,調整銷售及預售關注核心地區 。人民幣匯價一個月高,分析:特朗普言論暫有利亞洲貨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東方甄選中期轉蝕近1億元人民幣
【有線新聞】東方甄選中期業績轉盈為虧。 截至去年11月底的半年,東方甄選虧損近1億元人民幣,前年同期賺約2.5億元人民幣,若剔除出售與輝同行的財務影響,持續經營業務淨溢利3,270萬元人民幣。期內收入跌逾9%,至21.8億元人民幣,不派中期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國泰去年客貨運量創疫後新高
【有線新聞】國泰去年客貨運量創疫後新高。 國泰及香港快運去年載客逾2800萬人次,升逾三成,另外國泰貨運去年載貨量升11%。單計上月,國泰航空客貨運量分別升兩成六及一成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今年首次企穩二萬點收市 恒指六連升、累升1232點
【有線新聞】港股六連升,恒生指數今年來首次企穩二萬點以上收市,六日累計升1232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暫未對華加徵關稅,市場憧憬中美關係緩和,繼續利好港股。恒指高開後一度倒跌,但很快重拾升勢,最多升279點至20205點的一個月高位,收市升180點、報20106點,成交逾1,400億元。 早前調低今年恒指目標的花旗指,即使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對港股短期表現無大影響。花旗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顯達:「估值上恒指只是8倍多,所以有估值、政策因素、外圍風險增加關稅,我們已聽說一段時間,回看股票市場由去年11月已開始反映這方面,所以有些風險已反映一部份。」 大摩指內地補貼買手機是手機製造和供應鏈催化劑,手機設備股造好,舜宇光學升逾7%是最強勢藍籌,比亞迪電子升近半成。晶片股繼續受追捧,中芯曾見42.5元的四年半高位,收市仍升逾6%,晶門半導體升逾半成。 內房股普遍向上,碧桂園達成復牌指引,股份復牌曾急升近三成,收市升17%;深圳政府據報力保萬科經營,股價升逾9%。但電信股普遍回吐,聯通跌逾3%是最弱勢藍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1日
本港上月通脹維持1.4%不變
【有線新聞】本港上月通脹維持不變。 去年12月通脹1.4%,與前一個月相同。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上月基本通脹輕微升至1.3%,總計全年通脹1.7%。 政府發言人表示上月基本通脹維持輕微,展望短期維持溫和,隨着經濟繼續增長,本地成本可能有一些上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