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美台商討助台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
【有線新聞】美國和台灣商討,推動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下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以及參與國際民航組織。 工作會議在華盛頓舉行,出席的包括主管國際組織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西松以及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 美國國務院指雙方代表在周四的會面中,商討擴大台灣參與聯合國和其他國際論壇,與會各方也談及環球挑戰,包括公共衛生、經濟合作等範疇。 台灣則指是疫情以來台美首次召開的實體會議,討論推動深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策略和方法,充分展示台美堅如磐石的夥伴關係,感謝美國對台支持。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美國額外向烏克蘭提供3億美元軍事援助
【有線新聞】美國國防部宣布額外向烏克蘭提供價值3億美元軍事援助。 新一批軍援包括「彈簧刀」自殺式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裝甲車、夜視裝置、彈藥等,這些裝備武器會由美國向軍火供應商採購,而不是從軍方庫存中調撥。 另外美國官員透露拜登政府將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要求,與盟國合作,首次轉移蘇聯製坦克予烏克蘭,以加強基輔政府在頓巴斯地區的防衛,有能力對俄羅斯的目標進行遠程砲擊,不過報道無透露坦克的數目,和來自哪些國家。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烏克蘭收復多個基輔外圍城鎮 惟南部再遭空襲
【有線新聞】烏克蘭陸續收復基輔外圍城鎮,據報俄軍已撤出基輔附近的安托諾夫機場。總統澤連斯基警告俄軍正在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地區集結,計劃發動新一輪襲擊。 俄烏戰事爆發初期被俄軍佔領的安托諾夫機場,突然「人去樓空」,留下被炸毀、全球最大運輸機安-225。這個機場位於基輔西北面28公里,衛星圖片顯示俄羅斯部隊已全面撤出。 基輔西北面重鎮伊爾平重回烏軍控制後,留下了俄軍軍車殘骸。烏克蘭部隊亦收復布恰等外圍多個城鎮,但市面已變成頽垣敗瓦。 俄方早前宣稱大幅減少基輔周邊的軍事行動,不過對南部的攻勢未見緩和。敖德薩當局指受到俄軍由克里米亞發射的多枚彈道導彈攻擊,雖然已啟動防空系統攔截,但仍有3枚導彈擊中住宅區,造成平民傷亡。 尼古拉耶夫近郊亦遭俄軍空襲,留下了巨型的彈坑,居民忙於清理。 另一個被圍困多時的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國際紅十字會周五安排居民撤離計劃,受俄軍可能重新部署攻擊影響未能成事。 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在東部的軍事行動仍然非常艱難,俄軍持續集結在頓巴斯地區及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一帶,正準備新一輪攻擊。 俄羅斯則指控烏克蘭派出直升機空襲俄方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攻擊油庫,又指事件不利俄烏談判,不過烏克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美國大幅提高新車燃油效率標準
【有線新聞】美國將大幅提高新車燃油效率標準,要求2026年出廠新車平均每加侖油可行車40英里、即每公升油行約25公里,減少燃油消耗及碳排放,並擺脫對外國石油依賴。 美國運輸部宣布大幅提高新車燃油效率標準,並分階段實施,規定2024及25年出產的汽車燃油效率要逐年遞升,到2026年每加侖燃油平均行駛距離,將由目前的28英里增至40英里。 預計日後整體可節省超過2200億加侖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50年會減少25億公噸,車主在用車生涯中亦可減少近1400美元油費。 當局特別提到新標準可減少對外國石油依賴,免受燃油價格波動影響:「這天的進步關乎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我們國家規劃未來的自由,不受其他國家和能源公司管理層決定影響。多年來,我們一直警告依賴外國燃油的危險,提高燃油效率和國內能源生產取得重大進展。因此總統拜登大膽決定禁制俄羅斯石油時,我們比其他國家更有能力處理。」 汽車製造商指要額外花費數百億美元研製新汽車才能滿足規定,平均每輛汽車售價將上漲逾1000美元,或會抵銷消費者節省的燃油成本。 運輸部和環境局正為2027年及以後出廠汽車制定廢氣排放等一系列標準,分析估計會相當進取,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政府今派防疫包 有市民稱包裝「骯髒」拒收 陳積志:暫派逾130萬份、超額完成
【有線新聞】政府目標七日內完成派發抗疫包的工作,會優先派給三無大廈及劏房戶,但有市民覺得包裝過程骯髒,選擇不收物資包。 約300名義工早上到深水埗的三無大廈派政府的物資包,快速測試劑、中成藥、口罩送到你家門外。謝先生:「都足夠,很少人住,我自己一個住,看過應該完全足夠。(最有用或最合用的是甚麼?)快測,不用四處找,街上的都不知甚麼質量,政府派就更好。」廖小姐:「早一些派就好些,應該足夠,自己都有買很多放在家。」 即使送到上門,有人都選擇不要。廖小姐:「我覺得(物資包)很骯髒,上網見到人手包裝,有很多人碰過,我覺得衛生做得不好。」 如果市民碰巧不在家,拿不到抗疫包,可在下星期四至13號拿着這張通知書,去全港約90個派發站補領。至於公屋戶或私人屋苑住戶,會分別由房屋署及物業管理公司派發。 特首呼籲市民一連三天做快速檢測,有市民指會配合,陳先生:「我身為良好市民當然照做,沒辦法,照做,大家合作點。」莊先生:「是遲了點,但有做比沒做好,因現在人人家裏都有檢測包,都方便。(自己會做?)一定會。」李先生:「公司本來要我們檢測,做來做甚麼?全香港你問任何一個老闆都不希望員工染疫。為何要做重複的事,做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昨突取消記者會 林鄭拒透露有否晤夏寶龍洽特首選舉 另拒談參選意向、只稱選舉如期
【有線新聞】有報道說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與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會面,討論將舉行的特首選舉,林鄭月娥沒正面回應是否屬實,強調特首毋須公開交代每日的行程,只是說特首選舉如期舉行。 星期五的特首記者會,開始前個半小時才出稿說取消。林鄭月娥:「行政長官亦非本人,我想歷任行政長官在每日的行程中,有些活動及會見會公布、有些是不會公布。除了星期二開行政會議,每日11時與大家公布最新疫情,已經是非常公開透明的做法。如果行政長官有特別事影響日程,而暫停一次是否不合理?尤其是昨天都沒甚麼事要說。」 特首選舉提名期星期日展開,林鄭月娥說選舉目前會如期舉行,至於她是否參選、答案依舊。林鄭月娥:「我不會回答本人意願,我想隨提名期開始,應該會明朗化。」 較早前政府引用《緊急法》押後特首選舉,林鄭月娥說這個決定是明智和必要,「如果沒有將它延遲,原本行政長官選舉由提名期到競選期、投票期將會是香港疫情高峰,很多事做不到,法律上提名期有特別情況可以不做,但我不希望這件事發生。」 林鄭月娥又說明白參選人因為限聚令難以與選委面對面交流,政府會考慮能否做一些豁免讓他們爭取提名。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九龍灣麗晶花園第五及六座解封 錄10宗確診
【有線新聞】九龍灣麗晶花園第五座及第六座完成圍封強檢,發現10宗確診個案。 大廈因污水樣本呈陽性被圍封,1,015名居民已接受檢測,當局到訪544戶,70戶無人應門。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林鄭籲全民下周一連三日自願快測 稱不會取代全民強檢 今聯同局長落區派防疫包
【有線新聞】防疫服務包開始派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起下星期五一連三日「全民自願快速檢測」,但不會取代全民強檢。 特首戴手套、面罩上陣,向西營盤居民派防疫服務包之餘,還有一個呼籲,林鄭月娥:「並不是替代了全民強制檢測,我們真的希望全城眾志成城、團結抗疫,所以能夠呼籲大家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將更可以鞏固這種團結抗疫的力量。」 林鄭月娥引述港大研究,找了一萬人做快速測試,星期五得出的患病率1.21%,推算全港人口現時有八、九萬人患病,所以希望全民快測盡快找出社區的個案。林鄭月娥:「不是一個完全的科學篩查的作用,如果你剛才聽得清楚,只是能找到一個得一個,然後讓我們可以拍一張照,知道一下現時的情況是如何,但不會是百分百。每一位市民只要用數分鐘便可幫助整個香港社會走出逆境,今次根本不可能強制,如何上門知道每個人有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呢?有些工作是需要市民有那種公民責任感。」 她又說不會禁止市民該三天外出,但呼籲他們用防疫服務包內防護性較強的KN95口罩,政府亦會安排社工上門教長者如何做快速測試。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社聯稱已上門為700人打針 蔡海偉:有部分人臨時取消、籲政府加強解說
【有線新聞】社會服務聯會聯同醫學組織,上門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打針,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說,計劃開展近兩星期,已為約700人打針,約有一至兩成人臨時取消接種。 蔡海偉:「有一些姑娘上門為他們量血壓,發現血壓太高,醫生再檢查也認為不適合打針,這裡也佔了約一成。也有部份是因為臨時不同原因、如憂慮,聽到家人或其他親友的聽來消息,說打針後會有不適,令他們擔心。政府在大規模推行時,解說要做多些,有很多獨居長者得到的資訊並不全面。」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天氣轉冷「倒春寒」 市區早上低見13度
【有線新聞】天氣轉冷「倒春寒」,早上市區氣溫介乎13至16度。 荃灣早上氣溫約攝氏14度,市民出動長袖衫褲和頸巾,做運動的人繼續短褲上陣,但都有風衣保暖。元朗、上水、黃大仙、觀塘等都錄得14度,九龍城更一度只有13.3度,而大帽山就錄得6.1度的低溫,天文台說今早多區氣溫較昨日低4至5度,今明兩日清涼及風勢頗大、隨後回暖。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英官請辭 杜淦堃稱對本港司法制度影響有限 陳澤銘:只在法律專業判斷事件
【有線新聞】兩名英國法官早前辭任,律師及大律師代表說對香港司法影響有限,又提到法官是法治的守護者,希望社會給予時間,讓法院解釋國安法內容。 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及副院長賀知義辭任,引起外界討論香港是否仍能保持司法獨立,律師會會長陳澤銘說過去幾年新聞、醫療等行業都受政治影響、立場兩極。陳澤銘:「特別在我們的專業範疇,只在法律專業判斷事件,有沒有受到壓力?在這方面是有,是否支持政府、 保皇?我的角度一定不是,是以法論法。如果政府真的做錯、超越界線,做了非法、不合憲法的行為,我絕對不介意出聲指證。」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每件案在法庭用的時間很多,我們可能審幾十天,有些案件可能準備了幾年,牽涉那麼多事情、證據,大家不要只看結果,或只看一篇報道中的百幾字下定論。」 杜淦堃又說對香港司法制度仍有信心,兩人辭任的影響有限,相信香港仍有很多法律人才。杜淦堃:「在英國頂級大學在法律學院名列前茅的學生,很多都是香港人,人才我們是有,要努力怎樣吸納這些人才,希望他們回來香港,希望他們加入我們行業 。」 他們說國安法實施後,終審法院只處理過一宗與國安法有關的保釋案件,希望大家給予時間,通過法庭的案件解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