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姚柏良料開關後以商務客爲主 倡增檢疫酒店 史立德:有條件先與國際通關
【有線新聞】非香港居民下月起可以來港,有立法會議員預料,來港人流會上升,但主要會是商務客,建議檢討及增加檢疫酒店數量,商界說現時有條件嘗試與外國通關。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純粹來香港旅遊比例上微乎其微,我們都不預期5月份開始可以籌辦出入境團。對整個旅遊業其實幫助不大,但至少有商務客來港,對酒店、航空業有一定幫助。」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很多專家都說,(香港)過去有幾百萬人感染,造成一個很大的保護屏障,香港有條人更加開放一點,例如可否先行先試,打造一個榜樣,香港應該創造一個香港獨有的香港特色的動態清零。」史立德又認為,因應國內目前有疫情,短期內無法與內地通關,建議可以先與國際通關或者與澳門商量先行先試,恢復兩地人員往來。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小事大意義】疫下有情之抗疫三仔爺 : 兩小兄弟做抗疫義工了解社會
【有線新聞】中一生COLLIN和就讀小五的弟弟KYLE,平日和一般小朋友一樣,喜歡上網、打機、看書,做家務不是太主動,不過在疫情下,學校停課,往常由學校安排的義工活動,也暫停良久。爸爸ALAN就想到,帶兩兄弟做抗疫義工。在做足保護措施下,多接觸和了解社會。 兩小伙子究竟會在過程中,遇到甚麼難題?弟弟又付出了甚麼事的「第一次」?老人院舍的困境,在兩位男孩的心靈上,又帶來甚麼影響?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法國多個城市有反馬克龍示威 巴黎警員開槍截車釀兩死、一重傷
【有線新聞】法國多個城市有民眾示威抗議總統大選結果。 在巴黎市中心,數百名示威者聚集,不滿總統馬克龍成功連任。警員發射催淚彈驅散,現場煙霧瀰漫。當晚有可疑汽車拒絕停車接受檢查,並衝向警方,警員向車開槍,兩人死亡,包括司機,另一人重傷。警方事後封鎖現場調查,未知是否與示威有關。 除巴黎外,里昂和圖盧茲等城市當晚都有反馬克龍示威。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認五年前非法刊登選舉廣告 戴耀廷還柙候判 官要求控方解釋檢控有否延誤
【有線新聞】港大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等三人,被控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非法刊登選舉廣告。戴耀廷承認全部控罪,繼續還柙至下月等候判刑,其餘兩人獲撤銷控罪,簽保守行為一年。 57歲被告戴耀廷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控罪指,他連同「雞蛋同盟有限公司」董事葉劍青及石守正,在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透過「雞蛋同盟」在《明報》及《蘋果日報》刊登六個廣告,招致逾25.3萬元選舉開支,但三人都不是候選人或選舉開支代理人,涉嫌違反四項在選舉中,作出招致選舉開支的非法行為罪。 葉劍青及石守正獲撤銷控罪離開法院。控方不提證供起訴,要簽保守行為一年及每人罰款4萬元,戴耀廷則承認全部控罪。他的代表律師求情指,全部廣告都沒提及某個候選人的姓名,只是呼籲市民有策略地投票,繼續投票給原本支持的候選黨派,屬於普遍現象,令泛民主派可按地區直選的得票比例,取得應有議席數目不是舞弊、種票。 法官反駁說,控罪沒有指策略投票有問題,針對的舞弊行為是招致選舉開支。辯方說行動目的開宗明義、公開透明、金錢來源清楚,案件沒有涉及私人利益,對選舉沒有負面影響,沒有因此要補選、浪費資源。戴耀廷只是希望最有效地運用泛民主派選票,事發五年後才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上屆輕取今屆苦戰 馬克龍左右逢源變兩面不討好 連任後須應對撕裂加深
【有線新聞】44歲的馬克龍出任法國總統5年,對內經歷黃背心浪潮、疫情挑戰,對外積極外交、斡旋俄烏危機,由當初的政壇新星,蛻變成國際舞台上的歐洲領袖。 上任5年頻頻亮相國際舞台,法國總統馬克龍自詡為「相信歐洲的總統」,主張法國可借助歐盟加強國力。他主張歐盟更獨立自主,甚至提過組建「歐洲軍隊」,被視為有意塑造出歐洲領袖的形象。 馬克龍又多次與美國盟友交手,漸漸由年輕政壇新星成為外交角力場上重要領袖之一。 近期在俄烏戰事爆發前夕,馬克龍多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話,斡旋降溫,雖然未能阻止俄軍出兵,但都一度為他贏得「人氣」。 加上國內領導抗疫的成果,成功在選前為民望加分。 名門學府畢業、公務員出身的馬克龍,與年長24年中學老師結婚的感情生活一度惹人關注。曾任職投資銀行的他,2014年獲當時總統奧朗德提拔為經濟部長。 3年後他憑著主打增加就業、吸引外資的經濟政綱,在第二輪投票中以壓倒性66%得票擊敗對手,以39歲之齡入主愛麗舍宮。 不過上任總統的蜜月期並不長久,翌年更加陷入巨大危機。增加燃油稅成為導火線,觸發「黃背心運動」,示威者長期上街抗爭,提高退休年齡亦引爆大罷工。不向示威讓步的強硬施政作風,令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消息:李家超政綱將沿用現屆改組方案、再增設更多副局長 續推明日大嶼
【有線新聞】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的競選辦說爭取本周末前公布政綱,消息指,政綱會提出改組政府架構,增設副司長以及更多副局長或政治助理,亦會增加土地房屋供應,包括繼續推展「明日大嶼」。 距離特首選舉還有約兩星期,李家超仍然未公布政綱。繼續有多個團體及業界代表到李家超的競選辦遞交意見書,競選辦說收到73個青年團體的意見書,會詳細考慮,盡快公布政綱,競選辦副主任譚志源:「香港未來亦取決於我們的青年人,是否有全面及長足的發展機會,我相信亦都將會是候選人李家超先生無論在政綱或未來施政一個重中之重,爭取在本周末前可以有政綱出台。」 到底哪些措施會在政綱保留?據了解,除了北部都會區,亦包括明日大嶼計劃,政綱亦會在增加土地房屋供應上探討政策如何拆牆鬆綁,縮短發展流程,加快供應更多公屋,亦會探討更多公私營合作。 改組政府架構亦是會保留的措施,據了解,政綱會提及沿用現屆的建議,由現時的三司十三局改為三司十五局,並會增設副司長以及更多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即每一個政策局有機會多於一名副局長或政助,亦會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內容,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有學者說,政策局改組是現屆政府提出,李家超的政綱涵蓋這個改組方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市民報稱屯門河現鯊蹤 警到場先稱海豚後改稱為翻車魚
【有線新聞】屯門河早上出現一條「大魚」,有市民以為是鯊魚報警,警方到場調查後一度懷疑是海豚,後來改稱是翻車魚。 近30度的高溫,最適合游泳消暑,但這條魚有海不游,選擇了游來屯門河。 條魚在水中央游來游去,背鰭在水面揮動,河邊的市民好像去了看表演一樣,用手機留下牠的倩影,但到底這是甚麼魚?大家都好像不太清楚。 麥先生:「就是很大的一條魚,不知是甚麼,有人說是翻車魚,不知孰真孰假,不像海豚,海豚不是這樣。」 霍先生:「可能是海豚,我也不肯定,很奇怪,通常不會游到這些排洪渠,可能迷失了方向。」 鄧女士:「都頗有趣,在香港水域未見過,在海洋公園就見過。」 警方是在早上8時許接報,有一條鯊魚在龍門居附近河面游來游去,警員到場後初步懷疑是海豚,後來改稱是翻車魚,大約3小時後自行游走。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亞錦賽明展開 「鄧謝配」或重遇奧運銅牌戰對手
【有線新聞】亞洲羽毛球錦標賽明日在菲律賓展開,港隊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被編為6號種子,他們說今年一直閉關,希望留力出戰大賽。 去年年尾長征,連打七項賽事贏得四面獎牌後,「鄧謝配」說今年比賽計劃有不同,過去幾個月一直留在體院訓練。 香港羽毛球代表鄧俊文:「我們兩個吸收了去年年尾的經驗,長時間高強度的比賽,難免會有少少受傷,吸收上次教訓,希望裝備好自己,才連續長時間比賽,令狀態較好也不易受傷。」 要繼上屆亞錦賽,再踏上頒獎台並不容易,「鄧謝配」如果連過兩關,或會對上奧運金牌組合、中國的王懿律、黃東萍,再下一圈可能再遇日本勁敵渡邊勇大、東野有紗。 香港羽毛球代表鄧俊文:「日本這對組合體力較好,速度比較快,我們會相對注重速度,接發方面要捉得緊,無謂失誤要減少。」 雙打教練陳康去年離隊,由鍾騰福教練執教,謝影雪認為團隊已成功過渡。 香港羽毛球代表謝影雪:「只剩他(鍾騰福)一人當我們的雙打教練,他會比較大壓力,對我們的要求也高,過去七站需要時間磨合,對我們團隊是好好學習機會,成長了不少,透過溝通解決了不少問題。」 對於今年有望在傑出運動員選舉,蟬聯最佳組合,他們感謝市民支持。 香港羽毛球代表謝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水泉澳邨樂泉樓解封 確診、不確定個案各兩宗
【有線新聞】沙田水泉澳邨樂泉樓解封,發現兩宗陽性個案。 圍封的樂泉樓近1,850名居民檢測,發現2宗確診及2宗檢測結果不確定,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另外,政府派員到訪809戶,當中109戶無人應門,相關部門會跟進。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葵涌貨櫃碼頭露天停車場多車起火 傳爆炸聲
【有線新聞】葵涌有多部重型車輛懷疑被縱火燒毀,無人受傷。 有貨櫃車車頭嚴重燒毀。凌晨3時許,貨櫃碼頭路一個露天停車場多部車輛起火,一度傳出爆炸聲。消防派出2隊煙帽隊,開動2條喉灌救,約1小時將火救熄。消防初步調查,認為起火原因有可疑,交由警方跟進,並聯絡車主協助調查。
- i-Cable
- 2022年04月25日
法國總統大選 馬克龍成功連任、承諾帶來改變 瑪麗娜勒龐承認落敗:已重整法國政局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大選次輪投票結束,票站調查結果推算馬克龍取得約五成八選票勝出、成功連任,他感謝選民支持,承諾新一個任期會帶來改變。 馬克龍知道結果後,在太太陪同下到巴黎艾菲爾鐵塔下的戰神廣場公園發表勝利演說,感謝選民支持,特別提到很多人只是為了阻止極右派的瑪麗娜勒龐上場而投票予自己,會關注國民的不滿並團結國家。 相比5年前總統大選次輪投票,馬克龍以超過30個百分點的得票率優勢,大勝瑪麗娜勒龐,今次選情相對緊湊,反映過去5年施政積落的民怨,馬克龍承諾會帶來改變,「我知道有同胞票投極右候選人,他們背後的憤怒和分歧也必須找到答案。」 馬克龍是自2002年以來第一位成功連任的法國總統,分析指他連任後不再享有「蜜月期」,第二個任期將面對多項困難,競選期間承諾推動的退休制度改革更可能引發示威。 得到約四成選民支持的瑪麗娜勒龐承認落敗,強調已經重整法國政局,承諾帶領政黨國民聯盟在6月的國會選舉取得更好成績。 今次選舉亦錄得1969年以來最低投票率,分析指反映選民認為兩位候選人都不能代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