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屯門私家車避警截查逃至元朗 期間與警車及一車相撞 一警受傷 三人被捕
【有線新聞】屯門有私家車逃避警方截查,撞向警車及另一架車,五人受傷或不適送院、包括一名警員,三人被捕。 網上片段看到三名警員將其中一名男子制服在地,司機被反手鎖上手銬、跪在地上,警員之後從車上拘捕一名女子,被捕三人都報稱不適送院。下午3時許,警員在屯門彩暉花園對開截查涉事私家車時,司機突然駕車向元朗公路逃去,期間一度與警車相撞,駛至約15公里外的元朗錦綉花園迴旋處,與另一架車相撞後才停下。涉事的私家車車身損毀,警車車頭亦撞到凹陷。消息指,警方在涉事車內檢獲毒品包括大麻花、可卡因等。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美國壁球冠軍賽 女子組首圈陳善鈺過關
【有線新聞】香港壁球代表陳善鈺,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冠軍賽,女子組首圈過關。 灰色衫的陳善鈺,面對埃及的米卡維,苦戰五局。這位世界排名43的19歲新秀,早前透過挑戰賽贏冠軍,成功得到外咭,首次參加職業壁球協會世界巡迴賽,金級賽的主賽圈。 一度落後局數1比2的陳善鈺,第四局鬥到「刁時」險勝21比19,決勝第五局再贏11比5,局數反勝3比2,16強會對另一位埃及球手、世界第7的沙瑪漢妮。參賽的香港球手,還有何子樂。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南韓即日起解除戶外口罩令 「蒙面」年半 有市民不習慣:沒口罩有點空虛
【有線新聞】南韓即日起再放寬防疫限制,容許國民在戶外不戴口罩。 實施了一年半的「戶外口罩令」終於解除,有首爾市民來到漢江旁邊的公園除下口罩、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鄭先生首爾市民:「我國死亡率較亞太國家及美國低,只有約二萬人,但美國有近百萬人死亡,所以我不認為是過早解除。」 不過在江南區商業地帶大部分人仍然有戴口罩,偶然才有一、兩人沒有戴。首爾市民黃小姐:「已經戴了兩年口罩,已習慣了。沒有口罩好像有點空虛,所以應該會繼續戴。」首爾市民吳先生:「不是為了新型肺炎而戴,是為了防微塵,以後會把口罩除掉,只想永遠舒適地生活。」 雖然在室外可以不戴口罩,不過進入室內公共場所,例如乘車、入戲院看電影、在商場逛街等仍然要繼續戴,如果違法會被罰款10萬韓圜,相當於620港元。 南韓確診數字由3月高峰、單日錄得超過60萬宗個案,下跌到最新單日2萬宗。當局早前已經逐步放寬限聚及晚市限制等措施,現在再因應疫情漸趨緩和解除戶外口罩令,不過50人以上的聚集仍然要戴口罩。 下星期二就職的候任總統尹錫悅,原本計劃上任30天內檢視戶外口罩令,但現在被捷足先登。尹錫悅總統職務交接委員會批評現屆文在寅政府操之過急,質疑他們有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私家車連翔道隧道內撞壆反肚 司機自行爬出車外報警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私家車撞壆翻轉,兩人受傷。 私家車翻側橫臥路中,車身嚴重損毀。下午近5時,私家車沿柯士甸道往九龍圓方方向行駛,駛到連翔道隧道內時失控撞壆翻轉,司機及乘客受輕傷,自行爬出車外報警。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新西蘭進一步放寬部分國家旅客入境
【有線新聞】新西蘭進一步開關,放寬外國旅客入境。 一班毛利族原住民在奧克蘭機場接機大堂表演,歡迎到埗旅客。不少人相隔逾兩年,再次跟親友重聚。 新西蘭繼早前允許當地公民和澳洲旅客入境,今日起進一步放寬,讓約60個免簽證國家的旅客入境。旅客需接種疫苗,出發前取得陰性證明,到埗後再自行檢測。 首日有四十多班國際航班在奧克蘭機場升降,中國、印度等地的旅客到十月才可解除入境限制。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日本知床船難船公司涉業務過失致死罪受查
【有線新聞】北海道知床船難,船公司涉嫌業務過失致死罪受查。 海上保安廳到位於北海道斜里町的「知床遊覽船」辦公室搜查,當局懷疑船公司明知天氣欠佳仍然批准出海,又允許船長僅以手機作為通訊設備,行駛部分範圍收不到信號的航線,搜查員亦進入船長住所調查。 自衛隊日前在知床半島對開120米深的海底,發現上月底出海後沉沒的觀光船,但因為天氣惡劣仍未能進入船內搜索。 船上26人中,當局至今僅尋回14具遺體,船長等其餘12人仍然下落不明。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慈民邨單位起火 50住客自行疏散
【有線新聞】慈雲山慈民邨有單位起火,無人受傷。 起火單位不斷有煙冒出。現場是慈民邨民泰樓,下午3時許,高層一個單位冒煙起火,保安之後報警,期間約50名住客自行疏散。消防接報到場灌救,約13分鐘後將火救熄,起火單位嚴重焚毀,消防正調查起火原因。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澳航擬開設來往悉尼及紐約倫敦直航 成最長航線
【有線新聞】澳洲航空計劃2025年底前,推出來往悉尼至紐約及倫敦的直航航班,全程約20小時,是全球最長商業航班。 隨著各地疫情緩和並放寬防疫政策,航空業有望復蘇。澳洲航空公司宣布計劃2025年底前,推出悉尼直飛紐約及倫敦的商業航班,與需要轉機的現有航班相比,預料全程快約3、4小時,公司形容為征服「殘酷距離」。 悉尼和紐約相距約1萬6千公里,澳航3年前安排試飛,來往兩地直航需時19小時16分鐘。至於由悉尼飛往約1萬7千公里外的倫敦,預計航程約為20小時,超越現時新加坡航空,由新加坡直飛往紐約的16,700公里航線,成為全球最長航班。 為了配合破紀錄航程,澳航訂製12架A350-1000空中巴士,其飛行距離足以覆蓋全球,燃油效率亦較一般客機高25%,寬闊的機身可容納逾230位乘客,座位較為寬敞,更特設休憩區,讓乘客可在長途航班期間走動一下、舒展筋骨。 澳航2018年起提供來往澳洲西部城市珀斯和倫敦的直航,全程約17小時,這次來往東岸及英美的計劃原訂2023年便推出,不過受疫情影響延期。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巴西前總統盧拉出席五一勞動節集會爭取支持
【有線新聞】巴西於十月舉行總統選舉,有意參選的前總統盧拉出席五一勞動節集會爭取支持。 在聖保羅,大批民眾響應號召,參加由工會發起的勞動節遊行。 前總統盧拉呼籲民眾10月作出正確選擇,讓巴西還政於民。根據3月進行的民調,預計盧拉會獲得43%選票,壓倒只得三成支持率的現任總統博爾索納羅。 博爾索納羅的支持者亦不甘示弱,在里約熱內盧的海灘舉行造勢大會,支持他連任。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增283宗確診 泰國抵港男檢疫後確診或本地感染 當局料明復課呈報個案增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83宗新型肺炎個案,再多5人離世。一名由泰國抵港人士檢疫第12日確診,未確定是否本地感染。另外,明天中學及幼稚園分階段復課,衞生防護中心預期呈報個案會增加。 新增的本地個案,120宗由核酸檢測找到,快速檢測平台呈報約160宗,11宗輸入個案,其中一名45歲男子上個月19日由泰國抵港,酒店檢疫期間檢測都是陰性,之後在社區檢測中心驗到陽性,CT值21、無病徵、已打針。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有機會是本地感染個案,因為他一直做快速檢測都是陰性,初步界定他為一個輸入個案,如果是外地輸入,有機會是一個潛伏期較長的個案,我們暫時安排他家居隔離。」 另外,醫管局星期二起恢復10間普通科門診服務,包括柏立基普通科門診診所、瀝源普通科門診診所等,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我們都明白市民對普通科門診服務的殷切,所以隨著疫情緩和,我們會再陸續恢復其他暫停的普通科門診服務,現時醫管局轄下23間指定診所仍然會維持服務。」 至於星期二復課的約1,900間幼稚園及中學,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家長預留時間為子女做檢測,又預計屆時呈報個案較現時增加一倍,料有10至20宗個案。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長沙人大代表:倒塌樓宇附近有嚴重僭建和衛生環境惡劣等問題
【有線新聞】今次倒塌樓宇原本六層高,但官方證實它被加高至八層,當局已要求即時巡查涉嫌違規興建的樓宇。有當地人大代表表示,樓宇所在的商業街,普遍存在嚴重僭建和衛生環境惡劣等問題。 長沙市一名人大代表接受《中國青年報》訪問時表示,自己在去年農曆新年前,曾到當地調查並用無人機航拍,發現長沙醫學院校園外商業街,存在違規建築隨意加建樓層和衛生情況欠佳等問題。塌樓意外發生前,亦曾見到樓宇正在加建樓層。 有被困人員的家屬稱,倒塌樓宇涉嫌僭建:「有騎手看到說是樓的柱子倒塌的,瞬間就倒了,這個樓,它的違建已經建了一兩年了吧。」 當地市政府上周六通報,經初步調查證實,涉事樓宇共有8層,是由業主自行興建的自建房,1樓是門面,2樓是餐廳,3樓是戲院和咖啡廳,4樓、5樓和6樓是家庭旅館,7樓和8樓就是住宅;又指該大樓建於2012年,原本只有6層高,2018年被加建至8層,同時部分租戶對樓宇的結構,做過不同程度的改動;至於倒塌具體原因仍有待徹查。 在事故發生後,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關部門不惜代價搜救被困人員,全力救治傷者,並對全國自建房安全問題展開專項整治行動。 住建部周日通報,要求認真汲取教訓,對
- i-Cable
- 2022年05月02日
據指失蹤者多為醫學院學生 事發時正處大樓內餐廳和影院
【有線新聞】湖南長沙樓宇倒塌事故,據報還有23人被困,39人失蹤,當局至今救出7人,並已找到第8名被困人員。有知情者表示,失蹤者大部分是醫學院學生,事發時正在大樓的餐廳和影院。 救援人員周日中午約1時,發現第7名被困人員,經過長達8個小時的救援,終於在晚上8時15分將她救出。當局稱,救援人員在周日下午已找到第8名被困人員。消息指,第8個被困者是女性,與第6名被困者在同一區域,同樣是在周日下午被發現。救援人員已向她補充生理鹽水,目前她的生命體徵相對平穩,但腿部被重物壓住,加上現場可施救的面積較狹窄,都大大增加救援難度。 有目擊者表示,事發前她和兩個朋友,到倒塌樓宇內一間餐廳食飯,但當她們用餐後不久,就察覺現場有不妥。目擊者蔣小姐稱:「在吃的時候他(店員)一直催我們吃,上了菜之後大概吃了5分鐘,然後他就說在搞裝修,然後我們就聽到那種聲音很大,牆壁上面就是有那種砰砰的聲音,然後天花板上面,像是有東西掉下來這樣的。我是(12點)21(分)付完了錢,然後付完了錢我就趕緊下來,然後22分那個樓就塌了。」蔣小姐稱,自己和朋友都因走避不及而受輕傷,又說幸好有店員及時提醒,才能逃過一劫。 另外有不少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