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錄278宗確診、沒新增死亡 元朗酒樓四食客染疫 一人再傳院舍同事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78宗新型肺炎確診,相隔近三個月,單日沒有新增的死亡個案。元朗一間酒樓出現爆發,四名同時段光顧的食客確診,他們互不相識,其中一人在安老院工作,他一個同事亦染病,酒樓190名食客要強制檢測。 出現爆發的元朗牡丹金閣尚品火鍋涮涮鍋,四名患者都是在5月1日早上6時半至9時期間光顧,他們互不相識,一人無病徵,其餘三人有輕微發燒和咳,正家居隔離、毋須入院。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他們坐在中間位置、不同枱,相信有機會是進食時有一名隱形或無病徵患者,進食時除口罩,造成風險。」 一名密切接觸者快速測試陽性,酒樓50名員工快測全部陰性,衞生防護中心會向同時段190名食客發出強制檢測公告。餐廳有空氣清新機,通風系統無問題,已抽取了八個環境樣本化驗。 其中一名確診食客在博愛醫院賽馬會護理安老院做清潔,一名同層工作、曾一起用膳的同事快速測試陽性,最後上班日是星期五。歐家榮:「主要工作是負責餵食,4樓有30多名院友,大部分在第五波疫情已經感染了,3人未感染,安排他們接受檢疫。」 單日新增278宗確診,18宗是輸入,一名由新加坡返港的女子在第12日確診,中心正跟進是否復陽。另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三人涉販毒、藏毒被捕 檢1,200萬元冰毒及大麻花等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三名外籍人士涉嫌販毒及藏毒,檢獲22公斤冰毒及小量大麻花,價值1,200萬元。 警方周四在元朗一個住宅單位檢獲12公斤冰毒、大量現金、製毒工具等,拘捕屋內42歲埃及籍男子及60歲哥倫比亞籍女子。事後再於單位附近截查及拘捕一名50歲埃及籍男子,在他身上檢獲小量大麻花及威而鋼,其租用的村屋及貨倉檢獲另外10公斤冰毒。三人均持有香港身份證,報稱商人及廚師,其中兩人將被落案控告販毒。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南韓︰北韓一周內二度試射導彈
【有線新聞】南韓軍方指北韓向東面海域發射飛行物,估計是一枚潛射彈道導彈。美國和日本則指北韓正著手準備本月內進行核試。 繼去年10月北韓發射潛射彈道導彈後,日本和南韓偵測到平壤當局當地下午兩時過後,由東面咸鏡南道新浦市附近海域,向日本海發射飛行物。 南韓軍方情報認為是一枚短程潛射彈道導彈。日本防衛省指導彈沒落入專屬經濟區範圍。 日本和南韓分別舉行緊急會議商討,日方指已透過北京的外交渠道向北韓抗議。 今次已是北韓今年以來第15次試射,距離對上一次發射懷疑洲際彈道導彈只有三日,北韓上月尾舉行人民軍建軍90周年閱兵儀式時,展示過各款導彈,當中包括潛射彈道導彈。 美國和日本則指相信北韓正籌備中,最快今個月在豐溪里試驗場核試,若成事的話會是北韓第七次核試。 北韓對上一次核試已是4年前,之前全部核試都在豐溪里進行。 南韓候任總統尹錫悅將於周二宣誓就任,並在本月稍後和到訪的美國總統拜登會談,他曾表明上台後會對北韓更強硬。 尹錫悅近日受訪時表示願意和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但前提是要在朝鮮無核化或跨境交流上可達到確切的成績。至於和金正恩會面會否有前設,他指未來會在兩韓舉行的工作會議商討。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澳洲外長佩恩與所羅門群島外長馬內萊會面
【有線新聞】澳洲外長佩恩與所羅門群島外長馬內萊會面,是所羅門和中國簽署安全協議後,澳洲同所羅門的部長級官員首次會面。 兩人周五在布里斯班碰頭。佩恩在會上表示,澳洲一貫明確尊重所羅門的主權決策,但重申對中所安全合作協議缺乏透明度,深感憂慮;強調澳洲仍是所羅門的安全夥伴,對所羅門總理索加瓦雷承諾當地不會設立外國軍事基地,表示歡迎。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澤連斯基稱俄羅斯必須撤軍才能達成和約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俄軍至少要退回二月尾出兵前的邊界,兩國才有望達成和約,但未有提及要取回克里米亞。德國和美國都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軍備對抗俄羅斯。 俄烏戰事爆發兩個多月,兩國雖然多次談判但戰火愈趨激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英國一個智庫演說時呼籲重啟外交對話,又提出達成和約的先決條件:「俄軍要撤回邊界之後,必須撤軍。這情況下我們才能展開正常討論,雖然俄軍摧毀我們所有橋樑,但比喻來說我不認為所有溝通橋樑都被毀。」澤連斯基強調自己不是「縮小版」烏克蘭的總統,俄軍必須退回二月底出兵前的所在地。 外界解讀澤連斯基的說法,認為烏克蘭無再要求取回八年前被俄方吞併的克里米亞。 而外交方面,澤連斯基表示已邀請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一訪問烏克蘭,當日正值俄羅斯慶祝戰勝納粹德國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 烏克蘭上月曾拒絕邀請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到訪,認為他出任外長時支持俄羅斯,不過近日指雙方分歧已解決。 德國防長宣布向烏克蘭提供7輛自走炮,對抗俄軍,並向烏克蘭軍人提供訓練。美國總統拜登則再加碼,向烏克蘭提供1億5千萬美元軍備,包括額外的火炮彈藥和雷達等。 俄羅斯正為勝利紀念日閱兵做準備,屆時總統普京會現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政府擬月內修例 干犯國安罪行不能擔任註冊社工
【有線新聞】政府打算今個月內修例,被裁定干犯任何國安罪行的人不能擔任社工。 勞福局及社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社工註冊條例》的附表,被裁定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士,包括干犯《港區國安法》的四項罪行以及《刑事罪行條例》之下、叛逆罪及煽動罪等,都不能擔任或不得繼續擔任註冊社工。當局又說在附表內列出所有危害國安相關罪行並不可行,因為有些罪行元素表面看來不一定與國安有關,要視乎情況而定。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上環有私家車遭鋁窗擊中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上環有鋁窗從高處墮下,擊中一輛私家車、無人受傷。 私家車車頭蓋穿了洞,窗框留在行人路,玻璃碎片四散。私家車上午停泊在荷李活道近東街,鋁窗從附近大廈墮下,擊中私家車,車上一對夫婦沒有受傷。警員調查後,帶走大廈一名62歲男住客調查。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有工會促來屆政府檢討最低工資制度
【有線新聞】有工會要求新一屆政府檢討最低工資制度。 政府上月就最低工資水平展開諮詢,工聯會指最低工資數據滯後,政府在去年凍結最低工資,變相是四年沒有加人工。以四人家庭為例,今年領取綜援比領取最低工資多800元,要求新一屆政府每年檢討最低工資水平。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英國新芬黨大勝地選 重燃北愛統一爭議
【有線新聞】英國執政保守黨在地方選舉大敗,輸掉近500席,在北愛爾蘭的盟友同告失利,最大黨地位被新芬黨取代,勢將重燃愛爾蘭統一、「北愛脫英」公投的討論。 英國北愛爾蘭地區選舉,由親愛爾蘭的民族主義政黨新芬黨以顯著優勢領先,是北愛成立過百年來,首次有民族派成為最大黨。有望成為北愛首席大臣的新芬黨副主席奧尼爾稱,是時候帶來真正改變。 這次地區選舉推翻過去逾20年,北愛議會被保守黨盟友、聯合派的民主統一黨主導的局面,亦讓近百年來一直由親英政黨把持的北愛政壇迎來「變天」。 民主統一黨憂慮,前身是愛爾蘭共和軍政治組織的新芬黨,借選舉為統一公投鋪路,推動北愛脫離英國、歸入愛爾蘭。 身陷「派對門」醜聞的首相約翰遜承認,保守黨在多地陷入困境,失落逾10個地方議會的控制權,包括在工黨票倉威爾士僅存的保守黨勢力,蒙茅斯郡地方議會亦都不能幸免。 連在英格蘭亦有多區遭工黨成功「翻盤」,包括政府機構所在地西敏,以及倫敦北面的巴尼特區,均是數十年來首次落入工黨手中。 不過分析指出,保守黨有很多失落的議席是被自由民主黨取而代之,而非最大反對黨工黨,認為工黨雖然選情見好,但仍未足以勝出未來大選,問鼎執政地位。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外交部:俄烏衝突責任推予中方毫無道理
【有線新聞】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批評,將俄烏衝突責任推在中國身上毫無道理。 樂玉成出席一個智庫線上對話會提到,將中俄友好關係及不設限的合作,解讀為中國事先知道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並為此背書的論調荒唐,強調中國不是當事國,為何要為俄烏衝突負責。 他不點名批評美國揚言要以烏克蘭危機削弱俄羅斯,是以烏克蘭人生命滿足自己大國野心,又指責美國推行所謂印太戰略,在台灣問題大做文章、試探紅線,質疑是亞太版的北約東擴。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油麻地搭棚工疑失足墮斃 勞工處要求承建商停工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搭棚工人從高處墮下不治,勞工處正調查意外原因,要求承建商停工。 現場是吳松街與西貢街交界一座十多層高大廈,警員在一個單位蒐證,拍照紀錄。大廈外留下一些搭棚工具及一條斷開的安全繩。上午大約11時,一名40歲工人在單位外準備搭棚維修水渠,懷疑失足由高處墮下,頭部和身體多處受傷,送往伊沙伯醫院搶救後不治。
- i-Cable
- 2022年05月07日
古巴哈瓦那酒店疑因氣體洩漏爆炸 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古巴首都哈瓦那市中心,一間酒店懷疑因氣體洩漏爆炸,至少22人死,數十人傷,當中包括孕婦和小童,當局強調是意外事故。 酒店爆炸一刻湧起大團濃煙,有附近居民憶述煙霧刺鼻,有化學品的味道,身處的建築物更被震到搖晃。酒店大幅外牆倒塌,內部嚴重損毀,瓦礫散滿一地,市民合力抬走傷者。 據報酒店旁邊一間小學亦受波及,學校玻璃窗戶被震碎,有小童死亡。 警方其後封鎖現場,救援人員在瓦礫堆中搜尋失蹤者。 這間位於哈瓦那市中心、國會大樓對面的五星級酒店,周五懷疑因氣體洩漏引發爆炸,報道指當時有運送液化天然氣的貨車正將天然氣運入酒店內。出事酒店有超過140年歷史,正進行翻新工程,原定數天後重開,事發時只有工作人員在內,未有遊客入住,當局強調是意外,並非受到襲擊。 依賴旅遊業的古巴,過去兩年因為疫情陷入經濟危機,近期疫情紓緩下,當局積極推動旅遊業復蘇,不過今次爆炸事故或令當地提振經濟計劃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