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新思維晤李家超 狄志遠稱良性互動、冀李家超與更多非建制政黨交流
【有線新聞】新思維與特首當選人李家超會面,形容雙方良性互動,希望李家超可以與更多非建制政黨會面交流。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今次是比較誠懇的溝通,促成良性互動。我看到他的誠意,至少可以接納我們不同的聲音。我也知道其他的建制或非建制朋友也希望促成多元溝通,如果有機會我們能協調或聯繫有效的溝通,好像過往我們的做法,會積極扮演及發揮這個作用。」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拜登展開任內首趟亞洲之旅訪問南韓和日本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展開任內首趟亞洲訪問之旅,先後訪問南韓和日本,並將宣布啟動新經濟組織「印太經濟框架」。 拜登登上空軍一號,啟程前往亞洲,展開一連五日亞洲訪問之旅。他先會訪問南韓三日,再轉到日本 。 拜登預料當地周五下午抵達南韓,先與總統尹錫悅一同視察京畿道的電子半導體工廠。報道指考慮到,全球供應鏈與經濟安全合作,而安排此行程。 二人之後於周六舉行峰會,重點討論北韓問題,經濟安全和區域合作等議題,期待美韓推動發展成全面戰略同盟,尹錫悅又會為拜登舉行國宴。 拜登訪問期間不會前往南北韓非軍事區,隨行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明,有實質風險平壤可能試射彈道導彈或核試,美國準備好應對。 拜登周日轉到日本,與首相岸田文雄會談,並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框架」,這個多邊經濟合作機制旨在促進在貿易、供應鏈、基建、潔淨能源等多個範疇對話和投資,預料加入的包括澳洲、日本、新西蘭、南韓、菲律賓和新加坡等。 拜登在當地還會親身與日本、澳洲和印度的領袖,舉行四方安全對話。焦點落在疫苗合作、基建發展、網絡安全等議題。會談又會觸及印度,對俄羅斯態度不夠強硬。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波音星際客機順利升空進入預定軌道
【有線新聞】美國波音和太空總署合作的太空船「星際客機」順利發射升空,作軌道測試。 「星際客機」由阿特拉斯五型火箭搭載,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升空,約30分鐘後與火箭分離,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預料將於24小時後與國際太空站對接,並停留數日。 這次升空任務還會測試太空船的載人能力,搭載了一個假人收集數據。如果測試成功,「星際客機」將在本年秋季進行載人測試,令波音有望繼SpaceX後,成為第二間民營企業,為美國太空總署接載太空人往返地球和國際太空站。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香港大會堂、旺角雷生春、中環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列法定古蹟
【有線新聞】香港大會堂、旺角雷生春、中環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列為法定古蹟。 政府刊憲將三幢建築納入法定古蹟,其中香港大會堂1962年落成,是香港最年輕的古蹟。政府形容是罕有的現代主義建築,引領當時香港的建築潮流。旺角雷生春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唐樓,原本是九巴創辦人之一雷亮及家族成員的藥店及住所,至2003年贈予政府保育,是首次有業主向政府捐贈歷史建築。至於回教清真禮拜總堂有過百年歷史,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見證香港穆斯林社群的發展,至今仍是重要的禮拜和聚會場所。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銅鑼灣酒店鋁窗掉下 一女途人被玻璃碎濺傷送院
【有線新聞】銅鑼灣有酒店的鋁窗玻璃掉下,一名女途人被玻璃碎濺傷。 損毀鋁窗在酒店高層位置,部份窗框變形,玻璃亦不見了。上午大約10時,女事主與家人經過告士打道近記利佐治街一處交通燈位,突然有玻璃從高處掉下,她被玻璃碎濺傷腳,由救護車送往律敦治醫院,警方一度封鎖部分行人路調查。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工聯會晤李家超反映貧窮、通關等關注 吳秋北:黨內有人才願加入新政府
【有線新聞】工聯會與特首當選人李家超會面,反映對貧窮、房屋及通關等關注。會長吳秋北指向李家超表達,工聯會有人才願意加入新一屆政府。 吳秋北:「我們今天已明確向李生表達工聯會是有人才,工聯會亦願意積極參與政府架構、全力全意為香港市民服務。工聯會有各方面人才,熟悉勞工的人才、政治及民生人才也有。(李先生是否有心水人選想你們加入政府?)具體就不說,總而言之我們已表達。」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議員質疑架構重組年花一億 候任辦: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曾國衞:做生意要先投資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下屆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嗎,有議員質疑方案每年花費多1億元開支,但沒解釋增設副司長的具體職責,不夠說服力,建議下屆政府上任半年後才實行。 李家超提上立法會的架構重組方案,較現屆政府方案設多三名副司長,每年額外開支由3,000萬增至近1億,有議員質疑有沒有需要開位。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你今天問我取多6,000萬元很具體,你可否具體告訴我你這個增值有甚麼指標,說明這個增加是有具體說服力,我不能接受『我工作量多了』、『社會複雜了』、『我協調困難』,這些是很籠統不夠說服力。陳振英議員都說『我都不知副司長是做甚麼』。李家超方案在新政府上任半年後運作順了,問題掌握到,再來立法會。」 候任特首辦秘書長鄭鍾偉:「這個有少少『雞和雞蛋』(問題),市民議員都迫切渴望新一屆政府做出成績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你要有好的設計、人員配置、有高層推動才會做到想做的事,不要分階段(通過)了。」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你一次過開那麼多位,每年一億元,市民感受如何呢?」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我做生意當然先投資,是不是這樣說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認可海外醫生院校首批名單沒北大、清華 有議員質疑是否英語教學才合資格
【有線新聞】政府上月公布首批27間非本地培訓醫生認可醫學院名單,多名議員關注為何清華及北大等內地院校未有被納入名單,質疑是否只有英語教學的醫學院才合資格。 港島東(民建聯)梁熙:「我們見到北大、清華排名都是較高卻名落孫山,我想請問為何會有此情況?是基於什麼標準來排名及入圍?」 醫療衞生界林哲玄:「要跟委員會溝通,這個重要性是在哪裡?為何要非英語授課不可?這是否可更改?」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關如璧:「現階段來說,據我們理解,委員會的工作相當艱鉅且牽涉很大心力,所以現時來說,希望可集中先處理英語授課。是否意味其他會摒之門外,暫時未有落閘的狀態。」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科委會:高暴露群組兼未染疫成人可考慮打第四針 已打三針康復者毋須接種
【有線新聞】衞生署轄下科學委員會建議,沒有感染新型肺炎的18至59歲人士,如果在院舍、邊境等地方工作,於接種第三劑疫苗後6個月打第四針。已打三針的康復者則毋須接種。現時60歲或以上長者及免疫力弱人士,才需接種第四針疫苗。 衞生署轄下科學委員會更新暫擬共識,建議沒受過感染的18至59歲成年人,如果需要到海外升學、旅遊,或本身工作有高暴露風險,包括在醫療機構,在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工作的員工,以及參與抗疫工作、從事跨境運輸,或在邊境工作的人士都可以打第四針。委員會主席之一的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說,不能排除會出現新一波疫情,要給他們多一個選擇。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放寬了社交距離措施,酒樓、食肆營業時間延長,酒吧及其他地方重開,會否有第五波的大反彈?這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要給高暴露群組,多一個選擇,多打一針。」 許樹昌強調現時接種三劑疫苗已可有效預防重症及死亡,再接種第四針,可以有短暫的額外保護,不過與第三針需相隔至少6個月。許樹昌:「打了三針後T細胞保護率這麼高,T細胞反應至少持續6至9個月。60歲及以下這群人,雖然是高暴露群組,但他們並非免疫系統失調,他們也不是長者,所以免疫系統反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四川雅安發生4.8級地震 未知傷亡
【有線新聞】四川雅安市漢源縣早上8時許發生4.8級地震,包括成都等多地有震感。救援人員已趕赴震區搜救,暫時未知傷亡。 「小心點!慢點!注意安全!」 由於地震一刻不少學生已經返回學校,教職員指示學生疏散到室外空曠地方,亦有學生躲在書桌下。另有網上片段看到,地震時室內燈飾明顯晃動,鄉郊地方懷疑有房屋倒塌以及山體落石情況。 星期五上午八時許,漢源縣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成都、樂山及重慶等地都有震感。有專家指出,今次是2013年雅安7級地震的強餘震,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隨後調派雅安支隊人員趕赴震中展開救援。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食肆爆疫 有醫生倡未打齊針、年長體弱者減少外出用膳
【有線新聞】近日多間食肆有群組爆發,有醫生建議未完成接種疫苗、年紀大又體弱多病的人減少外出用膳。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未見到清一色,是否代表我們要很憂心?暫時未見到,但奉勸如果你未打齊針、年紀大、體弱多病的人,可能盡量減少外出用膳的機會。」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疫情未受控 北韓增逾26萬人發燒 多2人死
【有線新聞】北韓再增加26萬多人發燒,兩人死亡,累計發燒病例突破200萬宗。官媒報道指全民展開抗疫大戰,取得良好成效。當局還計劃為日前離世的人民軍元帥玄哲海舉行國葬,將於星期日舉殯 。 北韓自一周前公布首宗新型肺炎個案後,發熱病例一直持續,過去一日新增逾26萬宗,再多2人死亡。自4月底爆發疫情以來,累計個案突破200萬宗,共65人死亡。 當地日前一度錄得單日新增近40萬宗發燒個案後,已連續4日維持低於30萬宗水平。 官媒朝中社報道指,各地展開全民抗疫大戰,取得良好成效,形容史冊將記載戰役的勝利成果。 面對嚴峻疫情,農業和重點工業仍保持正常生產,大型建設項目繼續進行。當局還計劃為周四離世、終年87歲的人民軍元帥玄哲海舉行國葬,並由領導人金正恩擔任治喪委員會委員長,玄哲海在已故領袖金正日掌政時,負責將金正恩培養成接班人,2016年獲授予元帥稱號。 另一方面,南韓連日表示,願意向北韓提供援助,但對方沒答覆。 南韓官員估計,如平壤當局接受援助將違背,以自身力量抗擊疫情的表述,牴觸一向奉行的「自力更生」方針,因此舉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