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三隧分流|8月起西隧$60、東隧紅隧$30 料年底按時段收費 過渡時段每兩分鐘2元
【有線新聞】三隧分流收費八月起分兩階段實施,首階段西隧私家車減到60元,紅隧東隧加到30元;到年底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晚上非繁忙時間,三隧劃一收20元。政府希望改變市民外出習慣,紓緩過海擠塞。 三隧分流首階段配合政府收回西隧,8月2日開始,西隧私家車收費減至60元,東隧及紅隧劃一加至30元。的士無論行哪條隧道,全日劃一收25元,其他車種收費維持不變。 第二階段不同時段不同收費,預計年底前生效。星期一至六分三個時段,繁忙時段,即早上7時半至10時15分及下午4時半至7時,私家車行西隧60元,紅隧和東隧40元;一般時段,即早上10時15分至下午4時半,三條隧道劃一收30元;非繁忙時段,晚上7時至翌日早上7時半,劃一收20元。至於星期日和公眾假期,早上10時15分至晚上7時15分,三隧劃一收25元,其餘非繁忙時段收20元,電單車收費約是私家車的40%。 政府希望分時段收費,可改變市民外出習慣。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他可考慮一下,舉個例子,他到底在家中吃早餐或在市區上班的地方吃早餐,可能會令他過海的費用、如他早些過海,過海費用會減少很多。」 不同時段的收費差距大,當局說有過渡安排,例如早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小熊維尼:血與蜜》取消放映 導演料涉政治 發行商:戲院沒告知原因
【有線新聞】電影《小熊維尼:血與蜜》發行商說是戲院決定取消放映,導演估計涉及政治原因。 電影原定星期四起在全港30間戲院上映,發行商回覆本台查詢說星期一收到戲院通知不會如期放映,他們都不清楚原因。導演就向傳媒表示相信取消放映不涉及技術問題,估計是政治原因。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相信是發行商自己的決定,「大家都知道最近有部電影,我也是早兩日看到新聞,決定不再上映。以我所知,它通過電檢處被評為三級電影,最後發行商決定在香港不播放,暫時相信是發行商自己決定。」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前廳交流會|議員關注播錯國歌接二連三 陳國基質疑Google未更正「引人誤會」
【有線新聞】立法會前廳交流會,有議員關注冰球賽播錯國歌事件,要求當局從嚴處理人為失當,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正檢視香港冰協提交的報告,若有人不依從指引導致出錯,一定會嚴懲。 交流會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等出席,討論體育、旅遊、環境等議題,冰球賽播錯國歌事件都有談及。 九龍西(民建聯)議員鄭泳舜︰「對於今次冰協在比賽再次安排失當,播錯國歌,我表示非常失望,亦很憤怒。因為這類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接二連三發生,有辱國家聲譽,促請局方必須從嚴處理事件。」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去代表香港的團體有責任確保國歌的播放不會出錯,因為這是非常嚴重和嚴肅的問題,是涉及每個中國人問題。若有人不依照指引而出錯,我們一定會作出嚴懲。」他強調已多次與Google交涉,搜尋國歌時出現不正確訊息,目前對方仍未更正,會引人誤會是想錯誤繼續出現。 另外多位議員關注日本傾倒核廢水,選委會界別(民建聯)議員葛珮帆︰「很多市民擔心未來食物安全,變為很大的問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已表示政府非常關注,保證準備好一方面與日本領事不斷談判。另一方面已表達我們的反對和不滿,亦準備好檢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港鐵票價|物業利潤影響加幅 港鐵:不會操控入帳 料每程車加約1至4毫
【有線新聞】港鐵新票價機制利用物業利潤決定壓低加價的幅度,外界質疑會否操控入帳令幅度維持最低水平,港鐵表明不會這樣做,又估計今年加價後大部分乘客每程車要付多1毫至4毫。 可加可減方程式預設靠「生產力因素」來壓低加幅,但如果沿用舊方法計算,因為客運服務成本大過收入,今年的「生產力因素」是0,發揮不到壓低加幅的作用。今次提出的新計法與港鐵每年物業發展利潤掛勾,確保生產力因素至少有0.6%,如果利潤多過50億元,減幅會擴大至0.7%、最多去到0.8%。不過有人質疑港鐵可以操控入帳,令每年物業利潤維持50億元以下,生產力因素就會維持在最低水平。 港鐵香港客運服務總監楊美珍:「物業發展利潤有一套會計的做法,比較恆常,亦有很多方面的參與,這個都不容易,應該這樣說。(主持:不容易都可以做到,會否說清楚我們不會做,還是不容易、都會考慮做?)放心,港鐵不會。我們有很嚴謹的管治,入帳不是隨意的做法,要按著能否賣樓、是否取得入伙紙才可以入帳。」 今年票價調整要加回去年轉撥至今年的0.5%,之前累積未加的2.85%就會永久撇除其中的1.2%,消息人士說這裏令港鐵少收2億4千萬元,還有延後至下年度才補加的1.8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沒助夾心青年置業 促延按揭擔保期助購二手居屋
【有線新聞】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發現政府的房屋政策未能協助中等收入青年置業。 團結香港基金分析20至49歲人士收入,與政府資助房屋入息限額對比,發現港人首置盤只能覆蓋較高收入的青年,公屋及青年宿舍只能協助較低收入一群,變相中等收入的夾心青年只能靠居屋置業,但青年的居屋中籤率極低。基金認為居屋二手市場適合夾心青年置業,建議政府延長居屋的按揭擔保期至50年,相信可令市場多29萬個居屋單位流動;以及全面取消白表限額,容許所有合資格人士買賣及租用未補地價居屋等。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梁躍昊:「在居二的市場為何一些居屋有高價成交?正正是受到按揭限制,或供應有限情況下、在僧多粥少情況下,令價格有很大的波幅。相應地,如果能將二手居屋的存量激活,有更多選擇提供給市場,其實我們認為對樓價是一個穩定的作用。」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中俄聯合聲明強調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國事訪問俄羅斯第二日,與總統普京正式會談及簽署聯合聲明,形容兩國關係處於歷史高位,又強調以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呼籲停止火上加油。 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喬治大廳迎接習近平這位「老朋友」,並主持歡迎儀式,兩人互致問候,樂隊奏起兩國國歌。兩人之後率同代表團舉行兩輪正式會談。習近平指中俄互為彼此最大鄰國,鞏固發展長期友好關係符合歷史邏輯,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繼續致力推進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俄關係始終保持蓬勃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兩國政治互信、利益交融,民心相通不斷深化。」 普京讚賞中方在國際事務中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俄羅斯願意支持中國企業,取代離開俄羅斯市場的企業。會談持續約六小時,習近平和普京簽署聯合聲明,深化全面夥伴關係和戰略合作,形容兩國關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 聲明強調,對話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最佳途徑,必須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防止形成陣營對抗、拱火澆油,呼籲停止促使局勢緊張的舉動,避免危機進一步惡化甚至失控,反對任何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習近平指,中方一貫積極勸和促談。習近平:「按照事情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日日有頭條︰99年秀茂坪童黨燒屍案改編話劇盼年輕人反思
【有線新聞】1997年秀茂坪童黨燒屍案轟動全港,兩年後有話劇以案件作藍本,導演希望年輕演員出演施害者和受害者時,可以有深入的反思。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旺角警截查的士檢懷疑大麻 司機及兩女子涉販毒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旺角截查一輛的士,拘捕3人涉嫌販毒,檢獲懷疑大麻花及大麻草。 被捕29歲的士司機鎖上手銬及兩名女子,分别21及23歲,在現場協助調查。凌晨1時許,警方在洗衣街近弼街設置路障,截查一輛可疑的士,並帶同緝毒犬協助搜查,在車內檢獲4包懷疑大麻花,及在其中一名女子身上檢獲一包大麻花及一包大麻草,巿值約5000元,3人涉嫌販毒被捕。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中環載客通宵巴遭硬物擊毀車窗 涉案男子逃去 警列刑事毀壞
【有線新聞】一輛新巴在中環被人用硬物擊毀車窗,無人受傷。 巴士左邊下層車窗破裂。凌晨近3時,一輛通宵巴士沿德輔道中駛往調景嶺,在皇后像廣場對開準備駛離巴士站時,懷疑被一名男子用硬物擊毀車窗。警員接報到場,涉案男子已逃去,車上10多名乘客要轉乘另一輛巴士。案件列作刑事毀壞處理。
- i-Cable
- 2023年03月22日
澤連斯基晤岸田文雄
【有線新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到訪烏克蘭,與總統澤連斯基會晤,並宣布提供3千萬美元非殺傷性裝備。 澤連斯基在總統府外迎接岸田。岸田指,此行是要展示兩國間的團結,表明對支持烏克蘭毫不動搖;又讚揚澤連斯基展現了守護自由的領袖風範,烏克蘭人民亦展現勇氣。澤連斯基則形容,岸田是國際秩序的強力守護者及烏克蘭的長期朋友。這次到訪正值國際需要,加強守護聯合國憲章原則及總體全球安全的領袖之時,雙方又同意提升兩國關係為特別全球夥伴。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鄭雁雄︰粵港「金風玉露一相逢」 促做好大灣區超級聯繫人
【有線新聞】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指香港要做好大灣區超級聯繫人。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香港與廣東同處一個灣區,總體上同屬嶺南文化,同講廣東話、愛吃廣東菜、共唱粵語歌,交流、交往、交融的條件得天獨厚,必定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他於會展出席廣東省春茗活動,指香港歷經多年磨礪,已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更能當好大灣區超級聯繫人及參與大灣區建設。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楊萬明及行政長官李家超都有出席,他透露下月首次帶領立法會全體議員到訪廣東省大灣區城市,加強兩地溝通。
- i-Cable
- 2023年03月21日
德雅小學明年停收新生 五年後停辦 辦學團體:出生率低及移民潮所致
【有線新聞】位於九龍塘的私立學校德雅小學,明年停收小一新生,約五年後停辦。 德雅小學有63年歷史,辦學團體顯主女修會說由於出生率下降及近年移民潮,收生不足愈來愈嚴重,審慎考慮後決定逐步停辦,2024/25學年起不再開辦小一,2028/29學年停辦所有年級,意味著現已就讀的學生可在德雅完成小學教育,校方亦會提供轉校支援和協助。教育局說收到德雅小學通知停辦,如果家長想為子女轉到公營學校,可聯絡區域教育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