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德國曼海姆有汽車疑高速撞行人 釀至少1死、多人傷 據悉司機已被捕
【有線新聞】德國西南部城市曼海姆,有汽車懷疑高速衝撞向行人,最少1死、多人傷,據報司機已被捕。 多名傷者在路邊等候救援,有途人等上前協助,多架警車和救護車先後趕到現場救助傷者和善後,並追捕疑犯和調查。有德國傳媒報道指司機已被捕,又指當局派出配備輕機槍的警員在出入曼海姆的各處要道把守盤查,警方則呼籲市民暫時避免前往市中心。 有目擊者稱雖看不到事發經過,但看到大批人驚慌走避,又指警員蜂湧而至到場,在多處屋頂部署,並有警方直升機在上空盤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預算案2025|社福機構撥款大幅削減 孫玉菡:會盡量減輕行政負擔 社聯:冀財赤改善可恢復
【有線新聞】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未來三個財政年度因應財赤要大幅削減,除了大機構減足7%,中小機構首次受影響、亦要削減3%,勞福局希望它們爭取多些慈善捐款。 政府緊縮開支,社福機構的撥款額削幅再擴大。目前有179間社福機構正接受社署一筆過撥款,58間是每年撥款額逾5,000萬元的大型機構,25/26年度要削減2%,一路到27/28年度,撥款額要減到7%,看齊政府削減經常性開支的幅度。而121間中小機構撥款額不超過5,000萬元,25/26年度毋須削減,之後兩個年度分別削減1%及2%,累減3%、社署為他們承擔4%。 去年預算案已經宣布一筆過撥款要削減3%,中小型機構不受影響;事隔一年目標增至7%,首次向中小機構開刀。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與社福機構會面後強調已經盡全力,「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承擔,因為除了幫助社福機構外,還要在減少資源封套下希望有些範疇不減,例如照顧者津貼我們不想減。今日我和盤與他們交代了,我們計算好,最多做這麼多。」 社聯指撥款額一旦削減就是永久,目前社福界人手流失率高達兩成,薪金成本持續上升,不希望見到中小機構停辦。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到底使用甚麼方法,減人手、減人工還是減服務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聯合國專員憂美平權進展倒退、提港疆藏人權狀況 中方:抹黑污衊
【有線新聞】聯合國官員在新一屆人權理事會總結全年各地人權狀況變化,提及內地及香港等,又稱擔憂美國的方向正基本轉變。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向第58屆人權理事會會議報告全球的人權狀況變化,包括美國似乎出現令人擔憂的轉變,「我們已享美國兩黨支援人權事務數十載,有賴於美國人民的慷慨和同情心,我現在擔憂其方向的基本轉移,包括在其本土及對國際所發生中,在諷刺性的鏡像裡反映,原為保護免受歧視的政策,現卻被貫以歧視標籤。」他指美國的性別平權進展正減退,對新聞工作者及公職人員的假資訊、恫嚇和威脅,構成損害傳媒工作和機構效能的風險,又指分化的言論正用作扭曲、欺騙和製造兩極化,引發許多人的恐懼和焦慮。 蒂爾克又重申雖然中國與國際人權體系有交流,但仍希望看到對人權有意義的進展,提及繼續有維權人士和民間記者等被任意拘留的情況,亦深切關注新疆反恐和勞動政策的相關情況,還有西藏的教育政策及限制言論、宗教自由的影響。他對香港則作出一句描述,「在香港特區積極應用國安法,繼續扼殺公民空間。」 中方官員則指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正受到嚴重衝擊,重申應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各國應就人權問題展開建設性對話和合作,堅決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北都公路展開勘查研究 爭取新田段2036年前開通
【有線新聞】路政署展開北都公路的勘查研究。 路政署與兩間公司簽署北都公路勘查研究顧問合約,目標25個月內完成北都公路新田段的工作,2027年具備技術條件可以招標,會適時向立法會尋求撥款,進行前期工程和詳細設計,以開展新田段的主體建造工程,爭取2036年或以前開通新田段。 北都公路全長約23公里,由四個路段組成,除新田段外,還包括天水圍段、古洞段及新界北新市填段。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前中大學生會長蘇浚鋒煽動投白票罪成 提上訴指控罪違憲、侵犯言論自由遭駁回
【有線新聞】前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承認在立法會換屆選舉煽惑他人投白票,他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遭高等法院駁回。 上訴人蘇浚鋒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期間轉載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的帖文,被廉署控告煽惑他人投白票罪。蘇浚鋒認罪,原審判監兩個月、緩刑一年半,他之後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爭議《選舉條例》條文不合憲、侵犯言論自由。暫委法官姚勳智頒下判詞,指上訴方以多個海外案例作支持,但不能忽視香港選舉制度非常獨特的歷史和立法背景,引述律政司陳詞,指《選舉條例》的修訂源自2019年騷亂,是嚴重危害香港穩定繁榮的結果。 法官提出選舉過程對民主社會重要,市民可以自由選擇能代表他們和發聲的人,所以不應對選民施加任何過度的投票壓力。對於上訴方辯稱,不投票只是表達對整體治理不滿的方式、不應禁止言論自由,法官認為是忽略了煽動的成分,現在阻止的不是個人選擇。又反駁煽動人們投票是推動選舉過程,煽動人們不投票或乾脆不投票會破壞或操縱選舉,煽動不投票不僅令選舉過程無效,亦影響民意代表的順利過渡,更遑論浪費公共資源,性質和效果的差異難以比較。 法官指限制只涵蓋選舉期間的公共活動,已合理平衡,並非一刀切禁止相關言論,亦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今年將推進太空站應用與發展及載人月球探測兩大任務
【有線新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指今年將推進太空站應用與發展,以及載人月球探測兩大任務,目前各項工作正按計劃穩步進行。 按照工程規劃,今年將有兩次載人飛行任務和一次貨運飛船補給任務,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開展相關訓練。而中國太空站在軌實施的180多項研究項目已取得多項開創性成果。 近日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選拔訓練航天員合作協議,邁出中國選拔訓練外籍航天員參與中國太空站飛行任務的第一步。另外當局瞄準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的目標,各項研製建設工作,正按計劃推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第41次南極考察「雪龍2」號完成任務 成功回收中國首套極地海洋生態潛標並捕獲多種海洋生物樣品
【有線新聞】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大洋隊完成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成功回收中國首套極地海洋生態潛標,並捕獲多種海洋生物樣品。 「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在南極阿蒙森海和羅斯海海域完成大洋考察作業任務,期間進行的考察項目涉及南極海洋水文、化學、生物等領域,考察隊成功回收中國首套極地海洋生態潛標,並獲得中國目前最長的重力岩芯。 「雪龍2」亦捕獲多種生物樣品,有側紋南極魚、南極深海鮭、紐蟲等。大洋考察的其中一個重點是調查海域的生物情況,包括浮游生物。在捕撈上來的生物中,有會發出五彩光芒的櫛水母、不斷扇動翅膀的「海蝴蝶」,還有「海天使」。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雪龍2」號大洋隊隊長羅光富:「我們本航段,我們順利完成了阿蒙森海,還有羅斯海超過30個站位的海洋生態系統調查,獲取了非常豐富的海洋生物,以及水體和沉積物的樣品,獲取這些樣品我們將帶回國內,通過進一步分析,來揭示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下南極海洋生態系統變化的一個趨勢。」 阿蒙森海是環南極地區冰架底部融化最嚴重的區域,導致冰山的數目非常多。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孫永明:「阿蒙森海單一一個區域的冰架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貢獻率大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受寒潮影響 內地南方地區氣溫下降 山東、河南等地有暴雪
【有線新聞】受寒潮影響,內地南方地區顯著氣溫下降,位處較北的山東、河南等地有暴雪。 中央氣象台發布寒潮、暴雪及強對流天氣預警,預計周一及周二南方地區包括廣東,氣溫將下降6至10度。其中江南中西部和東北部降溫幅度達到12度以上;廣東大部分地區會有中到大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可能出現雷暴或冰雹。 北方地區天氣亦轉冷,山東多地周日出現暴雪,多條高速公路實施交通管制;濟南多區中小學和幼稚園停課。氣象部門預計山東大範圍降雪天氣會持續,河南、安徽等局部地方亦有暴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內地公安打擊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 搗破6個境外詐騙窩點
【有線新聞】內地公安部指,去年破獲800多宗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涉款127億元人民幣。 當局去年展開專項打擊行動,破獲超過820宗個案,搗破400多個犯罪團夥,並先後派出工作組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展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成功搗破6個境外詐騙窩點。 公安部指,近年新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個案增多,犯罪分子利用國家政策編造虛假的國家項目實施詐騙,嚴重損害群眾財產安全和政府形象。公安機關將保持嚴打高壓態勢,部署開展新一輪打擊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兩會|馬逢國任人大香港團團長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周三開幕,香港代表團召開團內大會後,選出馬逢國為團長,吳秋北和陳勇為副團長。 馬逢國說如有聯合建議會盡早公布,「大家很關注香港在未來會如何跟內地更好地一方面融合,另一方面得到國家更多支持,發展好香港經濟,在方方面面做更多融合工作。這有待大家分別接觸代表,由各代表交代各自看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新光戲院結業|尾場曲終人散 觀眾不捨到場留影 擬將改建成教堂及社區會堂
【有線新聞】北角新光戲院今日結業,最後一日演出,不少市民到場告別,希望政府介入保育。 逾半世紀的新光戲院來到最後一晚,「不日上映」的粵劇海報、龍鳳牌匾,以至大堂的波波吊燈都吸引市民拍照留念。最後的演出《小平你好》亦都一早售罄,掛出最後一次的「全院滿座」。 這條星光樓梯亦陪伴過不少觀眾走進粵劇的世界,有捧場客專程來看最後一場,伍太:「不捨得而已、不用難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過這裏真的是殿堂級位置,交通好、座位好。(有沒有特別的回憶?)享受的回憶、都是很享受,覺得這裏很值得保留,不知道為何政府不出手。」鄧婆婆:「很不開心,眼淚要滴出來。(做了多少年捧場客?)數十年了,很年輕便看戲,直到現在我已經88歲了。」亦有人用紙及筆留下回憶,許小姐:「拍照拍不出感覺,畫畫可以放自己感情,因為家人年紀較大,所以小時候聽粵劇長大,後來才知道外面不流行粵劇。其實香港不多表演場地,坦白說,連這個標誌性、博物館一樣文化遺產也保留不到,覺得很可惜。」 演出完結後,大劇場曲終人散,舉行告別儀式,唱了52年的舞台正式落幕,外牆的霓虹招牌亦在午夜熄燈。新光戲院由2005年多次傳出業主要收回物業,後來政府介入斡旋獲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俄烏戰爭|與特朗普、萬斯罵戰成焦點 認會談不應公開進行 澤連斯基:令敵人有機會離間關係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有信心修補與美國的關係,明白美國的重要性,願意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但拒絕透露上周白宮會面的其他細節。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結束英國之行前接受傳媒訪問,他上周到訪美國白宮與總統特朗普及副總統萬斯的罵戰繼續成為焦點,會面最終不歡而散,有傳特朗普下逐客令,澤連斯基拒絕透露鏡頭後的其他細節,稱最好留作歷史。他說應美方邀請,長途跋涉到白宮與特朗普會面,已表現出尊重,是認真想推進結束戰事,不過承認會談不應該這樣公開進行,令敵人有機會離間關係,當日的局面亦無助推進和平。 自這場外交災難發生後,澤連斯基稱沒再與美方交流,但烏克蘭仍準備好簽署礦產協議,若特朗普再邀請他到白宮解決真正的問題,他願意再次會面,展開具建設性的對話,又稱有信心能修補與美方的關係。 澤連斯基又再在社交媒體發表影片感謝美國,「我們感謝美國給予的所有支援,我們沒有一天不是心存感激,為維護我們的獨立而感謝,烏克蘭的韌性建基於盟友對我們及其自身安全所作的努力。」 澤連斯基重申,不會接受割讓俄羅斯已佔領地區交換和平協議,期望夥伴認清是俄羅斯發動入侵,不期望有政客改寫歷史,連誰是侵略者都分不清,又相信美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