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0日
荷蘭科學家研「基因剪輯」清除細胞「寄生HIV」 有望成根治愛滋病曙光
【有線新聞】荷蘭有科學家以基因剪輯技術,成功將愛滋病毒從受到感染的細胞清除,為根治愛滋病帶來曙光。 愛滋病的病毒,簡稱HIV,本身不會直接引起病症,但會破壞免疫系統。愛滋病毒入侵免疫細胞之後會嵌入細胞裡面的DNA,成為DNA的一部分,所以一般抗病毒手段是無效,感染者只能靠長期服藥抑制病毒,盡量維持生活質素,暫時無法根治。 但既然愛滋病毒「寄生」於DNA,用近年興起的基因剪輯技術是否可以將病毒清除?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團隊設計出針對愛滋病毒的分子剪刀,能夠辨識及剪走潛伏於DNA的愛滋病毒段落,結果成功在實驗中完全清除一批受感染細胞的愛滋病毒。 研究人員強調今次只是以體外培養的細胞驗證概念,距離臨床測試仍然遙遠,但至少證明了原則上有可能根治愛滋病,徹底清除潛伏細胞的病毒。團隊將會於4月一個醫學會議上正式發表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9日
美初創向候鳥「偷師」 研以飛機拖載貨滑翔機 空運成本可減六成
【有線新聞】美國有初創公司為空運業提出奇招省油,就是將拖車的概念用在貨機,以飛機拖著載貨滑翔機,可以將空運成本降低六成以上。 一群候鳥飛行時通常會保持某種隊形,因為前方隊員產生的氣流能夠幫後方的隊員省力。美國得州一間初創企業認為空運業可以向候鳥「偷師」,提出這種另類的空運方式,前面的飛機就像貨車拖頭提供飛行動力,主力載貨是後面的貨機,它本身沒引擎,是一架滑翔機,以纜索勾住前面的領頭機。 作為示範,研發團隊改裝了兩架小型飛機,後面的滑翔機沒機師,單純靠自動系統保持平衡,跟在領頭機後面,有如單車選手「食氣流」的原理,可以大大減低風阻,靠滑翔已經可以維持飛行。滑翔貨機因為不需要機師及引擎,可以載更多貨物,因為滑翔非常省力,前面飛機的燃油效率大幅提升,比起用單一貨機運相同重量的貨,新方式可以省油六成半。 研發團隊會先開發3公噸級的滑翔貨機,之後是10公噸級,希望獲得美國當局開綠燈,盡快投入市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8日
美國初創研大型貨機 負載力達「波音747」五倍 運送風力發電機扇葉
【有線新聞】美國有初創企業正研發一款大型貨機,完成後勢將成為全球最巨大的飛機。 它的用途只有一個,就是運送風力發電機的扇葉。現時全球比較大的發電風車一般也是分布在離岸,扇葉可以長達100米以上,但同級的風車在陸地基本上不會找到,原因是物流問題,巨大扇葉要經陸路運輸相當困難,例如這塊扇葉只是70米長,已經運得相當狼狽。100米長的扇葉要用車運,基本上沒可能,所以就算技術上造到巨大風車,在陸地也用不到。但誰說運去內陸就一定要經陸路? 美國一間初創企業正在籌備建造這款巨大貨機,專門空運超長扇葉,全長108米,是波音747的一倍半,負載能力72公噸,是波音747的五倍,能夠容納長達105米的扇葉,空運到內陸地區。 它另一個專長是對跑道要求低,跑道長度只需一般機場的七成,就可以起飛及降落,甚至陸上風力發電場的空地已經夠用。 現時廠商已經集資逾1億美元,目標是4年內投產,到時陸地上的發電風車就可以擺脫扇葉長度的限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5日
意公司研新技術 靠控制磁性排斥路軌 令磁浮列車可行普通路軌
【有線新聞】為了降低磁浮鐵路的成本,意大利有初創公司正在研發一種磁浮技術,就算在現有的普通路軌一樣可以行駛磁浮列車。 雖然它的外型非常簡約,但的確是一卡磁浮車,而且是世上第一次有磁浮車在普通路軌上行走。現行的磁浮列車技術,車身及路軌雙方也要有磁鐵才可以將列車浮起,所以必須建造專用的路軌,基建是由零開始。但現時全球的鐵道路軌總長度差不多有150萬公里,意大利這間初創企業想到如果可以在現成的路軌行駛磁浮列車,基建成本將會大幅下降。 方案是將車卡的輪子換成多個U形磁鐵,套於路軌上,透過控制磁性令U形磁鐵排斥路軌,產生磁浮將列車升起。由於摩擦力大減,1公噸的負載只需1公斤的拉力,例如磁浮車載著一架房車用一隻手就可以拉得動。 開發團隊近日在意大利一段鐵路首次實地測試新技術,磁浮車以時速70公里在一條沒改裝過的鐵路行走,初步顯示傳統路軌磁浮是可行,下一步將會建造20公噸的車卡,並將時速提高至200公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美初創與Open AI合研AI機械人 連接ChatGPT 擁感官、行動力與人溝通
【有線新聞】美國有機械人公司與Open AI合作開發人工智能機械人,它怎樣與人類互動。 大家也可能試過跟ChatGPT交談,如果ChatGPT擁有自己的身體可以做到甚麼事? 機械人Figure01:「我看見一顆紅蘋果在桌中央的碟上,晾乾架上有些杯碟,而你就站在附近,手放桌上。」測試員:「很好,那我可以要點吃的嗎?」機械人Figure01:「沒問題。」測試員:「很好,你可以一邊解釋為何你這樣做,一邊幫我收拾一下嗎?」機械人Figure01:「我給你蘋果,因為這是桌上唯一可以吃的東西。」 這款機械人出自美國初創企業Figure,最近一次升級與馬斯克有份創立的OpenAI合作,將ChatGPT連接到機械人的中樞,令人工智能擁有感官及行動力,可以用語音和人類交談,用鏡頭配合知識理解環境,用雙手將想法付諸實行,例如明白蘋果是食物、見到咖啡機就知怎操作。團隊希望借今次實驗窺探「人工智能機械人」的潛力,最終研發出可以用於各行各業,能夠和人直接溝通的智能機械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英國擬建全球最大潮汐水壩 可為100萬戶供電 最快2040年啟用
【有線新聞】英國利物浦市政府正計劃興建一座全球最大的潮汐水壩,既可以連接河道兩岸,同時借潮汐發電,最快2040年啟用。 利物浦市位於默西河岸,當地政府近年密鑼緊鼓,籌備一項大型基建工程。一道跨河大橋,全長大約一公里,連接到默西河另一邊的威勒爾半島。橋上有行人路及單車徑,首次接通兩地,而且有不少休憩空間,不過大橋只是其中一面。 這項工程的主要目標是能源,默西河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河道臨近河口會突然收窄,令這裡擁有全球第4高的潮汐。而這座橋其實同時是一座潮汐水壩,底下有28個發電渦輪,潮漲時水壩會令兩邊產生約10米的水位差,形成水流推動渦輪發電。28個機組總發電量達700兆瓦,足以為100萬戶供電。 項目耗資估計要數十億英鎊,現時正進行環境評估,如果獲英國政府開綠燈,將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潮汐水壩,最快2040年可以投入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2日
英國公開測試激光武器片段 一公里外可擊中一個硬幣 發射一次僅10英鎊
【有線新聞】英國國防部公開一款激光武器的測試片段,特點是攻擊成本極低,發射一次只需10英鎊。 啟動激光系統,逐步集中能量,鎖定目標,發射。一道激光劃破天空,擊中目標。具體射程仍然是機密,但是它的精確度相當於在一公里外擊中一個硬幣。 英國國防部於2017年開始研發高能激光武器,至今已經投放1億英鎊,即是大約10億港元,但進度因為疫情多番延誤。直到今年1月,終於開始測試射擊空中目標,練靶場位於蘇格蘭,日前發布部分片段。 發射系統採用固態激光,將大量光線匯聚成光束,最終功率達5萬瓦。激光砲的優點除了精確打擊,還有低廉的發射成本。傳統防空飛彈相對昂貴,而將來的衝突可能大量引入無人機,以飛彈應對相當不划算,但激光砲每發成本只是10英鎊,而且可以避免意外的附帶損害,適合未來戰場需要,減低對飛彈的依賴。現時激光砲仍在開發,英國軍方未公開服役時間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1日
美國成功試射高超音速無人飛行器 時速達5倍音速 大型飛機帶至平流層再點火發射
【有線新聞】美國成功試射一款高超音速無人飛行器,時速達5倍音速,發射方式是以大型飛機將飛行器帶到平流層,再於高空點火發射。 這架雙體飛機是架運輸機,翼展達117米,比美式足球場更長,是現時全球最巨大的飛機。不過今次主角不是它,而是由它荷載的無人飛行器,帶上高空才釋放,然後在空中點火,加速至音速5倍,最後依計劃安全墜落海面。 這個發射系統出自美國企業「平流層發射系統」,以大型雙體飛機作為高空發射平台,成本比火箭低,本來是用來發射衛星,但後來轉移業務重心,用作試射高超音速項目,獲得美國空軍及海軍的合約。 雙體飛機可以爬升至平流層,即11,000米以上,但今次試射沒公開實際高度,預計未來這個發射系統,將會作為美軍高超音速武器的測試平台,包括飛機及飛彈,現時正在研發下一代實驗飛行器,速度可達10倍音速。 雙體飛機最多可以一次過帶3個飛行器,在不同高度釋放發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8日
麻省理工研「4D成衣」技術 電腦紡織系統配合可伸縮紗線 因應身材改變服裝形態
【有線新聞】麻省理工的專家研發了一種「4D成衣」技術,以電腦紡織系統配合可以伸縮的紗線,製作個人化的時裝,能夠因應自己的身材改變服裝的形態。 買衣服最忌衣不稱身,一般成衣只有幾種尺碼,但人的身材千差萬別,每次也找專人量身訂造,相當費時失事。 或者未來的時裝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需要自己調整,這就是「4D成衣」的理念,是麻省理工一個研究項目,將多種技術整合。首先是一種新型紗線,受熱的話會局部收縮,為了配合這種線,團隊又開發了專用的電腦紡織機,根據成品式樣逆向計算紗線的布局,寫成電腦程式編織紗線,具有彈性的標準服裝,全件一氣呵成織好。 最後是用機械臂操作風筒輸入移動軌跡,順序將特定範圍的紗線加熱,只要配合用家的身材線條加熱伸縮,就可以做到百分百個人化,除了精確控制尺碼,還可以塑造服裝的設計,例如高腰或低腰。 研究團隊認為「4D成衣」除了降低量身訂造的成本,令任何服裝也可達到訂造效果,還有環保效益,時裝產品為了供應不同尺碼,最終造成不少浪費,「4D成衣」可以減少尺碼數量,為時裝界源頭減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7日
土星衛星「土衛一」公轉時小幅度搖晃 天文學家推測或藏年輕地下海洋
【有線新聞】土星的衛星「土衛一」表面一片死寂,但法國天文學家分析軌道活動後,推斷冰冷外表下可能存在一片地下海洋。 土星有過百顆天然衛星,其中土衛一外殼冰冷,表面布滿大大小小撞擊坑,一向被形容為死亡星球,但最新的研究顯示,土衛一荒蕪的表象底下可能隱藏著一片生機。 美國早年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於2017年墜落土星之前,順道觀測過多個土星衛星,當中就包括土衛一,巴黎天文台的專家從卡西尼號留下的數據分析土衛一的軌道及運動,發現土衛一公轉同時,自轉軸會有小幅度搖晃,就像挽著一桶水走路時顛簸的水令水桶左搖右擺,而且自轉軸搖晃甚至足以令土衛一的每一圈公轉軌道出現偏差。 專家根據這些軌道運動的跡象,逆向推算出土衛一的地底20至30公里有一片地下海洋,大約於1,500萬年形成,跟地球海洋有數十億年歷史相比,土衛一的海洋非常年輕。 專家表示今次的發現,意味很多表面荒蕪的星球一樣可能存在地下海洋,而海水與岩石的化學作用足以維持某些生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6日
瑞典初創研「海底風箏」 靠潮汐能發電 供予法羅群島過千戶
【有線新聞】一款新型海底發電設施在丹麥法羅群島正式接上電網,它的原理類似風箏,透過潮汐變化發電,滿足過千戶的電力需要。 遠看它就像一條巨大的黃色魔鬼魚,其實它是一台海底發電機,要從海洋獲得能源,除了靠海浪,還可以靠潮汐,潮漲和潮退也會形成海流。 這台由瑞典初創企業研發的發電機,可以借潮汐海流產生電力,它的原理受風箏啟發,以一條纜索繫於海床,透過控制尾翼的方向令發電機以8字形盤旋,就像放風箏一樣。不過風箏是借力氣流,而發電機是借力海流,推動渦輪產生電力。 翼展12米長的發電機,發電能力是1.2兆瓦,第一個試點是丹麥海外屬地、位於挪威及冰島之間的法羅群島,已經成功連接到當地電網,足以為過千戶家庭供電。 與海浪相比,潮汐漲退相當穩定,是比較可靠的海洋能源,而風箏式的發電機安裝容易,將來如果大量設置,有望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05日
全球首例|日本10歲男童同時接受移植肺及肝臟 父母、祖父同為捐贈者
【有線新聞】日本京都大學醫院為一位不足10歲的男童一次過完成肺與肝臟的活體移植手術,成為全球首例,器官捐贈者是男童的父母及祖父。 小朋友牽著父母的手離開醫院,溫馨一幕得來不易,現時這位小朋友的體內同時擁有父母兩人的肺部。這家人來自日本關東,男童兩歲的時候確診患上「先天性角化不良症」,是一種罕見的基因病變,令染色體的端粒受損,骨髓及器官容易衰竭。男童於4歲時已經接受過妹妹的骨髓移植,但到將近10歲時肺及肝的功能也嚴重下降,必須接受器官移植,但在日本,腦死亡的器官捐贈相對少,考慮到男童已經危在旦夕,醫生和家人商量後決定進行肺及肝同時活體移植。 由京都大學醫院的團隊操刀,男童40多歲的父母各自捐出一部分的肺,而60多歲的祖父負責捐出部分肝臟。手術於去年11月進行,有30名醫護人員參與,花了18個小時完成,於同一場手術活體移植兩個器官,是全球先例。現時男童能夠自己步行,已經於3月1日出院,執刀醫生表示今次成功,為多個器官惡化的病人展示同時移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