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8日
丹麥研無人機架空電纜充電 成功連續工作逾兩小時 解決續航力不足
【有線新聞】無人機的一大限制是能源續航力一般不會超過半小時,丹麥有專家忽發奇想,發明了一種借用架空電纜充電的無人機。 航拍機是勘察好手,例如為架空電纜做例行檢查有航拍機就方便得多,問題是不夠半小時就要回去充電,但為何「來到城隍廟也不求簽」?明明無人機旁邊就有電纜。南丹麥大學的學者已有解答,原來的確可以善用,這款無人機頂部有可開合的鈎能夠吊在電纜上暫時停放,掛鈎亦是磁鐵線圈,即可結合成電感裝置,以電磁感應方式由電纜為無人機充電,類似手機無線充電。學者在丹麥一個機場測試重4.3公斤的無人機,在檢查電纜過程中同時充電5次,最終連續工作超過兩小時。原則上任何無人機在戶外,只要附近有架空電纜都可隨時就地充電,解決無人機續航能力不足的問題,學者下一步是令掛鈎更加堅固,就算於大風時也掛得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5日
為養蜂業保護蜜蜂 英專家設計AI保安系統 發現行蹤即發警報
【有線新聞】虎頭蜂是蜜蜂的天敵,為了幫養蜂業保護蜜蜂,英國有專家設計一款人工智能保安系統,能夠自動辨識及追蹤虎頭蜂,協助找出虎頭蜂巢。 全球蜜蜂數量有減少趨勢,原因除了氣候變化及殺蟲劑,還有外來物種的威脅,例如這種黃腳虎頭蜂本來是亞洲物種,但20年前隨貨船到法國,很快蔓延到整個歐洲大陸,現在已經成為歐洲蜜蜂的天敵。牠們會吃蜜蜂甚至主動攻擊蜜蜂蜂巢,一隻虎頭蜂一日可殺死50隻蜜蜂,令歐洲養蜂業叫苦連天。黃腳虎頭蜂體型巨大,而且黃色的腳非常易認,但養蜂人總不能24小時守住。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專家認為是時候找人工智能幫手,設計了這款虎頭蜂監視器,鏡頭連接人工智能,經3千幅昆蟲照片訓練之後學懂辨認黃腳虎頭蜂,一旦發現牠們的蹤跡,馬上向養蜂人發出警報,亦會記錄虎頭蜂的去向,協助養蜂人尋找虎頭蜂巢一網打盡。研發團隊下一步是將這款智能監視器優先推廣到虎頭蜂重災區,例如英屬澤西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4日
長征十號火箭研新回收技術 無需著陸用攔截網捕獲 最快2025年試射
【有線新聞】中國正在研發的長征十號火箭將會採用一種新式回收技術,在降落平台裝設攔截網,降落時收網捕獲火箭後可回收重用。 中國火箭一直有挑戰回收重用,最近一次進展是今年1月由民營火箭企業藍箭航天開發的朱雀三號,首次試驗垂直升降,類似美國SpaceX的獵鷹火箭,升空後於指定位置降落。雖然只是爬升至320米,但落點準確,平穩著地,為將來重用火箭踏出第一步。 至於中國航天的「國家隊」開發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則往另一種回收方式發展仍在研發階段的長征十號,早前公開新的設計構想,不用SpaceX的著陸腳架,甚至不需要著陸。但不著陸又怎麼回收?答案是在降落點加裝攔截網,每條纜索可以靈活走位,調節收網位置,在火箭降落一刻套住火箭及熄火,火箭不需要著地,大大降低失平衡翻側的風險,預計最快2025至2026年,可回收版本的長征火箭就會進入試射階段。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3日
台灣花蓮地震|能量相當於32顆原子彈 警報系統曾低估威力 將改良演算法
【有線新聞】今次台灣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32顆原子彈,加上屬於極淺層地震,遠至內地浙江也感受到震動,不過台灣的警報系統一度低估了地震威力。 今次花蓮地震規模達黎克特制7.2級,僅次於25年前7.3級的921大地震。有曾經負責地震預報的專家表示,花蓮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32顆原子彈,而且今次震源深度是15.5公里,屬於淺層地震,令地面震度更加明顯。 除了傳遍整個台灣,就連對岸的福建及浙江也感受到震動,包括距離震央超過700公里的杭州。浙江地震局解釋,沿海地區土質本身就比較軟,加上超高層建築及特大橋梁等聚集,容易受遠震波及。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一度發出海嘯警報,數小時後解除。 說回台灣,當局有根據地震震感設立震度分級制度,震度達4級或以上的地區,民眾手機會收到警報。台北、新北、高雄等地今次震度也高過4級,但有民眾表示收不到警報,當地氣象署解釋是因為第一波預估時,低估了地震規模,連帶部分地區的震度亦被低估,所以未能第一時間發警報。署方表示未來會改良演算法,希望令震度的預估更加可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1日
研究指南極融冰拖慢地球自轉 推遲「負閏秒」恐礙全球授時設施
【有線新聞】美國有大學研究指氣候變化導致的融冰,拖慢了地球自轉,推遲了「負閏秒」此計時難題。 地球轉動雖曾用作計時標準,但它並非一個時鐘,而是更重要的生物棲息地,氣候變化固然可能損害環境和地球,原來亦連帶影響地球自轉和計時。地球自轉分別受空氣、水及核心等質量分布和流動影響,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報告,指格陵蘭與南極洲融冰重新分配南北兩極的質量,減慢地球自轉。 星體相對位置及地球自轉原本是計時標準,即UT1,但到數十年前全球公認採納的「協調世界時」UTC,改用原子共振頻率作標準的「原子時」,但由於地球的狀態不斷都有變化,用「原子時」雖然較準確和穩定,但始終會與地球自轉保持落差。因應導航等各種應用,亦要以「閏秒」的方式修正協調,當地球轉動慢於當年協調統一,UTC便會加上「正閏秒」。 在質量重新分布後,地球轉速大致上逐步加快,原本預計到2026年UTC便要引入「負閏秒」去修正。但在融冰影響質量下,稍為拖慢地球轉動,新研究預計到2029年才需要「負閏秒」。問題遲了出現,但對於全球授時設施仍是重大挑戰,因為大部分電腦程式均沒有「負閏秒」的概念,互聯網、定位系統等技術都依
- 兩岸國際
- 2024年03月29日
研究發現寵物犬能按照不同名稱 分辨不同物件
【有線新聞】寵物犬能按著主人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顯示牠們有一定智慧。有研究發現牠們還可以按照不同的名稱,分辨不同的物件。 「坐下」、「握手」,相信難不到大部分寵物狗。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牠們不但聽得懂指令和動詞,連身邊物品的名字也清楚。 匈牙利羅蘭大學的研究團隊先邀請24人模仿日常對話的語氣,錄下小狗感興趣的名詞,例如球或飛碟。再找來18位「測試者」,替牠們接駁腦電圖量度腦部活動,然後一邊向牠們播放錄音,一邊展示相關物品。 匈牙利羅蘭大學研究員博羅什說︰「如果小狗理解代表物件的字眼,它會期望看到那物件,如果主人展示不一樣的物件,大腦便會出現所謂詫異的反應。」 全部參與研究的小狗都有類似反應,團隊還發現如果錄音播放的是女聲,小狗的腦部反應會特別強,估計是因為女性較常對寵物使用誇張的語調說話,牠們的腦部對這種語氣特別敏感。 研究在《當代生物學》期刊出版後,團隊下一步期望找出其他哺乳類動物有沒有類似的能力。博羅什說︰「我們試圖鎖定小狗的某些能力,了解牠們腦部如何處理一些刺激,同時找出牠們與人類的共通點及甚麼是人類獨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8日
河北企業購斯洛伐克技術 生產陸空兩用飛行車 內地民眾或成全球首批用家
【有線新聞】內地民眾有可能成為飛行車普及的首批用家,河北有公司收購了斯洛伐克的相關技術,將會生產陸空兩用飛行車,車變飛機不用3分鐘。 變成飛機的時候,它可以飛上2,500米高空,以時速200公里,連續飛1,000公里;變成汽車的時候,最高時速160公里,能夠於一般道路行走。它由斯洛伐克公司「克雷恩願景」研發,是陸空兩用飛行車,車變飛機只需2分15秒,有300米平地當成跑道就可以起飛。 飛行車以燃油引擎推動,2017年開始研發,到2020年首飛,並獲斯洛伐克發出飛行許可證,但一直未有推出市場,原因可能是產能問題,設立生產線需要巨大成本。現時出現轉機,因為有中國企業參與,克雷恩願景宣布與河北建新飛行汽車科技公司簽訂出售飛行車技術的協議,容許河北建新在特定地區生產及出售,希望有助飛行車普及。這架並非全球唯一的飛行車項目,但因為借助中國企業的產能,令它有可能成為最先量產的一款,國內消費者亦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批擁有飛行車的買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7日
德國發明「地震車」 製造微弱地震波偵測地熱 料明年大量生產
【有線新聞】地震令人聞之色變,但德國有公司反而發明了一種「地震車」,專門在城市製造微弱地震波,偵測隱藏於地底的能源。 地熱即是地底的天然熱能,包括岩漿的熱力以及岩石放射性衰變產生的熱量,是近年受歡迎的綠色能源。太陽能有日夜循環,風力一樣有季節性,但地熱是真正源源不絕,前提是找到地下熱源,例如高溫的熔岩附近有地下水,可以持續提取熱力。 尋找優質的地熱釋放點需要地質勘探,一般相當擾民,只能在遠離人煙的地區鑽探,所以現時的地熱發電站,也是相當偏遠,輸送電力非常不便。 為了在城市地底尋找熱源,德國有公司開發了這種卡車,底部有個振動裝置,能夠向地底發出地震時同類的P波,當然強度低很多,但足以用作地底雷達,透過分析反彈的P波描繪地底地圖,可以初步判斷城市底下,有沒有具潛質的地底熱源,預計地震卡車6月開始測試,2025年大量生產,到時在城市興建便利的地熱設施再不是天方夜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6日
14歲女疑遭同學長期欺凌、杯葛 向家人發「道別」訊息後輕生 家屬斥老師知情不報
【有線新聞】校園欺凌事件不時聽聞,受害者面對各種情緒,若不及時處理,或導致嚴重後果。福建一名14歲女中學生長期被同學欺凌,最終難抵壓力,向家人發「道別」訊息後,跳樓輕生。家人事後到學校要求校方交代,派出所指一直有處理事件。 死者就讀普江靈水中學,她長期被同學欺凌和杯葛,最終難抵壓力,向家人發出「道別」訊息,「媽媽,我的生命要終止了,我沒有辦法在靈水待下去,霸凌我的人明(每)天過得這麼開心,我心裡過得好不舒服,每天去學校都要見到她,我感覺好噁心。床上的衣服幫我洗乾淨寄給王XX,媽,下輩子還當你女兒。」 網上亦流傳,死者生前多次向懷疑欺凌她的同學轉帳,每次最少100元人民幣(下同),最多350元,合共逾1,000元。 家屬斥老師知情不報 派出所指一直有處理 事件發生後,家屬到學校門前拉橫額,寫上「小孩在靈水中學長期遭受霸凌,老師知情不報,14歲女孩,花一樣的年齡,就這樣沒了,還我孩子。」面對指責和質疑,校方未有明確回應,死者家屬指,學校一直不出面解決問題,沒有人願意站出來負責,這種冷漠的態度讓他們感到心寒,對學校的信任度亦大打折扣。 派出所工作人員指,「這個事情一直有人在處理,包括學校、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5日
「易危」雪豹入住英國動物園 600公噸岩石重現喜馬拉雅山家園
【有線新聞】英國一個動物園來了兩位新住客,就是一對雪豹,為了協助牠們適應,動物園用了數百噸岩石重現喜馬拉雅山的山區。 兩隻雪豹也是18個月大,一對豹仔豹女。這個年紀的雪豹正好是時候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牠們的新居是英國切斯特動物園,這裡創立九十多年以來首次有雪豹落戶。動物園收編雪豹,不是單純為了供遊人觀賞,而是保育計劃的一環。 雪豹主要棲息於高海拔山區,以厚實的毛皮抵禦寒冷,粗長的尾巴有利在懸崖保持身體平衡,特厚的腳掌方便在積雪行走。雪豹位處食物鏈頂端,唯一天敵是人類,因為毛皮與骨頭被視為藥材,令雪豹成為非法捕獵對象,加上氣候變化令棲息地減少,現時被列為易危物種,全球數量不足6,500隻。 協助雪豹數量回升的方法之一是由動物園提供安全環境,為了令新住客更易適應,園方以600公噸岩石將居所布置成喜馬拉雅山的山區,希望在熟悉的環境,雪豹可以安心開枝散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2日
丹麥團隊研發「推算壽命AI」 聲稱準確度近八成 提醒系統屬「雙刃劍」
【有線新聞】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丹麥有團隊收集數百萬人的數據,研發出能夠推算人類壽命的AI,聲稱準確度近八成。 人類一直以來都想透過不同方式、例如占卜去預知未來,雖說「生死有命」,但如果能預知自己活到多少歲,會否影響人生規劃?丹麥一個研究團隊從政府人口統計數據庫,找出數百萬名35至65歲人士,在八年間跟進他們讀書、就業,還有健康及財政狀況,用這些資料訓練人工智能後,團隊選出其中十萬宗個案,要求系統推算他們未來四年會否離世,結果準確度達78%。 研究團隊解釋將實驗年齡設定在35至65歲,是因為這個群組的死亡率相對較低,較難預測,減低AI「撞答案」的機會。完善後的系統除了能夠預測死亡,還可以評估癌症、痴肥、不育等風險,團隊長遠希望協助政府識別容易有健康隱患的人,可以及早制定政策應對。 不過他們承認系統仍有不足,因為全部數據都來自丹麥,但其他國家和地區各有不同的經濟結構和醫療體系,加上意外死亡屬無法預計,因此結果只供參考,目前只作學術用途、未推出市面。學者就提醒公眾這類系統是雙刃劍,例如商家可以使用AI找出特定高風險群組投放保健品廣告,保險公司亦可以事先分析投保人患危疾的機會,調整保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21日
北冕座將現「新星爆發」 短暫強光肉眼可見 天文學家:一生難得一見
【有線新聞】在地球數千光年以外將會出現一顆「新星」,天文學家形容為一生難得一見,因為令它爆發光芒的現象每80年才會發生一次。 於武仙座與牧夫座之間有個比較小的北冕座,它的形象是個皇冠,由七顆星組成,左邊數起第二顆星的旁邊表面看來甚麼也沒有,實際上正醞釀巨變。在這個位置的深處、距離地球3,000光年有個雙星系統,代號北冕座T,由紅巨星及白矮星組成,紅巨星因為高溫高壓,開始變得不穩定及噴射外層物質,白矮星會將這些物質收集,令自身不斷升溫,直到失控一刻發生熱核爆炸,令亮度暴升。 由本來在地球見不到,變成肉眼也看得見,亮度與北極星這些二等星差不多,由地球觀測爆發產生的強光等同北冕座附近多了一顆「新星」。不過這顆「星」不會持久,大約數日後就會逐漸變暗消失。上次北冕座的新星爆發是1946年。天文學家認為它在今年9月前將會再次爆發,如果今次錯過了就要再等80年,即是對於大部分人這次就是一生唯一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