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
- i-Cable
- 2022年05月30日
德國研外骨骼承托肩背腰 附頸托分散負重防職業勞損 減達四成肌肉及關節負荷
【有線新聞】工業用的機械外骨骼除了增強肢體力量,還有其他功能,德國有製造商推出一款外骨骼,可以保護工人的肩膀及頸椎,防止職業勞損。 有些工種不需要搬運重物,但工作姿勢對身體帶來長期負擔,這些情況外骨骼一樣幫到他們。德國一間公司開發的外骨骼,本身沒添加額外動力,不可以提高臂力,但會提供另一種輔助,肩、背、腰也有相連承托位。對於整天需要高舉雙臂的工序,外骨骼可以將肩膀的負重分布到身體其他部位,減輕肩膀肌肉及關節負荷達四成。另外有些崗位頸部需要長時間向後仰,頸椎容易勞損,這些情況外骨骼可以附加頸托,將頸椎的壓力分散。 這個型號是同系產品的第二代,可以因應不同人的身型調整承托位置。另外穿著方式亦改良,穿上整套外骨骼只需20秒,所有卸力系統由彈簧及纜索組成,不需電池及充電。現時這個系列的外骨骼用家包括北美豐田汽車及波音公司。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太陽能板積沙塵 發電能力僅餘一成 超額進行任務料年底退役
【有線新聞】美國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因為太陽能板被太多沙塵覆蓋,可能到年底就要退役。近日洞察號以僅餘的電力,傳回最後一張自拍照,可以看見沙塵問題有多嚴重。 2018年5月5日美國太空總署的洞察號升空,六個月後著陸火星表面。它不是探測車,沒移動能力,是固定式的探測器,因為它研究的是火星地底。洞察號身懷兩大法寶,小型地震儀記錄地殼活動,地底探熱針量度火星地熱。透過這兩個儀器,洞察號發現火星的核心遠比之前估計的小。另外在過去數年錄得1,300多次的火星地震,其中於5月4日那次震度達五級,是記錄中最大規模的火星地震。 但洞察號最終遇上阻滯。它運作所需的電力來自一對太陽能板,數年間覆蓋的沙塵愈來愈厚,發電能力只剩10%。專家嘗試過用機械臂清理,但消耗能源太快,得不償失。5月25日太空總署公布最新照片,是洞察號於4月時耗盡僅餘電力的最後自拍,可以看見,與抵步之初相比,身上沙塵累積多厚,以現時的電力流失情況推測,相信到5月底就會油盡燈枯。不過洞察號起初的任務計劃只有兩年,現時運作近雙倍時間,已經是超額完成。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細過跳蚤! 美學者研全球最小遙控步行機械人 冀用於微創手術、打通栓塞血管
【有線新聞】微型機器人的研究有新進展,美國有學者展示一款全球最小的遙控步行機械,比跳蚤更小,將來有望用於維修工程,甚至微創手術。 機械造型的蟹,大家不會未見過,但如果小得可以站在硬幣的側面,它算是第一隻。它是美國西北大學工程師最新研發的微型機械人,只有半毫米大、比跳蚤更小,而且不是單純體型小,而是有活動能力,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步行機械人。 它的關鍵材料是一種形狀記憶合金,能夠以摺紙方式屈摺。但如果屈摺部位受熱,就會恢復原本形狀,所以只要令溫度有節奏地升降,就產生關節活動的效果。但只有半毫米的身軀,塞不下一般加熱零件,所以學者想到用激光,畫面中反覆掠過的光點就是用來遙控的激光,以激光決定加熱位置及次序,就可以指揮形狀記憶合金,令機械人前進、轉向,甚至跳躍。至於製作方式就像立體書,在拉緊的橡膠膜上鋪上合金,橡膠膜一放鬆,合金部件就會屈曲成形。 學者相信這類微型機械人,將來除了進入機器內部維修,甚至有可能進入人體協助微創手術,例如打通阻塞的血管。
- i-Cable
- 2022年05月25日
Google矽谷新總部啟用 建築設計節水省電 天然濕地劃保護區
【有線新聞】Google位於矽谷的新總部正式啟用,由丹麥及英國建築師聯合操刀,除了別樹一格的天頂設計,還擁有地熱系統,大幅節省能源及用水。 Google以往的總部也是進駐現成的建築物,今次是第一次由零開始,在空地興建總部。稱為灣景園區、由四座建築物組成,合共佔地110萬平方呎,建築外觀上最大特色是帳篷式的天頂鑲了九萬塊太陽能板,有如飛龍身上的鱗片,曲面設計保證多角度捕捉陽光,足以供應園區電力需求的四成。曲面之間形成的空隙有利採光及通風,進一步節省電力。 用水方面,園區有自己的儲水池,下雨時可以防洪兼儲水,用作沖廁及灌溉。另外,還有一個號稱北美規模最大的地熱系統,管道長160公里,夏天將多餘的熱力帶到地底,冬天從地底獲得熱力,節省冷卻和加熱用水達九成,相當於每年省下約2,000萬公升的水。 除了人工建築,園區範圍還有一片天然濕地,已經劃為保護區。附近設有單車徑,方便員工親親大自然,和野生生態共存。
- i-Cable
- 2022年05月24日
英學者研基因改造番茄 經紫外線照射自行產生維他命D 每人每天兩個足夠攝取所需
【有線新聞】番茄除了有維他命C,將來還可能有維他命D,英國學者以基因改造技術,令番茄自行產生維他命D,有助改善城市人容易缺乏維他命D的問題。 番茄好吃又有營養,亦在全球廣泛種植,如果可以在吃番茄同時,順便攝取多一種維他命,對許多人的健康也有好處。英國約翰因尼斯中心的學者發現,原來番茄本應有維他命原D3,只是被某種酵素轉化成其他成分,於是學者以基因編輯技術,令有關酵素失去作用。結果種出的新番茄可以順利累積維他命原D3,只要經紫外線曬一曬,會變成維他命D3,一個番茄的含量相當於兩隻雞蛋或者28克吞拿魚。 維他命D有助鈣質吸收,亦參與多種生物效應,人的皮膚在陽光照射下會自行合成維他命D,亦可以透過進食魚及蛋類補充,但部分城市人較少戶外活動,加上飲食失衡,估計全球有10億人缺乏維他命D,增加骨質疏鬆及認知障礙風險。 植物較少含維他命D,這種基因改造番茄足以打破規限,成為維他命D植物源,每人每天只要吃兩個這種基因改造番茄便足夠所需,有望幫助更多城市人從日常飲食補充足夠維他命D。
- i-Cable
- 2022年05月23日
「水上蜘蛛」雙體船 結合汽車懸挂系統加強穩定性 船身輕巧、換裝備可助偵察研究
【有線新聞】一間由矽谷科技人創立的造船公司,將汽車的懸掛系統和雙體船結合,造出一種有如水上蜘蛛的船,令中小型船隻變得更穩定。 大船有利抵受巨浪,但營運成本高,而且航行時相當笨重;小船比較靈活,但稍為大浪已經不宜出海。有沒有既輕巧又穩定的船?美國矽谷的創業家想到兩全其美的方法,將汽車的懸掛系統用於雙體船上。 用四隻「腳」將主體升起,遠看就像腳踏雙體船的蜘蛛,每隻腳連接雙體船的位置,也有獨立的關節及懸掛結構。大浪時雙體船兩邊可以擺向不同角度,令主體盡量保持穩定,就算風浪稍大,同級小船已經不宜出海,蜘蛛雙體船仍然受得住。加強了穩定性,令這種船的用途更廣泛,而且主體是模組化,可以換上不同裝備,例如航拍機及潛水器,用在偵察巡邏、海洋研究等。 另外船身有不同尺寸,較大的足以載人,選擇船上操作或專人遙控。甚至可以將多艘船編成小隊,合作執行攔截任務。蜘蛛雙體船現已推出市場,除了購買亦提供出租服務。
- i-Cable
- 2022年05月20日
美國國防部研戰略運輸機 掠水面可起飛、載重90公噸 冀重現蘇聯「裏海怪物」
【有線新聞】美國國防部發表新計劃,目標是建造新一代戰略運輸機,採用「地效飛行技術」 提高升力,高速掠過水面,令人想起叱吒蘇聯時代的「裏海怪物」。 1967年,美國的間諜衛星發現裏海有架奇怪飛機,機身相當巨大,但機翼面積出奇地小,當時它緊貼海面飛行,機身印有蘇聯海軍的標誌,西方國家稱它為「裏海怪物」,後來外界知道 「裏海怪物」是「地效飛行器」。地效指的是翼地效應或稱地面效應,當飛機貼近地面飛行,機翼會產生額外升力,令飛機變相「輕」了。貼地飛行太多障礙,但如果貼近海面飛就可以長時間發揮翼地效應,以小機翼駕馭大機身。 美國國防部研究部門近日公布新項目,希望以現今技術重現類似「裏海怪物」的飛行器,省油的同時,以快過現有運輸機的速度飛行。載少了燃料亦代表可以載更多裝備,是理想的戰略運輸機,加上起飛及降落不用跑道,利用水面便可以,對搶灘登陸非常有用。 美國國防部希望以1,500萬美元徵集一兩個設計,要求續航能力達7,500公里,載重至少90公噸,2025年敲定設計方案,2027年生產原型機。
- i-Cable
- 2022年05月19日
首部太陽系外探測器傳異常數據 NASA推測因環境輻射高、料基本運作正常
【有線新聞】人類第一部飛離太陽系的探測器航行者1號,近日傳回的數據有異常,美國太空總署暫時未能解釋原因,但相信基本運作仍然正常。 1977年下半年,美國太空總署一個月內先後發射兩個探測器:航行者1號及2號。它們是孿生兄弟,設計上基本一樣,只是飛行軌跡不同。航行者1號原本任務只是掠過木星和土星,但因為經歷多次引力加速,令它擺脫太陽的重力,最終於2012年離開太陽系,成為人類第一部衝出星際空間的探測器。現時航行者1號距離地球233億公里,45年來一直和地球維持通訊。 但太空總署近日表示航行者1號傳回的數據、有關機身面向的讀數出現異常,變成隨機亂數。但既然收到訊號,即是探測器的天線仍然面向地球,意味方向控制系統沒故障。所以太空總署一時間亦說不出為何有關讀數變成亂碼。 不過專家亦表示,現時航行者1號身處的星際空間環境輻射之高前所未見,有這類神秘事件反而才是正常。就算最終找不到具體原因,只要硬件維持正常運作,航行者1號傳回來的其他數據仍然相當有價值。
- i-Cable
- 2022年05月18日
比利時初企研機械園丁 排程或遙控助除草收割 電量瀕耗盡即自覺充電
【有線新聞】打理花園花時間又花心機,比利時一間初創企業正研發機械園丁,每天自動自覺工作,包括剷草及除雜草。 天光了,又是時候開工,先去拿工具,吸一吸麈,然後換上剷草機組件,均勻修剪整片草地,見到有雜草的話,順便拔除。它不是動畫《太空奇兵.威E》的機械人,而是比利時一間公司正在研發的機械園丁,擁有4K鏡頭及人工智能、具有圖像辨識能力,加上一雙機械臂,除了認出及清除雜草,亦能夠辨認一般垃圾、自己避開障礙物等,甚至可以協助簡單收割。 現時廠方已經造出原型機,正在測試機械臂。控制方面,可以預先排程,亦可以用手機程式即時遙控。機械園丁每次充電可運作6小時,快沒電時會自動返回充電處,另外它亦內置雨量計,如果下雨會自己提早「下班」。 廠方的目標是2024年投產,2025年推出市場,現時已經接受預訂,標準型號售價約四千歐元,相當於3.3萬港元。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農業機器愈趨重型 深層土壤受壓「繃緊」阻農作物生長 長遠拖低收成
【有線新聞】農業用的機器愈來愈重型,但先進的技術同時帶來隱憂,有泥土科學家指出,這些巨型機器的長期重壓,損害農地的深層土壤,長遠可能會打擊收成。 由翻鬆泥土、播種、施肥、除草到收割,現代農業每一環也有機器代勞,而且在增加產量下變得愈來愈重型,以收割機為例,在1958年,一架載滿莊稼的收割機約重4公噸,時至今日隨時重達36公噸,科技節省人力及時間,但可能伴隨隱藏代價。 美國、瑞典和瑞士的泥土學家合作發表研究,分析重型機器對泥土不同深度的壓力。 1960年代機器,每個車輪的壓力大約可以傳至50厘米深,而翻鬆泥土的深度一般亦是50厘米,所以沒有實質影響,但到2000年代,車輪對泥土的壓力穿透至深逾1米,這個深度的泥土不會被翻鬆,只會愈壓愈實,一般農作物的根,例如小麥亦會生長至這個深度,長年被壓實的深層土壤,不只阻礙根部成長,亦阻塞水分及空氣,拖低長遠收成一至兩成,巴西及澳洲是高危地區。 當然沒可能不用重型機械,學者建議避免泥土潮濕時開機,並善用衛星定位固定路線,可以盡量減少深層土壤受損。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英國提太空建太陽能發電站 經衛星傳電回地球全年無休 料耗費1600億元
【有線新聞】為了長遠實現「淨零排放」,英國政府推動在太空建立太陽能發電站,發電效能超越地面的太陽能板,但建造成本亦相當大。 氣候變化的威脅迫在眉睫,但人類對能源的需求愈來愈大,潔淨能源的發展跟不上,例如太陽能,受地域及空間限制,而且平均只有一半時間產生電力。 如何令太陽能技術突破樽頸?英國政府推出的淨零創新投資項目提出破格方案,就是在太空興建太陽能發電站。原理是在地球上空設立多個巨大的太陽能衛星,表面是太陽能板,每個衛星的發電量相當於一座傳統發電廠,衛星會將太陽能轉化成高頻無線電波,向地球傳送,由地面的天線陣接收,最後變回一般電力。只要衛星在適當軌道,就可以24小時無間斷得到日照,全年無休產生電力,突破太陽能的傳統限制。 英國政府認為,有SpaceX這類提供可重用火箭的公司,在太空建造巨大太陽能衛星技術和成本控制上可行,預計整個項目要160億英鎊,接近1,600億港元。如果成事,第一個太空發電站有望2035年進入軌道。
- i-Cable
- 2022年05月13日
科學家首以月球土壤種出植物 成功發芽但「後勁不繼」 學者料因土壤成分有異
【有線新聞】科幻故事裏面曾經有人在火星種馬鈴薯,現實世界又是否行得通?為了研究外星種植,美國專家首次以月球的土壤種植地球的植物,結果如何? 阿波羅登月計劃期間,太空人先後數次將月球泥土樣本帶回地球,數十年來一直珍而重之,嚴格封存。所以2010年起,佛羅里達大學的學者提出以月球土壤做種植實驗,每次也遭到當局拒絕。 到了2018年總算有轉機,美國太空總署再次籌備登月,學者重提申領月球土壤,今次終於獲批。除了時機成熟,另一個原因是學者重新設計實驗,總共只需要12克月球土壤就足夠。每個微型「花盆」只用1克土壤,小量營養液提供養分及水分,每個花盆種一棵阿拉伯草。12個泥土樣本在不同任務收集,來自月球不同位置,結果在最初六天所有種子都順利發芽,但之後情況開始轉差,和地球泥土對比,全部植物都有生長遲緩問題,明顯受到環境壓力,因為養分是外來供應。 學者相信問題可能出於月球土壤一些成分,例如某種礦物質窒礙植物的生長荷爾蒙,如果可以找出壓力源頭,就有可能在月球種植,有利人類在月面建立基地。無論如何,今次嘗試已為人類長駐月球踏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