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粉嶺公路私家車失控撞水馬 司機拒「吹波仔」被捕
【有線新聞】粉嶺公路發生車禍。今日(14日)凌晨零時許,一輛私家車沿粉嶺公路往大埔方向行駛,駛至近康樂園路時疑失控撞向水馬。警員接報到場,發現38歲姓梁的男司機身上有酒氣,但他拒絕進行酒精呼氣測試及初步藥物測試,涉嫌「未能提供酒精呼氣測試樣本」及「拒絕接受初步藥物測試」被捕,現正被扣留調查。被捕的男司機手部受傷,清醒被送往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治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醉酒休班女警大鬧醫院 被控公眾地方行為不檢今提堂
【有線新聞】一名休班女警涉嫌醉酒鬧事,被票控一項「醉酒時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案件將於今日(14日)上午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 案發在去年10月22日凌晨約4時,警方接獲報案,人員接報到場,在港鐵大學站附近發現一名懷疑身上有酒氣的女子。當人員陪同該名女子到沙田澤祥街9號一醫院作進一步調查期間,該名女子突然情緒激動,並反鎖自己於其中一間病房。 涉案女警被控「醉酒時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 該名53歲本地女子涉嫌「醉酒時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被捕。該名被捕女子報稱不適,清醒被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理。經諮詢法律意見後,該名被捕女子已被票控一項「醉酒時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案件將於今日上午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 該名被捕女子為一名休班警務人員,現已被停職。警方強調,警隊非常重視人員的操守,任何人員干犯違法行為,警隊絕不容忍和姑息,定必嚴正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屯元天周三凌晨疑爆黑幫糾紛 至少13人被捕
【有線新聞】新界星期三凌晨發生多宗懷疑三合會刑毀及傷人案,至少13人被捕。 警方晚上在屯門、元朗拘捕13名有三合會背景的男子,懷疑涉及多宗黑幫糾紛案件。星期三凌晨1時許,屯門三聖街有私家車遭三輛懷疑掛假牌的車輛追截,司機遭多人持刀斬傷雙腿,昏迷送院。數小時後元朗及天水圍亦有私家車被追截,有人用棍及刀施擊,斬傷兩人、其中一人昏迷送院。連串案件由新界北總區反黑組接手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23條|政府建議容許特首、行會訂立附屬條例 違例者可囚7年及罰款50萬
【有線新聞】政府就《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提出多項修訂,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明早開會審議。 保安局向法案委員會提交修正案,包括加入條文,容許特首會同行政會議為維護國安所需訂立附屬條例,如果違反附屬法例,可以判監不超過7年及罰款不超過50萬元。 就煽惑公職人員離叛罪及國家秘密相關罪行,將容許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指明某類人士為公職人員;針對間諜活動罪,保安局說因應議員認為誤導定義太狹窄,決定毋須就誤導一詞作定義。 而境外干預罪將改稱「危害國家安全的境外干預罪」,以突顯罪行性質,但罪行元素不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北區醫院實習醫生遺失34病人資料 疑乘的士期間遺失
【有線新聞】北區醫院有實習醫生遺失34名病人的個人資料,懷疑遺失的是一張病房病人清單,上面載有34名病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所屬專科等,但不涉及其他臨床資料。 北區醫院一名實習醫生上周五在協助護送病人到威爾斯親王醫院後,自行乘搭的士回北區醫院,懷疑在途中遺失該病人清單,過去幾日都未能尋回。院方周二接獲報告、並且報警,已陸續聯絡受影響病人及家屬,並通報醫管局及私隱專員公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故宮文化博物館受贈藏品展覽 展出《蘭亭圖》等國家一級文物
【有線新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個受贈藏品展覽,展出約100件珍貴藏品,包括國家一級文物。藏品橫跨五千年,從一千多件珍品中挑選出一百多件展出,包括象徵永恆的黃金飾品。 纏枝忍冬紋鞋,這隻鞋來自7至9世紀,鑲有綠松石,鞋踭和鞋頭可以伸縮,根據腳的大小調整。來到明、清時期,這件宮廷家具在烏黑的漆面上鑲嵌帶珠光的貝殼片,拼湊出大大小小的牡丹花。也有蜻蜓和蝴蝶,增加動態。再到20世紀初,法國的火車頭式鐘。 策展人說,藏品都是香港收藏家捐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王伊悠︰「漆桌來到香港故宮後,我們發現有一些地方需要加固,有一些鏍鈿,即是貝殼片有脫落的情況,我們都把它保護好了。另外鐘錶來的時候錶盤有問題,裏面有地方需要修理,這些我們都把每一件零件拆出來,然後重新組裝。」 另外明代人物畫名品展,即日起展出第二期書畫作品,當中有國家一級文物,包括這幅《蘭亭圖》,由「吳門四家」之一的仇英創作,構圖複雜,描繪王羲之在蘭亭水閣內靠着欄杆欣賞湖中的鵝,岸邊有童子烹茶或抱琴,他們置身於山石環翠、垂柳依依的環境之中,給一種悠然自得的感覺。明代書畫作品主要畫在紙和絹上面,對光照和溫濕度十分敏感,所以每期只會展出2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港大研究發現T細胞外泌體可抗腫瘤 料有助改善癌症治療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人體中的T細胞外泌體有雙重抗腫瘤效果,相信有助改善癌症治療。 T細胞外泌體是由細胞分泌的納米級顆粒,含有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不同物質。研究團隊發現T細胞外泌體有雙重抗腫瘤活性,含有細胞毒性分子及免疫刺激分子,可直接殺死腫瘤細胞,更可作為免疫佐劑,提高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腫瘤細胞的能力,防止腫瘤出現及控制生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華富邨重建|消息:首階段遷置涉華安、華樂樓 目標2027年7月清空
【有線新聞】消息指華富邨重建,首階段會先清拆華安及華樂樓,目標2027年7月清空。 據了解,房委會將於本月內公布首階段清拆計劃,受影響的895個住戶將獲安排入住2026年底入伙的華景街公屋項目。住戶可獲搬遷津貼,一人家庭大約一萬元,三人家庭則有一萬七千幾元。一及二人家庭若果選擇遷離公屋可領取一筆過,約八萬及九萬幾元的津貼。合資格商戶則會獲發相等於15個月淨租金的津貼。房委會商業樓宇小組及資助房屋小組將舉行聯席會議討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有議員倡公屋、資助出售屋各佔一半 增青年上流動力 何永賢︰首要仍是增建公屋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將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比例由目前七比三調整至各佔一半,增加青年上流動力,當局說現階段首要仍是增建公屋。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我們理解大家想增加資助出售單位的供應,但目前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仍然較長,我們認為現階段重點目標是盡量增加公屋供應,讓有需要申請者盡早『上樓』,改善他們生活環境。展望未來我們在第二個五年期,即2029/30到2033/34年度,公營房屋供應將有顯著提升,這些會提供較大空間,調整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青年規劃應該向置業階梯更高點去規劃,其實非長者、單身一人計分制,絕對不是鼓勵青年一畢業就排公屋,不會早點輪候有著數,因為你要到年紀大才會加分。」 何永賢又說不同地方制度不同,不適宜將新加坡組屋政策直接套用在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粉嶺高球場|上周辦LIV Golf 田北辰︰會否放棄收回建屋? 文體旅局:部署時已作合理考慮
【有線新聞】LIV Golf職業巡迴賽上周在粉嶺高球場舉行,有議員問政府會否考慮放棄收回部分高球場興建公屋,當局回應部署用地時已作合理考慮。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經過今次全球轉播,這球場在全球有名,如果讓人知道政府為了取用兩條球洞建屋,就收回三個球場中的其中一個,讓人感覺無意發展高球產業,政府將球場變成公眾球場,不但可以讓人知道政府發展高球產業決心,亦都令人覺得特區政府對舉辦盛事很有承擔。」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時至今天在部署用地時作出合理考慮,其實現時大部分用地都會用康樂文體用途,只有小部分用地用作興建住宅,我們一直以來支持球會舉辦不同國際盛事,過程中沒有出現顯著困難。」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馬鞍山綠茵英文幼稚園7月底停辦 校方:受出生率下降及移民潮影響
【有線新聞】再有幼稚園宣布停辦。在馬鞍山經營30年的「綠茵英文幼稚園(馬鞍山)/綠茵國際幼兒園」向家長發通告,指近年面對連串逃戰,包括出生率下降及移民潮影響,宣布將於今年7月尾結束營運。 校方在通告中表示,幼稚園在1994年開校至今,得到家長的支持和信任,但近年面對連串挑戰,包括本港出生率持續下跌、營運成本不斷上漲、區內學齡兒童數量減少。加上近年家庭的遷移,進一步加劇了學生人數的下降。校方面對無法承受的經營壓力,無奈做出停辦的決定。 校方表示,正與教育局密切合作,確保所有受影響學生能夠順利過渡,包括協助學童轉入就近的幼稚園等。至於已繳來年留位費的新生家長,填妥退款通知書寄回,校方將安排退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23條|委員會討論逾39小時完成逐條審議 有委員料最快本月內完成三讀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連續六日開會,討論超過39小時後,完成逐條審議階段。星期四早上開會審議修正案,有委員預計最快本月內完成三讀。 (商界二)廖長江:「我們已經完成逐項審議程序,所有條文已經解釋過和審議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星期三下午進入第20次會議,討論超過39小時後,完成審議共181條條文,平均每條條文不多於13分鐘審議。 對比2003年23條立法審議工作,當時法案委員會花超過3個月時間,討論超過80小時,在第24次會議完成逐條審議階段。當時委員會亦有邀請法律界等專業團體及公眾人士出席會議發表意見,但今次法案委員會未有。而大律師公會與律師會至今未有再就藍紙提交意見。 法案上星期五在立法會首、二讀,同日隨即交付法案委員會審議,連續六日開會,時間相撞的其他委員會會議都要讓路,星期三大會部分議程亦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