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女囚夏天須穿長褲覆核案 辯方質疑鄒幸彤說謊 法院不遲於6.13宣判
【有線新聞】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提出司法覆核,質疑懲教署要求還柙及在囚的女性夏天須穿長褲,涉及違憲及性別歧視。法院聽取雙方陳詞後,決定不遲於6月13日宣判。 鄒幸彤還柙大欖女子懲教所,她的入稟狀指去年7月至8月期間,兩度向福利官申請穿短褲或較薄的褲被拒,質疑做法違憲和性別歧視。代表鄒幸彤的大律師稱香港炎熱的日子達50日,署方明顯知道穿長褲會很熱,所以容許所有在懲教院所的人夏天晚上可穿短褲,但女性白天必須穿長褲,捲起褲管都會被指不整齊。對於懲教署指宗教理由及醫療情況,女性可以申請穿短褲,鄒幸彤一方就反駁沒有宗教會主張女性穿短褲。 代表懲教署的資深大律師,針對鄒幸彤在入稟狀聲稱兩度申請穿短褲被拒是說謊,指她2023至24年在懲教所提出不同申請近300次,以及到過醫療室120次,均沒有申請要穿短褲又或提出穿長褲感到不適。懲教一方又解釋懲教院所內女性晚間跟男性一樣可以換上短褲,是因為男懲教員晚上不能到女囚倉,加上有被子蓋著身體,即使穿短褲都會較自在,質疑鄒幸彤的覆核理據是否有代表性;又稱懲教目的是教育還柙或在囚的人要守紀律,囚衣如同校服,鄒幸彤要接受兩性在歷史、社會及生物層面不同,舉例男囚犯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渠務署引入機械人應對水浸 元朗擬建防洪壩 可抵「200年一遇」暴雨
【有線新聞】本港即將踏入雨季,渠務署今年引入一系列機械人應對水浸隱患,並計劃在元朗興建防洪壩,可以抵禦200年一遇的暴雨。 每小時排水量高達800立方米,連續8小時工作,這部造價大約百萬的「龍吸水」配備履帶應付複雜地形環境,能爬上樓梯或30度斜坡,應付馬路、地下停車場的水浸。這系列機械人是渠務處今年引入的好幫手,可以高效排水、無線控制,加快處理水浸災區,今年雨季會投入服務。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降雨量每小時)100毫米或以上,覺得就要採取行動,屆時會考慮是否要出動機械人,因為機械人目前只有4、5部。全港遇到大暴雨如何分工、如何排優次,是我們今年需要學習的地方。」這部「𢳂得鳥」是渠務署最新引入最細小一款清理淤泥的機械人,可以在地下暗渠操作,而且不受潮汐影響,隨時可以出動。 署方指雨季前已完成檢查容易水浸的地點,而經過前年9月的「世紀黑雨」後,更新了渠務設施的設計手冊,可以抵禦200年一遇暴雨,包括這條元朗明渠。署方正在這裏興建長60米、高6米的自動防洪屏障,減少后海灣海水經山貝河倒灌風險。 渠務署總工程師(工程管理)何家儀:「當明渠下游的水位到達一定程度時,防洪壩會自動關閉,阻止海水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籃球博彩|強調非逐項運動檢討合法化 麥美娟:遏止賭「白頭片」輸身家
【有線新聞】政府就籃球博彩合法化進行公眾諮詢,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強調並非逐項運動都會檢討博彩合法化,政府在發牌時會向馬會反映如何加強支持籃球運動發展。 政府正就籃球博彩規管制度諮詢公眾,文件引述馬會數字指本港去年約有43萬人非法投注籃球,按年急增186%,若籃球博彩合法化,研究估算有近五成人會轉去合法途徑投注。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陸瀚民:「局方會否掌握除了籃球非法博彩這麼嚴重之外,跟隨其後的是其他哪些運動的非法賭博。今次條例假若通過後,有何方法打擊剩下的非法賭博?」麥美娟:「我亦不覺得我們應該告訴大家聽,我打擊完籃球,之後我就到哪些,其他可以繼續,我們絕對不會這樣。我告訴大家、很清楚地針對非法賭博行為,不論哪種活動、運動,我們都採取非常嚴厲手法打擊。」 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會否考慮可能將有關收益,撥一部分去資助本地足球或籃球的聯賽或培訓。」麥美娟:「社會對於日後如何更好支持籃球運動發展,我們亦已跟馬會講,亦要看公眾諮詢結果,如果要做規範化時,我們在發牌時,我們都會將議員的意見告訴馬會。」 選委會界別吳傑莊:「如果有博彩後會多了轉播,多了轉播後香港朋友會多了關注美國文化,最近我們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貿易戰|中出商會批美單方面推翻國際規則 促港貿易角色升級轉型
【有線新聞】美國對多國徵收巨額關稅,中華出入口商會批評是單方面推翻國際貿易一貫規則、法律和制度,認為香港的貿易角色亦要升級轉型。 中華出入口商會副會長黃英豪:「失去了世界貿易組織這類規章制度後,會越來越多區域自貿協定替補,香港在過程中要有正確定位,定位覺得是報告提到,由純粹轉口和進出口貿易,一定要提升到高端、為貿易而服務的供應者和供應鏈管理者。」 中華出入口商會發布「推動香港貿易發展升級轉型」研究報告,向進出口業界提出14項建議 ,利用服務業優勢構建貿易服務中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岑浩輝預告「完善」派錢制度 精準幫扶弱勢群體 指澳門經濟結構單一成首要問題
【有線新聞】澳門特首岑浩輝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永久居民繼續派一萬元,但講到明要「符合條件」,具體方案仍在研究。不過會新增「育兒津貼」,三歲以下嬰幼兒每年可領取1.8萬元津貼。 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首份施政報告以「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為題,延續上屆政府卸任前宣布的永久居民今年繼續派一萬元、非永久居民6000元。不過施政報告寫明領取者要「符合條件」,又指這項由2008年持續至今的現金分享制度要適時完善。 岑浩輝:「大家都有共識希望完善它,但不是取消它,很多主流的意見是繼續,但完善它在發放的條件、要求方面,是否可以更精準、體現公平性?有多少人應該領取、具體資格如何?有很多方案,大家有很多想法,我們可以省多少錢?」 他在施政報告記者會指17年來派了921億元,今年的現金分享支出預料佔經常性開支約15%,反問是否可持續;又指希望新的發放條件今年就能夠落實,最終無論節省多少錢,都會用於增進民生福利及社區經濟,包括首次推出的「育兒津貼」,未滿三歲嬰幼兒每月可獲派1500元,即每年,1.8萬元。 生育津貼、結婚津貼、養老金、敬老金等齊齊加碼,岑浩輝指錢要用得精準,包括應對少子化及老齡化,「當前澳門經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公院加價|議員憂審批減免人手不足 當局料僅6.6萬人申請、改革屬全盤考慮
【有線新聞】公營醫療服務明年起加價,同時放寬醫療減免門檻,合資格受惠人數增加至140萬,當局估算實際只有約6.6萬人申請,又強調改革是全盤考慮、環環相扣,對於方案態度堅定。 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普通科及專科門診,收費將提高至150至400元不等,有議員質疑社區藥房未成熟、普通科門診及夜診不足,加價太趕急,應該善用上屆政府設立100億元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 選委會界別陳凱欣:「偶發性有病時,我希望沒有任何病人去想如何取得豁免。如果動用100億基金,目前加幅可否頂一頂,不要推行如此快,加幅可不可以減一半。」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其實100億元相對於香港每年整體公營醫療費用,只是一年的10%,單純靠這個資金投入,而不針對根本問題善導醫療服務,是不會達致(改革)效果。」 當局同時放寬醫療費用減免資格每年「封頂」1萬元,合資格人數140萬,當局稱並非全部都是病人,按照目前比例估算約6.6萬人申請。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我覺得你低估現實情況,如果當長者知道要申請豁免才可以看醫生,140萬人相信會湧去申請,140萬人只有800個醫務社工如何處理?」盧寵茂:「不是所有申請第一站去醫務社工。只是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Coldplay香港演唱會|四人經緊急出口非法入場 警拘三人包括場內酒吧職員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Coldplay演唱會有人經緊急出口非法入場,警方拘捕三人,包括場內酒吧職員。 Coldplay最後一場演唱會,啟德體育園報案,在閉路電視發現三男一女經場館緊急出口非法入場。警方到場截停兩名非華裔男子,經調查相信場內一名酒吧職員曾經打開緊急出口大門,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三人,年齢21至23歲,獲准保釋候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沙塵氣流襲港|多區空氣質素健康風險「嚴重」 環保署:今明兩日污染物仍較高
【有線新聞】全港多區空氣健康指數升至最高級別,健康風險為「嚴重」。 維港天色灰濛。全港18個監測站,最高峰時有14個站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最高級別10+,包括屯門、銅鑼灣、將軍澳等,即健康風險「嚴重」。 環保署表示受沙塵氣流影響,而季候風逐漸緩和,本港風勢較弱,不利污染物擴散,今、明兩日染污物仍然處於較高水平,提醒市民在戶外注意健康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34歲男染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 潛伏期沒外遊 防護中心正調查
【有線新聞】一名34歲男子感染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衞生防護中心正在調查。 病人過往健康良好,上周二發燒、頭痛及有瘀班。周四到仁濟醫院求醫,同日入院,臨床診斷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症,即細菌入侵血液,目前情況穩定。他潛伏期間沒有外遊,家居接觸者未有病徵。 中心說細菌入侵血液或引發腦膜炎,可引致嚴重病症、嚴重可致命。中心會繼續調查個案,提醒市民時刻注意個人和環境衞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公院加價|有議員質疑當局沒善用資源減市民影響
【有線新聞】公營醫療服務明年起加價,同時放寬醫療減免門檻,合資格受惠人數增加至140萬,當局推算實際上約6.6萬人申請。有議員質疑當局未用好資源,減低對市民的影響。 陳凱欣:「偶發性有病時,我希望沒有任何病人去想如何取得豁免而去做,我們應該要想現時政府手上仍有多少工具,我們在立法會一定要提出,政府在2019/20財政預算案留100億元作為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如果動用100億基金,目前加幅可否『頂一頂』,不要推行如此快,加幅可不可以減一半?」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你說的100億基金,其實100億相對於香港每年整體公營醫療費用只是一年的10%,單純靠這個資金投入而不針對根本問題善導醫療服務,是不會達致(改革)效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首季訪港客破1,220萬創疫後新高 旅發局「五一」推無人機表演吸客
【有線新聞】首季訪港旅客有約1,220萬人次,創疫情後季度新高。旅發局宣布「五一」會在灣仔以無人機表演,宣傳香港傳統節慶吸客。 單計3月,旅發局錄得382萬旅客人次訪港,比去年同期上升12%,而首三個月合共1,220萬人次、升9%,其中非內地客亦多18%。 本港5月及6月將有連串傳統節日和活動舉行,旅發局推出全新主題宣傳「香港節慶-文化躍動」,包括在「五一」晚上在灣仔舉辦天后誕、長洲太平清醮等非遺節慶主題無人機表演,並會透過多個內地平台提供「五一黃金周」遊港攻略,加強向內地旅客推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澳門增設「育兒津貼」 向3歲以下嬰幼兒每月發放1,500元 每年共18,000元
【有線新聞】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延續「派糖」措施,向合資格永久居民派10,000元,非永久居民派6,000元,另外增設育兒津貼。 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多管齊下,積極應對少子化問題,創設育兒津貼,向澳門永久性居民中未滿三歲的嬰幼兒,每人發放每月1,500澳門元,每年合共1.8萬澳門元的津貼,出生津貼調升至6,500澳門元,加強對新生兒家庭的經濟支援,鼓勵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