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新田科技城|多個環團稱極度失望 斥環評通過條件僅小修小補 不排除有人司法覆核
【有線新聞】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有條件通過。多個環保團體聯合回應,表示極度失望,指政府依然沒有為突然增加90公頃填塘面積重啟環境評估。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政府不斷倡議新田科技城時,團體珍惜任何與政府對話機會,多次提及憂慮及問題,花很多時間與政府一起商討,甚至提出很多不同方案。事實上環保署現在不但沒有正視問題,亦有條件批准,但條件我們認為都是小修小補,沒有對應真正問題,就是新田科技城填很多塘會構成很重大生態損失。」 她說不排除會有其他人提出司法覆核,又認為任何行政錯誤也會影響社會、甚至制度公義問題,即使有人上訴,相信也是基於良好意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的士業界自發放蛇打擊Uber 周國強呼籲業界克制
【有線新聞】昨日(16日)網上流傳多段疑為的士業界自發「放蛇」捉白牌車的短片,警方指有關事件非警方行動。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向傳媒表示,商會不鼓勵有關行動,呼籲業界「冷靜」。 有消息指,有關行動由一個的士業界團體成員發起,針對Uber白牌車放蛇。周國強指出,警方去年只檢控50多宗白牌車,業界認為打擊力度不足,希望當局投放更多警力處理。他認為,打擊Uber白牌車應由警方執法,呼籲業界克制,不建議自行「放蛇」。 警方表示,昨午4時35分接獲的士司機報案,指有人懷疑經營白牌車。警員到場經調查,登記涉事司機及車輛資料,案件列「交通投訴」處理。 網傳市民「自發放蛇」捉白牌車 警列「交通投訴」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財委會撥28億建微電子研發院 孫東料助創科界「搶人才」
【有線新聞】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28億元設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審議時,有議員關注項目如何能夠留住人才和加強香港的創科發展。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梁美芬:「最重要的目標是留住人才和成果,吸納人才、鼓勵成果,你們的關鍵績效指標是如何衡量?」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香港的『零到一』的突破是受到公認。香港之前主要是沒有中游的成果轉化和下游的產業發展,因為缺乏了一條腿,所以現在這兩年特區政府主要是完善香港創科體系。以後香港有這個平台,香港人會回來,內地人才會過來,海外科學家也會過來。」 微電子研發院是「創新及科技基金」的項目,研發院會由微電子專家等人士和政府代表成立的獨立董事局負責策略性事宜,並由一名行政總裁帶領團隊管理日常運作。局方預計取得撥款後,下年年底會安裝中試線設備和調試,相信可從研究項目、技術轉移等方面取得收入,不至於完全倚賴基金撥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涉濫收款項等 11名劏房業主共罰1.6萬
【有線新聞】再有11名劏房業主違反《劏房租務管制條例》被罰款。 這11名業主分別涉及沒在限期內向估價署署長提交租賃通知書、或向租客濫收款項,被判處罰款共1.6萬元。《劏房租務管制條例》實施兩年多,政府至今已成功檢控266宗個案,涉及229名「劏房」業主,合計總罰款共48萬元。政府強調估價署會繼續堅決執法,打擊任何違例個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啟德地盤工人高處墮下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啟德一個地盤有工人由高處墮下受傷。 勞工處人員在場調查意外原因,現場是承豐道近啟德橋道。中午近12時,一名50歲外籍男工人在地盤工作期間,意外由大約6米高處墮下,跌落地下一個約1米深坑,同事發現報案,救援人員到場將事主救起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並通知勞工處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蔡天鳳碎屍案|前家姑被控妨礙司法公正 獲准保釋
【有線新聞】大埔碎屍案死者蔡天鳳的前家姑李瑞香被控妨礙司法公正,高等法院批准她保釋。 李瑞香獲准保釋,離開高等法院,她自去年2月被捕後一直還柙。高等法院法官張慧玲聽取保釋陳詞後,決定批准她以十萬元現金及外甥十萬元人事擔保外出,期間交出旅遊證件、不能離開香港,每周到警署報到3次,亦不得接觸控方證人或踏足涉案地點。 案發在去年2月,蔡天鳳懷疑在大埔龍尾村一間村屋被人碎屍,前夫一家之後被捕。李瑞香被控於去年2月23日銷毀謀殺案相關資料,意圖妨礙司法公正。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政府研設劏房最低標準 測量師學會︰最少100呎、樓底2.5米 倡取締時予搬遷津貼
【有線新聞】全港約有11萬個劏房,政府正研究為劏房設最低標準,測量師學會建議面積最少要有100呎。 學會亦建議,劏房樓底最少要有2.5米高,並必須有最少40厘米闊、0.8平方米面積的窗戶。業主只可在住宅或綜合樓宇中的住宅部份分間劏房,劏房內不可明火煮食,廚房與洗手間要有適當分隔,劏房的共用走廊不可放置任何物品等。學會估計全港小於100呎的劏房有3萬多個,相信建議已平衡改善劏房安全及對住戶的影響,又認為政府取締劣質劏房時應提供搬遷津貼,或安排居民遷入公屋單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李家超︰AI難取代傳媒社會道德 指評論、唱衰分別很大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報業公會70周年會慶時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如何蓬勃,也不能取代傳媒的社會道德,又指評論與唱衰分別很大,傳媒應持平中立、以事實為依歸。 李家超︰「大家可以提出問題、作出評論,但提出問題和挑撥矛盾是有分別的,而評論和唱衰的分別就更大,這個是用心良好,還是用心不良的分別,是用心建設還是用心破壞的分別,是為社會利益還是為私下利益的分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海防博物館9.3改設為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增展覽講解香港、廣東一帶海防工事
【有線新聞】政府刊憲,香港海防博物館將會在9月3日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新博物館會重點介紹抗戰歷史,增設展覽空間講解中國在香港地區及廣東一帶的海防工事,提高大家對中國海防歷史的興趣,並會與內地的文博機構合辦,定期舉辦抗戰相關的專題展覽。《2024年博物館指定(修訂)令》下星期三提交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港、法簽訂影視合作諒解備忘錄 楊潤雄:期待未來更多合作項目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黃智祖代表創意香港,在法國康城影展與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簽訂影視合作諒解備忘錄。 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說,備忘錄將為香港和法國就電影合拍、影視人才及文化交流揭開新一頁,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項目。他在香港館開幕禮致辭介紹「歐亞文化交流電影製作資助計劃」,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新大帽山天氣雷達投入運作 可分辨空中冰雹區域及雨點大小
【有線新聞】天文台新大帽山天氣雷達已於今年3月完成安裝,並正式投入業務運作,提供重要的觀測數據監測各類惡劣天氣,包括雷暴、暴雨和熱帶氣旋。 新大帽山雷達是香港第二台雙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造價約為3100萬元。新雷達可分辨空中的冰雹區域和雨點大小,對監測冰雹和降雨率有所幫助。 相比香港首台安裝在大老山,並於2015年開始運作的雙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新大帽山雷達配備更先進的硬件和軟件,可提供更高的雷達脈沖發射功率、更小的雷達訊號衰減和雜訊的影響、更佳的雷達控制軟件圖像界面和更多功能,令操控雷達變得更為簡易。這些新技術可提供更高質量的雷達產品以支援天氣分析。 新大帽山天氣雷達與大老山雷達協同運作,全天候為市民提供監測惡劣天氣的雷達圖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涉串謀呃逾2,600萬元貸款 警司陳凱港2欺詐罪成囚6年半 官:沒違反誠信、有良好品格
【有線新聞】警司陳凱港涉嫌隱瞞警務人員身份,串同一名前督察騙取逾2,600萬元按揭貸款,兩項欺詐罪成,共判囚6年半。 陳凱港和報稱商人的前總督察汪浩毅由囚車押送到庭,案情指陳凱港2019年隱瞞警司身份,聲稱受僱於「出眾資本」,並誇大收入,用自己名下兩個物業向兩家銀行申請按揭貸款獲批,部分款項用來還債,另一被告汪浩毅協助申請。 陳凱港的代表律師求情指,他熱心公益慈善,經常以警司身份贊助慈善活動,疫情期間捐贈口罩予前線醫護。他也患有嚴重抑鬱症,案件壓力令他曾有輕生念頭,因應貸款抵押他將會失去物業,面臨極大財政壓力,審訊後亦會失去警隊工作,而案中銀行沒有蒙受任何損失,希望法庭輕判。另一被告汪浩毅求情指,自己並非案件始作俑者,沒有從中獲取個人得益,重犯機會低,希望法庭考慮緩刑。 區院暫委法官王證瑜考慮後說,案中銀行沒有實際損失,認為陳凱港雖有虛報自己月薪,但他一直還款,沒有違反誠信,考慮他有良好品格,酌情扣減九個月刑期,兩項罪名分別判囚5年半及3年3個月。雖然案發同一時期,但由於被告向兩間不同銀行,以不同物業抵押,因此2項罪名部分分期執行,共判囚6年半。 至於另一被告汪浩毅,法官不同意被告非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