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政經CHAT|屋宇署拍宣傳片 提醒市民勿違規拆主力牆
【有線新聞】屋宇署今日(20日)推出一輯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宣傳聲帶,提醒市民未經屋宇署事先批准及同意而改動或拆除結構牆(俗稱「主力牆」),屬違例建築工程。 發言人指,亂拆主力牆不單止違法,還會導致嚴重後果。一經發現,屋宇署會採取執法行動,包括發出法定命令,着令有關業主進行所須的修繕工程,並會向涉事人士進行調查及提出檢控。 發言人強調,業主不可進行違例建築工程,並有責任確保其處所無僭建物。如欲進行樓宇改動及加建工程,應先徵詢建築專業人士的意見,包括工程的可行性,以及按需要向屋宇署申請批准建築圖則及同意才可展開工程,以確保安全及不會違反《建築物條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車Cam直擊|大埔小巴溜前鏟草堆後翻側 女乘客腰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大埔今早(20日)發生車禍,一輛小巴失控翻側,一名女乘客受傷送院。 事發在今早9時許,一輛小巴駛至大埔碗窰路近怡翠山莊三期對開小巴總站時,突然溜前並失控鏟上草堆,小巴隨後翻側。據報,車上載有一名47歲女乘客,她當時到站準備下車時跌倒,而65歲男司機已下車。 女乘客腰部受傷,由救護車送往那打素醫院治理。警方正調查車禍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極端天氣|議員倡設「小動員」處理個別地區災情 楊何蓓茵:隨時候命不論規模
【有線新聞】去年9月颱風蘇拉襲港及世紀黑雨,政府啟動全政府動員機制協助善後,有議員關注個別地區有災情可否有一個較小規模的動員。 九龍東(民建聯)顏汶羽:「例如上一次(紅雨)只是將軍澳區的水浸,只是將軍澳區是否可以做一個『小動員』,也是寓實際於演練,可以練習跨部門協作機制及動員令的速度。」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 有需要的話,隨時公務員在『全政府動員級別』都是候命準備,不論規模多少。比較地區性狀況,例如上一次水浸,主力需要渠務署同事清理渠務及積水,這方面的確需要專業知道,由專業人員做專業工作會合適一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黎智英案|國安警員黎國勇完成作供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國安警員黎國勇完成作供。 黎國勇在控方覆問下,確認到荔枝角收押所派發一份法庭判詞給張劍虹,他說這是警務工作之一,張劍虹接到判詞之後曾經沉思。黎國勇又指之後跟張劍虹談及獄中生活,亦是警務工作的延續,因為他需要評估張劍虹在獄中有沒有「不好的事」發生。法官在證人作供後問及審訊進度,黎智英一方說會就三項控罪作中段陳詞,控方預料星期二會傳召最後一名證人出庭,講述社交媒體相關議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將軍澳兩少年破壞單車鎖圖偷單車 遭警方斷正拘捕
【有線新聞】將軍澳警區特遣隊人員5月18日在唐俊街及寶邑路一帶進行反罪惡巡邏期間,發現2名非華裔男童在公共單車停泊處形跡可疑及干擾2部單車,人員遂上前截查。 經調查後,該兩名男童懷疑在上址嘗試破壞單車鎖以偷走單車,人員遂以涉嫌「企圖盜竊」拘捕該2名年齡分別為16和17歲非華裔男童。該兩名男童現已獲准保釋候查。案件交由將軍澳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跟進。 警方建議市民為自己的單車,尤其是高端的車款,加強保安裝置,例如使用更牢固的鏈鎖及安裝GPS定位裝置,並記下單車車身編號及拍照記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網絡熱話|港鐵關愛座再惹爭議 感冒男遭「正義長者」逼讓座 網民倡取消關愛座
【有線新聞】關愛座爭議時有發生,近日有港男在社交平台發文,抱怨在下班乘搭港鐵時,因患上感冒及太累而坐在「關愛座」休息。怎料被一名老翁出言指責,並要求他讓出座位。事件再度引起網民對關愛座的爭辯。 該名港男日前在社交平台Facebook群組「將軍澳主場」發文,指晚上下班時由中環乘搭港鐵前往北角,路中因感冒及太累,因此坐在了關愛座休息。期間竟遇到了「正義魔人」老翁,對方手指指要求自己起身。 該名港男說,當時已經有其他乘客主動讓座予該名老翁,「但佢偏唔坐,喺都要我起身讓俾佢」。港男大感無奈,最後幸好有一對年輕夫婦挺身而出,不但力撐事主,更護送他到北角站。 他又指,整件事最大體會並非面前人有多討厭、橫蠻無理,而是在發生不合情理事件上,附近的陌生人仍然會站出來,「為你發聲,甚至去保護你、關心你」,令他非常感動。 該名港男更直言,認為有必要取消關愛座。事件引起不少網民討論,有人留言批評老翁「用野蠻迫人就範」、「關愛座,冇話一定要讓畀老嘢坐」、「道德魔人唔好諗住綁架我,對住廢老我無道德」、「下次塞住耳機唔需要理佢、佢出手掂你即時報警、同依啲野蠻人講來曬氣」、「極度贊成取消關愛座,咁多個位點解一定要關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復康巴士|被批輪候時間過長 孫玉菡:冀下半年完成檢討 調整載客量低路線
【有線新聞】立法會帳目委員會討論審計報告有關復康巴士的服務,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營運商會在今年第三季前,完成檢討固定路線服務,亦會調整個別載客量低的路線,目標下半年完成。 審計報告指部分往來醫院的復康巴士使用量極低,政府指要使用復康巴士服務須先領有殘疾人士登記證,現時約有10萬人已登記,有議員關注實際需求有多大。 選委會界別議員謝偉俊:「都有頗大差距,如以復康會的數字,約有7,000人登記使用復康巴士,但有10萬人是合資格,這個差異會否有點兒驚訝。」 有議員關注政府如何監管復康巴士營運商。選委會界別議員簡慧敏:「營運商A服務了40多年,取了一份超過一億元的合同,但簽訂的諒解備忘錄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那麼我們如何監督營運商A,即使它在市場上規模很大、很專業也好,我們也需要有效的監管機制。」 孫玉菡:「運輸署每個季度會與他們開會,營運商每月亦須提交報告,透過這些非常緊密的程序是可以掌握他們提供服務的情況,以及他們的表現,一旦察覺有何問題,亦可透過交流和協商去處理。」 勞福局又說運輸署已要求復康巴士營運商在今年第三季前,完成檢討固定路線服務,盡快安排輪候人士接受服務,以及檢視個別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公僕義工隊服務近9萬小時 議員倡設「義工假」加強參與 楊何蓓茵:暫無計劃
【有線新聞】公務員超過70隊義工隊去年舉辦及參與1,600項活動,服務時數近9萬小時。有議員提出設立「義工假」加強參與,當局說暫無計劃推行。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我相信始終義工是義務工作,要自己有一些犧牲,而且公務員假期不遜於私人機構,所以公務員如果在假期中抽一些時間出來做義工,亦非常符合義工服務的精神,所以暫時不會考慮提供『義工假』給公務員。」 楊何蓓茵又說,已經向公務員義工隊提供關愛隊聯絡資料,亦安排民政事務總署作為中間人,協調雙方加強合作服務市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發展局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 料500工地參與 理大研網絡系統傳遞警報
【有線新聞】發展局和建造業議會推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即日起接受申請,發展局預計會有大約500個工地參與。有大學研發網絡系統,方便工地通訊,確保警報等資訊能即時傳遞。 在工地工作,單靠一個頭盔未必能夠保障工人的安全。政府和業界推廣「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即日起接受申請,預計將有大約500個工地參與,佔全港工地大約6成。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更好來說是一個『牌匾』作識別和利便監察,鼓勵更多地盤採用。建造業議會會把獲得這個標籤的工地名單,上載議會的相關網頁,這個『牌匾』也會在工地外圍當眼處擺放。政府部門會定期抽查,若果發現你浪得虛名,沒有好好使用這個標籤,我們便會褫奪也會公布。」 發展局預計7月會有大約100個工地獲發標籤,要符合申請資格,工地要有智慧安全系統一站式管理平台和網絡等,讓管理團隊掌握施工狀況,並在必要時發出警報。為了確保工友可以獲得最新消息。理工大學研發出這套系統,為工地提供無線網絡。 香港理工大學建築資訊學講座教授李恆:「工地好像地下空間,有很多阻擋很多地方都沒有網絡連接不到,好像人類沒有神經一樣,放多少物聯網、智慧系統都沒有辦法。這技術可以在60公里的範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車Cam直擊|慈雲山恐怖車禍 11歲男童過路遭私家車撞倒 前、後轆連續輾過身軀
【有線新聞】慈雲山周六發生恐怖車禍!一名男童疑過路期間,遭一輛私家車撞倒並輾過身軀,受傷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治療,並留院觀察。警方正調查事故原因。 根據網上今日(20日)流傳的車Cam影片可見,一名學童在蒲崗村道學校村過馬路時,突遭一輛駛至的私家車撞倒地上,其身軀被私家車前、後輪連續輾過。有途人見狀慌忙上前喝止,私家車司機隨後亦下車查看男童情況,附近其他途人聞聲亦趕至協助。而另一張現場圖片可見,身穿運動服的學童受傷蜷縮在地,其書包及水樽散落地上。 影片隨即引起網民關注,有人怒斥私家車司機行車太快,「學校村嚟㗎,咁多學生出入,開咁快托咩」、「見人行過收慢得唔得呀」、「咁樣揸車冇危機感, 遇到危機唔識處理,同炸彈冇分別」;亦有人擔心受傷的學童情況,「希望小朋友無事」、「好心痛小朋友」、「小朋友有無事?點解撞到人都唔停碌過兩次」。 警方表示,在5月18日上午約11時45分接獲報案,指一名11歲男童於黃大仙蒲崗村道學校村懷疑被一輛私家車撞倒。人員接報到場,該名男童受傷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治療,並留院觀察。人員亦在現場向該名懷疑涉案本地男司機進行調查,了解事發經過。案件現列作「交通意外有人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Ocamp風波|嶺大禁用「迎新營」字眼 規範活動 禁不雅遊戲、發布親密合照
【有線新聞】本港大學去年連環爆出多宗迎新營(Ocamp)性醜聞,引起社會關注。嶺南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透露校方設立嚴格指引,規範迎新活動,當中包括所有由學生社團舉辦的新生活動必須於8月31日或之後才可展開;活動名稱絕對不可使用「迎新營」或「迎新活動」等字眼。 活動日期不得早於新生報到日 社團或難舉辦留宿活動 嶺南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發文,引述大學於上周四(16日)舉行的學生社團迎新活動簡介會,指校方向各社團傳達一系列最新政策指引,並就活動安排提供相關建議,確保相關活動有序及合規進行。當中在舉辦日期方面,由於新生正式報到日為8月26日,因此學生社團舉辦的新生活動,必須於8月31日或之後才可展開,以確保新生第一手接觸的校園相關資訊能夠來自學校官方,而8月26當日亦有學生事務處主辦的迎新環節。翻查資料,嶺大年初制訂的2024/25學年校曆表中顯示首個上課日為9月2日,即意味著社團難舉辦需要留宿的迎新活動。 不准用「迎新營」、「迎新活動」字眼 嚴禁不雅遊戲或活動 帖文又透露,為規範新生活動,校方訂下一系列嚴格規定,包括活動名稱絕對不可使用「Orientation Camp」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20日
劏房|測量師學會倡設最低標準 指應先處理關鍵:別釀嚴重火災、衛生問題
【有線新聞】政府設「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研究如何處理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測量師學會建議劏房最低淨面積為100平方呎、劏房內不可明火煮食、廚房與洗手間要有適當分隔等,學會認為先處理關鍵問題,之後再提高標準。 測量師學會會長林家輝:「這個沒有一個國際標準,『劏房』根本是一個貧窮、房屋問題。我們提出了一些標準,關於衛生、通風、採光,以及最重要的是走火(通道)、渠務,不要引致滲水等標準,先做一些事情,不要釀成嚴重火災、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