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律師會周一訪京四日 陳澤銘:推動法治建設
【有線新聞】律師會下星期一啟程訪問北京。 律師會會長陳澤銘率團訪問北京四日,期間會拜訪港澳辦、外交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等。陳澤銘說這項年度訪京活動,將與內地政府部門和機構交流意見,探討香港律師如何通過雙語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以及普通法等獨特優勢,促進內地和全球商業社會的連繫,推動法治建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垃圾徵費|唐英年稱支持環保 惟推行應盡量減少擾民 官員不夠接地氣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常委、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說環保政策應該要做,但政府官員不夠接地氣推動禁即棄塑膠製品時,應盡量減少擾民,又建議垃圾徵費可以不斷「評估」,待各界清楚才推行。 即棄塑膠餐具管制措施本月22日實施,食店不能再向買外賣的顧客提供膠餐具、飲管等,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出席傳媒界活動時說,相信市民支持環保,但政府推行時亦不能夠太「離地」。唐英年:「紙飯盒買個咖哩雞十分鐘後不變軟,這紙盒很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說『不是,一樣價錢、可能更加便宜』,欺騙你,可能找到一千零一間便宜一點,可能今天賣完,明天新貨就加價,絕不相信香港商家不懂加價,不接地氣。」 唐英年說環保核心之一是源頭減廢,目前試行中的垃圾徵費安排,卻令市民一份垃圾要用上普通膠袋加指定膠袋才能棄置。唐英年:「一個塑料變兩個塑料袋,而且這個指定垃圾袋不是全分解塑料,是不能分解,跟那些普通垃圾袋是完全一樣,我真的不懂。我跟特首說過,他說立了法怎麼辦,我說沒事,立了法現在又評估就繼續評估,評估評估再評估,評估到大家更加了解才推行。」 擔任過政務司、財政司司長的他又提到目前港府財政困難,公帑應使則使、應慳則慳,例如交椅洲人工島、高院新大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黎智英案|陳梓華供稱Mark Simon願墊支500萬助全球登報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傳召第五名從犯證人,法律助理陳梓華作供。 黎智英和陳梓華由囚車押送到法院,陳梓華作供指2019年6月在Telegram「G20公海群組」,得知一個叫「RIP」的帳號眾籌全球登報,希望在G20峰會舉行期間,反映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情況。群組中有人建議陳梓華聯絡李柱銘或黎智英,陳梓華取得李柱銘電話後,再聯絡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Mark Simon表示願意墊支500萬元及提供援助,因為事件符合他們的政治主張。陳梓華其後知道「RIP」就是李宇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上年度過萬公務員離職 近三成年資不足10年
【有線新聞】2022至23年度有過萬名公務員離職,近三成年資不足10年。公務員事務局回覆議員提問,公布公務員離職人數由2018/19年度的8,500多人,增至2022/23年度超過10,100人,但較上個年度輕微回落。當中近1,000人是30歲以下,近3,000人年資不足10年,相比2018/19年度約1,300人,增加超過一倍。最多人離職的是警務處,有1,180人,不過較2019/20年度高峰的1,802人回落。截至去年11月,警隊空缺率約18%。而香港電台空缺率近24%,是各政府部門中最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印尼來港打工情侶同遇難 親友不捨湧IG留言悼念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造成5死逾40人傷。其中兩名印尼裔死者分別為24歲女子Bregita及23歲男子Ricky,兩人的親友得知事件後紛紛在其社交平台留言悼念。 據兩人社交平台帖文等可見,Bregita及Ricky早於2018年相識,兩人為情侶關係,生前同在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工作。其中Ricky任職調酒師,Bregita則任餐飲部初級領班。兩人不時在社交平台上載在港同遊的甜蜜合照,而最後一張合照顯示為去年5月,當時兩人在中環大館並肩而坐。 怎料一場大火,兩人雙雙魂斷香江。兩人的親友得知不幸的消息後,紛紛湧入社交平台留言悼念,有人形容兩人為完美伴侶,亦有表示希望兩人早日安息。 華豐大廈10日發生三級大火,據了解初步調查相信一樓天井首先起火,儲存在天井的清潔工具和大量膠袋導致火勢迅速向上蔓延。事隔兩日,大廈仍未重開,大廈外牆、地板熏黑,入口的梯級擺放了白花,向火災中的死傷者致哀。另外,至今仍有6名傷者情況危殆、2人情況嚴重,當中包括一名7個月大女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行人路解封 大廈未重開、梯級有白花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大廈外的一段行人路解封。事隔兩日,大廈仍未重開。 華豐大廈的入口仍被封鎖,大廈外牆、地板熏黑。入口的梯級擺放了白花,向火災中的死傷者致哀。大廈外的一段佐敦道及彌敦道已重開,警方在佐敦道設登記處,讓居民登記等候上樓領取財物。民政事務處亦設援助站,為住戶提供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22歲女子公開前男友個人資料 涉「起底」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22歲女子在社交媒體公開前男友個人資料,涉嫌發布「起底」訊息被捕。 私隱專員公署調查發現,涉案女子與事主去年12月分手後,懷疑因感情糾紛,在一個社交平台公開群組發布事主中文姓名、照片以及身份證副本,並對事主作出負面評論。涉嫌未經同意下披露個人資料,她在新界區被捕。私隱專員公署提醒市民,不要因為私人恩怨對他人「起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0萬及監禁五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律政司發布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 林定國:今屆任期內落實
【有線新聞】律政司發布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推動區內法律協作,綱領提出「三連、兩通、一灣區」方針,即是機制對接、規則銜接和人才連接,以及灣區法治建設軟硬件互通。 律政司會推動與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大灣區高層恆常對接平台,跟進落實民商事司法協助,亦會推動設立大灣區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資訊平台,爭取擴大「港資港法」及「港資港仲裁」措施至整個大灣區,並籌劃在香港舉行大灣區調解員培訓課程。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說,會在今屆任期內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落實綱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DSE|「報到易」更新後續無法登入 鄧飛:事前難找4萬個帳戶同時測試
【有線新聞】文憑試英文科開考,考評局供考生及監考老師使用的簽到程式有更新,但有部分考生指今早無法登入「報到易」程式,要改用人手點名。有議員認為是程式測試系統負荷時出現問題。 選委會界別(教聯會)鄧飛:「你做一個事前的測試,只能是抽樣,你不可能真的做一個大數據的測試。譬如假設現在有4萬個考生,幾乎在同一時間登入,做測試不可能找4萬個帳戶在同一時段測試。這個尤其是要督導承辦商做好這方面工作。」 對於昨天懷疑有人將中文科試卷上載到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鄧飛指事件很大機會涉及違規行為,按照以往案例當局會報警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國家安全教育日|陳國基指校園乃重要一環:建下一代國民身份認同
【有線新聞】下周一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會於紀律部隊、學校和社區層面加強國安教育。 陳國基接受文匯報專訪時說,政府會為學校舉辦國安寫作比賽、教案設計等,亦會在18區舉行國安展覽等活動,並融入《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內容。政府會總動員推動國民教育工作,校園內外是重要一環,讓下一代建立國民身份認同及國安意識。對於《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賦權政府訂立附屬法例,陳國基說有需要時會果斷出手,防範和化解國安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政經CHAT|針對外國對本港司法獨立失實言論 律政司14個月內76次反駁
【有線新聞】自反修例案件開審、國安法實施以來,有外國政府及媒體先後多次抨擊、質疑本港法治及司法獨立等,律政司在剛過去的14個月多,一共76次反駁,平均每5至6天一次。 律政司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文件中透露,由2023年至今年3月初,律政司面對外界對香港法治的評論,先後發表35份新聞稿和文章;律政司司長及副司長亦接受22次媒體專訪,並透過在18個不同場合發言及1封致海外媒體的信件,駁斥境外國家、海外及本地政客及組織,針對香港法治、司法獨立、《港區國安法》和《基本法》23條立法的失實、毫無理據的言論,以正視聽。 律政司強調,法治和司法獨立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政府一直致力維護。來自本地及海外政客、組織、媒體和個別人士的無理攻擊,政府必定會適時澄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去年學童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創5年新高 教育心理學家人數不增反減
【有線新聞】患精神病中小學生,五年內增加兩倍,去年中、小學匯報32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是5年來新高。 學生精神健康近年備受關注,教育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中小學2018/19至2022/23學年,患精神病學生由600名上升兩倍,至1,980名。學童自殺個案更有上升趨勢,去年接獲32宗匯報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較前一年增加7宗,是5年來新高。而教育心理學家人數則由前一學年92人減至上學年79人,同期只有3人新入職。教育局說重視學生精神健康,上學年支援精神健康學生相關培訓、活動等開支達8,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