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8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認為陳梓華是激進示威者領袖所以經常接觸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認為陳梓華是勇武派領袖,有號召力所以經常接觸,否認曾說要「推爆個政府」,對於陳梓華與國際線有聯繫不知情。 黎智英圍繞他與陳梓華的關係和對國際線的看法作供,他說從對話中感覺陳梓華較熟悉「屠龍小隊」等不同隊伍,相信陳梓華是勇武派的領袖、有號召力,也是他接觸對方的原因。理大衝突後黎智英覺得有需要讓示威者自行組織一個領袖團隊,規範示威活動,承認曾與陳梓華討論,請對方安排他與「攬炒巴」劉祖廸見面。他們之後在台北相見,黎智英覺得劉祖廸有很多年輕人追隨,有很大影響力,為人亦謹慎,該次見面沒提國際游說或制裁;劉祖廸也沒提起他帶領的「攬炒團隊」。 對於陳梓華指控他曾稱是時候整合街頭、立法會、經濟和國際線「推爆個政府」,黎智英稱國際線從不在他的腦海中,他一定沒提過,反駁是陳梓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亦否認講「推爆個政府」或者任何類似的說法,更不會瘋到覺得年輕人可以推翻中國政權。他說「支爆」概念由劉祖廸會面期間講起,並非他提出,形容陳梓華指控他想將劉祖廸打造成政治明星,說法滑稽和捏造;重申自己不支持港獨,本土陣營不是他有興趣接觸的對象,由始至終他都不知道陳梓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8日
警搗破盜竊集團 拘三名印尼人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一個盜竊集團,拘捕三名印尼人。 行動中檢獲部份港幣和日圓,以及賊人犯案時衣物、手機。警方指賊人在銀行附近徘徊,目標是長者,趁事主提取現金跟隨他們搭車或購物,趁人多擠迫時打開手袋偷竊,兩名事主分別被偷7萬港元及20萬日圓。警方周二在北角拘捕兩男一女,他們報稱是商人和家庭主婦。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8日
李家超向海內外檢察官致敬 指香港會繼續協助打擊跨境犯罪
【有線新聞】律政司舉辦國際檢察官聯合會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會議,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詞時指香港有一國兩制的優勢,會繼續協助打擊跨境犯罪,又向海內外檢察官致敬。 李家超:「在追求正義的過程中,你們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最重要的是堅持法治的原則,你始終致力於維護公共利益,儘管面臨巨大的挑戰,我為香港優秀的檢察官感到自豪。香港將繼續追求最高檢控標準,並推向世界舞台,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合作,以應對科技時代嚴峻的挑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8日
簡樸房|有「二房東」指罰則過重 關注基層住屋組織指居民憂後續安置
【有線新聞】房屋局下周一起就「簡樸房」制度諮詢公眾,提出罰則及多項準則,有「二房東」指罰則過重,又認為執修設有「天井窗」單位或要「趕走」現有租客。 房屋局公布「簡樸房」制度諮詢文件,建議出租不合規格「劏房」最高可以監禁3年,有「二房東」質疑罰則比僭建更重,又認為當局規定分隔單位只可保留向街窗戶的房間,但不少舊樓劏房設「天井窗」,一旦改裝就很大工程,其他租客或要一併遷出。物業及租務託管服務公司創辦人陳顯熹:「其實並不是真的大家想像中,那些單位改動好或者怎樣就可以,其實情況不是這樣。因為重點是我們如果單位一開四,其中一間不合規,其實可能要整個單位重新規劃,或者要趕走,讓其他租客先遷出,我們才可以整個單位大改動。」 有關注基層住屋組織表示居民關注後續的安置,包括坊間是否有足夠合規格的單位供應,以及預期會上升的租金是否他們可以承擔。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成員李善珩:「首先是執修後的簡樸房租金是否容許一些可能是一人住客可能付三、四千元租金就能入住,如果真的不能入住的話,其實有機會要去入住過渡性房屋,還是可能會變成無家可歸,所以都不是可否足夠容納的問題。」 她又歡迎以社工隊協助,支援長者或有需要家庭,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8日
海洋公園上年度蝕逾7,000萬 園方冀大熊貓帶動收入 田北辰憂中短期有財政壓力
【有線新聞】海洋公園公布年度財政由盈轉虧,虧損7,160萬元,總收入按年升四成一,公園期望大熊貓熱潮能帶動收入,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政府對公園資助逐步減少,中短期會有財政壓力。 海洋公園23/24財政年度年度總收入11.81億元,按年升四成一,期內政府對公園的資助由上個財政年度8.49億減至2.8億元,公園財政亦由盈利轉為虧損7,160萬元。若不計算資助以及折舊減值撥回和投資收入,公園經營虧損淨額2.97億元,按年少三成,是連續第三個年度收窄,反映開源節流措施見效。 至於公園總入場人次增三成三,有314萬、創五年新高。非本地訪客按年升超過三倍,以內地、印度及菲律賓訪客增幅顯著。門票收入按年增加五成四,商品銷售收入和餐飲收入分別約三成,人均消費按年升6%。 主席龐建貽表示疫情後市況充滿挑戰,年度經營成本上升一成七,公園會繼續爭取收入來源,減少對公共財政的依賴,亦將全力帶動大熊貓熱潮,藉此提高公園的入場人次及收入,同時推動熊貓旅遊和推廣生態保育。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海洋公園的營運表現已較零售界好,但擔心中短期仍然面對財政壓力。田北辰:「由2026到2028年之後那兩年公園怎樣營運?那兩年政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8日
荃灣象鼻山路火警 警方再改回「暫列縱火」案
【有線新聞】荃灣象鼻山路往荃灣方向全線解封。警方今早再改回「暫列縱火」案,並稱正循縱火方向調查。 經工程人員通宵緊急維修,象鼻山路往荃灣方向行車線路面重鋪工程完成,清晨4時許全面恢復行車。 象鼻山路昨日(27日)上午起火,波及隔音屏障及行人天橋,燒熔一段40米瀝青路,警方初步調查一度指火警無可疑。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7日
荃灣象鼻山路火警 現場搜懷疑油漆罐、警正調查起火原因 料清晨重開部分行車線
【有線新聞】荃灣象鼻山路火警,波及隔音屏障及行人天橋,燒熔一段40米瀝青路。路政署正在搶修,指隔音屏障及行人天橋結構安全,象鼻山路往荃灣方向仍然全線封閉,預計清晨重開部分行車線。 火勢相當猛烈,整段路陷入火海,濃煙升上半空,不時傳出爆炸聲,道路的隔音屏障令起火路段如同火爐,火勢波及對上的行人天橋。警方上午11時許接報,調查顯示首先是石圍角邨石菊樓對開行人天橋底有雜物起火,之後迅速蔓延,火場面積約20米乘20米。消防開動一條喉灌救,約半小時將火救熄。 一段隔音屏障「燒通頂」,損毀相當嚴重。象鼻山路隔音屏障全長800多米,建成十多年,翻查立法會文件,當時造價預算超過2億元。 火警救熄後,路邊有懷疑油漆罐,警方在現場蒐證。荃灣警區總督察(刑事) 羅世滔:「消防處在現場未有發現助燃劑,初步調查未發現可疑之處,就真正起火原因警方仍然積極調查中,包括審視附近閉路電視與居民作出查詢,亦會把拾獲灰燼送往化驗。」 路政署檢查後確認隔音屏和行人天橋結構安全,隔音屏受損範圍達40米乘12米,又說物料符合國際抗火標準,有效阻止火勢進一步蔓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7日
簡樸房|改裝劏房費用達數十萬 有業主稱退場:每年收租廿萬、做這麼多為了甚麼?
【有線新聞】有業主組織指不合規劏房要改裝到符合簡樸房標準需要數十萬元,有經營者已決定退場,有立法會議員則認為罰則未夠阻嚇力。 長約40頁的諮詢文件詳細列出「簡樸房」標準,除了面積樓底亦規定要有一扇可打開的窗戶,窗口不可對着圍封的天井要有獨立廁所等等。 有業主組織看過要求,指要改到合規,動輒幾十萬,已經有劏房業主反映會退出市場。業主會會長佘慶雲:「要用幾十萬改裝為新簡樸房才可以經營,經營者要考慮很多,稍為不合規,隨時被起訴刑事又怎麼辦?不知道甚麼時候坐監,就算用60、70萬打贏官司都無謂,輸就更加要坐監,每一年收租20萬元,做這麼多為了甚麼?」 不過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最多罰款30萬元,阻嚇力不足。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梁文廣:「會否是根據劏房總數將每間房租金總數加起來,最低罰則一定比這個數高,原因假設一個單位劏了五間房,每間收一萬元租金,最後只罰他四萬元,罰款還比總租金收入低,阻嚇力會成疑問。」 梁文廣又說目前分間單位的租管、消防安全等由不同部門執法,建議各部門組成特遣隊或專責組,提升執法效率。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7日
政府擬籌建第三間醫學院 劉澤星支持增人手:競爭有助提升水平
【有線新聞】本港計劃籌建第三間醫學院,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指不擔心有影響,認為競爭能提升醫學院水平。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很明白香港醫療人手短缺,所以香港大學醫學院急市民所急,盡量支持香港政府不同方案去增加人手,亦盡量支持香港在醫學藥物研究方面成為國際樞紐。每一個學府、每一個機構都一定有競爭,其實競爭可以提升水平,這不是一個擔心的問題。」 至於早前港大醫學院提出開辦第二學位課程,劉澤星指有關如何應用增加的學位仍在等待教資會消息,又說一直有招收報讀第二學位的醫科生因此有一定經驗。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7日
港大校委會換血|梁美芬指人選恰當 冀管理層齊心協力
【有線新聞】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梁美芬說,政府任命人選恰當,期望校委會與港大管理層有更好合作。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梁美芬:「新任的校委會主席更是大家熟悉和有豐富的政治、商務、金融經驗,除此之外有長期服務公共機構的經驗。我認為香港大學那麼重要的一間大學日後的發展,這幾位新成員包括校委會主席,很期待他們日後與港大管理層大家齊心協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7日
大灣區考察團|陳國基總結行程 指加深了解片區開發 強調無要求隨團商界投資北都
【有線新聞】政府帶隊的工商界考察團結束訪問大灣區,行程包括了解片區開發。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並無要求隨團代表投資北都會的片區,又確認星期五政府有宣傳北都的活動,邀請了本港及海內外機構。 考察團連日到訪5個城市,其中一個重點是了解片區開發及產業規劃的成功經驗。陳國基:「北部都會區是一個新發展項目,這方面在新質生產力要走高科技路線,很多片區發展成熟成功,對政府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對商界亦是一個借鏡。」 率團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特別點名提到新鴻基、恒基、和黃、新世界、滙豐及渣打都有代表隨團。被問到行程中有否就北部都會區的片區開發與地產商溝通、獲不獲得支持,陳國基強調只是介紹內地經驗,「純粹介紹、一個交流,並不是、也沒有要求商界朋友要投資多少,不是談這些,主要介紹及交流,增加他們對於內地認識,亦希望他們從中看到商機,因為他們才是做生意專家。他們給我的印象均是正面,對於這麼多城市將來規劃、新片區、科技如何發展,他們有深入了解,考察團目的已經達到。」他又確認星期五有宣傳北部都會區的活動,邀請了本地、內地及外資機構參與活動由財政司籌劃。 今次考察團共出席14個經貿交流會及考察項目等,最後一日參觀惠州中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7日
大熊貓|安安可可下月初見公眾 政府夥海洋公園辦亮相儀式 新名同期揭盅
【有線新聞】中央贈港一對大熊貓來港已經兩個月,行政長官李家超稱牠們適應良好,下月8日會與公眾見面。 一對大熊貓「安安」「可可」看來相當適應在香港的生活,李家超去到海洋公園探望牠們,同行還有文體旅局長楊潤雄和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李家超稱一對大熊貓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園方也說牠們狀態良好,在新環境適應得很快。政府與海洋公園下月7日會舉行「大熊貓亮相儀式」,翌日一對大熊貓就會正式同公眾見面。 「安安」「可可」兩個月前由四川來港,當時在機場就有歡迎儀式。經歷一個月檢疫隔離後,一直進行適應訓練。在跟公眾見面前,園方會安排不同人士包括基層家庭,以小規模形式探訪兩隻大熊貓讓牠們適應有人到訪居所。 為歡迎牠們加入香港大家庭,政府舉辦命名和繪畫比賽,收到超過20,000份命名建議,究竟最終一對大熊貓會有一個怎麼樣的新名字,「大熊貓亮相儀式」時就會揭盅。 文體旅局聯同旅發局及海洋公園隨後會推出一系列活動,希望新一對大熊貓擔當「香港旅遊大使」,政府亦會繼續把握大熊貓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