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上環永樂街女途人捱客貨車撞 頭部重傷不治 司機涉危駕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上環遭客貨車撞到傷重死亡,輕型貨車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正被扣查。 下午二時許,一輛客貨車駛到永樂街243號對開,懷疑收掣不及撞倒一名過馬路的女子,她頭部受傷昏迷,由救護車送往瑪麗醫院搶救,案件由港島總區交通部特別調查隊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大熊貓|龍鳳胎出生一個月已開眼 楊潤雄:即日起為安安、可可徵集新名
【有線新聞】中央送給香港的一對大熊貓「安安」、「可可」到港已一星期,政府公布為牠們徵集新名字。另外一對大熊貓龍鳳胎亦健康成長中,還張開雙眼。 一對大熊貓龍鳳胎出生一個多月,正健康成長、越來越大隻,照顧員要雙手才可抱起,還清楚看見牠們睡醒時眼睛微微張開,好奇地看看新世界,目前仍未公布牠們何時與公眾見面。至於上周到港的一對大熊貓還在隔離檢疫中,要適應新環境,政府公開徵集大熊貓新名字。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兩隻大熊貓本身有名字『安安』、『可可』,想全香港市民想想有沒有更加好的名字。我們連同海洋公園會推出大熊貓命名徵集,由今日開始至今個月27日,希望大家和我們一同想想,兩隻四川過來的大熊貓有沒有另外的名字更加適合,我們希望能有一個名字更加配合它們的特質以及特色。」 至於繪畫比賽分為小學組、中學組及公開組,期望參賽者將自己印象中熊貓的形態和特色繪畫出來,同時附上創作理念的解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啟德郵輪碼頭男子疑攝車隙遭巴士撞傷 城巴:車長已即時煞車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啟德郵輪碼頭過馬路時遭巴士撞傷。 45歲事主頭部和肩膊受傷,要戴上頸箍固定傷勢,送去伊利沙伯醫院治理。上午11時許,事主在啟德郵輪碼頭橫過馬路時遭一輛城巴撞倒。警方調查後,懷疑事主在路邊兩部旅遊巴之間走出馬路。城巴指車長在可行情況下已即時煞車,會配合警方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澳門特首選舉|岑浩輝視察舊區更新項目 稱當選後會與持分者達共識 更好規劃重建
【有線新聞】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唯一候選人岑浩輝視察首個舊區更新項目「祐漢七棟樓群」,他說土地業權複雜,當選後會努力與持分者達成共識,更好規劃舊區重建。 岑浩輝去到澳門人口最密集、基層較多的北區祐漢區視察,選委、工聯會長何雪卿隨行。他先後與居民及商戶聊天,了解民生區經營環境,又提到牽涉超過2,500戶的祐漢七棟樓群舊區更新項目,如果他當選,會理順不同持分者意見。 澳門特首選舉候選人岑浩輝:「十多萬人居住,整個北區現代化的樓宇,四、五十年樓齡的樓宇夾雜在中間,業權應該是比較複雜,可能有私人地和批租地。所以將來重建可能會複雜些,牽涉的面較廣,持份者的利益和訴求可能多很多,希望政府與各界,大家一起商討、達成共識,真真正正起步,腳踏實地處理好。」 他說這一區相比其他區休憩設施少,未來規劃會考慮著墨更多。岑浩輝:「讓北區十多萬人,包括學生,原來有10間學校在此,他們放學後去哪裡,體育設施也好、一般公園、休憩設施也好,整個改善從小朋友休憩到大人收工後可以有地方聊天,感受生活樂趣的地方。」他又說區內馬路比較窄,公共交通車位比較少,會研究如何令居民出入更方便。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港大研究: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 過半出現羞恥、內疚情緒
【有線新聞】港大研究發現過半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照顧過程出現羞恥和內疚等情緒。 港大2022年起以訪談及問卷方式,訪問四百多位育有2至12歲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當中近八成在照顧過程中會產生內疚感,逾九成出現彌補缺陷的補償行為。研究引述受訪父親指當其子女在公眾地方出現異常行為,會因途人奇異目光感到羞恥,因而避免帶子女外出及參與社交。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講師盧啟聰建議政府設立男士照顧者支援中心以及加強教育,減少社會對特殊兒童污名化,減輕照顧者的負面情緒。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大熊貓|區議員冀南區打造熊貓經濟核心 梁進:大家來到都很雀躍
【有線新聞】中央贈港一對大熊貓抵港入住海洋公園,南區舉行「處處有熊貓」活動,有區議員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說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希望將南區打造成熊貓經濟的核心。 梁進:「大家來到都很雀躍,去了海洋公園這些時間沒有熊貓看,但走出來後便見到很多熊貓商品,我們希望長遠而言,我們不同熊貓商品、食品帶動到大家覺得想去海洋公園看熊貓,都會想起我們其他商戶。」 張展聰:「希望就熊貓熱潮令南區地區經濟能提振起來,除了兩間有帶頭作用,我陸陸續續見到很多不同南區餐廳都就熊貓主題、造型推出一些套餐,希望南區多些款式、飾物,讓外區多些遊客來南區遊玩,感受我們南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房委會商場騰出17商舖予年輕人創業 何永賢冀刺激消費「雙贏」
【有線新聞】房委會在旗下商場騰出17個商舖,供35歲或以下年輕人創業,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希望達到推動創業及刺激消費雙贏效果。 何永賢:「我很喜歡說房屋階梯一層一層上升,創業又是否可以在房委會範圍創造一些階梯給大家一步一步上升,發展事業、試試市場反應、實現一些新主意?其實我也想兩方面得益,除了提供平台讓年輕人有推銷新產品、新設計,另一方面亦想他們幫忙引多些『新人類』來商場。」 計劃為期7個月,參加者毋須付租金,亦會獲協助翻新店舖及市場推廣,如果能獲利,房委會將收取淨利潤的兩成。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樂施會:139萬港人處貧窮狀態 貧富差距近82倍 家庭月入中位最低僅1,600元
【有線新聞】樂施會發布香港貧窮狀況報告,發現貧富差距擴大至近82倍。 報告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超過139萬人處於貧窮狀態,貧窮率達兩成;貧富差距由2019年的逾34倍擴大至2024第一季近82倍,最貧窮家庭月入中位數僅1,600元,最富裕家庭就超過13萬。 樂施會建議政府重新考慮訂立貧窮線,全面掌握貧窮情況以及趨勢,實現精準扶貧。樂施會總裁曾迦慧:「長者在政府精準扶貧框架下是其中一個社群,今次報告書和研究資料,大家看到其實證實這個方向正確,但力度不夠,而且要做得更多,不要令情況再惡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港鐵油塘站乘客手提風扇電池著火 灼傷另一名乘客腰部
【有線新聞】港鐵油塘站有乘客的手提風扇電池著火,灼傷另一名乘客。 26歲乘客懷疑閃避不及,遭著火電池灼傷腰,初步治理後送院。上午九時左右,將軍澳綫往北角列車去到油塘站時,一名乘客的手提風扇突然冒煙起火,灼傷另一名乘客。消防到場時火已熄滅,列車駛回車廠。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六旬男發文稱「點樣殺死林鄭」 被控煽惑傷人罪成立
【有線新聞】一名退休男子2020年在社交平台發布「點樣殺死林鄭」帖文,被控煽惑他人有意圖而導致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身體受嚴重傷害罪,罪名成立,還柙下星期一判刑。 被告潘德恕報稱已退休,他2020年2月在社交平台發帖文「真係認真諗下,點樣殺死林鄭」,引來數十個回應,被控煽惑他人非法及惡意導致林鄭月娥身體受嚴重傷害。法官陳廣池裁決時說被告證供不盡不實,辯稱帖文「一睇就知搞笑」、「正常人不會當真」是淡化帖文的目的和意圖,他回覆帖文回應亦令討論繼續發酵。法官指帖文沒有表明是說笑,被告不會知道讀者的想法,低估帖文產生的效應,單說「言者無心、聽者無意」是淡化社交平台的傳播力量,有人可以截圖或二次創作將信息繼續傳開去。 法官又稱被告並非目不識丁,沒有理由不知道2019年的事件,當時的激進行為已經不是天馬行空,在當時社會對政府不滿的氛圍下,不認為被告是說笑,發帖文是真心希望林鄭月娥遭遇不幸;被告在帖文中沒有著墨行動細節,不代表其他人不會行事,煽惑者有沒有實行殺人計劃不是罪行的元素,認為有煽惑犯罪意圖,罪名就成立。法官裁決時強調世界沒有絕對的言論自由,而煽惑罪目的就是阻止煽惑者鼓勵他人犯罪,讓執法者盡早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明年2.26發表 4月交財委會審議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明年2月26日發表。 立法會公布明年1月至6月會議議程,擬定明年2月26日財政司司長將到立法會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4月舉行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並且審議預算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02日
張炳良籲政府鼓勵集會 顯示本港依然自由多元 促為反修例案件「劃線」
【有線新聞】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呼籲政府鼓勵某些團體集會,顯示本港依然自由多元。 張炳良接受《明報》專訪,指有些國家已對香港定型,香港若要重建國際形象,需要找「關鍵點」扭轉偏見;如果他是政府,會鼓勵某些團體集會,證明集會「仍然得」,也應該為反修例6,000名未被起訴的人「劃線」,若證據不足可以公布不再處理;又建議香港可就經濟轉型「大辯論」,令社會覺得政府鼓勵討論,並非官方「想點就點」,而政府面對批評要有胸襟、巧妙回應,不能只指責對方講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