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9日
政府擬規定的士裝車CAM、定位及電子支付系統 冀2026年完成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強制要求所有的士必須安裝車廂攝錄、定位及電子支付系統,目標明年提交立法會修例,2026年內為所有的士完成安裝。 運輸署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不會列出特定型號的攝錄系統裝置,而是訂出規格要求,包括需連接運輸署設置的平台、支援遠端存取,供應商可就產品向運輸署申請批核,再供應給的士業界。預計每輛的士採購及安裝成本約是3,500元至5,300元,每月營運及維護約需150元至200元。 只有獲授權人士在特定情況下,例如調查投訴和就涉嫌違法行爲搜證,才可截取或查看車廂攝錄機收集的影音記錄,車主則可查看路面情況影片記錄和衛星定位數據。電子支付方面,建議參考的士車隊,的士要提供二維碼和非二維碼至少兩種電子支付方式。運輸署希望有關修例可以阻嚇和打擊的士司機的不當行為,提升的士服務質素和整體形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啟德體育園|萬人半小時港鐵疏散 首增特別巴士服務 警:將加大測試強度
【有線新聞】當局指今次測試過萬人經港鐵疏散,只用了半小時,首次增設的特別巴士服務,用6個上落客位,亦在20分鐘內疏散300人。 警務處行動部高級警司陳憲鈞:「人數比上一次測試倍增,上次5,000人、今次10,000人,整個過程暢順,無論車站出入口、月台或大堂人流大致暢順,處理到大規模乘客,未來數月會逐漸加大強度。」運輸署首席運輸主任尹柏恩:「如果需要處理更大量乘客,其實班次可以增加,路線上會因應每一個活動性質及規模與巴士公司商議合適路線,目前上落客區有10個巴士位,基本上可安排到起碼10條巴士路線。」 運輸署指今次測試以1,200人為接載目標,安排12輛巴士以及兩條分別開往旺角及觀塘的路線,希望評估需求,又指散場後港鐵啟德站的班次參考了早上繁忙時間,並在閘外實施人流管制,令到疏散暢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大熊貓|贈港大熊貓續叫安安、可可 羅淑佩:不比賽都不知大家更愛原名
【有線新聞】新一對中央贈港大熊貓舉行命名比賽後沿用名字安安、可可,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說好處是不用再適應,大家都希望安居、平安,可可就代表凡事皆有可能,認為市民都相當受落。 羅淑佩:「如果沒有比賽都不知道,原來參加的朋友絕大部分、最多朋友都認為保留安安、可可會較好,至於(比賽)詳細用了幾多數字會請同事稍後提供。一個徵集名字的比賽亦令大家在此事情上有更多參與度,現在我們為牠們改的名字繼續沿用安安、可可,令大家對大熊貓有親切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調查:港人對早發癌症認知不足 促多方合作推廣防癌資訊
【有線新聞】防癌會調查發現港人對50歲以下早發癌症認知不足。 早發癌症指未夠50歲便患癌,本港及全球新症過去30年分別增加四成及八成。防癌會在今年9至11月,訪問了455名18歲以上從未患癌人士,結果顯示不足四成人聽過早發癌症,三分二人生活習慣有3項以上早發癌症風險因素,包括吸煙、飲酒、過重等。但當中四分一人認為自己50歲前患癌機會低,有三成人誤以為曬太陽可以防癌。 防癌會認為調查反映市民普遍對早發癌症認知不足,促請教育、醫療及政策制訂團體等多方合作,推廣防癌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一簽多行|昨逾14.5萬內地客訪港 羅淑佩籲用好商機 旅議會料12月旅客按年升約一成
【有線新聞】周六有約14.5萬內地客訪港 ,較上月每日平均數多近三成,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相信是恢復深圳「一簽多行」效果,呼籲全港市民用好商機,旅遊業界就預計12月旅客數字會較去年同期增加一成。 假日的西九文化區人頭湧湧,不少是內地旅客,有深圳居民計劃利用一簽多行,聖誕再次來香港玩。深圳旅客巨先生:「(聖誕節)這邊的話比較有西式的多一點,深圳的稍稍傳統一些,沒有西方那一種。」深圳旅客左小姐:「想經常過來感受一下這邊的氛圍,香港還是一個自由獨立開放的城市。」 新上任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說,周六共有14.5萬內地旅客來港,較11月每日平均多28.5%,相信是深圳恢復一簽多行為香港帶來的新機遇。羅淑佩:「不論零售、餐飲、娛樂、交通……與旅遊相關業界真的機遇處處。有如此多旅客來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同心協力,展現更好的笑容。聽到內地旅客有些訪問都說我們笑容多了、普通話好了,希望持續下去,最重要我們腦袋靈活,思考如何用好商機。」 業界相信乘著一簽多行的勢頭,預期本月整體旅客數字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一成。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正正也是整個氣氛,例如啟德體育園的啟動、機場三跑的啟用……亦有其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街馬2024|逾百人受傷、4人送院 部分跑手跑錯賽道 主辦單位:調查是否涉工作人員出錯
【有線新聞】香港街馬今日舉行,近兩萬人參與,主辦單位說有半馬參賽者反映跑錯賽道,會調查是否有工作人員出錯。另外有四名跑手入院,主要是骨折或擦傷,過百人輕傷。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持起步禮,近1,800名全馬跑手清晨5點許率先在東區走廊起步,賽道橫跨港九兩岸。市區早上錄得最低16度,是今年入冬以來最冷,跑手都做足準備,出動雨衣和保暖氈。本地全馬跑手Phoebe:「今天比較大風一些,所以在起跑前有點比較擔心體溫降低。」 連同半馬和十公里賽吸引約兩萬名跑手報名,超過3,000個是非本地跑手。有德國跑手來港,挑戰他第15次馬拉松。德國全馬跑手Kim:「對我而言有些早,但是我非常興奮,這是我在香港首場馬拉松。在德國現在只得零度,對我而言此處非常暖,我喜歡。」 而在將軍澳起步的十公里賽同樣非常熱鬧,不少是年青一輩,事關賽事增設了家庭組別。十公里賽家庭組別跑手Jesper:「(家長有沒有來一起參加?)有,在後面。(為何不一起?)他太慢了,想自己一個。」十公里賽跑手陳先生:「再涼些會更好發揮,不過與周六比較真的涼了很多,不過也沒有問題,大家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 不過半馬賽事就有些阻滯,大會證實部分跑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保護海港條例|發展局:倘草案通過有利小型填海工程 為海濱發展「拆牆鬆綁」
【有線新聞】保護海港修例草案日前刊憲,發展局說若修例通過,有利展開小型填海工程。 政府近年積極發展海濱長廊,最新一段「東岸板道」預計年底開始陸續開放,港島將有一條長13公里連貫的海濱長廊,令維港兩岸海濱一共延長至29公里,預計2028年會延長至34公里。 發展局日前向立法會提交保護海港修例草案,希望訂立機制,維持保護維港同時簡化發展機制。若修例獲得通過,有利展開碼頭、觀景台等14類改善海港的小型填海工程,為海濱發展適度「拆牆鬆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啟德體育園|兩場館過萬人同步演練 經港鐵及巴士離場測負荷能力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首次同時兩個場館演練,期間模擬青年運動場起火,5,000人要疏散,之後連同體藝館散場,合共12,000人經港鐵及巴士等離開。 體藝館有7,000人參與演練,主入口設有6條安檢及驗票通道。演練包括模擬有保安發現無人認領可疑的行李,通知警方處理,全副裝備的爆炸品搜索犬出動,確認安全後將行李交還保安處理。 參與演練的7,000人入到「競技場」模擬參與活動,差不多同一時間,青年運動場亦有5,000「觀眾」,是體育園首次測試兩個場館同時運作。運動場模擬要走火警,5,000人分批疏散。 今次演練首次增設特別巴士路線及的士服務,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以及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到場了解。 巴士及的士上落客位位於青年運動場旁邊,有兩條巴士路線及15輛的士。不過逾萬人都是經啟德站離開,當局希望測試港鐵負荷能力。無名:「有點亂。(為甚麼?)因為看到很多人,很易跘倒。」 啟德站實施人潮管制,人流一度停頓、滯留地面,月台亦都企滿人,港鐵安排空車疏導,測試要求他們坐一個站去到宋皇臺,再返回場館。彭先生:「今次入場12,000人,分了不同車很多人。(分到第幾輛車才上到?)第二架。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陳茂波:致力協調各盛事活動舉辦時間 達最大協同效益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說,會致力協調不同大型盛事活動的舉辦時間,達致最大協同效益。明年有多場活動,展示香港的多采和活力。 陳茂波早前到會展參觀DesignInspire創意設計博覽。他說今次博覽首度與法國殿堂級的國際設計展會M&O合作,是他去年出訪法國巴黎的成果,世界各地設計師、文創企業家都高度肯定香港策展的質素和水平。 他預告明年3月會舉辦「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同期亦有Art Basel、國際七欖等,為來賓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東區醫院獲國家「國際標準」認證 高拔陞:統籌更多公院參與
【有線新聞】東區醫院成為本港首間獲《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通過認證的醫院。 港澳辦副主任周霽與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共同見證東區醫院通過認證,以及深圳市衞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香港辦公室揭牌儀式。盧寵茂說,對於東區醫院通過認證感到十分興奮和自豪,認為可以提升醫院的質量安全,確保醫院的管理、服務和質量持續改進,達致國際標準。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就說,為持續改善公立醫院質素打下強心針,會統籌更多公立醫院參與認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一簽多行|昨逾14.5萬內地客訪港 羅淑佩:為港帶來新機遇 感謝中央政府關愛
【有線新聞】新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說,昨日(7日)內地訪港旅客人數約為14.5萬人,較11月每日平均數多28.5%。她說感到振奮,相信是深圳恢復一簽多行為香港帶來的新機遇。 羅淑佩:「不論零售、餐飲、娛樂、交通,與旅遊相關業界真的機遇處處,有如此多旅客來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同心協力展現更好的笑容。聽到內地旅客有些訪問說,都說我們笑容多了、普通話好了,希望持續下去。最重要我們腦袋靈活,思考如何用好商機。我再次感謝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別的支持和關愛。」 至於新一對中央贈港大熊貓,舉行命名比賽後沿用名字安安、可可,羅淑佩說好處是不用再適應。舉辦比賽後才知道,絕大部分參賽者都認為保留原名較好,大家都希望安居、平安,可可就代表凡事皆有可能,認為市民都相當受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08日
大熊貓|安安、可可首日與公眾見面 市民大讚可愛、精神 輪候約需四小時
【有線新聞】中央贈港兩隻大熊貓安安、可可首日在海洋公園與公眾見面,吸引不少人捧場。園方派籌分流遊客,有市民取籌後要等4小時以上才可入場觀賞,說只要見到大熊貓都不介意。 與公眾見面首日,安安第一件事是食早餐,吃慣四川口味竹葉的牠,看來對廣東口味亦沒有挑剔。市民陸小姐:「看真的很近(距離)。(記者:牠們今天精神嗎?)幾好,不停在吃東西。都幾好,很精神,適應得很好。」 鄰居可可早就吃完早餐,趴在木架上休息。首批入場遊客把握機會,用鏡頭將兩隻大熊貓的一舉一動紀錄下來。市民林先生:「今天是首日開放,小朋友也很期待。開心嗎?(小朋友:開心。)熊貓可愛嗎?(小朋友:可愛。)」 海洋公園因應入場人數派發「時間卡」分流。首日開放,正午時分來取票要等4、5小時才可入場。遊客如果想見大熊貓都要有充足耐性。領取了觀賞門票的入場人士,每次只可參觀10分鐘,有市民說時間並不足夠。市民陳太:「時間真的不太夠,兩個小朋友基本上只看到一隻熊貓,另一隻一面也看不到。(記者:要多長才足夠?)我覺得最起碼要半小時吧,基本上每人都可以拍照,觀察熊貓的行動、進食。」 不過有市民都指不介意等候。市民譚先生:「四時半的票,要四時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