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銀海新星號」首訪港 有旅客擬到文武廟、搭纜車上山頂 期待到訪美酒佳餚巡禮
【有線新聞】國際郵輪「銀海新星號」首度訪港,停泊於尖沙咀,有旅客期待在香港遊覽,晚上計劃出席美酒佳餚巡禮。 載有約500名旅客的「銀海新星號」早上6時許駛入維港,其後靠岸停泊在尖沙咀海運碼頭。旅發局安排舞獅表演歡迎郵輪到港,有旅客走出露台觀看表演、拍照,之後陸續下船。完成入境程序後獲贈小籠包環保袋作紀念品,有首次訪港的旅客晚上會去美酒佳餚巡禮。郵輪旅客Mr La Touratte:「我們今天打算去文武廟,乘搭纜車上山頂,我們還會去購物和吃點心。我有聽聞過有美酒佳餚巡禮,聽起來令人感到十分興奮,我十分期待今晚到訪。」郵輪旅客Ms Biwtner:「我認為香港是其中一個城市在生命中最少到訪一次,我覺得逗留兩天是不足夠,我們應該要留待兩星期,但郵輪明天要離開了。」郵輪會停留兩日,星期五晚離港前往越南胡志明市。 據統計,本年度海運碼頭至今靠泊航次已達48次,較去年全年多六成半,今年預定航次更達56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天文台:今晚10時至明早4時間發出一號風球
【有線新聞】熱帶氣旋潭美今晚至明早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預告會在今晚10時至明早4時發出一號戒備訊號。 潭美目前集結在馬尼拉以北,天文台預料潭美會逐漸移向海南島一帶,而東北季候風同時影響華南,兩者共同影響下,星期五及周末期間華南沿岸風勢頗大,漸轉多雲及有幾陣驟雨。天文台會視乎潭美的動向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在星期五稍後至星期六初時,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留學香港|蔡若蓮:宿位是打造品牌最大瓶頸 會拆牆鬆綁吸引市場
【有線新聞】政府希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學生宿位是最大瓶頸,政府會拆牆鬆綁吸引自資市場投入宿舍供應。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私人市場反應良好,例如商廈改變成學生宿舍或者將酒店改變成學生宿舍,我們都見到進行中,相信未來有更多這些項目。如果將商廈或酒店改成宿舍是面對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或者是政策上,土地用途商廈是不能用來住的,這些地方就一定要拆牆鬆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北都展館獨立申撥款 甯漢豪否認想蒙混過關
【有線新聞】發展局把灣仔海濱興建北都展館項目從新田科技城撥款申請中抽出,局長甯漢豪否認想蒙混過關。 甯漢豪:「其實不可能『博大霧』,因為我們放入文件就預計公眾會看到,到工務工程小組更愈看愈聚焦。設於北都,北都就是策略增長區,放那裡就很配襯,另一意見就是現在我們希望北都盡快建成,2027年左右竣工。其實北都那時仍然有很多建築工程發展中,你說來港訪客會不會自己去北都,可能更多去金紫荊廣場、會展。」 她又說本港地質公園範圍內的赤洲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將研究策展說好香港「恐龍故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公務員三天育兒假 楊何蓓茵:實施後再檢視日數、年齡限制 稱會改善紀律機制趁早改正
【有線新聞】育有3歲以下子女的政府僱員將會有三天育兒假,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實施後會再檢視日數和年齡限制,又表明會優化公務員紀律機制,她說紀律個案一宗都嫌多,要趁早改正。 明年4月起,育有3歲以下子女的政府僱員,每年有3天育兒假,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是配合鼓勵生育政策方向。楊何蓓茵:「單一個來看都未必能有很大威力令人決定由不生育變成生育,或決定生育一個變成兩個,但是我們要加起來看,所有社會上不論是政府、其他僱主,或其他措施加起看效果。」 她說要平衡部門運作需要,日數定得審慎些,實施後再檢視。楊何蓓茵:「我自己都是家長,我都知道只要仍在讀中學可能都有課外活動、比賽,仍然每年有一個家長日,你可能要去,但其實我們提供給同事本身的假期其實數目不少,可以利用本身假期去做這些。」 施政報告提出優化公務員紀律機制,特首李家超形容要清除「惡草」,楊何蓓茵舉例會簡化公務員承認指控的程序。楊何蓓茵:「問題不太嚴重,這些個案一宗都嫌多,我們不希望有這些事情存在,或有這些同事存在,有錯要改正要趁早改正,趁早清除他們不好的影響。」 去年起,未畢業的大學三年級生可應徵公務員,至今已超過60人獲發有條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簡樸房|測量師視察80呎劏房「升級」難度 冀標準有具體數字 租戶憂加租或取締
【有線新聞】劏房要「升級」成為簡樸房,政府已定出初步要求,本台邀請測量師一同視察一間舊區劏房究竟偏離要求多少,執修方案又是否可行。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李海達:「樓底高度最少要有2.3米,現場量度是2.7米,橫樑底部高度政府要求2米,現場量度是2.5米。這扇窗其實不符政府要求,因為只是向走廊,不是向街。另外就這樣看,不符合防火門的要求。這是一個獨立廁所,因為是『黑廁』,亦提供了一個機電抽風設備,這是基本政府要求,但抽氣量這次沒有提供到詳細資料。」 測量師李海達跟我們一起視察這間約80呎的劏房,按政府提出的簡樸房標準,有些項目合格、有些不合格,還有一些無法判斷,他相信最終要執修為簡樸房並不困難。李海達:「機械式抽風系統其實可能會牽涉其他公眾部分,或者穿過其他劏房位置才可以做到,這相對會較複雜。至於消防裝置,基本上可以做到。理論上小型工程就可以包辦,所以相對地在申請及施工上比較簡單,程序也比較容易。」 要成為簡樸房的其中一項要求是走廊要有「足夠」闊度,測量師學會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具體數字參考,例如學會早前曾建議走廊闊度應該要有850毫米。 這間劏房住了一家三口,張女士與兩名兒子搬進來三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4日
「銀海新星號」首訪港泊尖沙咀 舞獅表演歡迎旅客
【有線新聞】國際郵輪「銀海新星號」首度訪港,停泊於尖沙咀。 載有五百多名旅客的「銀海新星號」早上靠岸停泊在尖沙咀海運碼頭,旅發局安排舞獅表演歡迎旅客來港,有旅客走出露台觀看表演,不時舉起手機拍攝和鼓掌,之後陸續下船,部分旅客亦獲安排晚上參與美酒佳餚巡禮,郵輪星期五晚離港。根據統計,本年度海運碼頭靠泊航次達48次,已較去年全年多六成五。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有議員倡仿傚內地為長者家居裝監測器 孫玉菡:樂齡科技是方向、惟須守私隱條例
【有線新聞】以老護老情況愈趨普遍,有議員建議仿效內地為高風險長者家居安裝監測器,協助預防悲劇發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利用樂齡科技協助長者是政策方向之一。 九龍東(工聯會)鄧家彪:「在內地考察,例如他們安裝智能水錶,12小時中若使用情況低於0.01立方米,便會通知街道辦或黨群中心,看看長者發生甚麼事。又或智能門匙,24小時道門沒有開啟便有信號發放予街道辦人員,拍拍門檢查長者、阿姨有沒有事。」 九龍東(民建聯)顏汶羽:「局長可以如何打通分散在不同部門的高風險長者數據,如何建立數據庫。」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如果把國內經驗大數據可以互相溝通,對識別有困難、有風險長者戶有幫助。目前嘗試做一些試點工作,但做的時候香港一定要遵守私隱條例,所以亦要確保數據應用沒有違反私隱條例要求。」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啟德體育園|文體旅局:場地收費須參考康文署等同類設施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預計最快明年啟用,文體旅局說場地收費須參考康文署等同類設施。 當局稱根據營運合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室內體育館和公眾運動場舉辦體育活動和公眾訂場收費,須參考康文署、教育機構和其他非牟利組織同類型設施,並且須得到局方同意。營運方亦承諾推行「體育活動支援計劃」,總承擔近15億元,分大約20年執行,可豁免體育活動場租或直接贊助體育活動,每年餘額須支付予指定體育總會等機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立場案|林紹桐不服定罪提上訴
【有線新聞】立場新聞案,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成,他不服定罪提出上訴。 林紹桐因為患嚴重腎病,獲判處可以當庭釋放的刑期,他不服定罪,已提出上訴,案件尚未排期聆訊。原審法官郭偉健判刑時質疑立場新聞並非「單純新聞工作」,而是站在抗爭者一方與政府抗衡,亦不接納辯方誤墮法網的說法,稱煽動罪立法多年,傳媒可以發布甚麼早有指引,即使香港沒有與傳媒相關的煽動案例,亦可以參考其他司法管轄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香港法官及司法人員加薪3% 追溯至4月1日起生效
【有線新聞】香港法官及司法人員加薪百分之三。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接納司法人員薪常會的建議,2024至2025年度上調法官及司法人員薪酬百分之三,薪酬調整會追溯至今年4月1日起生效,政府會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批准。政府發言人表示,當局考慮了一籃子因素,包括司法機構招聘和挽留法官及司法人員的情況、工作條件和工作量的比較、政府財政狀況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23日
美酒佳餚巡禮開幕 「走塑」買套票送玻璃杯 酒商料生意額或達5位數
【有線新聞】美酒佳餚巡禮在中環海濱開幕,首次延長至五天,並開放到晚上11時。大會亦因應「走塑令」不再提供膠杯。 又到一年一度的美酒佳餚巡禮,一班愛酒人士在中環海濱吹着海風品嚐美酒。謝先生:「試了六、七杯。(未喝醉?)未,我們倒的酒很少,我們還有很多代幣未用完。」Kit:「今日想不到第一日,都這麼多人過來玩。」因應「走塑令」,大會今年不再提供膠杯,駱先生:「他們的套票包一隻玻璃杯,原本想自己帶杯,但套票有提供就直接過來,都不錯。」 酒商為了吸客各出奇謀,這一檔主打英國威士忌及氈酒,首次參展以加入韓國米酒及柚子茶的特色雞尾酒作招徠。愛丁頓香港洋酒有限公司高級品牌經理張慧婷:「因為今年增加至五天,營業時間亦延長了,所以預計每日可賣出1,000至2,000杯左右。」 這個法國葡萄酒商會就有攤位遊戲,答對問題便有酒飲。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主席Allan Sichel:「我們希望促進參觀者及專業酒商交流,令到專業酒商有更多機會介紹他們產品,參觀者亦可以更加了解。」 美酒當然要配美食,今屆巡禮新增米芝蓮及名廚專區,這間以魚為主要食材,預計每日有數萬元生意,不過他說賺錢是其次。小食檔負責人Hy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