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三層應急機制|延續至明年年底 優化措施支援有自殺風險學生
【有線新聞】應對學生自殺的三層應急機制會延續至明年年底。 政府去年底推出三層應急機制,識別及支援有高自殺風險的中學生。政府檢視情況後宣布改善措施,包括加強學校人員培訓,在第二層機制中學校可直接聯絡「校外支援網絡」,按需要為學生或其家庭配對社區支援服務,政府亦會為學校提供指引,釐清適合轉介至醫管局精神科門診個案準則。教育局已向全港中學發信通知相關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控煙|報販協會憂煙民轉食私煙 無質量控制影響健康 林長富:以為食日本煙、其實係屯門煙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明年進一步落實10項控煙措施,全港報販大聯盟質疑成效。 聯盟指政府今年二月連續第2年加三成煙稅,令報販的煙草銷售額半年間再跌六成。他們引述海關煙草稅收數字,指今年加稅後煙草稅收大幅下跌五成半,但首次加煙草稅後,2023年比2021年吸煙率只是跌0.4百分點,擔心不少煙民其實是轉而吸食私煙或者無牌煙草,海關接連搗破私煙生產基地意味着對私煙的需求正在增加。 香港報販協會主席林長富:「有些不明就裏的,以為網上買的是日本版、韓國版的煙,其實這些都是甚麼煙呢?屯門煙,可能日後買的是藍田煙,其實可能大部分在買白牌煙、私煙的,就是在這些地方生產出來,沒有監管、沒有質量控制的私煙,反而會令香港醫療架構更受衝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跨境救護車|本月內試行 盧寵茂:由當地醫院評估病人狀況 評估轉運方法
【有線新聞】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完成第二次演練,利用一輛取得「兩地牌」的深圳救護車直接過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過程順利,三地跨部門開會後目標本月內推行試行計劃。 盧寵茂:「利用『兩地牌』直接過關,整個流程花了約50分鐘,由港大深圳醫院直接過關來到香港屯門醫院。在整個流程中,包括港大深圳醫院與醫管局對接和交換,確認病人適合和需要直通救護車服務,由醫院確保病人的健康和安全以至過境手續等各方面安排均妥善,整個流程非常順利。」 盧寵茂強調服務會以病人的利益為重要考慮,至於病人可否主動提出使用服務,他指會先由當地醫院確認病人狀況,評估適合用哪一種轉運方法,輕症病人或可以坐輪椅過關,未必需要直通救護車,醫管局平衡病人需要和安全作最後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屯門醫院急症病人被注入10倍鎮靜劑 目前情況穩定 院方致歉並成立委員會調查
【有線新聞】屯門醫院一名病人被注入多於處方劑量10倍鎮靜劑,院方表示十分關注事件,事後已聯絡病人家屬解釋事件及致歉。 屯門醫院發言人表示,病人於上月18日晚上到急症室求醫,期間病人獲處方鎮靜劑,其後醫護人員發現病人被注入的鎮靜劑劑量是處方劑量的十倍。病人按原定診斷轉往深切治療部留醫,醫護密切監察病人的臨床情況,病人沒有出現異常反應,目前情況穩定。院方稱已向醫管局通報事件,並已成立委員會調查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優才計劃|奧蘇利雲最快4年後定居香港 孫玉菡:對方主動申請、郭俊峯背後「穿針引線」
【有線新聞】桌球大師奧蘇利雲透過優才計劃移民本港,勞福局和入境處說是對方主動申請。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在優才計劃傳媒簡介會說奧蘇利雲與香港是「互相吸引」,認為對方是看到香港的吸引之處,又提到入境處處長郭俊峯也是桌球高手,在背後幫手「穿針引線」。 對於奧蘇利雲預計4至6年後才搬到香港,會否影響優才計劃成效,孫玉菡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 同場的入境處助理處長翁榮楨確認奧蘇利雲今年提交申請並獲批,本周三正式來港「成為香港一分子」。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賣豬仔|兩男認誘騙港人到「KK園區」從事詐騙 分別判囚3年及7年
【有線新聞】兩名男子承認將5名港人「賣豬仔」到東南亞,承認串謀詐騙等罪,分別判囚3年及7年。 兩名被告馬志豪及張敏懷,2021至2022年在社交網站發布招聘廣告,之後將5名受害人誘騙到東南亞及「KK園區」從事詐騙工作,兩人分別判囚3年和4年8個月。馬志豪另外牽涉洗黑錢罪,判囚多28個月,合共監禁7年。 法官林偉權判刑時指,5名受害者被誘騙至東南亞後被迫參與非法行為,直至家人支付贖金,幸好已先後回港,強調嚴懲是要帶出強烈信息。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未來科學大獎周科學館舉行 展示智能機械臂3分鐘極速繪製人像圖
【有線新聞】未來科學大獎周於科學館舉行。 未來科學大獎周連續第二年在香港舉行,匯聚國際科學家分享成果,包括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大會展示由北京大學研發的智能機械臂,在電腦前影張相,機械臂就自動繪製一幅人像圖,整個過程不用三分鐘。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認為香港享有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的獨特優勢,將會帶來新的科研成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搶人才|即日起簡化優才計劃申請 評核問卷取代計分制 12項要求滿足一半可獲考慮
【最新消息】政府即日起更改優才計劃綜合評分制度,簡化為評核問卷答「是非題」,只要滿足12項要求中的至少6項,就能獲甄選委員會考慮。勞福局預計申請會加快3個月,強調審批主導權在政府。 優才計劃「綜合計分制」以往按年齡、語文能力、學歷、工作經驗,要求申請人交證明文件,逐項評分,根據分數高低評估是否批出簽證。新計分制簡化為網上問卷,分6個範疇共12條問題。年齡方面由以往愈年輕愈高分,改為問是否50歲以下;語文就看是否具備兩種語言,和良好的英語書寫與口語能力;學歷以往認可學士或以上,新制度就問是否持有由高才通198間認可大學,及6間專門提供工商管理研究生課程頒授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學位又是否與STEM學科有關;工作經驗四條問題,主要問申請人有沒有五年經驗,或者在特定領域或跨國公司有一定年資。 另外新增全年收入和業務所有權兩個範疇,以年收入過百萬港元、是否擁有上市公司或盈利達500萬的業務實體評分。勞福局說是想吸納高層管理人才。 若問卷最少六條問題都答「是」就會交到甄選委員會考慮,再決定是否建議入境處批出。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說,內部甄選仍會有「分紙」做評核,但不會公開,標準亦隨時會變、留有彈性,政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MIRROR演唱會|專家證人林向暉同意工程師簽發證明書責任大 一旦出錯要「孭飛」
【最新消息】MIRROR演唱會案,控方傳召的專家證人接受辯方盤問,指註冊工程師向演唱會簽發證明書時有很大責任。 結構工程專家林向暉作供時同意辯方指涉案負重表等文件有多處錯漏,如果註冊工程師細心查閱一定會留意到問題。辯方指出,工程師如果有疑問可以要求索取更多資料,「不可以求求其其、不可以馬虎」,因為外行人會倚賴證明書判斷演唱會設施是否安全。林向暉同意工程師責任很大,一旦出錯要「孭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香港科學家首次獲選加入國家南極考察隊 陳國基:意義非凡
【有線新聞】香港科學家首次獲選加入國家南極考察隊。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廣州南沙出席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啟航活動時表示,第一次有香港科學家獲選加入國家南極考察隊,指體現國家對香港極地科研工作的肯定,突顯香港在國家科學研發任務中可擔當積極的角色,對香港來說意義非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童樂居明年中起以CCTV配合人工科技識別不當行為 孫玉菡:對虐兒事件「零容忍」
【有線新聞】保護兒童會轄下院舍「童樂居」2021年爆出虐兒事件,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出席保護兒童會活動,重申對虐兒事件「零容忍」,說童樂居將利用閉路電視配合人工科技識別不當行為,明年6月投入服務。 孫玉菡:「非常樂見香港保護兒童會過去兩年多積極推行和持續落實一系列改善服務質素、機構管治措施,包括重整機構管治,建立保護兒童文化和政策、加強內部監察機制。」 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周舜宜:「我們現時會每星期抽樣兩小時的閉路電視短片,有專責童樂居的同事作第一層監察,先看看有沒有特別狀況。他們看完寫報告,有第二層同事、總部同事覆檢第一層同事看過的短片,檢查是否有漏看、漏報等情況,第二層同事會再額外看多兩小時影片。」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香港成功申辦2026年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協會全體代表大會
【有線新聞】2024年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協會(協會)全體代表大會昨日(卡斯卡伊斯時間10月31日)宣布中國香港成功申辦協會的2026年全體代表大會。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積極參與申辦工作,向協會推介香港是舉辦這個國際體壇重要會議的理想地方;並對成功申辦感到興奮,也感謝協會對香港的信任。 楊潤雄表示,香港成功申辦2026年協會全體代表大會,充分體現國際間對香港籌辦國際體壇盛事的信心。特區政府會全力支持和指導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辦好這個重要的國際會議,協調相關政府部門、不同界別包括旅遊業界、商界緊密合作,以彰顯體育、會議展覽和旅遊的協同效應,發揮香港聯通國際的優勢,共同說好香港故事。 協會由206個國家和地區奧林匹克委員會(奧委會)組成,負責維護和促進世界各奧委會的利益,並支持在全球推廣奧林匹克價值觀的使命。全體代表大會是協會的最高監管機構,亦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