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業主禁追租 陳茂波指會彈性處理業主供樓 老業主嘆失僅餘微薄收入難為生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立法禁止業主追討指定行業租戶的欠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會採取劃線制,例如第五波疫情爆發後的租金,暫時不可以追討。 業主不准追討欠租最多6個月,涵蓋食肆、零售商舖、興趣班等,陳茂波說這個是非常時期的必要手段,希望業主體諒。陳茂波:「這波疫情發生在今年1月,所以如果追討今年1月1日前租金,我初步想法或者可以讓他繼續追。疫情開始這些欠租,大家就高抬貴手,給一個機會商討。」 他說明白有些業主因為無法收租而未能供樓,金管局會要求銀行彈性處理這些情況,有信心他們會跟隨。 陳茂波:「我們不要當全部租客是租霸,業主手上至少有兩、三個月按金,很多這些租約,甚至要租客簽個人擔保,所以他有拖無欠,大家想辦法分攤來償還,他都要負上責任,都是要追討。」 陳女士:「我倆夫婦七十多、八十歲,每月只是靠一間數十呎的小店舖收一萬多元的租金維持生活,沒有租金收入,我靠甚麼生活?靠甚麼去交管理費?靠甚麼去交地租?」陳茂波:「這些情況不是不能解決,我們研究一下。」 陳茂波又說,立法會休會至3月16日先復會,但由於要盡快立例,或者需要請立法會提早開會審議。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口罩令」收緊 涵蓋郊野公園、戶外運動 山友稱戴罩礙呼吸:唯有忍
【有線新聞】政府收緊「口罩令」,即日起在郊野公園及戶外做運動都要佩戴口罩,有市民不知新規定。 想去行山呼吸新鮮空氣,前提是要戴上口罩。早上在城門水塘行山的人,一般都自動自覺戴好口罩,有人還戴了兩個。做劇烈運動的就未必守規矩,陳女士:「辛苦是辛苦,為了自己安全、健康著想,一定要照政府規定去做。(影響)呼吸多少有些,但是無辦法、一定要忍一忍。」楊小姐:「山徑多人的話都必要,有時山上比市區多人,但我們去的地方人少,例如現在你看幾乎沒有人,我覺得不一定,而且在室外、風都吹走(病毒)。」 不只在山上,下了山一樣沒有豁免。只要是在戶外做運動,多喘氣也好,也不能除下口罩。有人跑到滿頭大汗都繼續守規矩,王先生:「很辛苦,但我有口罩托在裏面還可以。正常跑步不需要戴口罩,對呼吸有影響,其實有些有危險。絕對不贊成,但沒有辦法。」有人就說不知有新規定,「現在要戴回(口罩)?(是、今天開始戶外活動都要戴)我不知道,無法跑、這樣的話我不跑了。」 收緊後的口罩令,還不准市民在公共交通工具和港鐵付費區域脫口罩飲食,違規有機會罰五千元。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廣華、伊院急症室嚴重擠迫 醫管局籲穩定病人改赴門診、私家診所
【有線新聞】醫管局呼籲,市民盡量避免到伊利沙伯醫院及廣華醫院急症室求診。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大堂放滿病床,病人幾乎是「床貼床」;急症室外亦有病人在等候,不少是年紀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長者,現時兩間急症室嚴重擠迫。 醫管局呼籲,病情較穩定的病人轉往普通科門診或私家診所,避免加重兩間急症室的負荷。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內地專家團訪醫管局大樓 與醫管局、食衞局開會
【有線新聞】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專家團早上跟醫管局及食物及衞生局開會。 廣東省新型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四名成員乘坐旅遊巴到達醫管局大樓,進入大樓都有掃描「安心出行」。他們聯同醫管局,跟食物及衞生局官員以及內地專家開視像會議。專家團上星期分批抵港,協助特區政府抗疫。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陳茂波回應移民潮稱香港前景好 冀港人放下不同意見一起努力
【有線新聞】近年出現移民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回應指見到這情況,但認為香港前景很好,希望大家暫時放下不同的意見,一起努力。 陳茂波:「畢竟香港是我們的家,在家中大家有時候對事情看法未必一致,家未必一定很完美,希望大家可以暫時放下不同意見,一起努力。我亦見證了回歸前的移民潮,身邊有些朋友走了,有些後來未必這麼容易回來,賣了樓,回來時樓價高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崗位有人填補了,未必那麼容易一下子找回原本的理想工作。」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內地醫護豁免註冊在港行醫 蔡堅憂開壞先例 病人組織冀公布工作地點增透明度
【有線新聞】行政會議通過引用《緊急法》,包括豁免內地醫護註冊治療確診病人等,有醫委會委員擔心做法會開壞先例,有病人組織希望當局公布內地醫護的工作地點、增加透明度。 內地專家團繼續在本港行程,先後到醫管局大樓及伊利沙伯醫院,他們及過百名內地醫護人員早前應特區政府請求,到港協助應對第五波疫情。 政府引用《緊急法》,賦權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可為預防、控制疫情傳播或治療確診病人,豁免某些人士可毋須符合申請牌照、註冊等法定要求,為推行中央的支援措施,包括籌建醫院及隔離設施等提供法律基礎,規例即日起生效。政府解釋立法因應疫情十分危急,確診個案將會繼續幾何級上升,超出政府的疫情防控能力。 本身是醫委會委員的蔡堅說,醫委會已有有限度註冊制度,認為政府毋須動用《緊急法》。蔡堅:「現在危急時候,醫委會通常一、兩天的時間都可批准,其實不需要用到緊急法,如(政府)覺得醫委會批准上會有阻礙,採取他們自己的方法也可以的,擔心的就是這個做法一開,以後都繼續這樣做。」 有病人組織說理解政府的做法,但希望當局可以增加透明度,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 作為病人而言,他們都希望知道這些由內地來港的醫護人員,究竟會被安排到哪些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疫苗通首日 青衣城廿個二維碼迎客 市民迷失商場天橋間 食肆:一眶眼淚、生意少一半
【有線新聞】疫苗通行證今日實施,入商場、超市、食肆等表列處所都要至少打了一針、用安心出行,不過我們發現部分去超市的顧客都沒掃安心出行,有長者批評新規定阻礙出入。 青衣這個商場,迎接客人的是20個安心出行二維碼,一幅牆有6個,不怕你「眼大睇過龍」,路中間豎立多10個二維碼;眼細看不到都不怕,放那麼大清楚了吧。有保安向長者解說︰「這個軟件出去再來過。」保安不但要招呼不懂用的老人家,還要一眼關七。有長者說︰「我手機不能掃。」保安︰「那你不可以入了。」 住青衣站上蓋的他平時經商場回家,「麻煩一些,一踏進去又要掃,我兩步不足,十秒八秒都回到家了。」該商場分兩期,中間有條接駁天橋,有人都困惑不知要否掃多次。朱女士:「不懂如何操作,這邊怕錯、那邊又怕錯。」 要不停掃的,還有「天橋之城」荃灣。市民︰「這裏要在兩、三個商場掃碼才能回家,頗麻煩,尤其是下雨,希望有瓦遮頭、商場天橋行。」鄧先生︰「有可能行地下下次,不用掃那麼多次。」我試下由荃灣廣場這裏,不經地面行去荃灣西港鐵站,看看要掃多少次安心出行。先在荃灣廣場掃一次,天橋過灣景廣場都要掃,之後穿過兩個商場掃多兩次,最後我總共掃了四次安心出行,才來到西鐵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消費券將延長使用期 陳茂波稱個別支付工具表現欠佳 盼次輪引入競爭
【有線新聞】預算案再派電子消費券,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會延長使用期限,又承認去年有個別電子支付營辦商表現不理想,希望今年暑假派第二輪時可以引入競爭。 一萬元電子消費券,其中5000元最快4月到手,市民上年選用哪一款支付工具,今年第一期會沿用,到暑假派發的第二輪才可以轉。陳茂波:「個別的儲值工具營運商,事實上在去年的表現是有所不同,個別表現得要『打手板』。(今年)做第二輪之前,我們會看看市場上有否其他儲值支付工具,有能力去提供服務、又想提供服務,如果可以的話,是否可以包攬他們,等大家有多些選擇,他們互相競爭,亦令市民有多些得益。」 陳茂波又說,暑假的第二輪5000元會再分期派,每一期都有使用期限。「我們讓大家使用的時間較長,換言之收到那筆錢(消費券)後,萬一疫情還是未完全遏制,仍然是不鼓勵大家外出時,你還有很多時間在之後使用,或以網上購物幫香港商戶亦可以。(可能會比半年長?)頗長。」 至於轉用了「樂悠咭」或者不見了八達通的市民,如何繼續拿到消費券?陳茂波說4月派第一輪之前會安排他們辦理手續,詳情稍後公布。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西貢私家車與撼兩電單車 一鐵騎士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西貢有私家車與兩架電單車相撞,其中一人送院後不治。 涉事的另一個電單車司機,手腳受傷,包紮後送院治理,電單車倒在地上,手套及零件等散落一地。私家車車頭損毀,安全氣袋彈出。昨晚10時許,私家車在清水灣道右轉碧翠路,與兩架反方向行駛的電單車相撞,其中一名26歲司機倒地昏迷,送院後不治。警員到場調查,62歲私家車司機涉嫌危險駕駛被捕。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葵涌有單位起火沒人傷
【有線新聞】葵涌有單位起火,無人受傷。 觀眾提供片段見到,起火單位火光熊熊,有煙不斷湧出。凌晨4時許,葵涌邨翠葵樓高層一個單位冒煙起火,消防到場派出一隊煙帽隊及開動一條喉將火救熄,約100名住戶自行疏散。其間一名女子跌傷毋須送院,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 i-cable
- 2022年02月24日
日日有頭條:01年醫生促政府推展中西醫會診
【有線新聞】香港殖民地時期,中醫一直處於邊緣地位。回歸後,《基本法》確立了中醫於醫療發展的地位,2001年,有醫生促請政府推展中西醫會診。
- i-cable
- 2022年02月23日
青衣一幅67萬平方呎物流用地取消招標 改建社區隔離治療設施
【有線新聞】政府宣布青衣一幅物流用地取消招標,改為興建社區隔離設施。 一幅67萬平方呎的用地位於青衣市地段第200號。大批工人早上到地盤開工,但要先做快速檢測,亦有多輛吊車在場。這幅地皮去年12月中公開招標,原定下月11日截標,地政總署公布用地改為社區隔離治療設施,稍後會以招標形式,出售另一幅葵涌物流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