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彩虹邨重建|有議員憂新樓過高致屏風效應 房屋署:有微氣候研究
【有線新聞】黃大仙區議會討論彩虹邨重建方案,有議員擔心新樓過高造成屏風效應。 黃大仙區議員姚逸華:「每幢樓如果興建到50層高,其實區內就好像『巨人』設計,因為區內很多樓沒那麼高,尤其是如此密集地區,會不會考慮導致有屏風效果。」 房屋署總建築師李民偉:「其實在房署設計,有一個微氣候研究,對屏風效應設計時已經有考慮,50層高樓亦不是新設計。」 房屋署又說,每個重建周期長約7年,首8個月至1年安排居民有序搬遷,之後約1年半清拆舊建築,然後再用4年多、5年做新地基及大樓工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勞聯調查:獲加薪僱員逾半不滿幅度 倡來年加最少5.5%
【有線新聞】勞聯一項調查反映今年獲加薪的僱員超過一半不滿意加薪幅度,建議來年加薪最少5.5%。 勞聯8月至10月中透過問卷訪問1,123名屬下工會的成年在職會員,主要來自服務業、基建和飲食業等,約六成三人今年度獲加薪,平均加幅4.5%。調查發現35%獲加薪的人對加薪幅度反應一般,不滿意或非常不滿的分別佔33%和20%,顯示滿意程度普遍偏低。 勞聯認為合理調升薪酬有助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僱員也可維持合理生活質素和水平,和提高就業意欲,參考問卷結果和本地及周邊地區經濟預測,建議來年加薪不少於5.5%。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李家超在上海參觀進博會 向李強匯報香港回歸以來成績、最新發展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上海參觀進博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到訪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參觀進博會,今年有逾300家香港企業參展,李家超品嘗了港商的紅酒及杏仁糊,有參展商向李家超介紹熊貓創意產品,李家超鼓勵對方發揮創意。 他之後轉到另一個展館,了解港商在內地發展的情況,李家超上午向視察香港展區的總理李強匯報香港回歸以來的成績和最新發展,他說香港在多個國際競爭力排名上名列前茅,彰顯「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又介紹《施政報告》推動香港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的施政方向。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消息:港澳辦官員周五深圳接見本港工商界
【有線新聞】消息指,港澳辦官員星期五於深圳接見本港工商界。 據了解,多個本地商會代表獲邀星期五到深圳會見港澳辦官員,預料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會出席。夏寶龍今年9月在北京會見特首李家超時說,希望香港工商界和企業家把愛國愛港熱情轉化為具體實際行動,他上月亦先後接見滙控主席杜嘉祺及怡和執行主席凱瑟克,希望他們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作貢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土瓜灣男工人天台搭棚時 疑因狗臂架鬆脫失足墮樓 送院搶救不治
【有線新聞】土瓜灣發生奪命工業意外,一名工人懷疑由天台跌落簷篷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 網上片段看到,男工人倒卧大廈簷篷,消防員進行心外壓搶救,狗臂架連同安全繩跌至地上,馬路上留有竹枝,警員圍封調查。下午2時許,現場消息指一名男工人在馬頭角道40號天台外牆搭建棚架期間,其中一只狗臂架懷疑鬆脫,男工人失足飛墮平台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意外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將軍澳132區填海政府提新方案 造地面積減至20公頃 有西貢區議員指對環境影響較小應考慮
【有線新聞】將軍澳132區填海發展,政府提出新方案,將削坡面積向山體推入30米,同時將要興建的公共設施數量由6個減至5個,換取填海面積由25公頃減至20公頃,有西貢區議員認為削坡造地對環境影響較小,即使成本較高亦應再考慮。 政府去年提出在將軍澳132區,即華人永遠墳場以東海岸,以削坡及填海方式造地25公頃,政府提交西貢區議會的最新方案,減少造地面積至20公頃,包括將削坡範圍向山體推入30米。擬建的公共設施數量由6個減至5個,包括由對岸將軍澳137區轉移的填料轉運設施及混凝土廠等,刪走了海上垃圾收集站。 發展局指新方案已考慮了技術限制及造價,如果削坡工程進一步向山體推進多25米,即合共削坡55米,所需造價就要貴兩成,工期亦要長兩年,因此不能以削坡完全取代填海。岩洞方案同樣無法完全取代填海,反而會擴大作業範圍及拉長工期,不符成本效益。 西貢區議員張美雄:「現在132區的造地方面是凸出來的,剛才你們提到有個削坡55米的方案,其實我認為這個55米的削坡方案,可以進一步減少現在的影響,這個公帑是值得考慮使用。」 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規劃及地政)區頴恩:「始終削得多會涉及更多岩石挖掘工作及加固工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崔建春:支持香港加強調解服務
【有線新聞】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在香港法律周致辭時指,支持香港加強調解服務,而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參與國際規則談判和世貿組織等多邊機制方面,享有獨特地位,未來會有更多貢獻。 崔建春:「香港未來在改善國際管治會扮演更重要角色,會在更有利的環境下發展,我深信未來五年、十年、十五年,香港在改善國際管治會有更多貢獻,因為香港是唯一一個實行『一國兩制』的國際城巿。」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東涌停水|解釋數度更改恢復時間 水務署:過度進取
【有線新聞】東涌日前因為地底水管維修工程通宵停水近12小時,期間數度更改預計恢復供水時間,水務署解釋是團隊過度進取。 水務署署長黃恩諾:「今次學到一課,因為工程團隊一直緊密跟進維修工作,迫切希望恢復供水,過程當中盡量爭取,盡量想早些恢復供水時間,減少用戶不便,但最後因應事態發展要數度更改恢復供水時間,日後會多加留意,避免過於進取定下一些目標,產生資訊雜亂。」 黃恩諾又說,涉事喉管使用27年,相對年輕,相信滲漏與老化無關,之後會檢視喉管物料及附近環境,例如泥土會否酸性較重,導致喉管鏽蝕加快。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葵涌八旬翁抹窗時懷疑失足墮斃
【有線新聞】葵涌一名老翁在住所抹窗時懷疑失足墮樓死亡。 死者遺體用帳篷覆蓋。警方早上9時許接報,該名年約80歲老翁在新葵芳花園C座一個中層單位抹窗時,懷疑失足墮樓,倒臥在大廈對開平台,救護員到場時證實他已死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MIRROR演唱會|押後至明年2月結案陳詞
【有線新聞】MIRROR演唱會案押後至明年2月4日結案陳詞。 案件第15日審訊,辯方表示三名被告都選擇不作供,不傳召證人。三名被告案發時分別是舞台工程承辦商藝能的項目經理吳凱瑩、工程統籌林志華及分判商廣域策劃項目經理梁耀祖,三人涉嫌虛報2022年7月MIRROR紅館演唱會懸掛設備重量,被控串謀詐騙及交替的欺詐罪。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三跑本月28日啟用 黃偉綸機場將可每年處理1.2億旅客
【有線新聞】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宣布香港機場三跑系統本月28日啟用。 黃偉綸:「三跑系統稍後在本月28日啟用,系統早在2011年在《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提出,經過13年,在無數人努力下終於落成啟用。有了三跑系統,香港國際機場將可以每年處理1.2億旅客及1千萬噸貨物。」 黃偉綸又說,三跑系統帶來非常可觀利益,將令香港成為更強大的航空樞紐,為全球航空界帶來更多商業機會。機管局表示,獲簽發的機場牌照將涵蓋現有的南跑道及北跑道、重新配置的中跑道相關滑行道及支援設施的運作。至於三跑道系統客運設施方面,機管局將與業務夥伴展開籌備工作,於2025年底起分階段啟用擴建後的二號客運大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5日
裁判官昨險被襲 法院保安明顯加強
【有線新聞】有人在九龍城法院庭上企圖持刀襲擊裁判官後,法院的保安明顯加強。 法院外有多名警員巡邏,亦有警車停泊在附近,司法機構表示已檢視裁判法院大樓的保安安排,今日起會逐步實施安檢及增加保安人手,並與警方保持聯絡、加強巡邏,保障法官、司法人員及法庭使用者的安全。 一名男子周一在九龍城法院庭上企圖持刀襲擊裁判官,律政司、司法機構及多個組織強烈讉責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