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公僕新指引 復陽可如常上班 家人未癒、密切接觸者完成檢疫亦可復工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更新指引,公務員毋須等待確診家人康復,只要完成檢疫就可恢復上班;至於曾確診的公務員復工後,即使檢測再呈陽性,都可以如常上班,但有專家說不排除有機會二次感染。 確診過的公務員復工後,即使之後快速測試或核酸檢測陽性,都不會再次視為確診或密切接觸者,部門可以按情況安排他們工作。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一、兩個月內再檢測呈陽性的個案,應該是復陽個案,一般而言這些復陽個案在核酸檢測帶有低病毒量,傳染性極之低,以目前情況可以接受。」 雖然接受到安排,但他說不能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遇到這些情況要特別小心,梁子超:「病徵很明顯、本身(核酸)檢測呈陽性,可能不知道病毒量高低,可以做抗原測試看看病毒量高低,如果(病毒量)高可能要小心。對於一些免疫系統有問題,或者有特殊問題都可以出現(二次感染),如果另外受到一個很強的免疫逃逸品種感染,例如以前有Delta感染,現時再受Omicron感染,(二次感染)機會不是絕對沒有,絕大部分二次感染似乎病情、病毒量、傳染性可能比較低。」 他說有關上班安排只涵蓋一般情況,提醒市民如果不適就要請病假看醫生。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夏寶龍指香港疫情仍處高位 要像針灸精準抗疫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說香港疫情仍處於高位,抗疫要像針灸般精準到位。 夏寶龍在全國兩會閉幕後繼續開視像會議,協調香港抗疫工作,他說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在兩會期間紛紛表達對香港疫情的關心,夏寶龍形容香港疫情仍然處於高位,形勢嚴峻複雜,抗疫要像針灸般精準、到位。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腦退化八旬翁氣喘發燒送明愛醫院 快測呈陰性 候檢查結果時自行離院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一名男病人等候檢查結果期間自行離開。 明愛醫院該名80歲男病人有腦退化症,今日因氣喘及發燒由救護車送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診,病毒快速測試呈陰性,他其後被安排在等候區,等候檢查結果時自行離開醫院。 院方隨即派員在醫院及附近地區搜索,並報警求助。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人大代表陳勇北京返港 料特首選舉維持5月舉行
【有線新聞】由北京返港的港區人大代表陳勇表示,中央認為目前抗疫壓倒一切,只要戰勝病毒,其他工作可按部就班,又相信特首選舉繼續押後至五月。 港區人大代表陳勇:「現時大家見到(特首選舉)時間是五月,目前三月見到疫情進展,大家的力量、信心、做法是持續改善,應該有信心可以按部就班。」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報道指港大研究稱禁晚市堂食或無助抗疫 林鄭稱收梁卓偉澄清屬斷章取義
【有線新聞】港大研究指禁晚市堂食可能無助減少病毒傳播,特首林鄭月娥說收到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的澄清,指有報道斷章取義,她又說報道的講法不合邏輯。 這篇由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在一本學術月刊發表的文章,近日在網上被不同人轉發,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都有引用,說明政府以禁晚市堂食來防疫是沒有用。 特首林鄭月娥說就此事與有份參與研究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了解過:「我亦感到有點驚訝,對這個一些報紙引述的研究,我這天早上得到梁卓偉教授的澄清,那份報告提到晚市禁堂食對遏制疫情及病毒傳播是無效,是斷章取義的,如果你認真思考,這說法不合邏輯,我們不讓市民進入餐廳,一定會有更佳效果,對比起讓人除下口罩、一起堂食。」 這份研究的邏輯到底是怎樣?團隊是依政府數據,分析了香港第三和第四波疫情實施晚市堂食禁令後,病毒繁殖率的改變。政府當時推出多項社交距離措施,研究取用了其中六項,包括晚市禁堂食、限聚令和餐廳人數上限等,作為影響病毒繁殖率的因素。團隊發現當六項措施一起執行,病毒繁殖率會明顯下跌,但如果只是執行晚市禁堂食,病毒繁殖率則不會改變,用了兩個不同的模型計算,結果都一樣。 研究的結論是在食肆入座人數有限制的前提下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於公院治療才合資格申5,000元津貼 僅約1,200人獲批 社署稱暫沒計劃調整
【有線新聞】本港確診宗數累計超過60萬,不過政府為有經濟困難的確診者提供的一筆過津貼,只有約1,200人申請獲批。 政府前年11月透過關愛基金為有經濟困難的確診者,提供5,000元津貼,不過申請人必須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換言之入住社區隔離設施或居家隔離的確診者不符合申請資格。 社署表示截至周一,共接獲1,463宗申請,當中1,203宗已經發放津貼,現時無計劃調整申請資格。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新型肺炎死者遺體積壓 殯儀業界嘆增火化仍難應付 批喪事遇制肘、局方不允裝身
【有線新聞】連日來有數以百計新型肺炎患者離世,大量遺體積壓未能處理。殯儀業界指,全港可辦喪事的靈堂應付不了每天的死亡人數,即使增加了火化時段,都解決不到問題。 殯儀業商會理事長郭凱邦:「禮堂合共只有121個、每天有200人死亡,變相要選擇殯儀館的話,人人都要選就會延遲,變相衍生到積壓在公眾殮房的遺體不斷增加、消化不了。官僚政府永遠用的只是數字,但他沒想過需要其他配套,例如到醫管局或公立醫院,為先人做喪事有制肘、不讓我們替先人裝身,我們有阻滯的話,其實整個喪事都會有影響。」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增29,381宗確診 當局稱疫情未見降勢 網傳病人睡遺體旁照片 醫管局致歉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超過29,000宗確診,本月內第二次跌穿3萬宗,當局說疫情似乎有跡象受控,不過未知是否有下降趨勢。另外,單日多294人死亡,網上有相片見到病人與遺體共住病房,醫管局致歉,說事件已經處理。 確診個案連續第二天下跌,單日多29,381人確診,三月至今第二次跌穿3萬宗,分拆數字來看,核酸檢測佔逾1.8萬宗,快速檢測佔1萬宗左右。 前一天評估疫情似乎有機會開始向下的衞生防護中心,跟隨特首講法說要再觀察,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近日疫情似乎有少少跡象受控,沒有爆發性上升,雖然較二月底或三月初時每兩、三天個案數字有倍數上升,這情況沒出現,現時似乎好像平穩了,但暫時見不到有跡象顯示有開始下降的趨勢,暫時看不到,可能要再觀察多一段時間。現時個案仍好多,稍為放鬆可能疫情會逆轉。」 死亡個案方面,單日新增294宗。當中最年輕的是一個24歲男子,他患有先天性遺傳綜合症,住在院舍,曾經嘔吐、抽筋,在急症室檢測陽性,之後情況惡化死亡。 第五波疫情累計有逾3000名患者死亡,近日網上流傳多張病房擺滿遺體的相,其中一張有3名病人與7名遺體同住。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我們問過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日日有頭條:00年港府未立法禁止叛國、煽動等行為
【有線新聞】《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區應自行立法禁止叛國、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等行為,但回歸三年,當局一直未有展開立法相關工作。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稱停派手帶因確診眾多 陳肇始提醒市民須守隔離令
【有線新聞】政府說現時要家居隔離的人眾多,不會再派發手帶,提醒市民仍要遵守隔離令。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手帶方面,由於(確診)數量非常多,亦留意到大家佩戴手帶有部分人士有困難,現在不會派手帶,但仍然要提醒大家如果要隔離,是法例上的要求。」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民建聯曾斥僅派局長接待梁萬年 林鄭月娥稱不介懷 籲日後可查詢特首辦
【有線新聞】民建聯早前質疑政府只派局長接待國家衞健委專家梁萬年,其後發現特首早已親自接待而向她公開致歉,林鄭月娥說不介懷事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席李慧琼將新聞稿轉述給我,亦親自向我致歉。我的回應是毋須介懷,如果日後民建聯朋友就政府的工作有任何疑問,可以向特首辦查詢,亦不用提升到行政立法關係,我們與每個政黨交往都坦誠。」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七廈解封 共發現887宗確診
【有線新聞】昨晚被圍封強檢的7幢大廈已經解封,共發現887宗確診。 其中何文田愛民邨德民樓約1,300人做了檢測,209人確診,陽性比率約16%;黃大仙富山邨富仁樓同樣有16%人確診,有186宗個案;屯門友愛邨愛曦樓則有1,640人做了檢測,206人確診。 另外秀茂坪順天邨天樂樓及天暉樓檢測了的1,540人中,有222人確診;至於青衣長亨邨亨翠樓、牛池灣怡發花園分別有59人及5人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