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上水廣場疫苗接種中心啟用 可日打千五針復必泰
【有線新聞】上水廣場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日起啟用。 接種中心佔地超過一萬平方呎,每日最多可為1500名12歲或以上人士接種復必泰,每日開放時間是朝九晚六。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清盤
【有線新聞】全港有八間分店的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宣布停運並清盤。 成立廿多年的Fitness First在網站公布停運決定,指過去幾個月經歷漫長的挑戰,令健身中心無法運作,管理團隊嘗試所有可行途徑維持業務,但未成功扭轉結局。中心為持份者致歉,並為持有有效服務計劃合約的人作相關安排。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當局擬修城規例減諮詢 陳劍青質疑削市民參與權 鋪路爭議項目更快實行
【有線新聞】當局提修訂法例加快土地供應,有關注團體擔心,城規條例修訂後,公眾未有足夠機會討論,政府會「快刀斬亂麻」,通過具爭議的項目。 根據《城市規劃條例》,現時任何人都可提交改劃申請,政府建議修改為該土地擁有人才可申請制訂圖則的諮詢程序,亦會壓縮至只有一輪。 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抹殺市民參與城市發展的權利,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每條條例都會影響重大公眾利益、市民參與權及法律細節,逐條討論會比較適宜,但現在政府快刀斬亂麻,一併將條例修訂,公眾沒有足夠時間醞釀討論,對於政府重大爭議發展項目可以更快去做,無需理會民意。」 政府又建議,填海項目內日後可加入「小型工程」機制,小規模工程可豁免刊憲,有環保團體擔憂引致無法補償的破壞,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以往做法定圖則前要做很多相關評估,例如環境影響評估,現在的做法是先填海再做規劃,這個做法無法評估環境影響。」 政府又說,多年來環保團體要求政府管制鄉郊地區免受環境破壞,今次會同時修訂《城市規劃條例》,即使是早年納入分區計劃大綱圖的高生態價值土地,日後政府亦可執管,吳希文:「現在的方向是正確,但我們看不見任何細節,難以評估你的建議是否能夠阻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快測劑進口澳門須先經審批 暫23款達標獲批
【有線新聞】澳門當局指,快速測試劑進口前要先審批,暫時有23款獲批進口。 名單可以在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網站找到,局方說因應近期鄰近地區疫情,市民關注快測的供應情況。根據法例,快測屬於診斷及實驗室試劑,進口商須證明符合國家標準、有歐盟CE認證、獲原產國批准上市,證明產品靈敏度及特異度都符合要求,才能獲批進口及在澳門出售。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增29,272宗確診 再多279人死亡 今早亞博兩死者均有長期病、沒打針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9,272宗確診,其中14,454宗經核酸檢測確診,14,818宗經快速檢測平台登記,再多279人死亡。 昨日離世的217名病人年齡35至105歲,當中125人來自院舍;151人無打針,大部份是長者。一人在家中離世,他有患有腎衰竭,需要洗腎。 至於早上由亞博社區治療設施送院不治的兩名確診長者,醫院管理局說兩名死者有長期病患、無打針記錄。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增29,272宗確診、多279死 第五波全港每八人一人染疫 逾500人再感染
【有線新聞】本港確診繼續徘徊3萬宗左右,單日新增29,272宗確診,連同延後呈報的18萬宗快速測試確診個案,第五波累計96萬人染疫,全港每八人有一人中招,當局透露當中有超過500人是再次感染。 單日新增個案29,000多宗,過去一個星期,日日都是大約30,000宗,新增的個案拆細一些看,核酸和快速測試分別有大約14,000宗,加上快速測試呈報平台,上月26日至本月5日期間,有184,000多宗延後呈報。 第五波累計確診個案逼近100萬宗,即是香港每八個人就有一個中招,第五波疫情有超過500人曾經在首四波疫情確診,即是再次感染。 當局抽查呈報快測陽性人士時,發現有30人做核酸複檢陰性。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我們都發現到有些個案提供相片我們看,相片見到其實是模糊的兩條線。未必會進行檢控行動,就著該宗個案,因為看到相片很清楚上載了,我們看不到有任何可能刻意隱瞞。」 死亡個案方面,單日多279人染疫死亡,五波疫情累計有4,847人死亡,超越內地逾4,600宗死亡個案,其中有三名大約90歲的婆婆在亞博館不適送院後死亡,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第一,年紀都大了,一人90歲一人92歲;第二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理大研究:戴高透氣度口罩體力勞動 較慢感疲勞 職安局倡生產商列明透氣程度
【有線新聞】有研究發現佩戴高透氣度的口罩有助減輕體力勞動工人的生理影響。 理大的研究分別測試戴不同類型的口罩在做運動、搬運及做體力勞動工作的反應,結果顯示戴高透氣度的口罩的人,心率及呼吸頻率會較低,亦會較慢感到疲勞。 職安局建議僱主為員工提供這類口罩,有助提升生產力,同時亦建議口罩生產商在包裝上列明透氣程度。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19年「光復元朗」行動 鍾健平擬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 還柙至下月答辯
【有線新聞】「光復元朗」行動發起人鍾健平擬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法官押後至下月11日聽取被告答辯,其間鍾健平繼續還柙。 案件在區域法院提堂,41歲被告鍾健平因疫情及懲教署的相關措施未有到庭。控罪指2019年7月26日至27日,鍾健平違反《公安條例》組織遊行及參與未經批准遊行,控方在庭上指與辯方達成認罪協商,鍾健平擬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一罪,餘下知情地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待被告同意有關案情後將申請存檔法庭。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竹園南邨貴園樓、順天邨天韻樓等六廈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六幢大廈強制檢測。 屯門寶田邨第6座樓下,警員用流動鐵閘及膠帶圍封,身穿保護衣的工作人員在臨時搭建的帳篷作準備。另外,五座大廈亦要圍封,分別是沙田隆亨邨慧心樓、屯門蝴蝶邨蝶意樓 、青衣長亨邨亨怡樓、黃大仙竹園南邨貴園樓和觀塘順天邨天韻樓。政府說這些大廈污水樣本呈陽性,懷疑有隱形患者,決定圍封強檢,目標在明天下午1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政府擬精簡發展程序 准邊填海邊規劃、撥款未批先收地 生地快兩年變熟地
【有線新聞】發展局提出精簡法定程序,修改城規條例和收回土地等多項法例,又可「邊填海邊規劃」,加快土地供應,預計「生地」變「熟地」的時間可以縮短兩年至兩年半。 房屋短缺一直是香港的死結,政府經常說要「拆牆鬆綁」,加快土地供應,具體要如何做呢?政府正研究修改《城市規劃條例》、《收回土地條例》等六條法例,以精簡法定程序及授權不同部門同步行事,預計做了這些修訂之後,一幅農地由開始改劃到預備好興建公營房屋,會由現時需時六年,縮短到只需三年半至四年。 首先要縮減的是城規會擬備法定圖則的程序,由原本接受多輪公眾意見,改為只邀請公眾提出一輪申述,又授權城規會在舉行公聽會時,只邀請個別申述人出席會議,目標是將程序由17個月縮短至九個月。 填海工程方面亦有修改,現時政府一般會等相關法定圖則刊憲後才開始填海工程,當局建議明文確立政府可以一邊填海、一邊規劃,填海工程可以最少提早九個月開始。政府發言人舉例,明日大嶼原定2027年開始填海、2034年第一批居民可以入伙,如果修訂成事,預計可以提早一年。 收地方面,同樣有工序可以同步做,發展局建議,提早處理針對收地的反對意見,不用等完成規劃,又建議立法會未批撥款已可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林鄭月娥:爆疫院舍採「逆隔離」 逾百院舍願閉環管理 學校復課或視乎接種率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會安排爆疫安老院內沒受感染的長者到兩間未入伙的院舍「逆隔離」,同時要繼續推高老人及小朋友的接種率,她說如果家長希望下月順利復課,應該帶小朋友去打針。 第五波疫情重創安老院舍,長者康復後未必能回到院舍。下星期一啟德郵輪碼頭長者暫託中心啟用,屆時全港會有四個中心,而洪水橋的臨時醫院落成後亦會撥出200張床予長者。至於未感染的長者,政府有新猷,找了兩間未入伙的安老院「逆隔離」他們。林鄭月娥:「一共可以提供200個宿位給這些在有染疫或爆疫的院舍,但長者本身還未感染就可以入住這些安老院舍逆隔離,可以保護他們免受感染。」她又指有百多間的院舍願意實施閉環管理,社署亦增聘護理員,內地180人已經完成培訓,本地應徵情況亦相當積極,但沒有說請了多少人。 不過重中之重仍是打針,70至79歲長者接種率已達八成,但80歲或以上就只有五成五,政府會盡快推高到九成,又提出有小學生都要「谷針」。林鄭月娥:「如果小朋友和家長想在四月復活節假期後復課,就一定要打針,不是說不接種就不准許你上學,但學校會按學生接種疫苗的程度,來安排上課的情況或者是課堂以外的活動,每一位家長都是希望保護小孩,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