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日日有頭條:03年梁錦松否認偷步買車避稅
【有線新聞】2003年,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於預算案大幅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但被傳媒揭發他在公布預算案前購買了一輛凌志房車,並沒有申報利益,有節稅、以權謀私之嫌。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袁國勇倡九成五人打一針、7月可放寬限令兼通關 指全民檢測難致清零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說只要第一針疫苗接種率達95%,七月有可能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至於是否推行全民強檢,就取決於檢測、追蹤能力,但要回到清零的機會不大。 袁國勇等三名港大專家在明報撰文,說第五波疫情漸趨平穩,要繼續緊守防疫措施,直至市民都打齊針,本港有可能在7月前後回復正常。袁國勇:「最重要的前提是疫苗接種,要達到百分之95至99,公營醫療系統才可以應付到。」 不過有些緩解措施現時已經可以做,他建議容許每日快速檢測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復工,條件是要戴雙重口罩或N95口罩,這政策對醫護、運輸等基本及緊急服務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又應該盡早恢復國際航班。 至於是否推行全民強檢,就取決於檢測追蹤等配套是否準備好,袁國勇:「只要全民檢測漏了幾宗,仍可再次超級傳播。花了這麼多錢、人力物力,造成這麼多不便,是否值得?但要回到以前接近清零的狀態,我認為機會不大。」 短短兩個半月,超過4,000名老弱染疫死亡,他形容是香港現代史中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問題出於疫苗猶豫及錯誤信息,疫情結束後應豎立紀念碑,袁國勇:「如果我們在過去九個月一早接種疫苗,這慘劇不應發生。我們真的要尊重科學,尊重事實、真相,以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康文署即日起封泳灘 有游早水泳客指失望 救生員料市民需時適應、初期難執法
【有線新聞】即日起康文署轄下泳灘圍封,有泳客表示很失望。有救生員預計市民需時適應,又認為封灘初期難以執法。 在清水灣二灘有人漫步沙灘,但看真一些,出入口有鐵馬和膠帶圍封,但被人剪毀,亦有人搬開鐵馬闖入。市民:「準備去那邊,(封了泳灘不能游泳?)那我不游泳。」 在屯門黃金海岸泳灘,工作人員用鐵馬逐個出入口圍封,又掛上暫停開放橫額。不過在圍封前,已有泳客來游早水。泳客鄧女士:「有很多老人家不游泳,晚上不能入睡。泳灘這麼大、你不會碰到別人,我們懂游水、游到浮波位置根本不會碰到其他人。」泳客周先生:「我們習慣游泳的都很有規矩,是一些新的(泳客)玩到得意忘形,當天氣熱時便拉開口罩來抹汗。」康文署在第三波疫情時,亦曾經「封灘」超過三個月,今次會圍封至何時,康文署說會另行通知。 有救生員擔心實施初期要勸喻市民不要進入泳灘,會引發爭拗。港九拯溺員工會發言人胡啟榮:「不止是一個閘口,可能有很多地方例如草叢、花槽及欄杆,可以跨進去。就算有一些圍欄,他們都會想盡辦法跨進去,都要加強巡邏、透過廣播呼籲。」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夏寶龍深圳主持第九次協調會 稱港疫情仍複雜嚴峻 要提高方艙醫院使用率
【有線新聞】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深圳主持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九次協調會。 夏寶龍指出香港目前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要排除風險、穩紥穩打,把中央對香港的關心關愛落到實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又說要圍繞「三減三重一優先」的重點,鋪排下一階段工作,包括發揮好援港醫療隊的作用、提高方艙醫院等設施使用率、加快援港物資發放和發揮中醫藥的作用。要堅決打擊干擾破壞香港疫情防控的行為,各參與單位要保持戰鬥狀態,直至戰勝疫情。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第五波逾500人再確診 梁子超:Omicron患者康復三個月後或重新感染
【有線新聞】第5波疫情有超過500人曾經在首4波疫情確診,即是再次感染。有專家指,Omicron確診者康復後三個月亦有機會重新感染。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香港現時只錄得500宗個案、不算特別多,因之前個案較少,不論你是接種了疫苗或以前曾感染,都有較高機會重新感染。但三個月內重新感染的機會很少,免疫反應在頭三個月會維持一段時間,未必這麼快重新感染。如果五、六個月後,重新感染的情況會陸續出現。」
- i-Cable
- 2022年03月17日
申恩恤津貼需曾住院 散工染疫後驚悉不符資格:好像被社署欺騙 工會憂釀防疫漏洞
【有線新聞】政府前年年底開始向確診新型肺炎、要入住公立醫院的自僱人士發放5,000元恩恤津貼,但近日有裝修散工確診後,拿不到津貼。 油漆散工林先生:「我們這行業都是『手停口停』,沒有工作一天,就失去千多元(薪金)一天。」任職油漆散工的林先生上月確診,有半個月沒有工作、沒有薪金,本身以為可以領取政府的恩恤津貼,但原來他不符合申請資格。林先生:「朋友說社會福利署有些恩恤津貼,但看清楚原來要住院後才有5,000元。不是不想住院,是衞生署叫我耐心等候,等到我基本上病情也好了、感染全家人了,也未致電、幫不到。每個工友都說其實說謊、申請不到,好像被社會福利署欺騙,很多人很失望。」 第五波疫情差不多有100萬人確診,我們問過社署有多少人申請,社署說2020年尾到現在,1,622宗申請內有1,229宗已安排發放津貼,暫時無計劃放寬申請門檻,工會說可能會造成防疫漏洞。九龍東(工聯會)鄧家彪:「第五波疫情實在太嚴峻,醫院基本上只會優先處理高齡長者、長期病患者,大家可以聯想到一個工友,怎會有可能入醫院呢?所以導致疫情如此嚴峻,每日兩萬宗、三萬宗,為何申請個案沒有增加、都是千多宗?會否有工友認為我呈報了便會『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李家超聯合國發言 稱香港民主進程由回歸開始 沒國家能壟斷民主模式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發言,他說香港的民主進程是回歸後才開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壟斷民主的模式。 李家超在會議上說,19年是香港最黑暗的時期,實施港區國安法及新選舉制度後香港恢復和平穩定。他說立法會議員效忠特區及擁護《基本法》是理所當然的要求,又說香港的民主進程是回歸後才開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壟斷民主的模式,《基本法》明確訂明香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原則普選特首,同時保障市民的自由和權利。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政府澄清醫生視像診症不牴觸道德指引 醫管局稱已擴大特定津貼涵蓋範圍
【有線新聞】政府澄清醫生做視像診症並不牴觸《遠程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 政府指醫委會在2019年已發出關於遠程醫療指引,上月中亦已信醫委會,說明在抗疫的前提下為確診者提供視像診症,不會牴觸有關指引。醫委會亦澄清,關於指引中提到醫生先與病人建立「醫患關係」才可進行遠程醫療,只屬建議,非硬性規定。 另外,醫管局說醫護人員可按實際情況決定個人防護裝備,較早前已將「特定工作津貼」涵蓋至特定部門、地點或團隊,又重啟「應付危機特別酬金計劃」,給予自願參與計劃的員工。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過去一周多六人離世前14日內打針 當局稱無證據由疫苗引起
【有線新聞】過去一個星期,衞生署接獲六宗在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的死亡報告,但沒有證據顯示由疫苗引起。 個案涉及一男五女,介乎51至101歲。衞生署在過去一個星期合共接獲44宗,涉及曾經接種接種疫苗的異常報告。截至目前,專家委員會已總結53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13宗沒有關聯,仍有17宗有待評估。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上水廣場疫苗接種中心啟用 可日打千五針復必泰
【有線新聞】上水廣場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日起啟用。 接種中心佔地超過一萬平方呎,每日最多可為1500名12歲或以上人士接種復必泰,每日開放時間是朝九晚六。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清盤
【有線新聞】全港有八間分店的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宣布停運並清盤。 成立廿多年的Fitness First在網站公布停運決定,指過去幾個月經歷漫長的挑戰,令健身中心無法運作,管理團隊嘗試所有可行途徑維持業務,但未成功扭轉結局。中心為持份者致歉,並為持有有效服務計劃合約的人作相關安排。
- i-Cable
- 2022年03月16日
當局擬修城規例減諮詢 陳劍青質疑削市民參與權 鋪路爭議項目更快實行
【有線新聞】當局提修訂法例加快土地供應,有關注團體擔心,城規條例修訂後,公眾未有足夠機會討論,政府會「快刀斬亂麻」,通過具爭議的項目。 根據《城市規劃條例》,現時任何人都可提交改劃申請,政府建議修改為該土地擁有人才可申請制訂圖則的諮詢程序,亦會壓縮至只有一輪。 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抹殺市民參與城市發展的權利,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每條條例都會影響重大公眾利益、市民參與權及法律細節,逐條討論會比較適宜,但現在政府快刀斬亂麻,一併將條例修訂,公眾沒有足夠時間醞釀討論,對於政府重大爭議發展項目可以更快去做,無需理會民意。」 政府又建議,填海項目內日後可加入「小型工程」機制,小規模工程可豁免刊憲,有環保團體擔憂引致無法補償的破壞,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以往做法定圖則前要做很多相關評估,例如環境影響評估,現在的做法是先填海再做規劃,這個做法無法評估環境影響。」 政府又說,多年來環保團體要求政府管制鄉郊地區免受環境破壞,今次會同時修訂《城市規劃條例》,即使是早年納入分區計劃大綱圖的高生態價值土地,日後政府亦可執管,吳希文:「現在的方向是正確,但我們看不見任何細節,難以評估你的建議是否能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