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楊潤雄稱將按疫情、接種率檢視學生做快測次數、研小學恢復全日面授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說,大部分小學會在下星期一分級恢復面授課堂。 楊潤雄在一個電視節目說,復課後學生每日回校前要做快速測試,相信家長會如實申報及填寫表格。若學生回校後出現咳嗽等,校方可安排學生複檢。 楊潤雄又說會檢視疫情發展、3至11歲兒童的疫苗接種率等,再決定學生日後做快速測試的頻密程度,以及會否放寬更多校內活動。若接種率高,疫情亦較為好,不排除小學可恢復全日面授。 中學文憑試星期五開考,楊潤雄說截至上星期五,有5名考生入住竹篙灣檢疫中心,或須在特別試場應考,已聘請約60至70個監考員,亦會安排後備人員,應付突發需求。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梁振英指港人治港出問題 批美借港衝擊內地 指離港者為移居非移民、終會回流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說,回歸25年,一國兩制成功落實,但港人治港出了問題,點名批評美國利用香港衝擊中國內地。他又相信近年離開香港的人不是移民、只是移居,最終會回流。 香港踏入回歸廿五周年,梁振英說一國兩制成功落實,出事的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梁振英:「立法會議員要求美國制裁香港,這是港人治港出了問題。外部勢力利用香港滋擾、衝擊中國內地。美國這國家在世界到處點火,往往利用第三者衝擊戰略對手。」 他說國家對香港一直很寬鬆,直至出現勾結外國勢力的情況,中央出手立國安法是負責任的反應,相信離港的人最終會回流。 梁振英:「其實不是移民,是移居、是搬家,我未聽過有所謂移民的人將特區護照、永久居民身份證交回特區政府,不想放棄香港身分,說明想留香港這條後路。有誤解、理解不充分的人,讓他們知道香港民主到底是甚麼一回事,能回心轉意回港。」 他重申,普選行政長官最終要由提名委員會提名產生,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香港的民主普選跟外國不一樣。梁振英:「羅冠聰不斷吹噓香港BNO護照持有人在英國有投票權,在英國一個地方行使一人一票的民主投票權利,選出來的市議會權力比起香港特區政府是『蚊髀同牛髀』。」 梁振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陳茂波︰若疫情持續受控 第二季有較好經營環境 有利擺脫負增長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只要疫情持續穩定受控,本港經濟有望逐漸回暖。 陳茂波在網誌說,近日疫情逐漸受控,不少市民趁復活節假期外出,用消費券購物等,認為只要疫情持續受控,邁向「動態清零」,本港第二季就會有較好的經營環境,有利經濟擺脫首季急速轉入負增長的局面。 他又說雖然現時疫情靠穩,但市民仍須保持警惕,做好防疫,包括按時接種疫苗,他早前亦已接種第四劑疫苗。 陳茂波又提到本港面對外圍波動及近月股市避險情緒升溫,至今未見有明顯的資金流出,亦沒有出現異常集中持倉或跨市場操縱跡象。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羅致光料兩元乘車優惠開支不超預算 長遠60至64歲人口跌、減財政承擔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相信,本年度兩元乘車優惠計劃不會超出預算。 羅致光在網誌說,本年度的兩元乘車優惠計劃涉及約60億4千萬元,是一個較為「寬鬆」的估算,相信本年度計劃開支不會超出預算。其中60至64歲人士的補貼估計佔近三分二,每人平均每月獲資助500多元,即使較寬鬆地「打個八折」計算,都有400多元,對未能申領長生津及醫療券的長者而言是最明顯的福利。羅致光又說,本港60至64歲人口長遠會下跌,政府財政承擔會日漸減少。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17歲男凌晨旺角遇劫 遭8男持武器襲擊受傷 失1.8萬元現金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凌晨在旺角遇劫,損失約1萬8千元現金。 事主在警車上協助調查。凌晨2時許,一名17歲男子在花園街近登打士街被8名男子持武器襲擊,事主頭、手及背部受傷,和被搶走一個裝有現金的袋。警方接報到場在附近兜截,未有發現,案件列作行劫案調查。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北河街重建玉石廣場僅得四石 有市民諷「石頭一塊」 市建局稱與目標完全脗合
【有線新聞】深水埗北河街一帶近年經歷重建,市建局當年收購時,提出於原址興建玉石廣場項目,去年底完工,不過被批評貨不對辦。 北河街有個玉石主題廣場?說的莫非便是四塊石?市民占先生:「玉石元素?我真的看不到,我只是當是普通公園,行過隨便當是石頭一塊。」市民廖女士:「這樣放在這裏,好像你放四個毫子在這裡,不知道代表甚麼。」 玉石主題廣場是市建局的重建項目,2006年構思時,說要以鑑賞玉石和教育為設計主調,建造小型廣場,又說會仿照唐樓建築設計,最終建成時只剩下四塊石頭。 市建局在2006年構思的時候,曾經說過當中會建一條卵石徑,伸延至升高的觀賞平台,讓市民觀賞園內景色,但現在完全沒有蹤影。 本土研究社研究員張嘉敏:「我會覺得有點滑稽,原來一開始說的構思與實際完成的可以這麼大分別。如果市建局往往只是在宣布重建的時候,將保留社區特色做推銷手段,用構思作為『戴頭盔』方式,未來難以做監察,(發展商)有沒有按照原定設計,這些社區特色便會漸漸消失。」 市建局說項目由設計至落成歷時15年,強調「玉石廣場」只是最初的概念,2014年底已經修訂為現時這個樣子,亦諮詢過區議會及城規會。又指最終建成的公園配合當區歷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警新蒲崗工廈搗無牌酒吧 12人被捕、將另遭票控
【有線新聞】警方在新蒲崗搗破一間無牌酒吧,拘捕12人。 被捕12名男女包括職員及負責人,由探員押上警車。警方凌晨在太子道東一個工廈單位內破獲無牌酒吧,檢獲烈酒及啤酒。他們涉嫌無牌賣酒及在無牌處所內飲酒,同時涉嫌違反防疫條例,將被票控。
- i-Cable
- 2022年04月17日
部分傳統少數族裔女性較少運動 有組織專設課程 冀藉跑步助融入社區
【有線新聞】少數族裔女性可能因為宗教因素或傳統文化影響,較少接觸社會。有組織專為她們舉辦跑步課程,突破傳統框架,融入社會。 Zhara自小喜歡踢足球和跑步,作為穆斯林,家人支持她做運動,但有條件。Zhara:「要求我穿著長袖的衣服,不想穿短褲,(要遮蓋)手、腳的位置。」 不論跑步有多熱,裝束一樣不變。Zhara希望改變的,是其他人的心態,「有些同學不理解,因為我這樣(穿長袖),他們問、我就向他們解釋,可以拉近我們的距離,令我們的聯繫更強。」 改變並非一朝一夕,Amrita一年前開始跑步,最初跑五分鐘就氣喘,現在愈跑愈遠,她希望外界對她們的看法也不要停留在起步點。Amrita:「作為一個少數族裔,我想只有我在課堂開始時會脫去上衣跑步。我們經常被告知,你的身體是你重要的財產。你不會想向錯誤的人展示身體,有時候我們不知道對方的意圖,導致有一個非常保守的思維。」 Amrita參加的跑步團主要由少數族裔婦女組成,但發起人Nicole並非來自少數族裔。她指文化差異下,部分少數族裔家庭不允許女士出外運動,導致體能較差。Nicole:「例如仰臥起坐、原地跳,可能她們未必那麼容易領會到。」 如果「以結果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港區主教周守仁發表復活節文告 稱黑暗過後是光明
【有線新聞】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在復活節前發表復活文告,他說有香港市民在疫情下仍然關心弱勢,是賦予希望的行動。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有市民捐出防疫面罩和新冠病毒檢測包,送給有需要的人,餐飲業向三餐不繼或營養不足的人派送免費飯盒,這些都是為著紓緩、安慰、重建、賦予希望、給予幫助、予人生命而作出的行動,黑暗過後是光明,死亡之後見生命。祝願大家、我們有罪但神聖的教會以及我們患了病的世界,有一個滿懷希望、充滿生機的復活節。」 他又提到有善心的人向烏克蘭難民伸出援手,提供住所,各方亦以外交努力拖慢殘暴侵略烏克蘭的行動,形容這些努力的核心是善能勝惡,又說目前經歷的是邪惡的餘波。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南中國海運油輪爆炸 船員一死六傷 陳恒鑌:香港距離最近、按例要派人救援
【有線新聞】一艘運油輪下午在香港以東300公里海面爆炸,至少一死六傷,傷者是印尼或者緬甸籍的男性。 第一批傷者晚上近9點,由飛行服務隊送到東區醫院,此時與意外發生相隔至少五小時。有清醒的船員膊頭、心口、手臂、膝頭都燒傷,後腦和後頸薰黑,另一個人同樣膊頭燒傷,面部亦有傷痕,都是清醒。還有一個傷者全身三成皮膚二級燒傷,用毛氈蓋著整個身體。 另一架直升機遲半小時,晚上9時半抵達灣仔直升機坪,載著三個傷勢較輕的船員,他們坐輪椅送上救護車前往瑪麗醫院。全部人都清醒,一人手腕包紮了,另外兩個就頭部受傷,所有傷者都是男性,除了一人是緬甸籍,其餘都是印尼籍。 飛行服務隊是在下午4時收到海事救援協調中心召喚,指有運油輪在香港以東約300公里南中國海的主要航道爆炸,飛行服務隊派出兩架直升機及一架定翼機救援。首架直升機晚上約7時到場,死者遺體沒有接回香港,與其他沒受傷的船員仍然留在運油輪上。 有立法會議員說,雖然運油輪在南中國海爆炸,但根據慣例,香港亦要派人救援,新界西南(民建聯)陳恒鑌:「300海里(公里)一旦發生意外,那個(地區)較近便去救援,在這個慣例下,香港派出飛行服務隊幫忙救援,垂直隔離至海陸豐一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廖成利當選民協主席 稱聽不懂李家超提結果為本、擬未來提意見
【有線新聞】民協舉行周年大會改選領導層,黃大仙區議員廖成利當選主席。 多名民協成員下午到深水埗出席會員大會,會上選出廖成利和深水埗區議員李庭豐,成為新一屆的主席和副主席,他們說民協未來考慮向新特首提出意見,又認為行政長官參選人李家超提出「以結果為目標」不夠聚焦。 民協主席廖成利:「焦點不夠清晰,亦說不出給香港市民一個希望,如果微調為民生為本或以民為本,我們聽得懂,結果為本我們不太聽得懂。」 民協副主席李庭豐:「縱然我們無選票、無位置,與廣大市民一樣沒有票,但我們希望不論是有票的選委或候選人本人,希望可以想清楚,到底如何施政、如何制訂政策才真正有利香港人的生活,可以改善香港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