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深水灣私家車失控撞路牌翻轉 兩人輕傷自行爬出車外
【有線新聞】深水灣有私家車失事翻轉,兩人受傷。 涉事的私家車翻轉橫臥在路中,車身嚴重損毀。傍晚6時許,私家車沿香島道往淺水灣泳灘方向行駛,駛到近香港哥爾夫球會對開,失控撞向路牌後翻轉。男司機及女乘客自行爬出車外,兩人輕傷,治理後拒絕送院,警方正調查車禍原因。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有議員倡暫緩取消強積金對冲 八工會聯合聲明表強烈不滿
【有線新聞】勞工界八個工會發表聯合聲明,強烈不滿有商界團體和立法會議員提出暫緩取消強積金對沖的修例。 工聯會和勞聯等在聲明指,截至去年底,強積金對沖已「沖走」僱員超過570億元,取消對沖是上屆政府提出、經過長期公眾諮詢及充份討論,呼籲政府確保法案如期通過,讓300萬僱員獲得更好的退休保障。 立法會議員陳曼琪近日指經濟前景不明朗,建議暫緩取消對沖的修例,改由下屆政府重新審視中小微企的承擔能力。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浸大邵逸夫樓天台維修 疑鐵枝高處墮下擊中三人
【有線新聞】浸會大學發生工業意外,三名工人受傷。 三名男傷者主要是頭部及手腳受傷,分別由救護車送院治理。下午近三時,浸會大學邵逸夫大樓的天台進行維修工程,懷疑有鐵枝由高處墮下,擊中三人。救護人員到場將三人救起後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並通知勞工處跟進。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黃偉綸:疫情緩和後 社區隔離設施或轉過渡性房屋
【有線新聞】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當本港疫情緩和,部分社區隔離設施或會改為過渡性房屋。 黃偉綸在網誌提到,正在啟德興建的社區隔離設施規模較大,樓高四層,可以提供3000個房間,設有升降機等設施,正陸續做驗收工序,預計工程五月至六月分兩期完成。他表示當疫情緩和,部分設施或者有潛質改為過渡性房屋,當局希望盡量做到以民為本。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增429宗確診、19宗屬輸入 下月非港人准入境 當局是稱因應海外確診人數下降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429宗新型肺炎確診,多13人死亡。衞生防護中心說,下月起容許非香港居民抵港,是因應海外疫情有下降趨勢。 新增四百多宗個案,經核酸檢測找到約220宗,由快速測試平台呈報約有200宗。多13名患者死亡,介乎31至89歲,最年輕的31歲男死者本身患有末期大腸癌。 19宗輸入個案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全部在機場或檢疫酒店確診。政府下月起容許非香港居民來港,衞生防護中心說是因為海外確診人數下降,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4月1日後約有28,000名入境旅客,當中找到280宗確診個案,確診個案佔入境旅客1%,比之前1月至3月入境旅客當中有3%確診個案,是下降了。調整了入境措施後,我們亦不會預期完全沒有輸入個案。」 至於上星期二抵港的190劑阿斯利康抗體藥,醫院管理局說,正挑選給免疫力低或做過移植手術的病人使用。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53歲男疑清水灣泳灘溺斃
【有線新聞】西貢有一名53歲男子懷疑遇溺死亡。 現場是清水灣第二灣泳灘,下午一時許,警方接獲途人報案指發現有人在海面漂浮,懷疑遇溺。救援人員到場將一名男子救起,由救護車送往將軍澳醫院,搶救後不治。 康文署轄下的泳池及泳灘因為疫情,仍未重開,不時有廣播呼籲市民注意安全。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沙田水泉澳邨樂泉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沙田水泉澳邨樂泉樓圍封強檢。 樂泉樓外設置帳篷,為居民檢測。政府審視污水檢測病毒量及相關確診個案後,決定圍封大廈,目標明早十一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法國總統選舉今第二輪投票 將軍澳國際校設票站 8000選民可在港投票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香港亦設有票站,8,000名選民可以投票。 票站在將軍澳一間國際學校內,設有八個投票區。投票前要先消毒雙手,登記身份證明文件,領取信封和印有兩名候選人名字的紙張,之後可以把代表屬意候選人的紙張放入信封並投入票箱。 票站朝八晚七開放,有選民認為投票過程順暢。選民Barrie Valentin:「很好,只花三分鐘便完成投票,所以很好,有更多票站在不同地方會更好,包括港島及九龍。」選民William Laub:「這是我首次在香港投票,第一次經歷,(票站)距離港島有些遠,但也讓我有機會到訪香港不同地方、通常我不會去的地方。」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黎棟國提李家超花名「頁問」 讚工作認真勤力 指官員不該有文武之分
【有線新聞】曾是特首候選人李家超上司的保安局前局長黎棟國說,官員不應該有文武之分,李家超無任何一面較文官遜色。又提到李家超有一個花名,認為是貼切的形容。 保安局前局長黎棟國:「李家超有練習氣功,他有一個花名叫『頁問』。大家看到他的工作表現而改,他工作很認真及勤力,每一份政策文件到他的桌上,他每頁都閱讀。閱讀後每一頁有任何問題就請你進來,麻煩你解釋給我,所以就每一頁都問。」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內科醫學院稱滿60歲未打針 染疫死亡風險高約20倍 亞洲人較多現後遺症
【有線新聞】香港內科醫學院說未打針、60歲以上長者,死亡風險比已打針的高出約20倍。 醫學院說長者普遍患有不同長期病,確診後的重症和死亡風險較高。近9000名死亡患者中,未打針、60歲以上長者佔七成,部分會出現呼吸衰竭、肺功能受損等症狀。而接種兩針疫苗可減低重症和死亡風險70%,打三針則減至98%,呼籲長者盡快接種。 另外,康復後可能出現疲倦、認知能力衰退、胃口轉差等後遺症,醫學界未了解成因,但發現有較多亞洲人出現後遺症。 香港內科醫學院委員會委員周啟明:「我不排除有機會是個人的心理因素,聽了這個病、心內有鬼,覺得自己有長新冠。為何亞洲人較多﹙出現長新冠﹚,我們沒辦法推測。」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長李錦滔:「分析了15個全世界的研究,接種疫苗的人隨後感染新型肺炎,不論是短期,即是感染後四周;中期,即12至20周;或是長期,感染後六個月,之後長新冠的症狀是少一些。」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孔繁毅料本港有免疫屏障、倡加快鬆綁 當局稱確診數字未算低、放寬需時觀察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說,第五波感染人數多,本港已有自然免疫屏障,認為可加快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衞生防護中心說,疫情有持續向下的趨勢,但是否放寬仍要視乎疫情發展。 有專家說這一波疫情實際感染人數可能已超過400萬人,估計兩、三星期後,單日確診數字可能低過三位數,認為疫情大幅反彈的機會小。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整體免疫屏障很高,其實我們應該可有條件加快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如果一直向好,其實可能兩星期可再調整。」 衞生防護中心說,現時每日確診數字處於穩定水平,並有持續向下的趨勢,但估計未來一兩星期確診數字會維持在三位數。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剛過了一個長假期,大概距離現時有五、六日左右,暫時我們看不到有一個反彈,但現時每一日都有400、500宗個案,是一個比較高的數字。我們在未來一段日子要繼續觀察,以及就不同指標檢視疫情的情況,才可以決定下一階段有甚麼措施或應該何時可放寬。」 歐家榮又說,抗體的保護力並非永久,即使接種了疫苗或曾經確診,亦有機會再次受感染,難以單憑一些數據就說社會上有免疫屏障。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李家超首落區訪基層 稱若當選後會盡力壓縮建屋流程 政綱料今周完成
【有線新聞】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參選後首次正式落區,探訪劏房住戶及少數族裔。他未有正面回應何時做到「告別劏房」,但說明白基層對房屋需求殷切,一旦當選會著力壓縮建屋流程。 落區第一站,李家超先到油麻地一幢唐樓探訪兩戶基層,同行的包括他的競選辦副主任黃英豪、霍啟剛等人,逗留約40分鐘後下樓,跟附近商戶打招呼,其後再到油尖旺多元文化活動中心,與新家園協會安排的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見面。他在會後表示,明白基層家庭對房屋需求殷切,房屋問題也是解決本港很多問題的重要鎖匙,如果當選會努力解決。 被問到打算興建多少新公屋、能否做到公屋3年上樓目標、何時做到「告別劏房」等,他表示會在政綱交代想法,李家超:「大家都知道房屋的問題都是多年累積下來,所以我不會低估需要去解決問題的難度。我不是純粹喊口號,我是真真正正希望有成果,以成果為目標向市民交代,我會要求﹙政府團隊﹚共同解決剛才提及的土地供應,以解建造房屋兩個環節——如何將程序壓縮,將數量提升,以及要將時間加快。」 上次特首選舉,3名候選人都有到記協論壇講述對捍衛新聞自由的立場,今次他是唯一參選人,會否跟記協接觸呢?李家超:「我知道她﹙記協﹚有一些資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