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荃灣梨木樹邨桃樹樓解封 發現5宗確診
【有線新聞】荃灣梨木樹邨桃樹樓解封,發現5宗確診。 桃樹樓約1,660人檢測,有5宗確診。當局派員到訪約800戶,約150戶無人應門要跟進,大廈昨日因為污水檢測病毒量及確診個案等原因圍封強檢。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簽署聲明不屬任何政黨 李家超稱已有政務司司長人選、惟現階段不公開組班細節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簽署不屬任何政黨的法定聲明。 李家超在競選辦副主任譚志源見證下,在候任特首辦公室樓下按法例要求簽署聲明,表明自己不屬任何政黨,如獲委任為行政長官,任期內也不會成為任何政黨的成員。被問到何時到北京接受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發、有關任命特首的國務院令,他指相關安排由中央決定。至於會否邀請譚志源成為下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就表示現階段不便公開組班細節,但他在一個電台節目中承認心目中有政務司司長人選。 當選一星期,新班子由甚麼人組成、現屆官員有多少人可過渡至下屆,李家超不願透露。不過政務司司長由誰出任,他說已經有人選。 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當然有屬意人選。(說來聽聽?)現階段不公開,選擇也是有的。但我認為有一件事是重要的,一定要大家合作愉快。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影響他和你有同樣信念,否則口是心非,未必做到工作。」 至於是否要重設中央政策組以及開設副司長,李家超說要等行會商討,不方便透露太多,但認同要加強政府政策分析釐訂以及統籌能力。 李家超:「司長其實是很忙的,例如我擔任政務司司長時,有十多個委員會經常要開會。不是為開會而開會,是真正希望司長去主持時,自己有思考、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政府擬修院舍法例 倡提高住客人均面積等 羅致光料不達標院舍退場
【有線新聞】政府擬修訂院舍法例,提高住客人均樓面面積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相信,可以令不符要求的院舍退場。 羅致光在網誌表示,目前雖然有約6,300個宿位不符新規定,但市場上約有8,700個空置宿位符合新規定,相信院友不會失去照顧。草案同時要求營辦機構提名一名董事或管理人員擔任「負責人」,社署會考慮「負責人」是否適當人選,例如曾否違反院舍條例等。羅致光強調,今次修訂不是小修小補,可以令不符新規定的院舍退場,由符合目前社會要求的院舍取而代之。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據悉當局將諮詢修訂「生社科」 內容加強基本法及國安教育 有教師憂重疊高中課程
【有線新聞】據了解,檢討了五年多的初中「生活與社會科」,短期內會就修訂課程展開學界諮詢,方向包括將現有內容減半,同時加強基本法及國安教育;又計劃改名為「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希望與高中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接軌。 初中「生活與社會科」2012年起推行,學校可以選擇獨立成科,或者將課程元素融合其他課程。課程發展議會2017年成立專責小組,檢視和修訂「生社科」 至今已經五年。 據了解,教育局近日舉行老師小組面談,計劃將「生社科」易名為「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建議修訂後的課程會與高中必修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接軌。 現時生社科分七大範疇、共29個核心單元,由個人成長中要學習戀愛認知,到認識公民權責、學習維護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中國政制、國際政治也有,老師可以選擇教哪些,但當中15小時必須教授《基本法》相關內容,部分單元例如「中國政制」、「香港的經濟表現」等,亦已加入國安元素。 據了解,課程內容日後或要縮減一半至大約15個單元,但同時再加強《基本法》、《國家安全法》和價值觀教育,有生社科科主任關注這部分內容會與高中公社科重疊。香港航海學校副校長趙文浩:「目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單元一的主題一,都涉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東鐵綫過海段開通 鐵路迷通宵守候搶閘 繁忙時間等2.7分鐘、籲乘客預早出門
【有線新聞】東鐵綫過海段今日通車,特別頭班車由新建的會展站開往上水,逾二千市民到場見證這個歷史時刻。首日早上運作暢順,港鐵呼籲市民明早要預留多些時間。 他們在會展站外徹夜無眠,是為了見證東鐵綫貫通港九新界。James:「真的很興奮。」Elvis:「上次屯馬綫通車原本有機會,怎料媽媽不允許我去乘坐(頭班車),今次終於有機會啦。」 鐵路迷拿著港鐵小冊子、自製標語,還化身成填詞人。梁先生:「東鐵過海很興奮,沙田過海很興奮,會展過海好啊,好啊,好興奮,基本上睡覺也不用,如果今天不來就對不起自己。」之後再「短跑」去閘口,有人掉了一隻鞋。去到月台擠滿人,還有人扮鬼扮馬。 頭班車5時25分出發,他們兩夫婦住灣仔、兒子住馬鞍山,在港島上班,嚴太:「等到頸都長了,因為我(長者優惠)兩元而已。」嚴先生:「會轉搭港鐵,因為一程已可到港島,能節省20至25分鐘時間。(節省到時間,早上會做甚麼?)睡覺。」 去到紅磡站,過百年歷史的東鐵綫,第一次橫跨維港。羅先生:「紅磡接通港島超興奮。」Alvin:「昨夜睡不到。」梁先生:「不是起身,是沒有睡過。剛剛看完足球賽,陪兒子,犧牲自己也要。」 過海段通車後,金鐘站四綫匯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東鐵過海段通車前夕 會展站外大批鐵路迷聚集 有家長陪子女排通宵等頭班車
【有線新聞】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前夕,會展站外有不少鐵路迷通宵排隊,等候車站開啟搭頭班車。 在會展站A3出入口外,晚上9時許已有十多人帶同紙皮、摺凳及食物排隊,有年幼兄妹在母親陪同下通宵等候,港鐵架設鐵馬維持秩序。星期日將會有特別頭班車在清晨5時25分由會展開往紅磡站。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荃灣梨木樹邨桃樹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荃灣梨木樹邨桃樹樓圍封強檢。 大廈外設置帳篷,準備為居民檢測。政府考慮污水樣本病毒量及確診個案情況,決定圍封,居民須於十時前接受檢測,預計星期日上午十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增284宗確診 上環星月樓多11人染疫 一確診員工居西苑臺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84宗確診、多1人死亡。上環食肆星月樓多10名食客及1名員工染病,其中一名確診員工住在西環邨,要再調查兩個地方的爆發是否有關。 新增的二百多宗個案中,包括上環星月樓多10名食客及1名職員,群組累計41人受感染。衞生防護中心說,分別在星月樓女廁抽氣扇及男廁的環境樣本中找到病毒。至於染病的食客,當日全部都是在3樓食飯,29枱食客中有17枱均受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他們分布得較鬆散,有些位置在是角落,有些則在廁所附近,所以我覺得可能是整個大堂都有受影響。加上我們在環境樣本女廁的抽氣扇找到病毒,不是平日接觸到的地方,應該有些空氣傳播。」 張竹君又說,其中一名確診的侍應住在西環邨西苑臺,周三開始不適,要做全基因分析,看看兩個地方的爆發是否有關連。 紅磡新旺會桌球室亦再多6人染疫,包括4名客人及2名職員。其中一名職員是負責預備食物,本月9日開始不適,去了急症室看醫生,CT值17、病毒量高。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很難說(職員)是否最早發病,因為其他個案都是5月9日有出現,但他們近乎習慣天天都去桌球室,有些在5月4至6日都有去,雖說不是全部人都天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啟用近半世紀 紅磡站舊月台停用 有乘客帶同兒子緬懷一番 有人冀改建成展覽地
【有線新聞】隨着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啟用近半世紀的紅磡站舊月台會停運,不少鐵路迷趕在最後一日拍照留念。 陪伴港人47年,這個沒冷氣的月台即將要說再見。鏡頭下每一張相片都即將載入史冊,他就帶同兒子來緬懷一番。 莫先生:「經常經過、在這裏住,看着紅磡變遷,以往這裏只是海。」 陳先生:「這個月台都很有歷史,自從紅磡開站後、完結後可能都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 Martin:「新的不來,舊的不去,可能可變成展覽的地方,始終這裏有歷史及有一定空間。」 鍾先生:「對我們父子間的記憶重要一點,可以陪伴他一起做他喜歡的事,不是人人都可陪小朋友。」 吸引到不少人「打卡」的還有這塊同樣有多年歷史純機械運作的指示牌。車站1975年11月啟用,當時叫九龍車站,無論乘直通車回內地,還是乘東鐵綫的前身九廣鐵路去羅湖口岸,都要用這個站,1998年改名為紅磡站。2009年西鐵綫延伸到紅磡站,舊月台就成為東西鐵的交匯點,這裏有四個停泊處,給東西鐵綫列車上落客,西鐵綫的月台在屯馬綫通車後已停用。 隨着東鐵綫過海段通車,紅磡站的東鐵綫月台亦會搬去屯馬綫月台的下面一層,乘客只需要上落一層就可以轉車。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東鐵綫過海段明通車 團體:有部分地區居民未能受惠 促運輸署重新規劃
【有線新聞】有關注團體指部分地區居民未能受惠於東鐵綫過海段,反而被削減過海巴士班次,要求運輸署重新制定方案。 「關注鐵路通車公共交通規劃聯席」訪問1,800名九龍城及黃大仙居民,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過海段通車未能改善區內交通,超過六成每日搭巴士或渡輪過海的市民改搭東鐵綫過海的機會較微,聯席批評運輸署在過海段通車前12日才倉促公布交通調整計劃,又不設任何公眾諮詢,希望當局重新部署交通規劃。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警天水圍酒店搗毒品儲存倉、檢市值4,000萬毒品 兩男涉販毒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天水圍一間酒店搗破毒品儲存倉,檢獲價值4,000萬毒品,以販毒罪拘捕2名男子。 兩個大型行李箱裝了62磚懷疑海洛英和26包懷疑冰毒,共52公斤擺放在酒店房內。警方星期四根據情報,埋伏在酒店房外,截停一名進出房間的21歲男子,在他手持的黑色環保袋搜到懷疑海洛英,相信他負責交收毒品。同日再於酒店大堂拘捕一名22歲男子,相信他是毒品倉倉主,兩人有三合會背景,涉嫌販運危險藥品被捕,警方說會從毒品供應來源、買家資訊等方向調查。
- i-Cable
- 2022年05月14日
文憑試歷史科 論述題要求以鄧小平或曼德拉為例 解釋「個人思想」能否推動歷史轉變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歷史科今日開考。 考生早上到試場應試,卷一的歷史資料題要求考生講述70年代香港經濟發展的轉變,及解釋香港如何作為國際城市,亦有問及世衛及聯合國如何應對國際問題。至於卷二的論述題,其中一題要求考生以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或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作例子,解釋同不同意「個人的思想」是帶來歷史轉變的主要推動力。 歷史科是今屆最後開考的科目,考評局說過去三星期的筆試,有44名要檢疫或確診的學生在竹篙灣檢疫中心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