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多款嬰幼兒小食含添加糖或鹽 最高一款100克含80克糖 消委會籲家長留意營養標籤
【有線新聞】消委會發現多款嬰幼兒小食都含有添加糖或鹽,不適合幼兒食用,提醒家長選購時要留意營養標籤。 一些嬰幼兒小食很多都標榜含蔬菜、水果等健康食材,不過家長買給子女時要留意,可能對小朋友來說會過甜或過鹹。消委會檢視市面上37款預先包裝嬰幼兒小食,包括米餅、泡芙、小蛋酥、乳酪粒和穀類小食,29款含添加糖、濃縮果汁,當中近八成成分表列明有添加糖和濃縮果汁等游離糖來源,不符合英國和美國衞生機構,兩歲以下兒童不應食用添加糖食品的建議,當中13款更達到「高糖」水平。糖含量最高的一款每100克含有80克糖,一歲小朋友吃一包,就差不多達到世衞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上限。除了不建議嬰幼兒攝入添加糖,本港、中國內地和英美衞生部門亦認為,一歲以下嬰幼兒的食物不應該添加鹽。 不過消委會發現約三分一小食樣本都加了鹽,其中一款米餅鈉含量超標1.4倍,達到高鈉水平。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千萬勿讓他們吃重口味的東西,很多時父母、公公婆婆餵小食予嬰幼兒時,見他們吃得開心便不斷餵,其實對他們營養健康會有負面。你們是很需要懂得看營養標籤,因為當你選擇小食給小朋友時,你不是隨便覺得包裝好看、好味些、又吸引些,看上去較有趣便購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消委會:廚師牌等三款香腸含禁用獸藥代謝物 可令關節軟骨退化、四肢變形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30款香腸,發現有三款含有內地及歐美禁用獸藥的代謝物,可能令動物的關節軟骨退化、四肢變形,有近九成香腸屬於高鈉,一半是高脂。 早餐一條,肚餓煮麵吃又一條,方便好吃的背後是把化學物質吞下。消委會測試的30款香腸,廚師牌、御品皇及「alfresco」香腸驗出有獸藥呋喃西林代謝物氨基脲,每公斤分別含有4至14微克。廚師牌含量最多,超出歐盟標準13倍,可能令動物的關節軟骨退化、四肢變形。氨基脲在內地及歐美禁用,但現時未有足夠資料顯示它對人類的影響。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覺得很擔心可能停食最安全,但覺得家裏剩餘小量,吃完後再買會細心選擇是另一個決定。當然大家會問法例上可否提供多些保障,在這方面,我們絕對建議香港政府就現時歐盟的做法參考一下,呋喃西林這類抗生素及其代謝物訂定相關行動水平。」 有兩款驗出致癌及有基因毒性的多環芳香烴,即使沒驗出這些物質,吃香腸亦不太健康。 30款香腸無一款是低鈉或低脂,它們每100克分別有565毫克至1,280毫克鈉。26款屬於高鈉,最高一款,吃一條已超出世衛建議的成人每日攝取上限超過兩成,有一半的測試樣本亦屬於高脂,長期食可能增加患高血壓風險。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日日有頭條:1999年何厚鏵當選澳門首任特首
【有線新聞】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與香港一樣,每屆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何厚鏵在1999年擊敗滙業財經主席區宗傑,成為澳門首任行政長官。
- i-Cable
- 2022年05月16日
東鐵過海段首工作天 記者上班時段大圍去金鐘 通車前後有何不同?
【有線新聞】東鐵綫過海段首個工作天早上運作暢順,多了過海乘客改乘東鐵綫,加上全部用九卡車,會否令東鐵綫更擠迫? 上班上學時間,大圍站往金鐘方向月台多人排隊等車,列車每兩至三分鐘一班,螢幕顯示9卡車有7卡包括頭等車廂都非常擠迫,在車頭位置站到貼近車門,有人未能上車。 大圍站車頭平日都較難上車,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班次密了多了,但全面轉用9卡車,車廂變得擠迫還是鬆動?記者趁早上上班繁忙時間,與大家乘車去金鐘實測一下。記者8時25分排隊等車,列車來到已擠滿人,不知道能不能上車。雖然有人下車,但上車的人更多,還有些人在旁邊擠進去,兩分半鐘後有下一班車。 上星期四過海段未通車,記者曾經乘搭,人流差不多。有些乘客要等多一班車才能上,車頭同樣迫到像「沙甸魚」。到了九龍塘,上星期很多人在這裏轉車,騰出一些位置,但現在有乘客下車,又有相當數量的客上車。到旺角東只鬆動一些,相比上星期大部分人都有位坐。乘客廖先生:「我過海去會展站,無論如何都是12卡車比較好。」 到紅磡站要讓其他人下車,車上一半乘客下車,看來鬆動很多,不過月台幕門有「蝦碌」無法關上,要兩名職員合力關上它。乘客羅小姐:「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梁卓偉推算兩周後爆第六波疫情 張竹君稱社區傳播鏈不少 籲盡快打第三針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引用數學模型,推算兩星期後將爆發第六波疫情。衞生防護中心說,留意到病毒即時繁殖率上升,市面人流增多或令疫情反彈。 梁卓偉在Twitter說,過去幾星期每日大約300宗確診,如稍有不慎第六波可能會來臨。他在一個網上論壇推算爆疫時間,有與會者透露,梁卓偉引用八達通出行數據、按數學模型推算,新一波疫情會在兩星期後爆發。 看看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數據,本月7日的病毒即時繁殖率約0.89,即一名確診者可傳染給0.89人,4月底起回升,衞生防護中心亦說留意到有上升趨勢,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當然我們不希望有大爆發來臨,未曾染疫的人在社交距離措施開始放寬時外出,之前未外出的人也外出,當然有機會有多些個案、有反彈。」她說社區有很多傳播鏈,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第3劑疫苗,亦要保持社交距離及個人衞生,如果不適要做檢測,阻止疫情在社區蔓延。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增259宗確診、多一死 再有食肆疑爆群組 觀塘御善私房菜共九人染疫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59宗新型肺炎確診、多1人死亡,再有食肆懷疑爆發感染群組。觀塘御善私房菜至少有9人染疫,當日同時段曾經到訪的人士需要強制檢測。 懷疑爆發感染群組的,是位於觀塘成業工業大廈御善私房菜,暫時有9人染疫,他們都是在本月9日下午5時後曾到過這間私房菜,衞生防護中心仍在調查當中的傳播是如何,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因為有個別人士均說只是逗留了很短時間,可能是到那裏購買杏仁餅或凍肉,這間是否真的有食客的餐廳抑或只購買外賣,我們都去了調查,會收集環境樣本以及看清楚他們的活動情況。」 上環食肆星月樓群組亦再擴大,再多4名職員及7名食客確診,累計有52人受感染,涉及超過20個家庭,同區的西環邨亦多兩宗個案,分別來自西苑臺及北苑臺。至於紅磡新旺會桌球室再多1名客人確診,群組累計有13人受感染。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記者實測東鐵綫過海段 大圍往銅鑼灣快舊路5分鐘 新界西轉東鐵過海車程相若
【有線新聞】東鐵綫過海段通車,新界東北居民可以一程過海,究竟較以前快幾多?住新界西的轉東鐵過海又有沒有著數呢? 「紅磡接通港島超興奮」,大圍過海去銅鑼灣是否真的那麼快、那麼興奮呢?測試一下就知道。 記者劉浩廷:「我行舊路轉三次車。」記者潘耀昇:「我行新路、一程過海。」二人:「好啊。出發!」 過海前要一起乘搭東鐵綫出九龍,一個站去到九龍塘就分道揚鑣。劉浩廷:「走先啦、係咁先啦。」潘耀昇:「銅記(銅鑼灣)再見啦。」 舊路第一次轉車由東鐵綫去觀塘綫,步行了約3分鐘到月台,很快有車,但人多都要繼續站立,劉浩廷:「我要乘搭三個站去旺角轉荃灣綫過海,但現在才到太子,不知道潘耀昇去到哪裡呢?」 潘耀昇:「我來到紅磡,坐多一個站就到灣仔會展站。」海底隧道車程5分鐘,就能夠過海到達會展。潘耀昇:「我坐多兩分鐘就到金鐘站,坐完東鐵綫,大約用了15分鐘。」不過在金鐘站的東鐵綫月台轉去港島綫,要乘搭長電梯上兩層,潘耀昇:「我坐到來終點銅鑼灣,用了約26分鐘。」 劉浩廷:「我就剛剛乘搭荃灣綫到達金鐘,接着要過對面月台轉第三次車,乘搭港島綫去銅鑼灣。」 潘耀昇:「劉浩廷還未到呢?」劉浩廷:「到了、到了,要轉多程車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石澳海面發現中年男子浮屍
【有線新聞】警方在石澳海面發現浮屍。 警員用綠色帳篷蓋住屍體,經初步調查,死者是年約40至50歲的男子,身高約1.7米。早上8時許,有船隻駛經鶴嘴近雙四門對開水域,發現一個男人在海面漂浮,船員隨即報警求助,水警輪及消防船接報到場,撈起屍體後再送往香港仔水警基地,正調查死者身份及墮海原因。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民主黨商工作方向 羅健熙稱與政府關係須摸索 楊森指做和平理性反對黨
【有線新聞】民主黨舉行集思會,討論未來工作方向。主席羅健熙表示,要視乎事態發展,再決定如何與新一屆政府相處,前主席楊森就認為民主黨應繼續做和平理性的反對黨,將來應再派人參選立法會。 民主黨前主席楊森:「上次民主黨沒有人出選,但不等於以後我們不參選,因為如果政黨不參選,你的工作局限在地區,要有民意授權、代表人民在議會發聲是很重要,整個黨的定位是一個和平、理性、務實的反對黨。。」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跟政府的關係如何,我想在將來日子待新政府上任後再慢慢摸索。過程中有何改變、互動或事情發展,我想待事情慢慢發展下去,才可以作一個判斷。」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本港經濟增長下調 陳茂波稱疫情受控、經濟有望回穩 籲市民毋須太悲觀
【有線新聞】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至2%,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只要疫情穩步受控,經濟有望回穩及稍有增長,市民毋須太悲觀。 陳茂波在網誌表示,雖然經濟復蘇的動力比預期更加疲弱、美國加息亦引致資金外流,但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和外匯儲備仍然充裕,政府有堅實能力維持聯繫匯率制度。他又說雖然難以控制外圍環境變化,但只要做好風險管控,壓力和挑戰只會促使本港經濟更具彈性和韌力。
- i-Cable
- 2022年05月15日
指612基金信託人被捕乃依法辦事 李家超籲防他人「污染」新聞自由
【有線新聞】對於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等人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李家超認為必須清晰告訴國際社會,警方只是依法辦事,呼籲各界也要盡力防止他人「污染」新聞自由。 陳日君、吳靄儀等5名612人道支援基金信託人,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連日受國際社會關注,本身是天主教徒的特首當選人李家超在電台節目首度回應。 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我們所針對的是他的犯法行為,跟他的背景、任何人的思想沒有直接關係。有某些人可能背景會令人一向對他有特別支持也不定,但如果他的行為涉及犯法,警方必定要依法處理。」 他強調新一屆政府做事光明磊落,亦會向國際解釋清楚,又呼籲各界盡力防止他人「污染」新聞自由。 李家超:「可能有些媒體自己有報道的立場或有其他考慮,他有這樣的報道,但我們有責任做自己的工作、報道事實真相,讓人知道事件是有理有據,不要被人用另一角度抹黑。我們是擔心那些『假扮』、混入他人身份的人,趁你不知道,小偷偷走你的錢包。所以要防這些魚目混珠的人,政府是替你防止他人偷走你的錢包。(我是擔心有領導因應喜惡)(從我們的袋中取走新聞自由)任何政府的行為都有法律的規限,如果政府違反法律規限,法庭一定作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