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屯公電單車失事撞欄 61歲司機傷重不治 車身掛有P牌
【有線新聞】一輛電單車屯門公路失事撞欄,61歲司機傷重不治。 掛有暫准駕駛執照電單車橫臥在路邊、車身損毀,相距數米外遺下一個頭盔。中午12時許,電單車由深井青山公路上斜轉彎駛入屯門公路時懷疑失控撞向路邊鐵欄,司機拋出車外,身體多處受傷昏迷。經過的駕駛者見到報警,司機送仁濟醫院後不治,警方封閉一段路面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元朗有豬場爆非洲豬瘟須全數撲殺 有議員指野豬頻出沒或播毒 促加強巡查
【有線新聞】元朗有豬場驗出非洲豬瘟,場內所有豬要銷毀,漁農界議員說近年野豬頻繁出沒,增加豬場感染風險,促請政府加強巡查及打擊非法餵飼野豬。 豬場位於元朗黃泥墩,有工作人員將液化二氧化碳樽搬入場內,亦有人身穿防護衣準備在附近位置消毒。漁護署表示從這個豬場的11個豬隻樣本中驗出至少3個呈陽性反應,漁護署人員在涉事豬場貼出扣留豬隻和屠宰豬隻命令,禁止豬場運出豬隻,以及安排銷毀。涉事豬場三公里內有3個豬場都要暫時禁止運出豬隻,署方正安排人員巡查採樣檢測。 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說本地活豬佔本港整體供應7%,出事豬場屬於中大型場,預計供應或會有些少影響,涉事豬場需時至少一年半才回復正常供應。他又說近年野豬出沒頻繁,令豬場感染風險大增,漁農界(民建聯)何俊賢:「每個豬場將病毒傳染其他豬場,在現在系統,我認為風險相對低,因為進出豬場的人會做好消毒,但野豬沒有辦法預防。野豬破壞防欄能力比較強,甚至牠們排泄物經過農場周邊,萬一員工不小心,消毒做得不夠好就會將病毒帶入農場。」 他促請政府加強巡查,提高針對非法餵飼野豬的執法力度,同時盡快研究設立多層式豬隻養殖大樓集中管理,減低本地活豬從外界感染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新上任工作提護國安 海關關長陳子達:會針對軟對抗守門口 加強培訓辨煽動刊物
【有線新聞】海關關長陳子達說留意到國安條例通過後社會趨向穩定,但地緣政治複雜、國際局勢不穩,海關會「守住門口」,包括加強培訓前線海關,辨別懷疑煽動刊物。 陳子達上月上任關長後,交代五大工作包括維護國家安全,他說海關在「守住門口」上會保持警惕,又留意到仍有懷疑煽動或干犯國安條例的文宣,會針對軟對抗加強內部培訓。「軟對抗的情況仍然存在,不敢有些微放鬆。這種軟對抗書籍、報刊或是視像產品,你沒有可能即場明辨,這是一支槍支,或是一件另類吸煙產品,我們要進行分析,現在做分析的專責部門。但前線同事具備敏感度,可以第一時間和相關同事聯繫。」 海關去年檢獲超過1,100萬件電子煙和加熱煙等另類吸煙產品,主要通過快件流入,亦有部分不法份子委托旅客偷運回港。陳子達:「因為在很多司法區,所謂另類吸煙產品不受管制,很多是在市場上或離境時免稅店也能買到。他們來到香港時一整箱一整箱帶入,這裏案件我們在機場拘捕到不少。」 農曆新年將至,他提醒巿民北上辦年貨時要留意貨物是否禁止入境,例如生肉、生蛋、蘭花及花旗蔘等均禁止攜帶入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海關去年檢逾千萬件另類吸煙產品 陳子達:主要藉快件流入
【有線新聞】海關去年檢獲超過1,100萬件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和加熱煙。新任海關關長陳子達指它們主要通過快件渠道流入,會在前線堵截流入。 海關關長陳子達:「有部分是找旅客,因為在很多司法區,所謂另類吸煙產品不受管制,很多是在市場上或離境時免稅店也能買到。他們來到香港時一整箱一整箱帶入,這裏案件我們在機場拘捕到不少。我們響應禁煙政策,這方面海關用了不少資源和人力,在前線堵截另類吸煙產品輸入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流感|4歲男童同時染侵入性肺炎球菌 情況嚴重 衞生署籲接種疫苗減重症
【有線新聞】一名未接種流感疫苗的4歲男童,同時感染甲型流感及侵入性肺炎球菌,目前留醫深切治療部,情況嚴重。 衞生署周五接獲通報,一名四歲男童上周開始發高燒、咳嗽和肚痛,向私家醫生求診後入院,血液樣本對肺炎球菌呈陽性,男童周三轉送瑪麗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鼻咽採樣樣本經化驗後,亦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 衞生署說男童在潛伏期內沒有外遊,就讀的幼稚園未有參加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呼籲相關學校的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流感疫苗,減低出現重症的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元朗黃泥墩有豬場爆非洲豬瘟 須全數撲殺 附近豬場暫禁運
【有線新聞】元朗有豬場驗出非洲豬瘟,全部豬隻要銷毀。 豬場位於黃泥墩,有工作人員將二氧化碳氣樽搬入場內,亦有人身穿防護衣準備在附近位置消毒。漁護署從11個豬隻樣本中驗出至少3個呈陽性反應,已禁止豬場運出豬隻,會安排銷毀。涉事豬場三公里內有3個豬場,都要暫時禁止運出豬隻,署方正安排人員巡查並採樣檢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智創未來|藝術✕科技擦出創意火花 業界學界共探發展路 文藝交流中心何以打造?
【有線新聞】藝術與創新科技的融合已成為藝術發展的新趨勢,去年政府發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積極推動文創產業數字化轉型,業界、學界如何應用科技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呢? 舞台上的DJ並非靠打碟推動氣氛,而是用各種樂器帶領觀眾投入派對,麥克風在觀眾頭上擺動作即時錄音,藝術家實時混音為影片配上聲效。音響設計師陳翔:「其實你會看到我們表演的桌上有很多部電腦,每一部電腦運行著3至4個不同軟件,有一些是作曲軟件、配樂軟件,甚至是現場混音軟件,會即時透過不同軟件製作出來給大家看。」 包括陳翔在內的多位本地科藝創作者在第二屆科藝藝術節中,用沉浸互動的展演和展品帶領觀眾認識科藝。有策展人認為創新科技能夠為舞台製作帶來更多火花,科藝藝術節聯合策展人徐碩朋:「他會知道利用甚麼工具或者甚麼技術、器材大概會達到甚麼氣氛,而且我們需要計算跟觀眾的距離、觀眾的參與、聲音、光影、節奏、如何觸及觀眾,這就是我們利用傳統的經驗再將它發展成新的沉浸式演出。」 藝術科技的概念在2020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出,成為一股藝術和科技融合的熱潮。浸大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潘明倫教授:「可能有人認為這是否只是一時潮流,我覺得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調查指逾九成學生體能活動量不符世衛標準 蔡若蓮:體適能將納學習範疇
【有線新聞】有調查指本港近9成受訪學童的體能活動量不符合世衛標準,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稱會將體適能視作體育學習範疇,多方面強化體育教育。 體適能總會在2023至24學年訪問20萬名中、小學生,少於一成受訪學生達到每天最少做60分鐘中強度體能活動的世衛標準。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調查中看到其實小學生都是剛剛多過10%,這裏有11.7%能夠滿足到世界衛生組織體能活動量的最低要求。中學生更加不堪,你會看到中學生的體能活動水平非常低,只有3至4%。」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稱會將每天60分鐘中強度運動納入課程,多方面強化體育教育。蔡若蓮:「將健康和體適能作為體育學習領域中的六大學習範疇之一,同時我們都通過老師培訓、教學資源和專業網絡等不同的方式不斷強化體育教學,幫助同學發展體育技能,提升體適能的身心健康 。」而2026至27學年,小學五年級下學期開始體育科納入呈分試,鼓勵學生多做運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高拔陞專訪|料新年後求診人數增 有預案調配人手、加開病床
【有線新聞】本港進入流感季節,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近兩周急症室求診人次明顯上升,預計農曆新年和之後兩周求診人數會增加,有預案調配人手和加開病床。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留意到急症室求診人數由假期前每日約4至5千人,近兩周一直上升至超過5,000人,部分日子甚至逾6,000人。「通常高峰期是農曆新年後1、2周,我們都會呼籲同事盡量不要在該段時間休假,盡量調動假期等等。另外也會安排多些同事在該段時間上班,特別是急症室、內科,甚至乎有些服務也要調整,如預約檢查服務會調動時間。(普通科門診會否加設夜診?)我們估計這個未必有很大幫助,因為最重要是看很緊急、需要照顧的病人,因為人手其實有限,如何將最多人手放在最重要地方,很多方案也要看當時的情況,到底是小朋友較多還是長者較多?哪一種過濾性病毒?還是院舍的朋友較多?不同的方案都要看屆時的情形,我們再作出應變。」 近日急症醫院內科病床使用率超過100%,高拔陞說入住內科病房人數由以往900多人上升至近日超過1,000人。高拔陞:「其實壓力很大,但我們處理這方面的服務需求都有一定的經驗,所以我剛才提到病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天文台早上錄最低11.5度 為入冬以來最低 有老友記如常游冬泳:身體接受到
【有線新聞】寒冷天氣警告繼續生效,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1.5度,是入冬以來的最低紀錄。有大學生專程到大帽山觀賞看日出,亦有長者如常游冬泳。 凌晨時分,大帽山近山頂氣溫一度錄得最低4.6度,有大學生相約三五知己一同上山觀賞日出 ,感受低溫。大學生:「很寒冷(有沒有穿多幾件衣服?)有,上面打底,打了很多。」有行山人士穿羽絨,戴帽、戴手套,全套裝備上山。市民楊女士:「寒冷了很多,穿多了衣服,不過走上去都暖,一陣下山才寒冷,所以才要保暖。」 在紅磡大環山海邊,有不怕寒冷的老友記清早如常游冬泳。市民林先生:「我不覺得很冷,自己身體我接受到(最低幾度落水?)3度,有一次3度。」 新界北坪輋一帶,有村民則表示感覺不太大風,市民劉先生:「今個冬天比往年寒冷,大風,這裏不算大風,最主要是這些山,這裏都是圍住,反而沒有外面這麼大風。」新界這邊較巿區寒冷,但未有結霜現象。 天文台科學主任郭于庭:「我們展望明早仍然會寒冷日夜溫差會頗大,日間都是非常乾燥,去到星期一早上仍然相當清涼。去到下周初,隨着冬季季候風被一股偏東氣流取代,廣東沿岸的雲量會增多,氣溫便會稍為回升。」 天文台又預測受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本港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1日
高拔陞:醫管局正研以無人機送藥或文件 會參考外地經驗
【有線新聞】高拔陞在節目說醫管局正研究以無人機送遞藥物或文件,會參考外地經驗,未有定案在哪些醫院試行,強調要考慮技術能否配合。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在偏遠的地區其實現時也有送遞,但車程時間等可能會較長,是否使用無人機會更方便?偏遠地區人口不太稠密會較好?這些是我們思考的方向。另外有些藥物我們也考慮,如醫院之間送遞藥物,交通可能需時數十分鐘或更長,可能會遇上塞車等等,這些我們會探討能否使用。」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改善專科門診分流制度,高拔陞舉例不少長者同時有膝關節問題、心臟病或泌尿科疾病,跨專科會診能更有效率評估治療方案。他又說其中一個聯網普通科門診已試行由視光師為病人初步評估是否需要看專科,減少病人等候轉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