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競委會調查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及五人 涉有圍標等反競爭行為
【有線新聞】競委會調查有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涉嫌提交報價時有圍標等反競爭行為。 案件涉及政府為物流業推出的資助計劃,負責審批的生產力促進局處理部分申請時發現有可疑。競委會介入調查後,認為有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以及5名人士為申請企業提供報價時,涉嫌圍標、合謀定價及交換影響競爭的敏感資料等。成功申請法庭手令,搜查他們的處所,並要求各方交出資料出席競委會聆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魯比奧料獲任美國國務卿 葉劉淑儀冀對方來港了解實況
【有線新聞】外媒報道,美國參議員魯比奧預計獲提名出任美國國務卿,他曾參與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希望魯比奧來香港了解真實情況。 葉劉淑儀:「他對香港有一定意見及立場,也是基於對香港缺乏真正了解,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魯比奧沒有真正了解,希望他有機會訪問香港。雖然他受中國制裁兩次,希望他有機會訪問香港聽聽不同人意見,不只聽取跑去美國告狀人士的意見。」 新民黨早前獲英國政府及商界邀請到訪倫敦,同期黎智英兒子黎崇恩與英國外相林德偉會面,爭取釋放黎智英。葉劉淑儀說英國之行沒有談及案件,又說已經向當地媒體解釋香港國安法律只影響小部分人,法庭程序按普通法原則運作,司法獨立、審訊公開透明,如果外國干預、施壓或會引起反效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珠海越野車撞人釀35死 當地民眾連日自發捐血:希望大家平安、不要周圍走
【有線新聞】珠海市香洲區體育中心蓄意駕車撞人事故至今35死、43傷,事發現場已清理,不少人到場獻花致祭,當地民眾亦連日自發捐血。 事發後,珠海市香洲區體育中心未對外開放,門外停泊工程車,地面血漬已清理,西門一帶有公安和便衣把守。有附近居民到事發地點獻花,短暫停留祈禱。擺放在門外的花束很快由便衣移走,放到附近牆邊位置,之後又再有人繼續獻花。 珠海居民:「難受,就那種…特別難受。(可以多說一下你的感受嗎?)那天晚上我有一朋友的媽媽和太太,她們過來鍛鍊,親眼目睹了全過程,然後…我也不知道怎麼說。」遊客:「我們是遊客,到這聽說了,就來祭奠一下。(有甚麼感受)對於失去年輕人我們非常惋惜。」 事件轟動珠海社區,內地以及海外媒體都有跟進及引述官方發放的消息,當地大批民眾連日自發排隊捐血。珠海居民蔡小姐:「幫不到其他,能做的只有這些,就是這樣,希望大家都平安,不要周圍走,安全最重要。」珠海居民單先生:「因為我是珠海人,很關注這件事情,看到血庫告急,昨晚去中心血站,說沒有24小時開放,所以今天早上吃過早餐就過來。」捐血站職員表示,捐血的人較平日多出兩倍,有市民希望可以為傷者出一份力。 事發在星期一晚7時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五日內三宗致命工業意外 何啟明:會不斷巡視工作場所、刑罰過輕案研上訴
【有線新聞】五日內發生三宗致命工業意外,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稱會不斷巡視工作場所,確保相關工作合乎法例,又說會就過去一些刑罰過輕的案件與律政司商討是否上訴。 何啟明:「過去五日數宗我們仍在調查中,我們會提供一些通知書給他們,我們要求完全解除危險,還有找到原因才可以復工,我們會循著我們勞工處一路進行的方向去嚴格要求我們的承辦商,以及希望工友都要自己根據自己的安全去做好職安健的規範。」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垃圾徵費|原預留5.8億元推行 環保署:暫緩後部分用於加強回收配套等
【有線新聞】環保署今年度原本預留5.8億元推行垃圾徵費,當局說緩暫徵費後,部分開支用於加強回收配套和公眾宣傳教育。 環境及生態局書面回覆議員質詢,指會在《財政預算案》公布修訂預算。至於與供應商簽訂的指定袋或標籤合約仍然生效,會按實際生產量支付費用。署方亦已從所有零售商和批發商收回尚未出售的指定袋或標籤,核實銷售數據後會支付服務費用,合約將在2027年結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國安處紅磡拘捕展場雜工 涉社交平台發布煽動訊息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起訴一名男子,涉嫌多次於社交平台發布煽動意圖訊息、明知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刊物,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57歲被告周劍豪報稱兼職展場雜工,控罪指他今年3月至11月多次在Facebook、Instagram和Threads發布相片、圖片等具煽動意圖的刊物,意圖引起對中央及特區憎恨或藐視,被告暫時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下月30日待警方進一步調查,被告申請保釋被拒,需要還柙。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許金山案重審|妻子瑜伽教練供稱許不願離婚分身家 辯方質疑全屬偏見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前副教授許金山被控以毒氣謀殺妻女案續審,許金山妻子黃秀芬的瑜伽教練繼續作供。 瑜伽教練指與黃秀芬關係友好,又說黃秀芬曾提及許金山有外遇,經常因此情緒低落,用拉筋時的痛楚發洩,但肯定從未曾表達自殘或自殺的想法。瑜伽教練又指黃秀芬起初因為心愛丈夫所以不想離婚,但後來上了情緒管理課程後變得開朗和自信,開始考慮離婚,但許金山不願意,因為不想分一半財產給她。辯方質疑瑜伽教練證供全屬偏見,因為她只認識黃秀芬,供詞從未從被告觀點出發,許金山與黃秀芬討論離婚時她亦不在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MPF|積金易平台被指漏洞百出 有僱員、僱主供款變0 狄志遠:未獲正面回覆
【有線新聞】積金局今年6月推出積金易平台,有五間機構參與試行,有僱主、僱員及中介人反映平台漏洞百出。 有僱員反映任職公司7月加入平台,直至兩星期前才收到7月的供款,至於7月後的供款均顯示為零;有僱員以為公司出現財政問題,後來發現公司有供款,只是沒有紀錄。有份跟進的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嘗試就事件與有關部門交涉,仍未得到正面回覆。 強積金中介人David:「我這位客戶一直傳了六十多封電郵、一個星期內接了六十多次電話,不斷電郵回覆積金局證明他們有供款,他們有些同事覺得當時發生舒適堡事件,又有金記冰室事件,他們都擔心是否公司財政有問題,去過勞工處、積金局投訴,說公司沒有人供款,其實導致我這位客戶是商譽及聲譽非常大的損失。」 狄志遠:「看到制度千瘡百孔,第一,這個漏洞使得僱員僱主關係產生矛盾,這是個無妄之災。一個四十幾億的專案弄到今天的成果,我們是不能想像,香港是一個創科的城市,這些例子簡直是國際笑話。」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陳月明倡北都區試行低空經濟 用無人機送藥
【有線新聞】政府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身兼北區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陳月明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建議於當區試行低空經濟。 陳月明:「最近北區醫院有與我們聯絡,想利用好鄉郊村落地方,因為丁屋三層、沒有高樓,提出可不可以合作做無人機送藥。鄉郊長者、出去看醫生不方便,北區醫院提出服務,全區、全鄉大力支持,希望即時可以試,利用村公所天台隨時可以做到,目前正研究航線。」 至於預計本月諮詢公眾的牛潭尾發展計劃,陳月明認為可以善用第三間醫學院及生命科學研究定位,研究是否可以提供罕見病治療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立法會辦捐血暨器官捐贈推廣活動 盧寵茂呼籲更多年輕人捐血
【有線新聞】立法會舉行捐血暨器官捐贈推廣活動。 捐血車及器官捐贈推廣車一連兩日擺放於立法會外,鼓勵立法會議員和職員捐血,亦會推廣捐贈骨髓。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致詞時指,有38萬市民登記器官移植,創歷史新高,但對比香港成年人口有很大進步空間,而現時41至50歲人士捐血比率比年輕人多10個百分點,呼籲更多年輕人捐血。 盧寵茂:「無論捐血、捐骨髓、捐器官哪一捐,其實所有香港市民都是受益者,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排除有一天會生病,每一個市民作為可能的受益者。要引述夏主任的說話,希望市民不只是旁觀者、評論員,我們應該做參與者,做一個貢獻者。」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施政報告致謝議案 李慧琼讚呼應習近平精神 有議員指愛國教育勿形式主義
【有線新聞】立法會一連三日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多名議員發言支持,有議員認為施政報告的內容呼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主動求變的精神。 致謝議案首日辯論主題包括一國兩制、強化政府治理以及改革求變相關政策。提出議案的內會主席李慧琼說今次施政報告有主動求變精神。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這份施政報告貫徹習主席強調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精神、進取施政、推動育才匯才、開拓發展空間、全方位兼顧高質量經濟發展和構建關愛社會。正如夏寶龍主任的提醒,香港不能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必須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 有議員關注社會治安,說閉路電視系統成效顯著,建議擴大安裝範圍。新界東北(民建聯)陳克勤:「我希望政府當局將安裝計劃提升到最優先級別,加快推進在犯罪黑點安裝閉路電視,同時研究如何充分利用部門之間的協作,將房屋署、食環署、康文署等政府機構的閉路電視系統,連結到警隊的系統或平台。」 施政報告亦有提及落實一連串愛國教育措施,有議員提醒要避免形式主義。教育界(教聯會)朱國強:「愛國主義教育本質上是價值觀教育,近年教育局在試學和外評報告中很關注學校推行的情況,但往往過份着眼於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巴士加價|消息:九巴申請加6.5%、城巴加約9.5% 田北辰批加幅過高
【有線新聞】九巴及城巴分別向政府申請調整票價,消息指九巴申請加價6.5%,城巴申請加價約9.5%,運輸署表示會做好把關工作,以審慎的態度處理申請。 九巴及城巴在去年6月加價後,今年再申請加價,據了解,九巴提出加價6.5%,說基於應營運情況和成本變化,調整幅度非常審慎,已平衡財務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及市民的接受程度。城巴據悉提出加價約9.5%,以應對燃油及工資等多項成本上漲的壓力,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加幅過高。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一年多兩間巴士公司要申請加價的幅度,這兩年通脹幅度多少加起來3.4%,可以支持他們加價,加價不要早過明年5月30日,這樣就夠兩年,兩年時間實報實銷,通帳3.4%就加3.4%。」 他又說巴士每次申請加價要經立法會、交諮會及行會商量,過程擾民。田北辰:「是時候我們考慮公營公共運輸,港鐵、兩巴應該全部有機制與通脹掛勾,落實一年一次調整票價。如果一年如此特殊,通脹超過工資中位數升幅就用工資中位數升幅封頂,正正是港鐵做法。再加上視乎兩巴資產多少,加價不可以加多過一個百分比,有利潤管制機制,同時某一年回報率已經高過通脹,就通脹升幅也不讓加。」 兩間巴士上一次申請加價時九巴提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