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民航處處長廖志勇同住家人確診 須居家檢疫
【有線新聞】民航處處長廖志勇一名同住家人確診,廖志勇需要家居檢疫。 廖志勇和其他同住家人檢測結果都是陰性,按衞生署指引,他們要家居檢疫,檢疫期間廖志勇會在家工作。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觀塘的士撞私家車翻側剷壆 四人傷
【有線新聞】觀塘有的士與私家車相撞後翻側,四人受傷。 涉事的士翻側剷上橋邊石壆,車身嚴重損毀,私家車亦都撞毀。事發在下午3時許,的士沿觀塘繞道往旺角方向行駛,駛至近九龍麵粉廠對開與一輛私家車相撞,的士失控翻側,四人受傷送院。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中環槍擊案再多兩人被控 中槍尼漢續留醫候訊
【有線新聞】中環雲咸街槍擊案,再有兩人被控企圖有意圖而傷人及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提堂。 兩名非華裔兄弟,被控上星期五在雲咸街與另外五人意圖令一輛私家車內的人身體受嚴重傷害,企圖非法及惡意傷害他們。兩名被告暫時毋需答辯,他們跟另外三名非華裔被告分別申請保釋及作保釋覆核,全部被拒,還柙至9月5日再提堂,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腹部中槍尼泊爾籍被告仍然留醫未能出庭應訊,押後至下星期三提堂,期間由警方看管。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科委會建議 復必泰首兩針間距延至八周 猴痘疫苗毋須大規模接種
【有線新聞】衞生署轄下科學委員會更改復必泰疫苗的接種間距,由三星期延長八星期,以減低出現心肌炎的風險。 委員會建議18至59歲人士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後,應相隔八星期才接種第二劑,即使有個別需要亦不應少於三星期,其他群組的接種時間則維持不變。 另外在全球多國出現的猴痘,委員會說海外現時有兩款疫苗,但不建議本港大規模接種。不過,建議按供應情況為曾接觸猴痘患者的人士接種疫苗,以防止病發,以及為部分高風險群組,包括需照顧猴痘病人的醫護,或處理相關病毒的實驗室人員作預防性接種。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公屋空置 房委會歸因回收單位接受率僅34% 凶宅、舊樓等難編配
【有線新聞】房委會召開會議,房屋署署長王天予說公屋回收單位的接受率只有34%,需要進行多次的編配,導致公屋單位出現空置問題。 房屋署署長王天予:「這些單位包括:在單位裏曾發生一些不幸、不愉快的事件、設計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單位,例如長者住屋單位、中轉房屋改建的單位或位於拒絕接受率較高的屋邨單位,例如屋邨的樓齡較高或五次被申請者拒絕編配的單位。」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上水清河邨清頌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上水清河邨清頌樓圍封強檢。 當局考慮到污水檢測病毒量以及確診個案等因素,決定圍封清頌樓。居民要在晚上11時前接受檢測,預計明早11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認濫權騙世衛等組織牟逾420萬元 衞生署前顧問醫生判監31個月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一名前顧問醫生承認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六項控罪,判監兩年七個月。 64歲被告甘啟文承認2005年至2014年未經衞生署批准,向世衛等醫療組織簽訂協議,牟取逾420萬元。區域法院暫委法官勞潔儀判刑指,被告身居要位但利用職權,持續作出嚴重違反誠信的事,判刑須具阻嚇性。考慮被告貢獻及卓越成就,開審前已認罪,以五年半監禁為量刑起點,減刑至兩年七個月。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司法機構倡規管遙距聆訊旁聽 禁錄音、錄像 文字記錄不受限
【有線新聞】司法機構建議規管遙距聆訊旁聽,未經授權記錄即屬違法,被問到是否針對「旁聽師」文字記錄,司法機構說沒對文字記錄施加額外限制。 司法機構回覆查詢時說,公衆一般而言可以用電子器材以文字形式記錄法庭程序,規管遙距聆訊的條例草案針對未經授權記錄法庭聆訊行為,是指影像、語音方式或實時傳送語音、視像紀錄的行為,沒有對公衆人士文字記錄實體聆訊和遙距聆訊施加額外限制。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增1,145確診 廿警確診據悉屬反恐隊 當局稱部門沒面對公眾故無公布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1,145宗確診,本地個案連續兩日破千,警隊行動部20名警員確診,據了解他們隸屬反恐特勤隊,衞生防護中心說,這些警員不用接觸公眾,相信是在工作場所內感染。 20名隸屬行動部的警員,據了解都是來自反恐特勤隊,星期日開始陸續確診,工作期間有戴口罩,警方消毒了他們的工作地點,密切接觸者暫時毋需上班。這個感染群組,衞生防護中心沒主動公布,要記者問及才交代。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據了解警方反恐部門懷疑出現群組傳播,想問知不知道涉及多少個反恐部門人員?)我們是知道的,也已了解,做了跟進工作。我們初步了解到是一個內部部門,涉事的同事也無需面向公眾,而這地方是公眾不會去的地方,是一個工作場所爆發。」 新增1,014宗本地個案,126間學校呈報多145名師生確診,其中北角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5W班有四名學生確診,要停課一星期。多四間院舍呈報個案,全部確診的都是職員,觀塘尚真家舍就再多兩人染疫,都是正在亞博檢疫的院友。 酒吧群組無新增個案,衞生防護中心為兩間酒吧FLM及Racks City的個案做基因分析,發現病毒株與早前的三間酒吧相近,相信爆發已經結束。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臥底助搗破活躍三合會 警拘骨幹等百人 檢千六萬元犯罪得益
【有線新聞】警方派出臥底探員打擊三合會活動,拘捕105人,搜獲超過1,600萬元犯罪得益。 行動中檢獲麻將、鐵通、膠管、現金等證物,警方在星期三及四展開行動,拘捕105人,年齡介乎13至90歲,包括黑幫骨幹成員。 警方指已經搗破一個活躍在新界南的三合會組織,涉及打鬥和經營色情場所等,行動中亦搗破三個非法賭檔,搜獲20萬元賭盤。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疑背部塗麻醉藥後失知覺 男子紋身期間昏迷送院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旺角紋身期間昏迷。 21歲事主由救護車送往廣華醫院,送院時要戴上氧氣罩。事主中午到旺角花園街好景商業中心一間店舖紋身。消息指,事主紋身前背部位置塗上有麻醉成份的藥物,過了不久,職員發現事主失去知覺,於是報警。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故宮開放先展出陶瓷珍品 包括「乾隆枕」、北宋白釉枕 設本地收藏史展廳
【有線新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下月開放予公眾參觀,會分批展出900多件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 「伏猶曲四體,醒自瞪雙睛」,乾隆皇對這個枕頭的喜愛,達到為它題詩的程度。北宋時期的「白釉孩兒枕」,來自五大名窯之一「定窯」,類似的孩兒枕全世界只餘兩個,一個在台北故宮、一個在香港故宮,展出三個月後會還給北京。明朝青花龍穿花紋扁壺,外型模仿中東地區的器皿,反映出明朝與伊斯蘭世界交往頻繁。這些珍貴的陶瓷精品,未來會在故宮博物館的展覽廳三展出,約170件展品中,近四成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除了來自北京故宮的展品,另一個展廳亦展出多件本地收藏家及博物館借出的文物及書畫,帶領觀眾回顧香港本地的收藏史。這個叫做「浪書」的作品,機械臂模擬書法家寫字,透過絲帶重現筆觸,可以呈現出1300個字。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王伊悠:「香港故宮,首先它不是北京故宮的分館,而且你做一個新館,你怎麼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對不對?所以我想這兩個展廳其實確實能夠凸顯一下香港在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廣,以及故宮文化的推廣和國際化,我覺得有很重要的角色。」 900多件北京故宮借出的文物,現在只運來三批,還有兩批即將抵達,將來會輪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