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增3,486宗確診、4人亡 醫管局稱引入兩款內地藥物過程合法、抗生素將一直使用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3,486宗確診,3,313宗屬於本地個案,多4人死亡。醫管局引入兩款內地藥物,局方說進口過程合法。 醫管局近日處方內地進口的止痛退燒藥「对乙酰氨基酚片」,局方說第五波疫情時,不夠含撲熱息痛的藥,於是透過政府從內地認可渠道採購替代藥品,近期新買的藥還有內地抗生素「注射用頭孢西丁鈉」。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有向衞生署申請進口證進口有關藥物,我們都重申其實醫管局在進口上述內地生產的藥物時,都是符合本港相關法例的規定,含撲熱息痛(的內地藥物)、如果藥物供應變得穩定,就未必一定(再購買),另一款(抗生素)我們應該一直使用。」 佛教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北區醫院,再有醫護和病人確診,其中北區醫院內科男病房多4名病人、3名員工確診,其中一人危殆。 有兩間學校有班別要停課一周,包括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4D班,及佛教黃焯菴小學2B班,港大專家建議學生不用每天做快速測試,衞生署不認同。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快測暫時需要維持,希望學校師生可以繼續上學,如果有很多陽性個案在學校裏,可能造成大型爆發,可能整間學校很多人都不能上學。」 衞生署和醫管局都說,學校和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調查:年輕糖尿病患者病發率升 越年輕越想隱瞞 躲藏吃藥、打針
【有線新聞】有調查發現,年輕糖尿病患者發病率上升,五成人對糖尿病存有誤解,延遲治療最少半年。 香港糖尿聯會在上月24日至30日,網上調查了674位糖尿病患者,發現九成患者認為糖尿病受到社會誤解,包括認為他們無法勝任工作,或者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等;近四成患者不想告訴親友自己的病情。另外,部分人不想影響形象或生活,延遲胰島素治療半年至一年,聯會說越年輕的患者,病情控制得越差。 香港糖尿聯會主席伍超明:「越年輕的患者越不想讓人知道,怕別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所以有時候會躲起來吃藥、打針、檢查血糖,不想讓別人知道。有病人跟我說他外出吃飯時,要在洗手間做這些行為。」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東涌黃龍石澗男子疑失足墮下山坡 送院時清醒
【有線新聞】東涌黃龍石澗有行山人士,懷疑失足從山坡墮下,送院時清醒。 受傷的男子由直升機救起,送到東區醫院。警方上午約11時半接報,該名男子在黃龍石澗遠足期間,懷疑失足從山坡墮下,跌落大約5米深的位置,警方、消防和飛行服務隊到場將他救起送院。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沙田上禾輋村鐵皮屋起火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沙田上禾輋村有鐵皮屋起火,無人受傷。 起火的鐵皮屋不斷有煙冒出,消防員拖喉灌救。警方上午約11時45分,接獲多人報案,說上禾輋村一間鐵皮屋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員到場開一條喉,派出一隊煙帽隊撲救,約半小時後將火救熄,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今起全港的士起錶加3元 有司機不擔心影響生意 有市民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有線新聞】的士即日起加價,有司機不擔心會影響生意,不過有市民就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事隔5年多,的士起錶要加3元,未換到新錶的的士,要在車內掛新舊收費換算表。孔小姐:「加了價,有點想改乘小巴。我覺得(負擔)大,始終都是貴了。貴了,害怕開始負擔不了 。」 王先生:「這麼多年也沒加價,的士行業都很困難,我們也很清楚。你要乘搭(的士)時加3元也不算很多。」李先生:「有需要也要乘搭(的士),有些地方的士去到,有些交通工具去不到。」 有司機說不擔心加價會影響生意,司機葉先生:「如果要乘搭(的士)一定會乘搭,不乘搭那些人不加價也不會乘搭。加價太多不好,加太多別人難負擔。」司機楊先生:「車主一定希望加多點,司機覺得還可以,或者要等一個多月,讓乘客適應一下。」 如果咪錶沒有顯示新收費,乘客可要求司機在收據寫上加價後的車費。在新收費之下,市區的士起錶價由24元加至27元,之後每次跳錶收費1.9元;新界及大嶼山的士起錶價分別加至23.5元及22元,其後每次跳錶1.7元。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林定國料23條保釋門檻如港區國安法般嚴格 指有方法保護被制裁司法人員
【有線新聞】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預料,基本法23條的保釋門檻,跟港區國安法的做法一樣嚴格。 林定國接受電視台訪問指,23條是處理國家安全的法律,是重大問題,跟刑事罪行條例下的煽動罪一樣,認為保釋條件要跟像港區國安法般嚴格。被問到會否擔心司法人員,可能受外國制裁,影響外界加入司法界的意欲,林定國指制裁司法人員是卑鄙無恥,會有適當方法保障他們不會受影響,強調早前受到制裁的人,都過著正常生活。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調查揭八成確診婦女患長新冠 逾半人冀中醫治療 社協倡增診症名額及推治療券
【有線新聞】有調查發現,約八成確診的基層婦女都有長新冠的後遺症。 社區組織協會今年3至5月,在網上訪問了557名基層婦女,發現約380名曾確診的受訪者,八成有長新冠的後遺症,主要是疲倦、記憶力減退和失眠。社協說超過一半人希望以中醫治療,但政府推出的免費診症服務名額不足,建議當局增加診症名額和推出治療券,資助基層到私人中醫診所求診。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文憑試周三放榜 考生減、外地升學增 學友社料20分穩入八大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星期三放榜,學友社預計考獲20分穩入八大,因為考生減少和到外地升學的人數增加,不過熱門的醫療學科分數未必跌。 還有數天就放榜,同學們很緊張能否入讀心儀學科,學友社預計穩入八大的分數與去年相若。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19、18、17分同學都有機會入,但沒20分那麼穩陣。有些學科可能較受歡迎,例如醫療學科未必會有下調,同學可能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同一科低,未必每科也跌那麼多。學額較多的可能工程、一些理學科下跌空間較多,海外升學和學生人數減少,已經反映了這個結果。」 分數不似預期的,有人選擇報讀自資院校,有院校預計收生人數跟去年差不多。明愛專上學院校長麥建華︰「現時醫療人才短缺、白熱化,護理、物理治療、配藥都是很受歡迎的課程,例如社會服務、社工這類課程都很受歡迎,申請的學生與去年差不多,增加15%左右。」 職訓局說提供超過140個課程,至今近27,000人申請報讀,比較熱門的是配藥、復康服務、運動科學。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鑽石山啟鑽苑啟雋閣解封 發現18宗確診、1宗不確定
【有線新聞】鑽石山啟鑽苑啟雋閣解封。 圍封期間814人做了檢測,18人確診、1人檢測結果不確定。行動期間亦到訪了468戶,154戶沒人應門,政府會跟進。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消費券|24萬人DQ 陳茂波稱寬鬆處理3萬人複檢 指政府不能隨意查個人資料
【有線新聞】24萬人因為提早提取強積金,不合資格領取下期消費券,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會寬鬆處理申請複檢的3萬人。 陳茂波在網誌說,曾經以永久離港為由提取強積金的人,相信有相當人數已經移民,如果他們也獲發消費券,涉及數以億元計公帑,理解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先查核提早提取強積金的人,是否真的不再在香港生活,但他說法例有保障個人資料的限制,不能夠隨意查核,政府會以寬鬆及便民的方式,酌情處理申請。
- i-Cable
- 2022年07月17日
麥美娟稱將成立地區關愛隊建鄰里互助精神︰街坊一起送夜歸女孩回家
【有線新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指,正著手成立特首李家超在競選政綱提及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希望重新建立鄰里互助精神。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這個關愛隊,並非希望只做一兩次義工服務,我們希望關愛組的成員,能夠長期在社區中,關心關愛我們的居民,大家做好鄰里互助,發揮鄰里互助的精神。大家可能記得我們以前地區有很多街坊,我曾經聽他們提過,如果小女孩夜歸,街坊會一起送女孩回家,保護我們的街坊,這種鄰里守望的精神,我們希望在社區中重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