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荃灣爆水管路陷 小巴途經墮坑被困 西樓角路一段封閉
【有線新聞】荃灣一條水管爆裂導致路陷,有屋苑小巴跌落下陷路面被困,無人受傷。 水管爆裂後,水流夾雜泥土湧出路面,小巴車頭跌落下陷路面。現場是西樓角路近豪輝花園對開,下午1時許,一條直徑450毫米的地下食水管爆裂,路陷影響面積達40米乘40米,一架駛經的屋苑小巴被困,車上六人獲救,並無受傷。 水務署人員到場關水掣,運輸署指,西樓角路介乎城門道與蕙荃路之間的行車線封閉,車輛須改道行駛。另外附近兩座大廈食水供應受到影響。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海關截貨船檢走私貨 市值逾四千萬元 寄貨公司負責人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在一艘由香港往澳門的貨船檢獲走私貨物,約值4,300萬元。 檢獲的貨物有花膠、月餅、電器、化妝品,還有1,500隻觀賞用寄居蟹。海關上周二執行反走私巡邏,發現香港西面水域一艘可疑船隻,上船搜查19個貨櫃,檢獲這批貨品。海關估計原本走私到澳門及內地,拘捕了寄貨公司49歲女負責人,會調查背後是否有集團操控。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日日有頭條:07年九歲神童沈詩鈞大學開學
【有線新聞】個別成績卓越的資優生可以跳級或入讀精英班,但有沒有想過可以一跳就跳升讀大學呢?2007年,外界譽為神童的沈詩鈞以九歲之齡獲浸會大學破格取錄。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參觀女性無家者宿舍 立法會議員促加強支援女露宿者、提升宿舍質素
【有線新聞】多名立法會議員視察由社署資助的女性無家者宿舍後,說希望政府能加強支援露宿者,並提升同類宿舍的質素。 九龍東(工聯會)鄧家彪:「1500個(露宿者)中有兩成多是女性,這個數字以前是沒有這麼高比例,所以其實一定要度身訂造,為女士的需要着想,增加更多適合女士(宿舍)。政府有必要在露宿者較多的區域,尤其九龍西加強服務,服務很具體,真的有一個宿舍或安置地方;第二是希望將我們眼前看到比較高標準的(宿舍),都可在現在的機構達到。」 立法會較早前接獲團體投訴,指女性露宿者人數上升,但提供給女性露宿者的臨時宿舍環境惡劣,希望能改善環境及顧及女性需要。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環團稱港人去年食剩464萬月餅 籲勿過度送禮 倡生產商用可回收物料
【有線新聞】還有兩個多星期就是中秋節,有團體調查發現,平均每個家庭去年浪費近兩個月餅,比前年升超過六成。 環保團體「食德好」網上訪問了300個家庭,發現去年浪費1.74個月餅,推算去年香港人吃剩超過464萬個月餅,每個家庭平均買1.43盒月餅送禮,估計過度送禮是浪費的主因,建議市民送禮前考慮對方意願。另外超過80%受訪者認為月餅包裝浪費嚴重,團體推出首屆「消廢綠色中秋」約章,有4個機構參與,建議生產商生產月餅時盡量使用可回收物料。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調查指近七成草根家庭難應付防疫開支 勞聯促向學生每人派一千元津貼
【有線新聞】有團體調查指,近七成受訪的基層家庭難以持續應付防疫開支,促請政府支援。 勞聯5月底至7月中訪問近660個基層家庭,逾七成月入不足兩萬元,又說子女每天回校上課都要滿足防疫要求,持續購買防疫物資對家庭經濟狀況構成壓力。勞聯促請政府向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發放每人1000元一次性額外津貼,並為基層學童提供檢測包、口罩等防疫物資。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多人稱買大灣區「爛尾樓」被騙逾四千萬 警拒受理 向申訴署投訴
【有線新聞】多名市民說在大灣區買了「爛尾樓」,合共被詐騙至少4千萬元,曾經上訪及向港府求助,但無回音,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 中山置業事件關注組主席葉小姐:「政府宣傳大灣區,叫我們去置業、居住、工作,所以我們一群人以團體購買;現在有問題,政府應該幫我們直述北京,向中央政府表達,幫助我們。」 梁小姐:「警署以跨境騙案不關他事為由,拒絕我們的報案,柬埔寨的人同樣被『賣豬仔』,性質都是跨境騙案,只是我們被騙的不是器官、生命,被騙的是金錢。」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12港人案|喬映瑜被控妨礙司法公正、藏危險藥物罪 警不排除加控
【有線新聞】12港人案,被告喬映瑜被控妨礙司法公正和藏有危險藥物的案件提堂,她需要隔離檢疫無出庭。 喬映瑜星期一在內地刑滿出獄 ,移交香港警方後被控一項妨礙司法公正罪,和一項藏有危險藥物罪,案件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喬映瑜沒有出庭,控方指她在懲教署看管下隔離檢疫。 妨礙司法公正的控罪指,喬映瑜2020年1月至8月23日期間,在香港連同兩個分別稱為「廢中」及「恩典」的人及其他人,意圖妨礙司法公正,即是協助自己及另外11名港人逃離香港,包括仍在內地從化服刑的鄧棨然,及已經返港的李宇軒、廖子文、鄭子豪等,阻止及阻礙警方調查或可能引起的刑事訴訟。喬映瑜亦被控藏有危險藥物罪,控罪指她前年1月14日在旺角利民大廈管有2.98克大麻。 兩宗案件押後至下月6日再提堂,喬映瑜涉嫌在上水製造爆炸品的案件,警方說要先索取律政司意見,不排除加控其他罪名。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何栢良稱取消入境檢疫「民心所向」 檢測加黃碼等措施足防輸入
【有線新聞】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現時不少國家及地區已取消入境限制,本港取消入境檢疫是民心所向,可用其他措施堵截輸入個案。 何栢良:「過去四周首五個最多輸入個案來港的國家,英國、美國、印度、菲律賓及泰國,當地的感染數字,遠遠低於香港我們社區的感染率,所以這些人士入境香港,基本上由相對低風險來香港一個相對高風險地方,所以零檢疫不是零預防措施,你有檢測安排、有黃碼的要求,這批人士如已接種三針,便不會對本港醫療架構構成額外的負擔。」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師友計劃|校長關注資源重疊、學生被標籤 扶貧委員憂難覓二千合適導師
【有線新聞】政府推出師友計劃,為二千名基層初中學生配對導師,希望解決跨代貧窮。有中學校長說過去十年都有類似計劃,關注會否有資源重疊,有扶貧委員會委員希望政府可提供更多名額。 「共創明TEEN」計劃,會為居住劏房的2000名中一至中三學生提供師友配對等,有中學校長關注參加的學生會否被標籤,計劃會否與現有的資源重疊等,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超過十年時間其實都有,不同類近的計劃照顧年青人,其中一個主力的是兒童發展基金,今次再做一個一定程度類近的計劃,兩者之間資源會否重疊呢?學生對象一定程度是重疊,這個計劃是一年,究竟一年又如何做到這麼多事呢?」 有扶貧委員會委員相信商界會踴躍參與,但如何揀選合適的學生及導師,會是一個挑戰,扶貧委員會委員黃傑龍:「你要尋找2000個合適的導師,願意每月見他們(學生)一次,一共12次並不容易。政府可能要有培訓給2000名導師及有基本課程,其實希望導師教授甚麼概念予學生,可能就不會得出估計不到的效果。」扶貧委員會委員陳凱欣:「2000個的數目相對感覺上較少,所以很希望檢視計劃如何再優化,例如一對一師友計劃可能2000個,例如星級導師舉辦的活動,我覺得盡量開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9.29政總暴動案 11青年全罪成 官稱各人暴動毫無疑點、辯稱找朋友不可信
【有線新聞】2019年9月政總暴動案,11名青年被裁定暴動罪成,還柙至下月9日判刑。法官說考慮到暴動範圍,被告身上裝束、被制服地點,認為控方是在毫無疑點下證實他們有參與暴動。 2019年9月29日,大批示威者由銅鑼灣遊行至金鐘,約500名示威者聚集在政府總部一帶,投擲汽油彈、縱火、破壞水馬等,警方用水炮車及催淚彈驅散,其後拘捕案中11名17至27歲的被告,檢獲防毒面罩、護目鏡等物品,全部被控暴動罪。 法官裁決時說,有被告聲稱在現場找朋友並不可信,雖然無直接指出各被告有暴動行為,但暴動的範圍是政府總部一帶,各被告亦都是在這裡被制服,考慮到他們身上的裝束和裝備,以至被捕情況,控方是在毫無疑點下證實他們都曾經參與暴動,裁定全部罪名成立,所有被告要還柙,法庭會索取他們的背景及教導所報告,下月9日判刑,其中兩名確診、缺席裁決的被告,判刑前要再上庭一次。
- i-Cable
- 2022年08月23日
追蹤檢疫的士一日 約一成只載客一兩次 有的士移走標記載街客
【有線新聞】指定檢疫酒店的士營運近一個月,每架車獲政府津貼1500元一日,本台發現大約一成的士全日只是載客一、兩次,甚至相隔大半日才載一次客,追蹤發現有的士違規載街客。 指定檢疫酒店的士早上7時服務至凌晨2時,分早、夜兩更,記者在機場19小時看著出車情況,以及在出車位抄下的士車牌,看看一天載客多少次。統計當天是星期日假期,有大約60班航班抵港,不過的士載客次數差距大,一更12小時,超過70輛的士載客4次或以上,當中13輛載客6、7次,不過有超過20輛的士只是載客3次或以下,8輛的士一天只載客1、2次就沒有,這類的士佔近一成。不論載客次數多與少,同樣能領取1500元政府津貼,並且可以按錶收費。 不但載客次數差距大,載客出車時間亦一樣,過半的士相隔3至4小時載客一次,不過有四分之一的士,大約25輛,隔5至9小時才載客一次。為何差距那麼大呢? 我們跟蹤過一輛指定檢疫酒店的士——早上在機場載客出發,沿青嶼幹線、青沙公路入沙田,前座玻璃貼有綠色的檢疫酒店的士標記;半小時多些,駛到沙田的檢疫酒店落客,大約7分鐘離開;司機之後駕駛去馬鞍山,去到氣站加氣,完成之後停在一旁,大約兩分鐘後駛走;駕駛到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