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簡約公屋|首批1000單位最快下年度落成 造價321億 租金為同區新公屋九成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供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人申請。政府公布首階段四個選址,全部位於新界,包括屯門及蓮塘尾。 最先四個簡約公屋選址全部在新界,當中兩幅在屯門,包括輕鐵青松站旁邊約0.8公頃土地,另一幅約2.6公頃就在菁田邨欣寶路一帶,其餘兩幅在蓮塘尾邁爾豪園對面,大約2.8公頃地。 元朗攸壆路即錦繡花園入口外一幅最大,有約8.9公頃。 政府說,仍在市區物色合適的用地,目標明年上半年公布詳情,預計建築工程2023/24年度展開,最快下個年度有超過1000個單位落成。 政府會主導整個項目的營運及管理,同時透過協作模式,邀請具經驗的機構參與。 租金方面,會是同區新落成傳統公屋約九成,以新界為例,現時傳統公屋月租約1760元,簡約公屋就會約1580元。 房屋局建議明年第一季向立法會申請一筆過撥款,合共約321億元,用來應付未來五年,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的研究,設計及工程等費用,房屋局副局長會領導專責小組負責協調各項工作。 有議員及團體認為地點較偏遠,欠缺吸引力,「很多都是住在市區的,在公屋輪候冊上的居民,所以相信他們如果見到選址太遠,相信減低對他們的吸引力。」 「期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人大代表提名|李慧琼轉跑道交約400提名 陳帆報名冀為國家服務
【有線新聞】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提名期最後兩日,全國政協委員李慧琼轉跑道選人大,遞交約400張提名,至於會否爭取出任人大常委,她說相信中央會細心安排,亦有前官員親身報名參選。 提名期周三結束,早前委託前政助符傳富拿參選表格的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現身信德中心登記處報名。 陳帆表示:「期待日後有機會為國家、香港以至人民繼續服務,今日我們提交超過200多份提名表,亦會在稍後跟進其他選委工作。」 再有全國政協委員轉跑道選人大,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拿住約400張提名報名,之後還會補交。 被問到會否爭取做人大常委,她表示:「人大常委是非常重要崗位,既要得國家全力信任,亦要有很強能力,需要有德才兼備的合適人選,相信中央會細心安排,個人想法不是考慮因素。」 多位新人加入戰團,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主任黃冰芬、中手遊創辦人冼漢廸首次參選就取得逾300張提名。 目前有15位現任港區人大爭取連任,包括自由黨副主席陳曉峰、科大校長朱葉玉如等,1400多名選委將在下月15日選出新一屆36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海關與內地簽訂認可經濟營運商合作備忘錄
【有線新聞】本港海關與內地海關簽訂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合作備忘錄。 海關關長何珮珊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見證下簽署備忘錄,海關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AEO已有近80間本地公司獲認證,合共為7,900億元貨品提供減少查驗、優先清關等便利。政府在今年8月亦與印尼簽訂AEO互認安排,至今與香港簽訂這安排的經濟體有13個,當中八個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城市售票網後日推新系統 同時段購票人數增10倍至兩萬人
【有線新聞】康文署後日推出城市售票網新系統,為受歡迎節目提供多個分流,同時段購票人數,由現時二千人增至二萬人。 新系統支援更多電子付款方式,亦增設虛擬排隊功能,繁忙時段輪候登入可看到前方輪候人數及預計輪候時間等,系統亦會提供互動式座位表,可在屏幕放大或縮小,更清晰預覽座位位置。 全港19個表演場地及主要博物館,亦會安裝全新自助售票機,供市民購票和取票。 為配合新系統最後籌備工作,城市售票網周三晚上八時起暫停服務。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本港新增7,547宗確診 多13名患者死亡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7,547宗確診,多13名患者死亡。 確診大部分是本地感染,佔6,957宗。多807間學校有呈報個案,涉及1700多名師生。多23間安老及殘疾院舍有確診,而外地輸入個案就有590宗。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文體旅局常任秘書長黃智祖確診 九月曾染疫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黃智祖確診。 黃智祖上星期五最後一天上班,當局說他最近沒有外遊,工作時有戴口罩及遵守防疫措施,每日亦有做快測。 他今年9月初亦曾經確診。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冷鋒殺到氣溫急降 天文台料明日最低15度 隨後兩日跌至13度
【有線新聞】一道冷鋒將會橫過廣東沿岸,天文台預計,明日會逐步跌至約15度,隨後兩日進一步跌至13度。長者安居協會提醒,老人家要做好禦寒措施。 去到十一月底,仍然未覺涼或冷。近幾日日間氣溫更曾經貼近30度,很多人仍穿短袖衣服、吃雪糕。 隨著冷鋒即將抵達廣東沿岸,天文台預計星期三早上氣溫會顯著下降,晚上跌到約15度,隨後兩日再跌到13度,新界再低一兩度。天文台說,天氣反覆是預計之內。 天文台助理台長陳栢緯:「今年秋季、9月至11月28日,平均溫度基本上是最暖第一名。全球變暖大形勢下,溫度普遍偏高,預計今個冬天溫度正常至偏高,寒冷天氣日數比較正常來說是正常至偏少。正常日數範圍9至17日,即是說大概這個範圍或者更加少。」 長者安居協會說,平安鐘這個月接獲超過1500宗求助,涉及長者因為轉天氣出現流感徵狀,較過去幾個月多。 長者安居協會行政總裁王虹虹:「我們呼籲大家多主動關顧身邊長者,特別獨居長者。親身探訪或電話問候了解長者生活狀況,適當時提供協助。」 協會又提醒長者,多喝暖水、穿夠衣服,但不要穿得太多、太厚,以免影響血液循環同身體平衡。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內地爆反封控示威 李慧琼:相信中央會嚴肅處理
【有線新聞】內地多個省市有民眾示威抗議防疫封控,有政協委員說,執行及落實防疫措施的問題,相信中央會嚴肅處理。 全國政協委員李慧琼:「我十分相信國家的防疫抗疫政策初心是為保障市民的生命健康,但執行過程中需要每個地方、每個單位按實際情況進行,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相信中央會嚴肅處理,如果有單位、有人在操作過程中有不當的行為。」 港區人大代表林順潮:「內地因為抗疫是會有疲勞的,反應其實是很自然,需要政府和人民多些溝通。現時除動態清零外,亦要精準抗疫,相信需要磨合,這些問題要認真關注和處理。」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人大釋法|黎智英以「專案認許」申請英御狀來港 杜淦堃:不認為海外御狀有明顯貢獻
【有線新聞】政府首次就國安法提請釋法,影響沒有本地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或大律師將來是否可以參與國安案件,現有聘請海外律師的操作如何?釋法是否意味會剝削國安案件被告選擇律師的權利? 行政長官李家超:「根據案例列明,被告人選擇律師的權利只可以從香港擁有全面執業資格的律師中,挑選自己的律師。」 據了解,李家超提到的是1984年的案例,三人串謀販運危險藥物被定罪,決定上訴,並申請海外律師來港協助審訊。時任首席按察司羅弼時爵士最終拒絕三人的申請,判詞說是考慮了數項大原則,包括本地律師有否應付案件的能力、案件是否複雜、是否具有獨特性和是否涉及公眾利益。 而今次高等法院批准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聘請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抗辯,法庭正正是認同審訊將會涉及重大公眾利益,而且牽涉尤其艱澀、複雜的法律議題,相信Tim Owen的經驗和能力可以協助法庭。 今次黎智英是透過《法律執業者條例》中的「專案認許」方式申請Tim Owen來港,條例列明該名律師要具有豐富的出庭經驗,被法庭信納。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人大釋法|杜淦堃:不同意破壞司法獨立 冀焦點放在黎智英是否受足夠法律保障
【有線新聞】大律師公會說,人大有權釋法,不覺得會破壞本港司法獨立,但都希望日後國安法有不明確地方由香港法庭去釐清。 回歸25年將會有第六次釋法,大律師公會不認為釋法變成常態,相信香港法院和法律界仍然維持法治和保障司法獨立。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權的時候,無可避免會引起一些對香港法制的討論及批評,國安法是相對較新訂立的法例,公會希望國安法條文尚有不明確之處,將來可以由香港法庭釐清。藉國安法第65條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去釋法,有關權力應當審慎地行使。」 上一次2016年人大常委會就議員宣誓風波釋法,公會曾經批評對香港獨立司法權造成極大衝擊。今次提請釋法,公會說看不到與司法獨立有很大關係,杜淦堃:「我亦不覺得今次事件會破壞香港司法獨立,大家要記得其實國安法第65條這個演繹與之前釋法一樣,其實是現有機制去處理香港要面對的問題。(是否變相立法?)我想我們要看一看之後有關條文再討論這個事情。」 杜淦堃希望公眾將焦點放在被告黎智英有沒有足夠法律保障,相信法庭會公平審訊。 香港律師會發聲明,說尊重終審法院的裁決及人大常委會解釋國安法的權力,對本港法院和制度在「一國兩制」下所展現的獨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丘應樺專訪|稱有外資欲回流本港:情況非報道般差 指離港原因不可一概而論
【有線新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本台專訪說,香港一步一步放鬆防疫措施,外資亦了解不同地方有不同需要,對香港非常有信心,又說很多走了的外資都想回來香港,情況並非一般報道說的差。 剛外訪完的丘應樺在專訪說,不認為香港現時的防疫措施會對吸引外資造成大阻礙。丘應樺:「((外資)有否提到香港的防疫措施可能較嚴,其實可能可以鬆綁?)其實大家都了解不同地方有不同需要,他們都很了解香港實際情況正一步一步放鬆,他們對香港情況非常有信心,市民的生命、醫療系統及實際經濟,及社會需要平衡,不可以一步說因為某一原因全部取消。」 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後,非香港或內地居民入境人數增加,他相信未來會陸續有來,包括曾離港的外資。「剛剛我跟另一些外商開完會,他們很歡迎現時放寬中的政策,亦預備回來香港,其實情況並不是其他一般報道說的差,有公司離開香港或進入香港是正常情況。看2022年整體外來公司的數目跟2021年對比其實差不多,2022年約是8,900多間,2021年約是9,100多間,不可以一概而論說因為防疫所以離開,亦有很多留下來,防疫亦有很多外商留港,這不可以說他們離開香港是因為防疫問題。
- i-Cable
- 2022年11月29日
人大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周六來港宣講二十大精神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星期六來港出席二十大精神宣講會。 宣講會星期六早上在灣仔會展舉行,出席的除了有沈春耀,還有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謝伏瞻,特首李家超屆時亦會致辭。向政界發出宣講會邀請函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及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說,要讓與會者充分認識學習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