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去年全年旅客人次近4,500萬 平均留港時間縮短至3.2晚
【有線新聞】去年訪港的過夜旅客平均留港時間由3.6晚縮短至3.2晚。 全年旅客人次近4,500萬,上升逾三成,內地客佔七成五。全年非內地客多了四成四,有超過1,000萬人次。11、12月更加連續兩個月突破100萬人次,當中東南亞、歐美客升幅較大。而過夜客比例繼續佔一半,不過平均留港日數縮短,滿意度及再度訪港意向就有所提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過去5年61宗被指過度限制人權覆核案 政府勝訴近七成
【有線新聞】過去五年有61宗入稟者稱政府過度限制基本人權的司法覆核案件,近七成由政府勝訴。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回應立法會質詢指,政府為案件外聘大律師費用每年平均為389萬元,不計尚待判決的案件,過去五年只有5宗敗訴或和解,向入稟人支付訟費按年平均約11.9萬。林定國指,負責任的政府需要據理力爭,就重大爭議性議題要通過上訴才能得到終局及權威性的定斷,又強調法庭從未批評政府濫用法律程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兩元乘車優惠|議員指能鼓勵長者消費 政府檢討須小心處理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促進銀髮經濟議員議案,有立法會議員提醒兩元乘車優惠能鼓勵長者消費,政府檢討時須小心處理。 勞工界(工聯會)郭偉强:「在這些地節省了金錢,就會在其他方面消費,這個作用其實很大,希望政府能考慮這點,但必須處理社會討論覺得部份補貼了交通工具,我們堅決要求有分段收費,長者使用的服務值多少錢,就在那裏補貼,不應該送錢給交通工具賺大錢。」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陸瀚民:「有關政策的槓桿效應,除了可以鼓勵長者繼續融入社會、鼓勵出行、保持身心健康,同時亦可帶動長者消費,當然要防止各類濫用。我相信可以用行政或科技加以優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頭炷香|黃大仙祠年廿九實施人流管制 晚上9時起通宵開放直翌日
【有線新聞】黃大仙祠在年廿九實施人流管制,讓善信有序入祠上頭炷香。 黃大仙祠年廿九晚下午四時半關門,於晚上九時再通宵開放,期間實施人潮管制。善信要按指示路線到指定香爐上香和離開,不准攜帶大型香燭和貢品入祠,當晚祠內求籤、跪拜、貢品區、財神宮、月老殿、太歲元辰殿,以及從心苑暫停開放。大年初二至正月十四,延長至朝七晚六開放,嗇色園預計單是年廿九會有三至四萬人入祠。 嗇色園行政總裁冼碧珊:「關於口岸的安排等,較早已跟相關部門聯合會議,包括黃大仙民政事務署、黃大仙警區、消防,稍後亦會聯絡旅遊發展局和旅監局。知道有關安排來黃大仙祠參拜,今年在黃大仙祠旅遊巴落客位,以往會封閉,今年經過與警方和運輸署協調後今年上面停泊區不會封閉,所以旅客、旅遊巴可如常駛入落客區落客,沿指定路線進入黃大仙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賣豬仔|以免費旅遊、搵快錢誘騙兩女赴泰後禁錮 32歲女子涉串謀詐騙被捕
【有線新聞】兩名年輕女子在本港被誘騙到泰國,再販運到緬甸禁錮,付贖金後安全回港,警方拘捕32歲女子,涉嫌以免費旅遊及「搵快錢」誘騙兩人。 32歲被捕女子,連同犯案時用的手袋等證物由探員押返警署。警方指兩名女事主分別21及23歲,各自在酒吧認識被捕人,對方其後以吃喝玩樂與事主建立信任。到上月27日,該名女子提出免費請兩名事主即日出發到泰國旅遊,並運送泰銖現金換取報酬,又安排好機票酒店。當兩人到達泰國後,隨即被詐騙集團接走,並沒收護照及手提電話。 新界南總區重案組總督察庾博瀚:「經過多番轉折,包括轉車及坐船,十多小時後,兩人終於被運到緬甸詐騙園區。與電影情節一樣守衛森嚴,四周被鐵絲網包圍,有身穿迷彩軍服、手持長槍的人駐守。兩人被告知已被販運至園區,須被迫從事詐騙工作。」 兩名事主的家屬之後分別被勒索2.8萬美金,繳付贖金後,兩人上周六安全返港。警方經調查後以串謀詐騙拘捕該名報稱美容師的本地女子,又指曾經聯絡泰國及緬甸當局,亦向事主了解過,但都未能講出實際禁錮位置。新界南總區刑事總部警司姚永勤:「詳細情形是怎樣,我們仍在了解,亦會隨線索希望能尋找犯罪團夥背後究竟是甚麼人。」 至於被捕人是否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消委會|18款隨行杯全部通過物料安全測試 逾七成公稱容量低於標示值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18款售價介乎80元至425元的隨行杯,全部通過物料安全測試,逾七成公稱容量低於標示值,其中一款更少兩成。 外出買即製飲品想環保又優惠,時下流行用隨行杯。消費者往往都被設計吸引,忽略了隨行杯的實際容量。消委會測試18款隨行杯,標示的容量介乎350至900毫升,以歐洲測試標準,將水注入至距離杯蓋水平10毫米。有七成少過標示值,其中5款低超過一成,不符合歐洲標準的誤差範圍。當中PoleBear保險咖啡杯相差最多,測試只得335毫升,低過標示兩成,廠商回應說會改標示。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目前香港沒有法例要求標示容量符合歐洲標準『公稱容量』的要求,而若標示容量跟飲品接觸杯蓋物料容量相若,應該也不構成《商品說明條例》的問題。」 7款測試隨行杯附有吸管,4款吸啜粉圓「珍珠」、椰果等配料會有堵塞情況。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可先看實物再考慮。測試項目還包括保溫保冷、防漏等,全部通過物料安全測試。黃鳳嫺:「購買飲品後不要早上買留到夜晚才喝,因為它們的保溫保冷看到表現即使六小時,也非常參差。若在食物安全角度,最好60度以上或4度以下,否則會容易滋生細菌。」 消委會又說隨行杯矽膠密封圈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醫管局:已加強急症室服務 有緊急需要市民獲適時治療
【有線新聞】醫管局指,去年全年已加強急症室服務,有緊急需要的市民都能獲得適時治療。 局方稱去年平均每月急症室危殆、危急及緊急類別個案有約74,000宗,服務需求高峰期期間透過特別酬金計劃增加和調配人手,並推行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病情穩定及較輕微的病人能選擇到其他私營醫療機構求診。去年聖誕節及今年元旦公眾假期,各類別平均就診人次及輪候時間較前年及去年低,去年全年緊急類別病人平均輪候時間為7至8分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政府將推業權註冊制度 取代現行契約註冊制度
【有線新聞】政府將推行業權註冊制度,逐步取代現行契約註冊制度,新批出的土地會先行先試。局方預計今年首季向立法會提交草案。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新的業權註冊制度下,業權註冊紀錄是業權不可推翻的證據。物業業權可以通過查閱業權註冊紀錄來確定,毋需翻查以往業權文件確定業權。因此業權條例實施後,在新批的土地不再需要如現行制度般檢查或保存歷年一連串的業權文書,並且可以解決遺失文書正本產生的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警方接逾二千宗「釣魚騙案」 涉近五千萬元
【有線新聞】警方去年1至11月接獲2,580宗「釣魚騙案」,涉4,960萬元,宗數較前年同期少三成六。 警方過去兩年聯同內地執法單位於兩地拘捕了54人,涉及900宗案件。騙徒透過短訊、電郵等偽裝為電訊商、會員奬賞計劃,要求收訊人點擊連結留下信用卡等資料。防騙視伏器2022年9月推出以來,收到超過31萬個可疑來電及3萬個可疑網站舉報,成效顯著。電訊商亦成功攔截約25,000個涉及詐騙案的網頁連結及封鎖超過8,000個電話號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賣豬仔|卓孝業等向鄧炳強匯報泰國之行 鄧炳強:目標營救所有受困人士
【有線新聞】到泰國跟進港人遭禁錮事件的保安局專責小組返港翌日向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匯報工作。 副局長卓孝業和小組成員向鄧炳強匯報泰國之行,並商討進一步跟進行動。鄧炳強在社交平台指,會繼續跟進所有求助個案,盡一切努力與泰國當局緊密協商,以營救所有受困人士為目標,盡早帶他們回家。又感謝中國駐泰王國大使協助,並感謝專責小組走訪泰國當局,積極協商營救方案和探討當地對旅客的人身安全保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控煙|議員倡「控煙十招」可分階段實施 盡快規管「火車頭」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今年初將「控煙十招」提交至立法會,有議員建議可分階段實施。 港島東(民建聯)梁熙:「我相信大家最能接受把非吸煙區擴大,即是學校、醫院或人多的地方不准吸煙,我想這是最大共識,或排隊等巴士時不准吸煙,同時吸煙人士都會支持和理解。」 他認為如果當局一次過立法,例如禁止加味煙、水煙及電子煙可能會引起煙民反對,亦會影響零售業和旅遊業。又建議應盡快規管「火車頭」,即不容許邊走邊吸煙的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15日
科大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 研無人機救援系統
【有線新聞】科大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正研究無人機救援系統,已提交監管沙盒試點計劃申請。 中心去年提交申請,包括研究利用無人機協助緊急救援工作,希望在科大附近的清水灣一帶設立無人機試飛場。測試技術應用研究中心主任稱,無人機由科大飛到西貢萬宜水庫只需10分鐘,相信緊急救援時可及早到位。期望計劃獲批後,當局會放寬無人機的重量和飛行高度限制。 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默:「我們現在的研發策略是,利用小的飛機進行技術研發,然後用大的飛機再進行驗證。目前大家看到,相對來說不太方便。未來如果低空經濟的沙盒測試場獲批准的話,我們便有機會將大的無人機,包括載重貨物一起進行測試,可以大大提高研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