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Art Central中環海濱舉行 夥旅發局推廣本土文化 策展人:冀遊客另類體驗香港
【有線新聞】大型藝術展Art Central周三起一連五日在中環海濱舉行,展示逾100間畫廊500位藝術家作品,並與旅發局合作,用香港三個社區作為主題推廣本土文化和深度旅遊。 熟悉的樓梯和斜路、懷舊打字機和電話,這條「荷里活道」是藝術作品《細語穿林》的一部分,連同這個立體裝置,也由住在中上環區的Maggie創作,希望呈現當區魅力。藝術家朱頌琪:「一開始想做一個荷李活道的腦圖,由一個平面的腦圖伸展成一個立體的裝置,所有的線看似很隨意,不能理解是甚麼,但每條線代表一種關係。」 Art Central與旅發局合作,用「大城小區」為主題,邀請三組藝術家從中上環、油麻地及深水埗的建築,與日常生活之中提取創作靈感,引起參觀者對社區的興趣。策展人陳瑞琦:「很多遊客也不是第一次去香港,所以今次希望給他們另類的體驗香港的方式。在香港發展旅遊事業的話,希望讓遊客看到更多本地人生活。」 三組藝術家會即席創作,與參觀者互動、介紹創作背後故事,亦會跳出中環海濱的主場,令城市各處都感受到藝術氛圍。藝術品會走進社區,雲咸街這個鳥巢使用當區的傳單、街招組合而成,與展覽呼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公院加價|涵蓋所有收費項目 盧寵茂:檢討姍姍來遲 改革後政府每年進帳多30億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急症室收費上調至400元,危殆及危急病人豁免,各項專科門診檢查亦要收費,明年開始實施。預計改革後,政府每年多收30億元,將全數投放醫療服務。 公院收費改革出爐,涵蓋所有收費項目,急症室由目前劃一收180元上調至400元,危殆和危急病人豁免;住院每日加至300元,取消現有入院費;至於療養及復康病床就每日200元。專科門診包括外科、骨科等,不論首次看症或覆診,診金劃一加至250元;藥費每項加至20元,亦只會配4星期藥。至於家庭醫學專科門診及普通科門診,診金加至150元,藥費每項收5元,最多給4星期藥物。專科門診病理檢驗及非緊急放射造影現時毋須另外收費,日後基礎服務維持免費,進階及高端項目例如超聲波及磁力共振,要收50至500元不等。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隨着時間,我們的公共開支會繼續增加,這令我們出現疑問,到底醫療系統是否可以持續?不只財政的可持續,亦是醫療質量可持續的問題。上一次收費調整已經是八年前,所以這次檢討是姍姍來遲。」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扭轉現時『輕症平、重症貴』的情況,亦不想出現小病高資助,大病反而要病人大量自費,這種結構失衡、資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公院加價|申減免需先見社工 彭鴻昌憂程序繁複基層或難受惠 劃一封頂亦不符「能者多付」
【有線新聞】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關注公立醫院收費加幅以倍數計,擔心減免申請的行政程序繁複,令有需要基層難以受惠。 市民陳女士:「加得有點厲害。(有沒有影響選擇公立還是私立?)都影響,如果私立不是相差很遠,那麼看私立更好。」市民梁先生:「如果對我肯定有影響 ,我住在劏房,工作不穩定、收入很少。」 急症室和普通科門診加價,政府同時放寬藥費減免申請資格。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長期病患者要經常覆診,甚至有幾科需要覆診,政府可考慮按病人經濟狀況再下調全年收費上限,精準協助中下夾心階層。 彭鴻昌:「劃一一萬元封頂做不到累進效果,亦不是政府所講能者多付。除一萬元外,有多一條界線,下調5,000或3,000元,既可以觸碰到封頂機制,也幫到中下夾心階層,達至累進效果。」他又指有六成人不知道可以申請豁免機制,期望改革落實後多加宣傳。 他強調即使申請機制再放寬,都要視乎行政程序是否便利,又擔心申請減免人數有三倍增長,會更難預約社工申請。彭鴻昌:「現在比較低廉的費用,日後提升用倍計算,對基層來說,要視乎制度有多寬鬆和申請豁免機制能夠以便利行政程序處理到。即使放寬豁免入息及資產上限,未必令到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林定國明起訪問北京 就「一國兩制」下普通法制度等議題交流
【有線新聞】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將訪問北京。 林定國明日上午啓程前往北京,將拜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匯報律政司主要政策措施,亦會參加在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的交流及研討會,並與有關領導和代表會面,就「一國兩制」下香港普通法制度等議題交流。林定國周六返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私人發展物業興建院舍至今零申請 勞福局:與市道有關
【有線新聞】為期3年的私人發展物業內興建殘疾人士院舍計劃,以增加院舍宿位供應,計劃推出至今一年半仍未接獲任何申請,勞福局解釋與市道有關。 勞工及福利局康復專員陳偉偉:「23年年底之後,物業市道有些轉變,所以目前未收到申請個案,相信很大程度與私人發展商對於物業後市部署有關。我們會看市場轉變情況下,會否我們有新的個案。」選委會界別議員林筱魯:「年半時間很容易過的,會否真的到期前有一個較全面的掌握,是否純粹是市況問題,還是本身相關的條款可以更加吸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網約車|Uber冀規管框架留有彈性 發牌機制免過於繁複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今年內就立法規管網約車平台制訂框架,有網約車平台希望盡量留有彈性,發牌機制避免過於繁複。 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香港點對點交通工具需求每天每分每秒都很不同,如果想香港市民隨時隨地可以叫車,要保持司機靈活性才可以隨時駕車賺錢,應付乘客需求。如果看其他國際城市,倫敦、紐約、新加坡看到的士與網約車可以並存。」 Uber早前委託顧問公司研究,稱本港現時每天有120萬人次,有意使用點對點交通服務推算十年後增加至超過140萬人次。Uber希望規管框架,容許司機靈活選擇工作時間及方式,讓網約共乘服務即時調整供應,滿足乘客需求;又建議網約平台須獲牌照,所有行程要有保險保障,司機亦須通過背景審查,營運車輛就須定期接受車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警方推互動劇場「太空遊學團」 小學校園傳遞禁毒信息
【有線新聞】警務處推出互動禁毒劇場「太空遊學團」,向高小學生傳遞禁毒信息。 警隊毒品調查科連續三年走入小學巡迴演出互動禁毒劇場,今年以太空油為主題,呼籲高小學生提防。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時說去年因嚴重毒品罪行被捕的青少年共有129人,當中學生佔31人,自2021年起累計跌超過七成,認為相關案件「一宗都嫌多」。 蕭澤頤:「在劇情當中就算你選擇錯了,仍然有機會改正,但是我們的人生沒有橡皮擦。如果你做錯了選擇,去吸食毒品或者販毒,是不能擦掉再重來,你需要承擔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毒品只會令你抱憾終生。在毒品面前,我們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一啖都咪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葵涌貨櫃碼頭六旬婦捱車撞 腳部重創送院 司機涉危駕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葵涌貨櫃碼頭遭貨車撞到被困,消防用了約一小時將她救出送院。 62歲女子送院時清醒,腳部嚴重受傷,要戴氧氣罩協助呼吸。下午2時許,她在三號貨櫃碼頭一幢物流中心內被貨車撞到被困,醫管局流動醫療隊到場協助,67歲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大埔汀角路有雙層巴士起火 起火原因待查
【有線新聞】大埔有雙層巴士起火,無人受傷。 巴士車尾起火,不斷冒出大量黑煙,事後車尾嚴重焚毀,消防員要射水降溫。下午二時許,一輛雙層巴士駛至汀角路近完善路交界時,車尾冒煙起火,消防趕到開喉撲救,起火原因有待調查,期間附近路段需要封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公院加價|民建聯形容改革大刀闊斧 成推動慢性共治計劃契機
【有線新聞】民建聯認為今次改革大刀闊斧,是推動慢性共治計劃的契機,同時建議增加夜間診所以舒緩急症室壓力。 港島東(民建聯)梁熙:「現時香港有夜間服務的公營診所是非常之少,市民唯有選擇去急症室,因此希望政府可以增加普通科門診的夜間服務。夜間服務是去到晚上十時,可以將時間延長,辦公室時間後、半夜,可以有多一個選擇去普通科門診。隨著公營醫療的價錢調整後(慢性共治計劃的醫生)都是150元,可以用同等價錢享受私營醫療診所服務,是很好契機,推動多些診所參與慢性共治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警方全港打擊交通違法行為 紅磡多車斑馬線前「斷正」
【有線新聞】警方在全港多區打擊交通違法行為。 警方早上在屯門龍門路設置流動測速裝置,該段路面限速每小時50公里,有多部汽車涉嫌超速,警員向司機發出違例告票。另外警方中午在紅磡德豐街打擊司機違例駕駛行為,期間有多部車輛涉嫌未有在斑馬線前停下,警員在行人天橋上手持錄影裝置攝錄過程,並通知地面的警員截停車輛登記司機資料及發出告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5日
桌球獲保留為A級精英項目 羅永聰表示有助運動員追求更好成績
【有線新聞】桌球獲保留為A級精英項目,桌球總會主席表示歡迎,有助運動員追求更好成績。 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如果今年降級至B級,被削減資助達到八成,只是看金額已經少很多,再沉重的打擊是桌球要離開體院,體院不會有桌球部。目前訓練設施、教練、運動員在體院獲得支援,例如住宿等等都沒有了。」他又希望政府全面撤銷進入桌球室的限制,提供更多機會推廣運動,亦希望未來有專用場館訓練運動員及舉辦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