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銅鑼灣靈糧堂幼稚園爆發上呼吸道感染 24學童染病均隱定
【有線新聞】銅鑼灣香港靈糧堂幼稚園爆發上呼吸道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指該所幼稚園有24名學童,上星期五起先後發燒、咳嗽、喉嚨痛和流鼻水。他們介乎3至5歲,其中15人求醫,無須入院,全部人情況穩定。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港區人大、政協赴中聯辦培訓班 收看發改委、財政部北京會場講解
【有線新聞】全國兩會即將開幕,港區全國人大和政協委員到中聯辦出席培訓班。 出席者包括吳秋北、王冬勝、陳振彬、邱達昌、李慧琼、陳帆。據了解,培訓班歷時超過兩小時,主要直播北京會場,由發改委及財政部等講解過去五年和未來工作重點,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未來兩日會先後啟程前往北京開會。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清遠男染H5N6禽流感 衞生防護中心籲港人勿訪內地濕街市、農場
【有線新聞】一名內地男子感染甲型禽流感H5N6。 衞生防護中心近日接獲內地通報,廣東清遠一名49歲男子,去年12月接觸活家禽後出現病徵及後入院治療,情況嚴重。而自2014年,內地共通報83宗H5N6個案,提醒市民到內地避免到濕貨街市或農場,回港如有病徵要求醫。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李家超晤港區政協 就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創科發展議題交換意見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會議周六開幕,行政長官李家超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會面。 多名政協到政府總部出席座談會,包括影星甄子丹、行政會議成員陳清霞等。李家超指與委員就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本地創科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形容委員對內地和香港事務認識深厚,發揮溝通橋樑作用,感謝他們提出具建設性的建議。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海關總關員認詐騙16萬房屋津貼 官指有悔意判240小時服務令
【有線新聞】一名海關總關員涉詐騙政府房屋津貼逾16萬元,判240小時社會服務令。 46歲被告與其母親擁有元朗一個物業,2017年成功以此申請房屋津貼,每月獲發放3,900元,津貼為期最長120個月,條件是申請人須居於有關物業。但廉署調查發現,該單位於2016年至2021年間,出租予不同租客。被告又曾指示母親,要求租客更改單位的水電註冊用戶,以應付政府的調查。裁判官考慮到被告認罪及有悔意,並向政府歸還全款,判他社會服務令。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撤口罩令|旅遊界料旅客增多 帶動餐飲零售 有食店稱訂枱多一成
【有線新聞】旅遊界相信解除口罩令會吸引更多旅客來港,帶動餐飲及零售業,有餐廳估計生意增加一兩成。 「Hello Hong Kong。Hello Hong Kong。Hello,你好香港,我來了。」笑到見牙不見眼,都知不用戴口罩多開心。熱門景點尖沙咀星光大道,旅客不戴口罩多於戴的,無社交距離,無口罩隔離,帶著美貌跟陽光玩遊戲。 內地旅客Maggie:「突然脫下來當然覺得心情很開心,解封了、開放了,想多走一些路。」 台灣旅客楊小姐及高小姐:「有時戴口罩妝會溶掉,拍照亦方便多了,可以直接拍照,不用拿下來拍照這樣子,很膚淺我們的答案。」 一點也不膚淺,旅客開心,飲食業都開心。星光大道旁邊這個商場,有餐廳在解除口罩令第一日,訂枱查詢多了一成,生意預期多一至兩成。 餐廳負責人江志恒:「會很正面給予其他不同地區遊客,更加有機會來港玩、消費。以前仍有一些限制,可能在家吃飯;現在似乎願意家庭聚會多了,大枱預訂多了。」 至於生意何時「復常」,業界說難以估計。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李家超明率團訪澳門 將與賀一誠會面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明日率團訪問澳門。 李家超將會跟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會面,隨團到澳門還包括有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及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等。他們會即日回港,今次是全面通關後,李家超首次到訪澳門。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內地旅遊業代表團 來港參觀景點 稱短線團仍有吸引力:五一或報復式增長
【有線新聞】旅發局安排內地旅遊業界代表來港參觀不同景點。 代表團120人來港五日四夜,參觀西九文化區及故宮博物館等景點,稍後會跟本地業界會面,商討合作安排。有內地業界代表說,本港這幾年有新景點開放,加上已取消口罩令,相信短線訪港團仍有吸引力。 深圳旅行社負責人夏勇平 :「從我們內地旅遊行業來港,本來大家預定在暑假能達到香港旅遊的最高峰,但從這段時間的收客情況來看,我們比較樂觀,在五一可能內地就會全面恢復來香港旅遊的熱情,很多人提前辦證,就是為了五一小長假、暑假,可能香港會有一個報復性增長。」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撤口罩令|的士司機繼續戴:未有安全感 車行倡帶後備口罩免與乘客爭拗
【有線新聞】口罩令即日起全面撤銷。大部分市民仍然選擇戴口罩,有長者說仍然擔心確診,亦有人選擇搭車時才戴。 少了口罩束縛,出門都特別精神爽利。口罩令解除的第一日,在九龍塘港鐵站外,部分人相隔三年,再以「真面目」示人。 潘先生:「輕鬆了。(為何輕鬆了?)戴少一樣東西。但今日都有考慮戴不戴,其實我也帶了後備(口罩),可能待會上車便戴。」 不過更多人選擇繼續戴。袁女士:「(今日口罩令已取消,你為何繼續戴口罩?)我怕確診。很多人都戴,你看,很多人、一半人都戴,人人都有些害怕,否則為何那麼辛苦仍戴?(但政府都說現時疫情減退)政府有政府說,我有我自己做,中招時很辛苦。」 港鐵車廂中,八、九成乘客都戴口罩,有醫生建議,市民搭公共交通工具,或在多長者、兒童的地方,最好都戴口罩保護自己和他人。 大部分室內、室外處所,以及交通工具都可以除罩,不過不少的士司機都選擇繼續戴着開工。 的士司機黃先生:「一是保護自己,二是保護乘客,我怕自己有事傳給人,怕別人傳給人。沒有人在時我也會除口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的士司機葉女士:「我覺得仍未有安全感,所以都是再戴一段時間。(如見到乘客上車時沒有戴口罩,你會害怕嗎?)現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男匪訛稱做問卷入屋爆竊兼性侵女童拍片 判囚9年 女同夥管有海洛英囚2年半
【有線新聞】一對男女前年入屋爆竊,期間男被告性侵12歲女童、拍片記錄,在高等法院判囚9年。 49歲男被告王嘉業連同40歲女被告黃煥星,前年4月到秀茂坪一個公屋單位,向女童訛稱做問卷調查,又威脅會告發她違規養狗,要求開門;成功入屋後,偷走1500元及一部手機,男被告同時性侵女童,拍攝色情影片。法官說他案發前數天曾經搜尋「非禮女童」的資料,亦意圖出售影片,事件對受害人來說非常噁心,考慮他認罪,判囚9年。同案的女被告因為入屋盜竊及管有海洛英,判囚2年半。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海關去年私煙、毒品檢獲量增七成 案件按年跌8% 稱會加強大數據分析
【有線新聞】海關去年檢獲的私煙和毒品都比前一年多七成,會加強利用大數據分析,幫助偵查和破案。 海關總結去年工作,合共偵破7,148宗案件,比前年少8%。其中私煙案偵破最多,有3,400多宗,比前一年少約一成半,數量就多約七成,超過7.3億支,其中5.85億支來自28宗大型私煙案、即涉及至少50萬支私煙的案件,包括去年7月在元朗檢獲近7,800萬支私煙。 海關關長何珮珊:「由於疫情關係令全球供應鏈緊張,導致運輸延誤及成本增加,因此私煙集團傾向以海路、每次走私大批私煙入口香港,並增加私煙存量穩定供應。而海關加強情報分析及採取源頭打擊策略持續奏效,在私煙集團補充貨源時,一再成功堵截。」 第二多是毒品案,有931宗,比前年微升3%,檢獲6.9噸各類毒品,同樣比前年多約七成。海關說販毒集團不惜工本用大型機械收藏毒品、採用路線更迂迴,以往針對產地的執法策略不再奏效,會加強利用大數據破案。」 海關去年聘請75名見習督察及85名關員,承認招聘比以往難,下月起會派宣傳車到不同院校及地區招募,目標今年聘請90名督察及170名關員。
- i-Cable
- 2023年03月01日
蔡天鳳碎屍案|警再入龍尾向村民問卷調查 打鼓嶺堆填區續搜殘肢
【有線新聞】大埔龍尾村碎屍案,警方再入村調查。 十多名探員去到龍尾村逐家逐戶拍門,再入內跟住戶做問卷,了解案發當日有沒有聽到噪音或目睹陌生人出入。案發村屋附近仍然擺放鮮花及祭品。 碎屍案上周五揭發,28歲蔡天鳳遭殺害及肢解。警方連續第二日去到打鼓嶺堆填區搜索未尋回的殘肢,包括雙手及軀幹,多架挖掘機在場協助,身穿保護衣的警員繼續在垃圾堆中搜尋,預計行動要兩、三日;而日前找到的骨頭有待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