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體內合共藏68粒懷疑可卡因 4外籍男女機場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在機場拘捕四名外籍男女,涉嫌體內藏毒。 三男一女疑犯互相認識,其中兩人是父子。合共排出68粒,共重900克懷疑可卡因,估計市值約73萬元,相信仍然有懷疑毒品未排出。他們星期五由牙買加,經德國及阿聯酋抵港。清關期間有可疑,關員將他們扣留及帶到醫院檢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北都|指透過發債確保項目進度 陳茂波:香港債務仍處低水平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會透過發債確保北部都會區進度,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制約,又稱香港債務處於低水平,有條件和能力適度增加發債。 未來幾年北部都會區工程陸續上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說產業用地逐步推出,加上其他重要民生基建,政府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為了確保工程按時推展,會更靈活善用市場資源,包括透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北部都會區進度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受到制約。陳茂波說,發債以支持基建工程是國際慣常和普遍做法,有先進經濟體的債務相對生產總值的比率超過100%。他引述國際機構報告指,香港債務水平處於低水平,比率僅約9.3%,未來即使略為提高,仍屬於穩健水平。 陳茂波強調,發債籌資不會用在日常開支,是當局一直嚴守的財政紀律。隨著部分基建工程逐步落成,未來的發債需求及規模會相應減少。又稱過往發行的債券深受環球投資者歡迎,例如2024/25年度綠色債券和基建債券,機構投資者部分錄得近三至七倍的認購額,反映市場對帶來固定收入的優質資產有龐大需求以及對香港長遠發展的信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預算案|社協調查:七成人倡向基層派5,000元 絕大部分反對削民生開支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發表,社區組織協會要求政府不要削減民生開支。 社協訪問200多名基層,六成半人認為政府應增加收入應對財赤,對加稅就意見分歧。較多人支持調高博彩稅,絕大部分人反對削減民生開支、七成人建議政府推出基層生活津貼,派發5,000元予貧窮線下的市民。六成半人建議綜援及長生津等社會津貼,額外發放兩個月以及再提供電費補貼等。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未來如何開拓稅源,而這些稅源是來自一些資產很厲害的人。過去幾十年無論經濟好不好,也總有一些人的資產增值和利潤是很高的。在這方面,如何可以有錢的可以給多點呢?甚至給了,他都不會影響他好有錢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大熊貓|龍鳳胎首日見公眾 「家姐」盪韆鞦搶鏡 市民舉機狂影:好可愛
【有線新聞】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正式開放讓公眾探訪,這天牠們看來精力充沛,市民遊客都很開心。 終於可以探訪「家姐」和「細佬」,巡遊隊伍帶領市民進場,入場霸佔有利位置。主角出場了,眼看之餘,當然要舉機拍攝。「家姐」「細佬」看來睡飽了,這天精力充沛。 「細佬」在樹上爬來爬去,「家姐」就佔據韆鞦,動態十足,要跟「細佬」搶鏡頭。你爬牠也爬,索性爬上樹。兩個都份量十足,身手就相當不錯。哎呀,踏到「細佬」了,咬一下還擊。首次見到這麼多人,賣力吸引目光,十多分鐘都累了。「家姐」已經不想動,「細佬」索性返韆鞦眠一眠。 市民黃小姐:「很可愛、很可愛,好像大家嬰孩時比較可愛。大家都很開心,不斷拍、拍、拍。」黃先生:「比較喜歡『家姐』多一點,牠的姿勢比較特別、搞笑,(可以形容一下嗎?)那個『Yeah』,『細佬』都很可愛。」 每批遊客只能停留五分鐘,園方採取流水式管控人潮。排隊入到場館,邊向前流動,一邊看熊貓,園方亦提醒要保持安靜。館外仍有大批遊客等候,若人太多時,園方就會派發時間票,讓遊客先遊覽其他設施,再按時返回排隊區等入場。 「家姐」和「細佬」只有半歲,初期與大家見面,每日只有五小時,由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簡樸房|何永賢:考慮寬限期延長至3年 爭取年內立法
【有線新聞】「簡樸房」規管諮詢期結束,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會研究意見內容再調整,包括考慮將寬限期由一至兩年,延長至三年,並爭取今年內立法。 為期兩個月的「簡樸房」規管諮詢已經完結,房屋局共收到約2,200份意見。局長何永賢表示,正就意見內容分類和分析,再看如何修正方案,延長寬限期是其中一個考慮,「簡約公屋加上過渡性房屋供應,有數個供應一起出現的時候,可以令大家更安心。時間上能幫助到市場,處理(劏房)租戶搬遷或工程改裝,加上有更好居所選擇,可以幫助整個事情,所以我覺得36個月的寬限期是可以考慮的建議。」 政府爭取今年內立法通過後設立登記期,何永賢說如果有人繼續經營不合規的劏房,已經可以執法。他們會為業主提供技術支援,對於改裝貸款,她只重申這些都是私人出租物業。「八平方米大家都知道,是就現實環境定出,不是大的,如果你間多了(單位),過去多年收多了租金,到現在我們要求衞生條件、人道些的居住條件,提供一個法例出來,我想大眾都會支持做這件事情,希望業主按最低標準執整。」 有團體促請政府提供租金津貼,何永賢有保留,認為會拉高租金,又稱未必能原區安置,相信搬到政府過渡性房屋及簡約公屋,環境改善可換來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家國天下|中央或續以熊貓作外交手段 學者:建立文化強國形象
【有線新聞】中央政府多次向盟友贈送或租借大熊貓,有學者認為熊貓外交成功為中國在國際間建立文化大國的形象。 大熊貓安安、可可2024年底正式與公眾見面,牠們是香港回歸後中央送贈香港的第三對大熊貓。除了香港,中央政府也曾經多次向盟友贈送「國寶」。首次「熊貓外交」可追溯到西元685年,唐朝女帝武則天將一對「白熊」,即現稱「大熊貓」送給日本神武天皇。新中國成立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贈送大熊貓予蘇聯和北韓等9個國家。1982年開始,中國基於對大熊貓的保護,停止向其他國家贈送熊貓。 九十年代初,中國將商業租借模式轉為合作研究模式,即租借國必須在繁殖、研究等前提下,才可租借大熊貓,一般租借10至15年,於當地出生的熊貓寶寶須於4歲前送返中國。都會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羅沛豐:「似乎因為中國的外交方向又不同了,可能熊貓就變成了一個跟中國和外國談,或者希望外國做到她訴求的其中一個手段。就是可能多了很多意識感,例如可能要由外國的元首或者領袖親自提出,可以見到隨著中國外交政策不同的轉變,其實是一個友誼、友善的象徵 ,它背後有很大的政治象徵意義在後面。」 香港的海洋公園在1978年及1984年曾兩度接待過廣州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家國天下|倡透過熊貓推廣香港形象、建長遠經濟效益 學者:從影視文化入手
【有線新聞】港產大熊貓龍鳳胎正式亮相,有經濟學者認為推動熊貓知識產權化,發展文創商品,透過熊貓推廣香港形象,可以建立長遠經濟效益。 熊貓經濟成熱話,周圍都見到牠們蹤影,主題食宿、旅行團,還有嘉年華。中央贈港的安安、可可,加上在香港出生的家姐、細佬,香港一共住了6隻大熊貓。有學者認為熱潮短期能夠推動經濟,但難以持續。中文大學經濟學系講師殷偉憲:「不應該以熊貓經濟為一個目的,因為最大的問題是當一件事突然間好像炒得很熾熱的時候 ,每個人都用湧去去說這件事的時候,其實就沒有考慮到究竟這件事的成本效益,還有是不是真的長遠發展。因為長遠發展的時候,當政府或者鼓勵私人市場也好,將部分的資源撥了去這個部門的時候,等於是忽略了其他部門的發展。」 殷偉憲認為在審慎理財的原則下,政府應該思考透過熊貓推廣香港的形象,務求帶來更長遠的效益,他認為推動熊貓知識產權化,發展文創商品是其中一個,建議從影視文化入手。「最近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也鼓勵很多香港的電影在內地發展,或者怎樣資金互相運用。在他們長大前的時候是最可愛的,這個可以拍到一些特別紀錄片,因為最特別的地方是很難得有一對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6日
大熊貓|龍鳳胎今見公眾 有人帶摺櫈提早排隊 市民:等咗十幾年
【有線新聞】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正式開放讓公眾探訪。 海洋公園開放讓首批遊客到展館門外排隊,園方採取「流水式」管理,要排隊逐一進場看熊貓,毋須取籌。而早上已經有幾十人,在停車場輪候,部分人帶備摺櫈,有人約七時就來到,為看熊貓不惜等幾小時。 市民陳先生:「昨天都有來,經常都來。(今天正式開放有沒有意義)可以啊,香港出生的,等了十多年,就早一點來看看。」市民周小姐:「興奮、開心吧,可以見證『家姐』、『細佬』。」市民Kiu:「大約7點40分左右到。(這樣跟上學差不多,不會很辛苦?)都不是很早。(不覺得辛苦?)是,不覺得辛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5日
長洲五旬婦伏屍菜田樓梯 衣衫不整、表面無傷痕 水警重案組接手調查
【有線新聞】長洲信義村一個女人被發現伏屍菜田樓梯,交水警總區重案組接手。 52歲女人倒卧菜田樓梯,被發現時已沒有知覺,警員圍封現場,又在附近一帶蒐證。現場是長洲山頂道西信義村一處菜田附近,下午4時半左右,警方接報一名女人倒卧樓梯,到場發現她衣衫不整,並證實她已經死亡,身上沒有表面傷痕,正調查死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5日
青年就業博覽|提供逾1,200個空缺 有內地生憂港企傾向聘港人:內地機會較多
【有線新聞】勞工處舉辦青年就業博覽提供1,200個本地及大灣區職位空缺,涵蓋航空運輸、金融以至科技等行業,有來自內地的求職者認為大灣區機遇較多,但擔心港企傾向聘請港人。 青年就業博覽在會展舉行,由「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展翅青年就業計劃」及「青年就業起點」聯合舉辦,共有47間機構參與。政府放寬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求職人士年齡至29歲,並接受副學士人士申請,不少人即場遞交申請及面試。 有內地畢業的求職者認為大灣區的機遇較多,但擔心在大灣區的香港企業傾向聘請香港人。求職者陳先生:「內地比較多機會,例如內地製造業比較豐富,很多都是香港背景的僱主走上去招聘,香港畢業的大學生和非本地畢業的大學生都是普遍會不一樣地對待。」 有求職者表示到大灣區工作,住宿和人工會是考慮因素。求職者Chris:「其實覺得工作地點沒有甚麼問題,如果是大灣區的話,有住宿就可以,最主要都是考慮人工,但我上網看過有些位置的人工其實和香港差不多。」 另外,政府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推出「內地青年來港就業安排」,參與計劃的企業須聘請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然後可透過雙向安排,申請對等數目的內地青年來港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5日
政府擬設照顧者數據庫 孫玉菡:冀找出隱蔽高危個案 研將社署、醫管局資料互通
【有線新聞】近年發生多宗照顧者悲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政府正建立照顧者數據庫,將隱蔽高危個案數據讓社福機構跟進。 鄭太:「如果我在閉路電視看到他跌倒在地下,我可否第一時間救到他?不可以,即是等於死路一條,為何我不透過專線找人來幫我?」好像鄭太這類「以老護老」的情況愈來愈多,政府去年設立的照顧者支援專線,至今已接獲約6.2萬宗求助個案,不過隱蔽高危照顧者未必會主動求助,勞工及福利局局長長孫玉菡指,政府正與私隱專員商討建立照顧者資料數據庫,將隱蔽高危個案數據傳送至社福機構跟進。 孫玉菡:「我們可以定某個年紀是否獨居,或者身體狀況是否特別差,找到一些大家很擔心的以老護老、以殘護老資料的話,我們希望做到這個工作,通過數據互通,設定一些客觀的標準,提前找到一些我們覺得高危的個案,然後不要等他們找我們,我們就請18區都有不同的社福機構,他們都很樂意幫忙的,給資料他們、主動找他們。」 孫玉菡又稱,當局已經與私隱專員商討如何在符合私隱條例之下,將社署、醫管局及房署照顧者資料數據互通,目前仍在準備前期的階段,未有提供具體完成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5日
稱去年錄約9.4萬宗罪案 詐騙案佔近半 蕭澤頤:擬修例禁轉售電話卡
【有線新聞】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指去年錄得約9.4萬宗罪案,詐騙案佔接近一半,警方早前與內地部門洽談及早堵截學生受騙,當局將提出修例限制購買電話卡數量以及禁止轉售。 去年錄得的九萬多宗罪案中,有近半、即4.5萬宗為詐騙案,當中電話騙案升幅最大,比2023年上升接近兩倍。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今年將會提出修例,建議禁止轉售預付電話卡,以及限制每人購買電話卡數量。蕭澤頤:「我們相信有些人走漏洞買很多電話卡再轉售給其他人,或者騙案集團本身都會買這些電話卡使用,這方面我們和電訊商一直請他們幫手看,其實有很多數以萬計的電話卡已經停了。」 近日通訊辦接獲市民投訴收到「#」開頭的懷疑詐騙短訊,他指正與通訊辦研究案情,提醒市民看到有連結的信息要「停一停、想一想」,並充分利用防騙熱線。 至於內地來港學生受騙個案有318宗,涉款超過2.3億,有八成學生首年來港,蕭澤頤指警方早前已到內地與相關部門洽談,在學生來港前提早接觸,加強在源頭堵截。「最近有個案例,縱使他來到香港有填問卷,但我們察覺到在一些社交媒體、甚至有我們問卷的答案,變相有些學生覺得未必關我事,於是隨便填,反正有答案就跟填,這些我們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