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的士車隊|下周一辦啟動禮 最早下月底開始運作
【有線新聞】的士車隊下周一舉行啟動禮。 政府去年7月批出五個的士車隊牌照,據了解,五個車隊將在啟動禮後陸續投入服務,最早一隊下月底開始運作。獲發牌車隊包括星群的士、泰和車行、Big Boss Taxi、新科發展和CMG,下周一的啟動禮各車隊會介紹旗下車款,並於現場展示共數十部車隊的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啟德體育園|籲市民公共交通前往開幕禮 稱日後不會開放園區內泊車位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明天傍晚舉行開幕禮,當局會在宋皇臺道設上落客區,並呼籲持票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避免自行駕車前往。又說日後舉行大型活動都不會開放園區內泊車位。 開幕禮星期六傍晚6時半開始,33,600名持票觀眾下午4點半起可以進場。港鐵加密屯馬綫列車班次,啟德及宋皇臺站會因應警方人流管制措施實施單向出站安排。而宋皇臺道上落客區,下午2時起開放給的士落客,當局呼籲盡量乘公共交通工具。園區內停車位不會開放,日後舉行大型活動亦有同樣安排。 體育專員蔡健斌:「園區內車位預大家平日去附近零售館消遣時用,我們實在無法提供足夠車位,供數以萬計觀眾同時使用。如果大型活動開放停車場,未免很多車為了等位,甚至在園區附近不停繞圈,去希望找到車位,其實對我們交通負荷非常大。」 體育園開幕禮禁止入場人士攜帶水樽及長傘進場,亦禁止在場館使用大型專業攝影儀器。蔡健斌:「專業攝影器材因為規模比較大,使用專業攝影器材可能會影響其他觀眾欣賞節目。我們在啟德體育園有一些收費儲物安排,如果有人攜帶大型專業攝影器材,可以利用儲物服務。」 當局呼籲持有換票證人士星期六下午3時前換取門票,而實體門票並非實名登記,可以轉贈親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財政儲備料將降至14年來低位 陳茂波相信最壞時候已過去
【有線新聞】政府預計下一年度赤字670億元,財政儲備下降至5,803億元,相等於政府8個月開支,是14年來低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相信最壞時候已經過去。 陳茂波:「不確定因素及複雜外圍環境存在,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但另一方面內地經濟正增長,這是我們的腹地。在我們的努力,集合政府及社會各界努力,在吸引投資、人才來說,我們獲得非常好的成績。」 在吸引重點企業方面,已經吸引66間來港。另外一批,超過10間企業的名單將會在下月公布,他們未來數年會在香港投資近500億元。 政府未來3個年度每年削減公務員編制2%人手,陳茂波說會透過科技提高公務員工作效率,確保維持公共服務水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筲箕灣夾公仔店遭刑毁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筲箕灣有夾公仔機店遭刑事毀壞,多部機玻璃被擊碎及淋油漆,無人受傷。 遭刑毀兩間夾公仔機店在太安樓商場地下,地面布滿碎片,留下一個鐵鎚,部份機身染有白色油漆。清晨大約6時,三名戴口罩和帽男子分別進入兩間夾公機店,用鐵鎚擊毀多部夾公仔機,之後逃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政府擬藉科技削一萬公務員職位 孫東:出發點是提高效率
【有線新聞】本屆政府任內將削減一萬個公務員職位,透過重組工作及利用科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政府出發點是想提高效率,部份領域要跟上時代發展。 孫東:「人工智能發展大勢不可阻擋,所以我反覆強調在發展人工智能時、在強調安全時,還要強調信任、負責任。但是當你開發某個基礎明顯地做醫療就要令醫生失業、做政府系統就要令公務員失業、做金融就讓金融業界失業,我想你這技術發展起來,你怎麼能進入業界推廣?我覺得最主要是提高效率、服務,這是我們主要的出發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猴疱疹|男子去年金山受襲染疫亡 成本港首例 徐樂堅籲勿接觸猴子
【有線新聞】一名37歲男子去年初被野生猴子襲擊後感染猴疱疹病毒最終病逝,是本港首宗病例。 男子去年二月底在金山郊野公園被猴子襲擊受傷,一個月後因發燒及神志不清入院,需要在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衞生防護中心指,他過去健康良好,腦脊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感染B病毒,俗稱猴疱疹病毒。他在6月中出現休克,一日後離世。中心說,去年4月已新增有關病毒,列入關注名單加強監測,並發信通知全港醫生。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該病人入院時情況已經比較差,初步看到跡象,問到二月底曾去餵飼猴子。這些病毒在猴子上來說是普遍存在,猴子患上這個病亦並未必會有不尋常的徵狀、樣子,一些在動物界比較常見的病可能感染到人便有嚴重的後果。最重要我們怎樣防備這個病,不要跟猴子有直接接觸、不要餵飼。萬一不幸抓傷咬傷,或任何猴子體液接觸我們自己傷口、眼睛,你要盡快去清洗,有不適看醫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融樂會解散|開會12分鐘通過解散 莊明蓮稱已達成立目的 謝永齡批不負責任
【有線新聞】香港融樂會通過解散,執委會主席莊明蓮稱現時不少組織關注少數族裔權益,已經達到他們成立目的,因此決定結束,前總幹事謝永齡不滿執委會沒有諮詢職員及義工。 成立24年的香港融樂會召開特別會員大會,通過解散及自願清盤。執委會主席莊明蓮表示解散意向已經醞釀兩、三年,「我們不是做服務提供,既然我們開會覺得成立宗旨、初心就是倡議他們權益,原則上大部份都達到,所以決定開展成員自願清盤。是否以政治和經濟考慮引致,可以肯定告訴你,不是政治亦不是經濟因素。」 融樂會在2001年由社工王惠芬創立,2005年註冊為慈善機構,專門關注少數族裔權益,曾倡議立法禁止種族歧視,亦多次與政府官員會面。莊明蓮說,現時已經有不少組織關注少數族裔權益,亦見證政府持續投放資源及加入新服務,形容融樂會已完成歷史使命,「在這24年裏,甜酸苦辣,甘苦與共,我們都做了很多,要決定不容易。」 不過解散前,出任總幹事的謝永齡不滿執委會沒有諮詢職員及義工等,一些支援例如講座、功課輔導以及生涯規劃都被迫中斷,估計數以百計人受影響。謝永齡:「根本在解散過程是密不透風,完全不讓接觸任何捐助者,或者義工、社區人士、少數族裔。香港社會沒有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8日
馬鞍山私家車司機遇劫 約損失一萬元
【有線新聞】馬鞍山有私家車司機遇劫,損失約一萬元。 24歲司機被玻璃碎片割傷,經治理後毋須送院,在警車上協助調查。昨晚深夜11時許,事主駕車在長徑村附近等候朋友期間,遭兩名匪徒用硬物擊毀車窗,持刀和木棍指嚇,劫走現金後逃去。警方一度在區內兜截,未有發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美兩黨議員提涉港決議 港府強烈譴責、斥美方虛偽雙重標準
【有線新聞】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兩黨議員提出決議譴責國安法摧毀香港自治,特區政府強烈譴責。 決議內容包括譴責中國及香港政府通過國安法及23條立法侵犯人權,鼓勵各國向多邊組織施壓,不再給予香港投票權,並支持港人為自由鬥爭。 特區政府發聲明批評美方抹黑,要求立即停止貶低香港的國際聲譽,又指美國至少21部國安法律,對香港指手畫腳是虛偽的雙重標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黎智英案|控方質疑黎智英公開煽動他人仇恨香港政府和官員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繼續就黎智英直播訪談節目的內容盤問,質疑他公開煽動他人仇恨香港政府和官員。 黎智英開庭前主動澄清,前一日在庭上指自己不是中國人,是指「不是中國內地人」而是「香港中國人」,又表示自己愛中國,但不愛她作為一個政權。 控方繼續就黎智英的直播訪談節目盤問,黎智英在節目中曾形容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惡魔,黎智英同意這是他的想法。控方質疑他在節目中公開與外國人對談,是希望煽動他人仇恨香港政府和官員,黎智英否認,說只是關於林鄭月娥的事。控方問黎智英是否針對林鄭月娥作人身攻擊,黎智英指可以這樣理解。 控方又展示黎智英在2020年5月26日接受美國《霍士財經》訪問,提到當時即將實施《港區國安法》,會產生嚴重後果,希望時任總統特朗普採取行動。控方問黎智英是否意圖透過節目主持向特朗普傳達訊息,黎智英否認,但他希望特朗普能夠做一些事情拯救香港。訪問完結當日,主持透過WhatsApp向黎智英表示會將節目發送給特朗普,控方問黎智英是否知情,黎智英指主持通知他才知道。 控方再展示黎智英多篇Twitter帖文,黎智英確認在《國安法》實施前曾要求外國對中港政府實施制裁,包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美國得州兒童感染麻疹後病逝 衞生防護中心籲外遊前接種疫苗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指部分海外國家麻疹個案呈上升趨勢,提醒市民外遊時慎防感染麻疹。 中心關注美國德州年初至今錄得至少124宗麻疹個案,一名未接種麻疹疫苗兒童感染死亡,越南及菲律賓亦因疫苗接種率低持續爆發麻疹。中心提醒麻疹病徵包括發燒、皮膚出現紅疹、咳嗽等,有7至21日潛伏期,呼籲市民出遊前接種兩劑麻疹疫苗,又說目前本地出現大型爆發麻疹風險偏低,今年亦未有錄得麻疹個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認削$2,500學生津貼沒諮詢學界 蔡若蓮:屬最終決定、諮詢時不容透露具體措施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強調諮詢過程不可以透露具體措施,但有問過業界甚麼項目最不能夠削減,強調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是最終決定。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預算案記者會時,指事前有就教育界如何節省開支、以及與政府「共度時艱」與業界充分溝通,但不可能具體透露計劃取消學生津貼。蔡若蓮:「我們不會就一些特別措施逐點諮詢,因為這是不容許。在削減教育開支時,優先次序最不可以減是甚麼?我們確實有問過,例如朱國強議員,他特別關心幼稚園教育,我們都聽到。」 她指這項津貼是2019年疫情下推出的措施,津貼不設審查,形容是「無差別」派發,不符合「精準扶貧」的理念。而當時政府財政上相對有能力,但未來幾年的環境極具挑戰,強調一刀切取消津貼是最終決定。蔡若蓮:「當然不同議員有不同意見,我們會就節省開支和精簡行政、如何善用資源的原則徵詢他們的意見,但就個別措施安排細節,我們會聽取他們的意見,但依然要考慮實際行政和財政紀律才可適當作出調整。」 另外政府研究將發放予資助學校及幼稚園的資助改以一筆過撥款,教育局4月將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如何整合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