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北都|民建聯倡按發展規模補地價 增市場投資意欲
【有線新聞】北部都會區原址換地發展已有7宗補地價協議告吹,民建聯倡議政府改用「按實補價」,讓發展商按市場需要及發展規模補地價,以增強投資意欲。 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如果我補九倍的價,沒有理由我不新建九倍的東西,但是九倍的東西興建出來,可能沒有市場需要的、可能空置或是浪費,加上我用九倍的成本要前期投入去,與現在市場(需要)我打算做研究室,或是先試市場的反應、我只是新建三成的,我可以即時投資進去,其實比起傳統的產業園區,兩至三成成本已經可以啟動。」 劉國勳又強調發展產業所需時間較長,目前房地產業又不太興旺,故提出五大方向,建議政府改善北都發展賣地模式,包括按照實際規模、分期補地價、以股份代替補地價,並以特長的短期租約代替賣地等,提供更多選擇以加快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進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廉署去年接逾2千宗貪污投訴 按年升3%、警隊佔最多 陳智思:香港肅貪文化繼續保持
【有線新聞】廉政公署去年接獲超過二千宗貪污投訴,涉及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的投訴佔總數三成。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指未見有集團式貪污情況,又說政府以至商界都具備防貪意識。 廉政公署四個諮詢委員會交代去年廉署工作概況,總共收到2,058宗貪污投訴,其中1,636宗為可追查個案,按年分別升3%及4%。去年總共檢控207人,涉及104宗案件,其中119人被定罪,涉及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的投訴佔總數三成,16名公務員涉及貪污或其他違法行為而被檢控。警務處是錄得最多投訴的部門,共有108宗,按年上升4% ;而針對懲教署的投訴有44宗,比2023年的18宗,數量上升144% ,經調查後,沒有懲教人員被檢控。 委員會認為整體公務員隊伍保持廉潔守正,亦未見有集團式貪污情況。廉署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香港肅貪的文化繼續保持,因為大家香港市民以至政府部門及商界,大家都有反貪文化,所以對貪污是零容忍,也反映在數字上,整體來說跟平均數差不多,若果以五年平均數來對比,數字仍低於五年平均數。」 廉署去年偵破多宗大型貪污案,包括拘捕25人、瓦解操控樓宇維修工程的貪污集團,以及拘捕148人涉嫌造假身份、騙取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啟德體育園|傳開幕禮有人收錢帶客入場 園方:正了解跟進、嚴肅處理 議員倡實名制杜絕黃牛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對有人涉嫌未持有效門票進場觀看開幕禮匯演,表示正積極與保安公司了解跟進、嚴肅處理,若發現有懷疑違法情況會交警方或廉署跟進。又強調所有參加活動的觀眾必須持有效門票,並按要求及程序,經適當通道進出場館,園方絕不容許未持有效門票人士進入啟德主場館參與活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不評論事件。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指事件絕對不能接受,建議未來要使用實名制,「以牟利方式帶人入場已是違法,警方應該主動介入調查杜絕情況。未來走向我覺得要用實名制,現時黃牛十分猖獗,未來實名制可以參考高鐵售票方式杜絕黃牛情況,因為舉辦這麼多盛事,如果不做實名制、有好的系統,最後都是黃牛受益,對於帶動本地經濟沒有太大幫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的士車隊|最快月底投入服務 網約按需求收費、街截跟錶 陳美寶:冀更多有心車主加入
【有線新聞】的士車隊舉行啟動禮,不同顏色、型號的車款亮相。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的士車隊顯示業界對做好的士業有心有力,第一隊最快月底投入服務。 粉紅色、黃紅漸變色、黑色,雖然有別傳統紅藍綠的三色,不過它們都是的士。獲發牌的五間的士車隊不同車款這天亮相,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率先坐著的士進場,她說最快的一隊月底就會投入服務,其他車隊亦陸續緊接推出。 陳美寶:「透過車隊管理來系統化管理司機的表現以及車輛的管理,這個一直是我們的目標。我覺得讓市民習慣並了解現在五隊車隊各自品牌和服務,有時太多車隊時,可能市民會有未必清楚的印象。希望五隊車隊盡快落地,面世之後可以吸引不少有心的車主可以加入車隊,壯大整個聲勢和團隊。」 五隊的士車隊分別是三隊市區車隊和兩隊混合車隊,合共提供3,500輛的士,當中1,500輛為新車。樂行車隊代表伍冠山:「我們車身選用橙色,代表陽光及活力,透過今次升級車隊服務,希望令到香港市民及遊客在香港乘坐的士感到開心、安心、順心。」BigBoss車隊首席營運官:「我們深知輪椅人士出行價錢較昂貴,這方面我們會牽頭作社會企業責任,我們會有部份資助給較基層的長者乘坐我們的輪椅車出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黎智英案|控方繼續圍繞制裁議題盤問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繼續圍繞制裁議題盤問。 控方問到,黎智英的網上直播節目有嘉賓希望美國與中國商討科技合作時,能將香港和新疆議題聯繫起來,黎智英庭上稱同意這樣做,但否認是提倡科技制裁,在專欄都只講述已存在的措施所帶來的可能性和影響。又確認曾經建議將香港的自由和人權問題與貿易問題綑綁,黎智英說覺得中國與自由世界的價值不同,不是國際社會的一員,但並不認同是提倡將中國從國際社會分割出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的士車隊|推六座位豪華版 車身設紫粉紅、黑色及黃紅漸變色
【有線新聞】的士車隊舉行啟動禮。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坐着的士進場,並主持車隊啟動禮。各車隊展示新的士,包括六座位豪華版的士。有別傳統「三色」的士,車隊有紫粉紅色、黑色,以及黃紅漸變色的士。 政府去年7月批出五個的士車隊牌照,包括三個市區車隊和兩個混合車隊,共提供逾3,500輛的士,車隊需要在8月前投入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澳門9月14日舉行立法會換屆選舉
【有線新聞】澳門特區政府宣布9月14日舉行第八屆立法會選舉。 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作出批示,訂定各候選名單選舉開支上限為354萬多澳門元,與上屆一樣。 截至去年底,澳門登記選民有33.3萬人。澳門立法會任期4年,有14個直選和12個間選議席,另外有7個官方委任議員。上屆選舉有21名候選人經審查證明不擁護澳門基本法或不效忠澳門特區,被取消參選資格,根據去年修訂的選舉法,被取消資格人士五年內不得參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兩會|邵家輝冀推動「粵車南下」 倡容許廣東司機自駕來港、大嶼山試行
【有線新聞】港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出發到北京,準備參加全國兩會,他們說會關注金融及科技議題,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推動「粵車南下」。 人大政協兩會未來兩日陸續開幕,本港的全國人大及政協委員出發到北京開會。他們出發前指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要思考香港在國家發展作出的力量和貢獻,未來「十五五」將繼續建言獻策。 有人大代表表示關注國家經濟增長方式,以及科技發展的法律議題。全國人大代表陳振英:「去年國家經濟增長出口帶動相當厲害,有10%,但因為美國關稅戰以及會加關稅的影響,估計國家出口會受影響,可能轉用內需推動國家增長,去年內需增長只有約5.1%,今年國家會用什麼方式拉動內需增長,相信大家都很期待,例如早前有新能源措施或更換家電、手機。」 全國人大代表吳永嘉:「知識產權保護是將來很熱門的議題,隨着國家與另一國家商業活動頻繁,商業爭議會增多,香港是解決法律爭議的重要地方,所以國家賦予我們國際調解院,是國家唯一的國際調解院,我期望國家可出台更多政策,鼓勵更多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通過調解解決商業糾紛。」 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推動「粵車南下」,容許廣東司機自駕來港。全國政協委員邵家輝:「見到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李家超明赴北京 列席全國人大會議開幕 行政會議休會兩周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明日赴北京,列席全國人大會議開幕會。 李家超將列席周三舉行的人大會議開幕會,周四回港,特首辦主任葉文娟亦會隨行。李家超離港期間,將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署理行政長官職務。 因應多位身兼全國人大和政協的行政會議成員要出席兩會,行政會議連續兩個周二都不舉行會議,直到3月18日復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預算案2025|料未來5年年均經濟增長2.9% 冀內地企業來港設總部 陳茂波:再手牽手跑出去
【有線新聞】預算案預計未來5年本港經濟平均實質增長將達到每年2.9%,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形容地緣政治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期望內地企業來港招商引資,刺激經濟發展。 陳茂波:「這方面我們不敢低估的,你知道特朗普總統在Twitter發布一些東西,金融市場都會有影響,所以我們比較保守地估算。但是同時內地的經濟比較穩健發展,而內地現在都非常鼓勵企業走出國際,我們都希望可以食到條水,鼓勵他們走出國際時,來香港開國際總部或地區總部,再出去,過程中不只是用香港的貿易金融服務、用香港的專業服務,畢竟對於國際上的規矩,符規的要求香港比較熟悉,希望可以手牽手地跑出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港大醫學院推四年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 首年學額25個 可參與頂尖研究項目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獲教資會批准,開設新的四年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首年學額25個。 首批新生預計今年9月入學,完成第一年課程後可跟隨「世界級學者」參與頂尖研究項目,或增修一年制醫學研究碩士,於五年內獲取兩個學位。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說報讀課程的學生擁有首個學位的學術知識,有助將不同學科知識融入醫學教育發展,新課程為有志從醫的人開闢新途,壯大醫療人才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聯廈聯管」最快6月試行 選定油尖旺、深水埗等四區 麥美娟:月內諮詢各區議會
【有線新聞】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三無大廈及單幢舊樓的「聯廈聯管」試驗計劃最快六月試行。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接受報章訪問稱,政府選定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及荃灣推行試驗計劃,由民政事務處委聘非政府組織,協助區內業主達成共識,共同聘用一間物管公司聯合管理大廈,協助執行日常大廈管理工作。 麥美娟指,兩幢大廈參與是最低要求,但未就目標多少大廈參與定下硬指標,政府預留約700萬元推行,本月陸續諮詢各區議會,兩、三個月內提交建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