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10月09日
泰國託兒所槍擊案 3歲女童奇蹟無傷生還 案發時毛氈包全身睡覺 事後沉默不語
【有線新聞】造成38死的泰國託兒所襲擊案,有一個3歲女童奇蹟地絲毫無損,她的母親表示,可能是女兒習慣用毛氈裹住全身睡覺,逃過死劫。 泰國東北的烏泰沙旺鎮繼續舉行誦經法會,超渡在託兒所血腥襲擊中喪生的師生,法會由泰王舉辦,親屬難掩悲痛。在這場血腥襲擊中唯一一個絲毫無損的小童,3歲的埃米和她父母都有出席,悼念20多位同學。 埃米父母都在曼谷打工,將女兒交給祖父母照顧,送到該託兒所約1年。兩夫婦知道襲擊發生後,即趕返當地照料女兒。 報道指34歲前警員班雅上周四攜刀槍,到託兒所3個課室大開殺戒。警員發現埃米時,她仍蜷縮在一角睡覺,不知身邊10個同學已遇害。警員用毛氈蓋住她的頭帶她離開,令她甚麼也看不見。 母親帕農帕希通表示,女兒習慣用被包裹自己,可能因此逃過一劫,擔心問太多,會勾起當日的記憶。祖母指已告訴埃米,她的最好朋友已經離世,又指以前開朗的埃米,從託兒所回家後沉默不語,判約兩人。 託兒所襲擊中共5名幼童生還,其中一名4歲幼童仍在加護病房留醫,傷勢嚴重,泰王哇集拉隆功及王后早前到醫院探望。
- i-Cable
- 2022年10月09日
被歐美制裁俄富豪遊艇泊港 金融時報:美國警告香港或成寡頭避風港
【有線新聞】被歐美制裁的俄羅斯富豪一艘遊艇停泊本港水域,據報美國國務院警告香港成為俄羅斯寡頭避風港風險增加,可能影響商業前景。 豪華遊艇屬於俄羅斯鋼鐵大亨莫爾達紹夫,被視為總統普京的盟友、遭歐美多國制裁。海事處早前指不會實施個別國家單方面制裁,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華府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建基於遵循國際法律和準則,港府的回應會鼓勵受制裁寡頭到港居住、逃避制裁,引發外界質疑香港商業環境透明度。
- i-Cable
- 2022年10月09日
北韓兩周內第七次試射導彈
【有線新聞】北韓再度試射彈道導彈,是兩星期內第七次。南韓強烈譴責,批評北韓損害國際和平。今次試射在深夜舉行,分析認為北韓有意展示有能力在任何時候發射導彈。 南韓軍方指,北韓在當地時間凌晨近2時,由江原道文川向東部海域發射兩枚短程彈道導彈,飛行高度約90公里,以5馬赫速度飛行約350公里,是北韓兩星期內第七次試射導彈。韓聯社分析導彈射程和參數,估計與北韓日前試射的KN25超大口徑火箭炮類似。日本防衛省分析則指有可能是潛射導彈,指這次導彈無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海域。 南韓國家安全委員會強烈譴責北韓加劇區內緊張局勢,軍方批評試射是重大挑釁,已與駐韓美軍司令就此開會。美國印太司令部則指這次試射,凸顯北韓非法的大殺傷力武器,破壞地區穩定。 今次北韓試射導彈時機,正值美韓軍演剛結束,亦是勞動黨慶77周年前夕。韓聯社分析,北韓今年首次在深夜試射,是有意展示有能力在任何時候發射導彈。 北韓前一天批評美軍核航母戰鬥群駛入朝鮮半島水域,對區內形勢帶來嚴重負面影響,會嚴正看待令人擔憂的事態發展,又指試射導彈是應對美軍威脅的恒常自衛措施。
- i-Cable
- 2022年10月09日
普京下令調查克里米亞大橋爆炸 俄方強調有足夠能源庫存 網傳當地油站大排長龍
【有線新聞】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大橋周六爆炸損毀後逐步恢復通車,暫時未有人承認施襲。爆炸重創俄軍補給路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佔領克里米亞的俄軍趁早逃走。 克里米亞大橋周六清晨爆炸後,部分行車路段斷開、倒塌海中,鐵路橋亦燒至焦黑。俄羅斯派員上橋視察,總統普京下令成立委員會調查,又簽令要求加強大橋保安,並保障克里米亞能源基建安全。 來往克里米亞和俄羅斯本土的關鍵要道一度全面癱瘓後,附近道路大塞車,原定開出的火車亦取消。俄方官員強調情況可控,國防部亦指,烏克蘭南部戰線的俄軍仍能透過亞速海沿岸的陸路走廊獲取充足補給;當局已開設渡輪服務不停運作。 俄羅斯副總理胡斯努林晚上抵達大橋視察,要求即時拆除倒塌的橋面,並派潛水員進一步檢視損毀情況。當局指大橋當晚有限度恢復通車,行車路段亦在約10小時後重開,容許小量汽車在剩餘橋面單向行駛。 雖然俄羅斯能源部強調當地能源庫存足夠半個月用量,但網傳片段可見,克里米亞的油站已大排長龍。 有美媒引述基輔官員消息指,是烏克蘭情報人員以汽車炸彈發動襲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例行講話中僅稱烏克蘭境內天氣晴朗,只有克里米亞烏雲密布,呼籲佔領當地的俄軍趁早逃走。莫
- i-Cable
- 2022年10月08日
德國鐵路線路遭破壞北部服務中斷近三小時
【有線新聞】德國國有鐵路公司指有線路設備遭破壞,北部鐵路運輸中斷近三小時。 德國鐵路起初發聲明指,由於無線電通訊技術問題,當地北部周六上午所有鐵路服務暫停,預告服務恢復後仍可能有延誤或取消部分班次。公司後來指事故屬人為破壞。有報道指鐵路的通訊網絡在兩處位置被截斷,安全部門介入調查,保安專家不排除事故涉及盜竊線路設備。
- i-Cable
- 2022年10月08日
泰國託兒所襲擊案死者家屬舉行悼念儀式
【有線新聞】泰國託兒所襲擊案死者家屬舉行宗教儀式悼念。警方指驗屍報告顯示兇徒行兇當天並無吸食冰毒。泰王哇集拉隆功及王后到醫院探望死傷者家屬。 寺廟內放滿鮮花,祭壇上擺放遇害小孩照片,還有他們生前喜歡的玩具和食物,民眾上香和點燃蠟燭悼念。 造成38人死亡的託兒所襲擊案死者家屬周六舉行佛教儀式悼念,有僧侶唸經,在場人士雙手合十,儀式會持續多三天至喪禮舉行。 涉案的34歲前警員班雅因為管有冰毒被革職,警方澄清早前的報道傳聞,引述驗屍報告指班雅當天沒有吸食冰毒。 總理巴育透過發言人表示對事件造成的創傷感到擔憂,呼籲大家互相扶持,當局敦促民眾勿觀看相關報道,停止在社交媒體分享暴力圖片。 泰王哇集拉隆功及王后周五到醫院探望死傷者家屬,他形容事件邪惡,表示箇中悲痛難以用筆墨形容,希望給予家屬所有精神上支持,讓他們堅強前進。
- i-Cable
- 2022年10月08日
Tesla創辦人馬斯克提議成立「台灣特別行政區」控制權交北京
【有線新聞】Tesla創辦人馬斯克建議把台灣的部分控制權交給北京,讓台灣成為「特別行政區」。 馬斯克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指台海衝突無法避免,自己亦不能獨善其身,Tesla將被捲入衝突,蘋果公司都受到牽連,估計對全球經濟造成30%打擊。他提議成立「台灣特別行政區」,管治安排比香港更寬鬆,雖然未必所有人都高興,但認為提議合理可取。言論引起台灣朝野反對,有立委呼籲無限期抵制Tesla。在北京,外交部重申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以最大誠意實現兩岸和平統一。
- i-Cable
- 2022年10月08日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 俄方稱由汽車炸彈引發 烏總統顧問:須摧毀所有非法事物
【有線新聞】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大橋爆炸,部分橋面斷裂。俄羅斯當局指由汽車炸彈引發,波及一列運油火車,至少3人死亡,總統普京下令調查。 網上流傳片段見到大橋爆炸一刻,冒出大量濃煙,旁邊的鐵路橋樑一列火車亦被波及,陷入火海,公路橋樑兩節橋面在爆炸後塌陷。 這條長19公里、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公路、鐵路兩用大橋,當地周六清晨發生爆炸。 俄羅斯反恐部門指,爆炸是由一輛駛往克里米亞的貨車引發。火車七節油罐車卡亦都起火,大橋交通受阻,但來往黑海和亞速海的船運不受影響。 克里米亞國家議會主席暗示是「烏克蘭破壞者」所為,又指大橋損毀不嚴重,將會很快修復,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成立委員會調查事件。 英國廣播公司引述爆炸品專家估計,大橋和火車上都有爆炸品,並用上編碼無線電命令,幾乎同時引爆。 俄羅斯2014年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四年後開通這條大橋,普京亦出席了通車儀式,大橋具有象徵意義,是俄軍向烏克蘭南部運送補給的重要路線。 烏克蘭總統顧問形容事件只是剛剛開始,強調必須摧毀所有非法事物,所有偷回來的事物必須歸還予烏克蘭,並驅逐侵佔的俄羅斯部隊。
- i-Cable
- 2022年10月08日
普京低調度過70歲生日 盧卡申科送拖拉機賀壽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過了70歲生日,未有出席大型慶祝活動,報導指普京今年生日相當低調,但他的盟友無忘記,送來別出心裁的禮物為他賀壽。 在剛過去的周五俄羅斯總統普京迎來了70歲生日,俄烏戰事陰霾下,普京這日繼續公務,在聖彼得堡出席獨立國家聯合體非正式會議,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等領袖,商討解決衝突及加強合作。盧卡申科與普京會談前向記者透露,送了一部白俄拖拉機為普京賀壽,他自己都有一部同款的拖拉機。白俄傳媒發放圖片,指盧卡申科將一張拖拉機的證書送了予普京。 作為普京忠實盟友的車臣共和國領袖卡德羅夫,在首府格羅茲尼舉行慶祝活動,祝賀普京身體健康、國家安全,指俄羅斯人民為他而團結一致。 在新西伯利亞,民眾舉辦汽車拉力賽為普京慶生,同時支持俄軍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有民眾穿上印有普京肖像的衣服,稱為普京而感到自豪。 傳媒報道,普京今年生日過得相對低調,新聞節目中亦只是輕輕帶過,未有大篇幅報導慶祝普京生日的活動。
- i-Cable
- 2022年10月08日
美國制裁台灣及新加坡實體指涉違規向北韓運油
【有線新聞】美國指控兩名新加坡及台灣男子向北韓走私石油,協助對方規避制裁、發展武器,宣布制裁兩人及相關企業。北韓則指近期試射導彈,是針對美國軍事威脅的自衛措施,表明會作出強烈回應。 美國財政部周五宣布制裁台灣男子陳詩煥、新加坡男子郭記勝,以及其名下三間分別在新加坡和馬紹爾群島註冊的貿易公司,指控他們繞過聯合國制裁,非法向北韓運送石油,直接協助平壤武器及軍事發展。 案情指郭記勝名下公司的油輪關閉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偏離預定航線以混淆視聽,入夜後在非法交易熱點西朝鮮灣,以船對船方式向北韓油輪轉運精煉石油,2019年更曾直接在北韓南浦卸貨。 郭記勝早於去年因規避制裁和串謀洗黑錢,被美國司法部起訴,目前正被聯邦調查局通緝。 美國當局重申會繼續推動對北韓的國際制裁,又批評北韓近日試射導彈,是持續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北韓國家航空總局則反駁試射導彈是應對美國軍事威脅的恆常自衛措施,揚言會強烈回應美國的政治打壓和孤立行動。 北韓國防省再批評美軍核航母戰鬥群在美韓軍演後,再駛入朝鮮半島水域,為區內形勢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形容美軍以「軍事虛張聲勢」,回應北韓的「正當反制措施」,朝方會嚴正看待令人擔憂的事態
- i-Cable
- 2022年10月08日
伊朗法醫報告指阿米尼非死於任何頭部或肢體重創
【有線新聞】觸發伊朗全國示威、懷疑違反頭巾令女子扣留期間死亡事故,當局發放更多閉路電視片段,法醫報告指她並非死於頭部或肢體重創,不過死者家人就堅持警方要負責。 伊朗當局透過國營電視台發放更多上月13日懷涉違反頭巾令被拘留女子阿米尼的片段,當晚約7時半她和其他人被帶到道德警察局,見到她自行步入警局,坐在班房第二行。 約半小時後她走向一名女警,似乎跟對方理論衣著,女警拿起阿米尼頭巾檢查,不久後阿米尼雙手抱頭,暈到在地。 另一女警出外求助,不久後有男醫護人員趕到,似乎為她檢查,6分鐘後急救人員趕到,為她進行心肺復甦,繼續急救。 法醫報告指阿米尼曾一度恢復意識,但急救無效、腦部缺氧,送院前她心律不正、低血壓和失去意識,抬走上白車。 最終阿米尼3日後在醫院去世,驗屍指她多重器官衰竭,但並非死於任何頭部或肢體重創,而是與潛在疾病有關。 不過阿米尼父親指女兒身上有瘀痕,認為警方要為她的死負責。 當局釋出阿米尼更詳盡的片段,意圖化解事件引發的全國反政府示威浪潮,人權組織指逾150人喪生。 其中16歲少女沙卡拉米上月在首都德黑蘭示威後失蹤,十日後屍首被發現,當局指她由高處墮下死亡。 其母親接受外國傳媒訪
- i-Cable
- 2022年10月08日
歐盟商能源價格上限未達共識
【有線新聞】歐盟領袖在捷克就能源危機開會,但未能就價格限制措施達成共識。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會上廣泛支持明年春季,即能源儲備在冬季尾見底之時,我們聯合採購天然氣是至為關鍵,以免各國互相競價,增加集體談判的能力。」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指會上討論了增加能源供應,控制燃油和電力價格,強調歐盟不會受俄羅斯威脅、勒索。俄羅斯自出兵烏克蘭以來已經減少甚至中斷對13個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推高歐洲能源價格。多個成員國要求歐盟盡快就能源價格設限,但遭到德國、丹麥等反對,憂慮措施會令國內能源供不應求。歐盟至今在能源價格上限的實施細節仍未達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