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12月23日
三港人北海道十勝岳遇暴風雪失散 一人被發現時失去意識、後證實死亡
【有線新聞】三名香港遊客在北海道十勝岳遇暴風雪,一人死亡。 日本傳媒報道,當地周四中午一名香港遊客在美瑛十勝岳的避難設施報警,指與另外兩名港人在登山期間失散。警方當日下午約5時於山坡的觀景台附近,發現失蹤的二人,其中一人失去意識,其後證實死亡,另一人體溫過低沒有生命危險。據報事發時正下暴風雪,能見度差。
- i-Cable
- 2022年12月23日
南韓:若達特定條件有望解除室內口罩令 總理韓悳洙促地方政府、衛生官員保持警惕
【有線新聞】南韓當局為解除室內口罩令設定先決條件。 總理韓悳洙表示,先決條件包括重症及死亡個案減少、疫情穩定、醫療系統足以應對,以及高危人士有足夠免疫力,若達到其中兩項,政府就會決定何時解除室內口罩令,即當地最後一項防疫限制。不過在醫院等高危場所,會繼續要求民眾戴口罩。 他亦警告解除口罩令後,感染人數可能會暫時激增,敦促地方政府和衛生官員保持警惕。南韓過去一日新增近7萬宗個案,多63人死亡,重症病例有530宗,均較前一天減少。
- i-Cable
- 2022年12月23日
阿富汗塔利班校園禁令女性被逐致連場示威
【有線新聞】阿富汗塔利班禁止女性讀大學,首都喀布爾持續有示威。塔利班官員解釋是女學生衣著不端莊,又與男同學互動,只要解決這些技術性問題,就會讓女生復課。 阿富汗東北部塔哈爾省一個城鎮,就讀私立培訓中心的女學生被塔利班人員強行趕走。 首都喀布爾,亦有女性被逐出圖書館。 塔利班自周二宣布禁止女性入讀大學後,喀布爾有婦女上街示威,抗議剝奪女性自由,呼籲其他人要團結對抗不公。 鄰近的賈拉拉巴德,有男學生考試中途離場,聲援被逐出校園的女同學。 新禁令備受爭議,塔利班官員解釋,指是女學生的衣著欠端莊,沒戴好頭巾,「穿戴好像出席婚宴」,並與男學生互動。官員又指女性修讀農業、工程等科目,不符合阿富汗文化,稱只要解決這些「技術問題」,女性就能重返大學校園,敦促別國停止干預阿富汗內政。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警告塔利班若不撤回禁令,繼續剝奪當地女性基本權利,將會為此付上代價,永遠無法被國際社會接納。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都譴責塔利班限制女性權益。
- i-Cable
- 2022年12月23日
美國氣象部門警告或出現「炸彈氣旋」驟強暴風雪
【有線新聞】美國嚴寒天氣持續,冷空氣逐步向東移。氣象部門警告可能會出現俗稱「炸彈氣旋」的驟強暴風雪。總統拜登呼籲民眾嚴陣以待。 暴風雪下,道路能見度極低,路面亦佈滿積雪。河流結冰,工人忙於鏟雪。 美國廣泛地區持續受數十年一遇的嚴寒天氣侵襲,冷空氣正由西岸向東移。周四部分地區氣溫在數小時內,急降攝氏10度。 全國約3000班航班取消,大量旅客滯留機場。 氣象部門警告芝加哥一帶的五大湖地區,可能會出現俗稱「炸彈氣旋」的驟強暴風雪,每小時降雪量逾10毫米,中西部及東北部內陸地區還可能刮起時速近100公里的狂風。 當局發出風寒警告,影響約1億3千5百萬人。有慈善團體憂慮露宿者禦寒物資不足,擔心他們凍傷,甚至因為低溫症而死亡。 總統拜登稱團隊已預備好協助社區應對難關,並再三呼籲民眾要嚴陣以待:「這不像小時候的下雪天,你知道,這是嚴肅的事情。」
- i-Cable
- 2022年12月23日
印度因應中國疫情 抽查檢測機場入境旅客 促民眾戴口罩
【有線新聞】印度因應中國等地疫情變化,宣布收緊機場入境的檢測措施。 印度周四起會在機場隨機抽查2%入境旅客,要求他們接受檢測。衛生部長在國會上又表示,建議地方政府將陽性樣本全數交予實驗室進行基因排序,加強監察變種病毒。 印度當局早前已表示,因應中國等地疫情有升溫跡象,促請民眾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過未有恢復今年撤銷的口罩令。
- i-Cable
- 2022年12月23日
普京批愛國者導彈老舊將被俄軍攻破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方目標是盡快結束戰爭,批評烏克蘭拒絕和談。 普京又回應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批評愛國者系統老舊,比不上俄羅斯的S-300防空導彈,相信俄軍能夠攻破愛國者的防護網,又指烏克蘭幾乎耗盡東歐國家提供的蘇聯製武器,國內軍事工業亦被摧毀,俄羅斯則有資源和能力,填補無人機和彈藥的消耗。至於剛結束訪美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途經波蘭與總統杜達會面,他指外訪取得良好成果,愛國者導彈有助守衛國土和國民。
- i-Cable
- 2022年12月23日
美國指俄傭兵集團華格納向北韓購入武器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指,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的作戰,轉向依賴僱傭兵組織「華格納」,又指組織由北韓購入火箭炮和導彈。北韓外務省否認,批評指控是荒唐的輿論造假。 烏克蘭東部激烈交戰持續。在烏軍頑抗之下,接連傳出俄軍受挫消息,連到頓涅茨克前線視察的俄羅斯前副總理羅戈津亦被炮彈擊傷。 面對俄軍戰況不如理想,美國白宮直指俄羅斯總統普京轉向依賴私人軍事集團,估計傭兵組織華格納派出5萬兵力參與烏克蘭戰事,更成為進攻頓涅茨克重鎮巴赫穆特的主力之一,但由於久攻不下近日折損約千人,大部分是由俄羅斯監獄招募的士兵。 集團更要向北韓購買軍備補給。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指,華格納和平壤已完成初步交易,一批火箭炮和導彈上月已運抵俄羅斯,但認為北韓的武器不足以改變戰況,又評估華格納金主普里戈任,在烏克蘭戰事上每月花費1億美元。 這名普京親信則回應指,美方的說法純屬猜測,稱眾所周知北韓無向俄羅斯供武。 北韓外務省亦強烈否認,稱相關報道是荒唐無稽的輿論造假,反指國際社會應集中關注美國向烏克蘭投入大量武器,於當地造成傷亡、破壞。
- i-Cable
- 2022年12月23日
美國參議院通過1.7萬億美元開支法案擴大援烏
【有線新聞】美國參議院通過總值1萬7千億美元,包括支援烏克蘭預算的開支法案。 參議院以68對29票大比數通過開支法案,除了批出資金避免聯邦政府停擺,亦涵蓋早前已在國會闖關成功的858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法案,當中包括撥款100億美元,資助台灣購買武器。預算亦預留450億美元軍事、經濟、人道援助預算,支援烏克蘭及北約盟國,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親身到國會演說爭取支持後,美國隨即通過的首項重大援烏方案。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日本大幅改變能源政策延長使用核電時限
【有線新聞】日本政府計劃放寬核電機組運作時限,應對能源需求緊張。 首相岸田文雄率領官員召開實現綠色轉型會議,重申保持能源供應穩定及實現零碳排放社會,提出將盡可能使用核能,會在安全情況下重啟大量核電機組,研發及更換新一代機組。現時核電機組原則上只可運行40年,但在新規定下可以超過60年。新方案已獲得相關委員會審批,明年提交國會批核。日本在2011年的核災難後,曾表明會減少使用核能,但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危機,當局需大幅調整能源政策。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意大利建築師擬眾籌建移動漂浮城市 可容納6萬人 或成最大漂浮建築
【有線新聞】意大利有建築設計師提出移動漂浮城市的構想,正計劃眾籌建造一艘外形似海龜可容納6萬人的巨型遊艇,如果順利完成,將成為世上最大的漂浮建築。 這艘外形像海龜的超級遊艇是意大利一個設計工作室的構想,是一座可容納6萬人的移動漂浮城市。以傳說中的盤古大陸命名,船體由鋼材組成,全長550米,最闊處達610米,它被劃分成幾個街區,有碼頭及主要廣場,其餘建築物則盤旋而上,共設有19棟豪華別墅及64個單位,還有酒店、商場、公園、碼頭及停機坪等配套設施,與真正的城市無異,而下層有3萬個隔艙,確保「海龜」不會沉沒。 「海龜」配備9台引擎,每一台具備近1.7萬匹馬力,全部開動可達每小時超過9公里,而兩隻「鰭」能利用航行中,產生的波浪能發電達到零排放的目標,天台區域還鋪設太陽能板,可以提供清潔能源作供電之用。不過這個漂浮城市項目目前尚處於策劃階段,建造費用估計高達80億美元,工作室將推出眾籌計劃。順利的話,該項目將於2033年在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港動工,預計需時8年才能完成。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中印就邊境地區問題舉行軍長級會談
【有線新聞】中印再就邊境地區問題會談。 國防部表示,兩軍在莫爾多-楚舒勒中方一側舉行軍長級會談,以開放和建設性方式交換意見,推動解決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的問題,討論坦誠深入,雙方同意維護邊界安全穩定,並持續透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密切溝通對話,盡快就解決剩餘問題,達成雙方接受的方案。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習近平同新西蘭總督互致賀電慶祝建交50周年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新西蘭總督基羅互致賀電,慶祝建交50周年。 習近平指兩國建交後,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為地區和平與繁榮作出重要貢獻。基羅表示重視兩國悠久的交往歷史,期待繼續推進合作。 總理李克強亦同新西蘭總理阿德恩互致賀電,表示希望兩國加強溝通、增進互信。阿德恩表示期待與中國,深化經貿、人文等領域交流,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中方又表示願與新西蘭推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